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班多多水水电电站站技技术术标标准准 Q BDQ BD 101101 20102010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 20102010 年年 0707 月月 0101 日日 发布发布20102010 年年 0909 月月 0101 日日 实施实施 黄黄河河上上游游水水电电开开发发有有限限责责任任公公司司 发发 布布 Q Q 105105 Q BD 101 2010 I 目目 次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概述 1 4 技术规范 1 5 维护管理 4 6 检修管理 4 7 故障分析及处理 11 8 备品备件 11 Q BD 101 2010 II 前前 言言 本规程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班多水电站机组投产后能够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 保证机组安全稳 定的运行 本规程根据 DL T 600 2001 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 和 DL T 800 2001 电力企业标准 编制规则 的规定编写 在本规程的编写过程中对 DL T817 2002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GB T7894 2001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GB 8564 1988 水轮发电机安装技术规范 DL T838 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等标准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引用 参考了 ZZ LH 660 水 轮机设计说明书 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 本规程由班多水电站安全监督与生产技术部提出 在试行过程中发现有待改进的内容 及时 提出 补充完善 本规程归口单位 班多水电站安全监督与生产技术部 本规程起草单位 龙羊峡发电分公司 本规程起草人 刘 青 本规程初审人 韩 毅 柳克圣 刘民生 杨冬 张伟华 本规程审核人 张 华 周国亭 本规程批准人 王怀宾 本规程于 2010 年 07 月 01 日首次发布 2010 年 09 月 01 日实施 本规程由班多水电站安全监督与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Q BD 101 2010 1 班多轴流转浆式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班多轴流转浆式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班多电站轴流转浆式水轮机维护及检修项目 周期 工期 质量标准及验收等级 检修技术管理及工艺要求 巡回检查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程 然而 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DL T817DL T817 20022002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GB T7894GB T7894 20012001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GB 8564GB 8564 20032003 水轮发电机安装技术规范 DL T838DL T838 2003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3 概述 班多水电站水轮机组由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水轮机型号为 ZZ LH 660 型 式为轴流转浆式水轮机 水轮机在运行中通过协联方式控制浆叶和导叶的操作 蜗壳为不对称梯形断 面包角为 210 的混凝土蜗壳 尾水管型式为弯肘型 水平扩散段设 1 个中墩 设有中墩护头 金属 尾水管里衬延伸至肘管的出口位置 转轮主要由转轮体 6 只叶片 叶片密封 叶片操作机 上下端 盖和泄水锥等部件组成 水轮机为二根轴结构 即水轮机轴和发电机轴 主轴密封设有工作密封和检修密封 工作密封为自动补偿型 密封元件采用高分子聚合物耐腐蚀 材料制造 能在水轮机不排水和不拆卸主轴 水轮机导轴承 导水机构和管路系统的情况下进行检查 调整或更换密封元件 检修密封采用压缩空气充气膨胀式橡胶密封装置 压力为 0 6 0 8MPa 可以 自动或手动投 切 支持盖上设有 3 只 300 真空破坏阀 以破坏转轮室在事故停机形成的真空 防止抬机 4 技术规范 表表 1 1 水轮机主要技术参数水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水轮机型号 ZZ LH 660 名 称单 位参 数 转轮直直径 m6 6 额定转速 r min 115 4 旋转方向俯视顺时针方向 额定水头 m35 5 最大水头 m41 5 最小水头 m33 加权平均水头 m36 6 额定流量 m3 s374 5 额定出力 mW122 45 飞逸转速 rpm320 转轮叶片数量只 6 水轮机安装高程 m 2708 00 尾水管底板高程 m2689 80 水轮机层高程 m2717 00 发电机层地面高程 m2723 6 许吸出高度 m 14 13 额定点效率 94 08 最高效率 94 73 Q BD101 2010 2 最大水头发额定出力时 轴向最大推力 kN12550 额定水头时的比转速m kN 446 01 水轮机最大起吊高度 m 最大起吊重量 T280 表表 2 2 水轮机设备参数 序 号 名称设备参数 尾水管重量尾水管材质尾水管厚度尾水管尺寸 1 尾水 管 150 tQ235 A16mm12822 19880 15300 mm 重量材料分段数凑合节高度凑合节材质 2 转轮 室 46 t 宝钢 S135 钢板 00Cr13Ni5Mo 2 段 300 mm 不锈钢 重量座环材料分瓣数座环尺寸固定导叶数 3 座环 120 tQ345 C 4 瓣 105 4030mm 12 个 测压管径不锈钢测头蜗壳进口最大宽度蜗壳进人门尺寸 4 蜗壳 DN15mm 4 个 19 09m600 800mm 底环重量底环材质底环把合螺栓数量外形尺寸底环销钉数 量 5 底环 30 t 宝钢 S135 钢板 00Cr13Ni5Mo 24 M56 4 8500 425 mm 4 40 锥销 顶盖重量顶盖材料顶盖分瓣数顶盖尺寸 6 顶盖 45 tQ235 B 4 瓣 8900 960 mm 支持盖重量支持盖材质排水设备型号和数量支持盖尺寸 7 支持 盖 63 tQ235 B 50ZX10 40 2 台 VP25 2 7070 3650 mm 单个导叶重 量 导叶材料高度导叶轴承型 式及材料 分布圆直径 导叶密封型式 8 导叶 2 4 t 本体 ZG20SiMn 轴头 16MnR 密合面 端面 轴颈 0Cr13Ni4Mo 2475mm3 支点 FZ 6A 上 中 FZ 5 下 7920 mm 立面 金属线 接触密封 端面 聚胺脂 密封 控制环重量控制环材料分瓣数控制环尺寸 9 控制 环 19 tQ235 B 2 瓣 6120 950 mm 转轮总重量 转轮叶片材料轮毂体材料 标称直径 叶片数目轮毂 比 浆叶密 封型式 浆叶操 作机构 型式 浆叶 转角 范围 10 转轮 140 tZG0Cr13Ni5MoZG20SiMn 表面铺焊接 不锈钢 6600mm 6 只 0 448 双 V 型 密封 连杆机 构 10 11 Q BD101 2010 3 重量材料与水轮机转轮联接方 式 尺寸 长度 直 径 与发电机联接 方式 11 主轴 和操 作油 管60 t 锻 20SiMn螺栓销套联接 7788 1250 mm mm 销钉螺栓联接 型式材料润滑水量尺寸润滑水压 12 主轴 工作 密封 轴向水压自 动衡压式 Cestidur 赛思德尔 200 l min 1450 mm0 4 0 6Mpa 工作压力 13 主轴 检修 密封 0 6 0 8Mpa 水导瓦数量 水导瓦中心 高程 水导瓦长度 水导瓦高 度 轴承承载 能力 轴承总 间隙 轴承循环 油量 冷却水量 12 块 2708 74 mm 375mm300mm73200Kg0 52 0 59mm 40 1L min 80 L min 正常油位最低油位最高报警油 位 油箱盖板 观察孔 瓦温电阻 数量 瓦温电 阻型号 油温电阻 数量 液位计型 号 14 水导 轴承 XmmXmmXmm4 150mm 12 只 WZP 269 Pt100 2 只KSR 磁性 浮子式液 位计 单个接力器重量个数材料工作容积操作容量 5 t 2 个45 缸体 镀铬锻 45 钢 活塞杆 374 升 1721 kN m 活塞直径最大行程操作油压布置位置型式 15 接力 器 530 mm1000 mm6 3 MPa 第 象限直缸双作用 蜗壳排水阀型式排水阀行程数量活塞直径活塞杆直径 盘形阀 200mm 1 个 300mm 100mm 排水阀泄水直径接力器用油量操作方式工作压力 16 蜗壳 盘形 阀 600mm0 02 m3 电动试压泵 4 0Mpa 尾水盘形阀形式活塞直径活塞杆直径排水阀泄水直 径 接力器用油 量 盘型阀 300mm 100mm 600mm0 04 m3 数量操作方式工作压力排水阀行程密封材料 17 尾水 盘形 阀 2 个电动试压泵 4 0Mpa210mm 6mm 厚不锈 钢密封环 18 受油 器 型式外形尺寸工作油压 Q BD101 2010 4 自调节浮动瓦结 构 3150 3400 mm6 3 MPa 5 维护管理 5 1 维护标准 5 1 1 巡视检查定期维护 保养应每周对所属设备详细进行 1 次巡视并做详细记录 如有异常应及时 汇报 5 1 2 缺陷处理 缺陷处理前 汇同运行人员作检修措施 并检查检修措施是否到位 缺陷处理后工 作现场应清扫干净 做到工完料净并向运行人员交待检修工作内容和检修后设备状况 5 1 3 注意事项 巡检时 不得乱动运行设备 如发现缺陷及时记录 需及时处理的 开工作票 许 可后方可开始工作 5 2 项目及质量标准 表表 3 3 水轮机巡回检查水轮机巡回检查 序号项 目质量标准 1 水导摆度 油位 瓦 温 油温检查 摆度值不大于 0 29mm 正常油位 Xmm 最低油位不得低于 Xmm 2 拐臂 连接板 剪断 销检查 小轴无窜动 连接板偏心销锁锭牢靠 剪断销无上窜 破坏现象 3 主轴密封检查漏水量稳定 密封水压力正常 无其他异常现象 4 水导冷却检查进 排水管压力正常 水导油位正常 5 接力器推拉杆检查行程指示准确 各部件无漏油现象 6 导叶轴套密封检查套筒无漏水现象 7 表计检查 压力值记 录 支持盖真空压力 蜗壳进口压力 尾水管进口真空压力 尾水管出 口压力 主轴密封水压指示准确 8 蜗壳门 尾水门检查 蜗壳门 尾水门密封良好 无漏水现象 表接头无渗漏 放水阀无 漏水现象 9 真空破坏阀检查真空破坏阀无漏水现象 10 盘形阀检查 接力器及阀门无漏油现象 电动试压泵无锈迹 盘形阀锁锭螺母无 松动 11 顶盖潜水泵检查工作泵 备用泵均抽水正常 各部接头无渗漏 12 受油器检查 受油器上转轮接力器行程和桨叶转角指示准确 与调速器连接管路 法兰无渗漏油现象 13 巡回记录记录完整准确 巡回到位 记录不准随意涂改 巡回负责人将所发 现缺陷及巡回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6 检修管理 表表 4 4 检修周期与工期检修周期与工期 检修类别周期工期 A 级10 年55 70 天 B 级4 6 年45 55 天 C 级0 6 1 年12 18 天 D 级对主要设备的附属系统和设备进 行消缺等 3 5 天 表表 5 5 C C 级检修项目 质量标准级检修项目 质量标准及质检点 序 号 项 目质量标准质检点 1 水导轴承检查处理 1 油位正常 油质合格 油位为 mm 2 油箱底板及油箱把合面无渗漏油及其它异常现象 3 摆度值在允许范围以内 最大不超过 0 29mm W 2 主轴密封检查处理1 各部件无破坏 松动现象 H Q BD101 2010 5 2 空气围带做通风试验 无漏气现象 3 管路接头无漏水 3 拐臂 连接板 剪断销 检查处理 无破坏 松动 上窜及其它异常现象 偏心销锁锭牢靠 W 4 接力器检查处理 1 推拉杆背帽 销轴无松动 锈迹 2 液压锁锭操作动作灵活 无发卡 3 各部盘根良好 无渗漏 4 接力器行程指示准确 指示杆无松动 W 5 油 水 风管路及阀门 检查处理 管路阀门操作灵活 接头无渗漏 盘根良好无渗漏 阀门 开关指示准确 W 6 转轮及过流部件检查处 理 1 转轮及过流部件无严重磨损 裂纹 汽蚀及其它异常 现象 2 导叶立面间隙不大于 0 10 mm 不合格间隙的总长度 不超过导叶高度的 25 上端面间隙为 0 7 1 3mm 下端 面间隙均为 0 4 0 8mm 3 蜗壳门及尾水门密封良好 螺丝无变形 放水阀在关 闭位置 4 导叶无严重损伤 5 转轮轮叶密封完好 无渗漏油现象 密封压环螺栓无松 动 H 7 蜗壳检查蜗壳应无裂纹 脱落等现象 W 8 蜗壳取水口检查拦污栅完好无损 无堵塞 W 9 盘形阀检查处理 1 密封面无严重锈蚀 阀头无松动等缺陷 2 拦污栅完整无损 无堵塞现象 3 盘根无漏油现象 W 10 真空破坏阀检查处理真空破坏阀无漏水现象 无严重锈蚀 W 11 表计检查处理表计指示准确 各接头无渗漏 W 12 水车室清扫整齐 清洁 水车室里衬无油污 W 13 顶盖潜水泵检查绝缘良好 滤网无堵塞 法兰 接头无渗漏 W 14 受油器检查 受油器的转轮接力器行程和桨叶转角指示准确 与调速器 连接管路法兰无渗漏油现象 W 15 缺陷处理 日常维护中不能处理的缺陷在 C 级检修中可以处理的必须 处理 C 级检修中发现的缺陷立即上报并进行处理 W 表表 6 6 B B 级检修项目 质量标准级检修项目 质量标准及质检点 除 除 C 级检修项目以外增设以下内容 级检修项目以外增设以下内容 项 目质量标准质检点 转轮转轮 转轮轮叶密封检查检查无渗漏 把合螺栓无松动 W 裂纹 汽蚀 磨损测量及补焊 处理 1 正确测量裂纹部位及尺寸 认真记录 2 堆焊后无夹渣 气孔 裂纹 焊后无变形 磨后应保 持原形 光洁度达到设计图纸要求 3 裂纹处理后 需探伤检查合格 H 导水机构导水机构 压紧行程测量及调整压紧行程 5 7mm W 接力器行程检查接力器全行程为 1000mm 两接力器行程差不超过 1mm W 导叶套筒检查处理盘根良好 无破损 无漏水现象 导叶间隙测定及处理 1 上端面间隙为 0 7 1 3mm 下端面间隙均为 0 4 0 8mm 2 在油压状态下 导叶全关时立面间隙用 0 05mm 塞尺 检查 不能通过 局部间隙不大于 0 10mm 不合格间隙 的总长度不超过导叶高度的 25 H Q BD101 2010 6 导叶汽蚀破坏处理 堆焊无夹渣 气孔及裂纹 磨后应保持立面间隙及开口 度合格 H 剪断销 连接板 导叶磨擦装 置检查 无松动 破损 上窜现象 连接板 剪断销无松动 W 导叶开度测定 1 分别在 25 50 75 100 递增状态下测定导叶开 度 2 反过来递减状态下 测量互成 90 的 4 对导叶开度 并在 50 100 两种情况下测全部导叶开度 3 测量部位应符合图纸要求 测量误差不超过 0 20mm 4 相邻导叶开口允许偏差为 0 05 mm H 过流面检查处理过流面无严重气蚀 裂纹和磨损现象 H 顶盖检查清扫 1 各部无裂纹 螺栓 销钉无松动 断裂 2 顶盖干净 清洁 无杂物 3 自流排水孔通畅无堵塞 W 接力器检查处理 1 盘根完好 各组合面把合螺栓无松动管接头无漏油 2 液压锁锭起落动作灵活 无发卡 3 接力器排油阀盘根无渗漏 阀门操作灵活 W 真空破坏阀检查处理真空破坏阀无漏水现象 无严重锈蚀 W 水导轴承水导轴承 轴承间隙测定及调整 轴瓦单边标准间隙值为 0 26 0 29 mm 总间隙在 0 52 0 59 mm 以内 H 轴承体检查组合螺栓无松动 W 水导油箱检查水导油箱进行 4 小时煤油试验 不得渗漏 H 冷却器耐压试验水压 0 45Mpa 耐压 30min 不得渗漏 H 轴承瓦面检查无严重划痕 磨损 H 主轴密封主轴密封 分解 清扫 检查各部件无松动 破裂 密封效果良好 W 密封块检查处理 检查斜面密封 端面密封磨损情况 端面密封磨损高度 不超过 10mm 最多不能超过 12mm 有断裂现象时 必须 更换 H 围带检查通入 0 6 0 8Mpa 压缩空气 应无漏气现象 W 端面密封定位螺杆检查 端面密封定位螺杆下端距离抗磨环上平面不得少于 20mm W 埋设部件埋设部件 蜗壳门 尾水门检查 无严重汽蚀磨损 无裂纹 人孔门把合螺栓无变形 密 封良好 放水阀不漏水 在关闭位置 W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 压力表检查指示准确 表接头无渗漏 W 管路检查管路各接头 法兰无渗漏 W 盘形阀检查 盘根密封良好无渗漏 活塞杆动作灵活 接力器行程指 示准确 W 顶盖潜水泵检查绝缘良好 滤网无堵塞 法兰 接头无渗漏 W 受油器检查受油器检查 受油器指示装置检查 受油器上转轮接力器行程和桨叶转角指示准确 指示板无 松动 W 受油器连接管路检查受油器连接至调速器 集油箱的管路无渗漏现象 W 缺陷处理B 级检修中发现的缺陷 异常必须处理 表表 7 7 A 级检修项目 质量标准级检修项目 质量标准及质检点 除 除 B 级检修项目以外增设以下内容 级检修项目以外增设以下内容 项 目质量标准质检点 Q BD101 2010 7 汽蚀裂纹检查汽蚀裂纹检查 汽蚀裂纹检查正确测量裂纹部位 数量及几何尺寸 做详细准确记录 必要时拍照记录 H 裂纹 汽蚀磨损处理1 裂纹处理后经探伤检查合格 汽蚀区堆焊后 打磨光 滑 恢复原线型 粗糙度要求达到设计要求 对裂纹部位 焊接前应加热 焊接后及时消除焊接应力 并要保温 无 3mm 以上的汽蚀孔 2 转轮室钢板如有撕裂 汽蚀 脱落时 必须用原母材 补焊好 不能高出原线形 3 所有的裂纹经处理后必须做探伤实验 4 蜗壳无裂纹 脱落现象 H 导叶开口度检测1 测量部位应符合图纸要求 测量误差不超过 0 20mm 2 相邻导叶开口允许偏差为 0 05 mm H 转轮室的圆度测定1 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 不应超过转轮叶片与转轮室 设计平均间隙的 10 2 测量转轮室上 中 下三个断面 应等分 32 个测点 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不超过 0 5mm H 转轮与转轮室间隙测定利用机组盘车的方法测量转轮叶片与转轮室下环的单边 间隙为 3 4 5mm H 转轮静平衡详见第 10 H 转轮的组装转轮的组装 1 螺栓孔清扫干净无毛刺 螺栓 螺母丝扣无碰伤 配 合无发卡现象 H 2 主轴与转轮联结时 螺栓和螺母的螺纹表面要加润滑 剂 如 石墨或二硫化钼之类 H 主轴与转轮的连接 3 螺杆的预紧采用液压拉伸器拉紧 螺栓的拉伸值符 合图纸要求 拉伸量为 0 86 1 09mm 拉伸完毕检查合 格后 螺母要点焊牢固 H 转轮内轴套检查1 转轮内所有轴套应无严重磨损 变形 2 转轮内所有轴套的螺丝不得高出轴套 拧入后涂乐 泰 胶 609 并冲两点止动 H 转轮外部检查转轮外部所有的螺栓孔 螺栓丝堵孔 均用环氧树脂浇 平 并与转轮体外表平滑过度 W 活塞行程检查开启 关闭过程中叶片操作机构灵活 活塞行程与相应 的叶片转角应保持一致 H 活塞缸耐压试验活塞缸工作油压 6 3Mpa 试验压力 7 8Mpa 试验时间 10 分钟 H 叶片密封及叶片安装检查1 把 V 型软垫 凹型软垫装在密封支承环上 确认周长是 否正确 合缝处允许间隙 1mm 余量 2mm 2 安装 V 型软垫 凹型软垫时 4 只软垫切断处应 90 错 位布置 3 安装时 切断处用密封胶粘接牢固 4 叶片安装时 将转轮体的水平调整到 0 05mm m 以内 按照要求用专用工具吊平后装入 H 叶片密封试验叶片密封试验在 0 5Mpa 油压时 保持 15 小时 操作叶 片使之转动 每小时转动三次后 12 小时不得有漏油现象 H 叶片动作试验开启 关闭最低油压不得超过工作油压的 15 转轮接力 器动作平稳 H Q BD101 2010 8 叶片于转轮体间隙检查在叶片转角 10 11 范围内 应保持叶片与转轮体间隙 均匀 H 转轮体和泄水锥密封试验转轮体和泄水锥密封试验压力为 0 8Mpa 试验时间 30 分 钟 泄水锥底盖 丝堵无渗漏 H 轴领检查处理轴领检查处理 1 轴领表面应光滑无毛刺现象 2 轴颈上有锈迹和明显划痕应用精磨油石清理干净 光 滑无毛刺 W 导水机构 传动机构分解清扫1 无变形 破损及松动其它缺陷 2 各配合件符合图纸要求 3 偏心销调整范围 8mm H 接力器分解检查1 各部件完好无磨损 2 盘根良好 各接触面把合螺栓无松动 管接头无漏油 3 测量活塞缸圆度 活塞和活塞缸应无严重磨蚀 4 检查活塞上导向环 组合密封圈无断裂 缺口 严重 磨蚀现象 H 真空破坏阀分解检查1 密封面完好 各部无损坏 2 真空破坏阀进行煤油渗漏试验 4 小时无渗漏 H 水导轴承水导轴承 水导瓦检查水导瓦面光滑 无加渣 气孔 无碰伤 严重划痕等较 大缺陷 H 水导瓦间隙调整轴瓦单边标准间隙值为 0 26 0 29 mm 总间隙在 0 52 0 59 mm 以内 H 操作油管及受油器检修1 操作油管要严格清扫 操作油管采用 O 形密封法兰 连接 连接可靠 应有锁紧措施 2 受油器的水平不应大于 0 05mm m 3 受油器与发电机所有的连接处设有可靠的绝缘措施 绝缘垫完好无损 受油器对地绝缘电阻 在尾水管无水 时测量 绝缘电阻用 1000V 摇表测量不小于 0 5M 发 电机 4 受油器操作油管安装完成后 应参加盘车检查 其摆 度值不大于 0 1mm 受油器的瓦座与操作油管同轴度不 大于 0 2mm H 机组中心测定及调整机组中心测定及调整 中心测定一般用 0 3 0 4mm 的钢丝线测量 测量误差不超过 0 05mm H 6 1 水轮机依据检修周期安排检修 检修必须保证质量 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6 2 检修工作必须做到准备充分 项目明确 工艺与质量要求具体 6 3 检修工作中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6 4 检修工作必须服从统一的管理和调度 按时按计划完成检修任务 6 5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6 5 1 根据检修计划 作好人力组织分工 技术文件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文件包括 检修方案 系统图纸 各种记录表格 上次检修报告 设备的技术说明书 用户使用 手册 设备的检修文件包 技术参数整定通知单 6 5 2 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6 5 3 专用仪器 仪表 工具和安全用具必须齐备 完好 6 5 4 检修所需的材料 备品备件齐全 6 6 检修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6 7 检修注意事项 Q BD101 2010 9 6 7 1 一般注意事项 6 7 1 1 工作票中所列安全措施在办理工作票时必须与运行人员到现地逐项核对检查 6 7 1 2 工作票办理后 工作负责人要在现场对工作班成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 6 7 1 3 工作现场要注意安全文明生产 元件 工器具 仪器仪表摆放整齐 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 7 1 4 检修过程中 做好对设备的防护工作 6 7 1 5 所有零部件分解前认真做好记录 并做好标记 6 7 1 6 检修完毕设备投运前检查是否对其它工作面会产生影响 6 8 检修质量检查与验收 6 8 1 验收人员必须深入现场 随时掌握检修情况 坚持质量标准 认真负责地做好验收工作 把好 质量关 6 8 2 质量检查和验收实行运维部和安生部分级检查验收并填写分级验收记录 6 9 水轮机检修总结和技术文件整理 6 9 1 检修完毕投运后 必须认真总结检修经验和整理检修资料 对材料统计 6 9 2 检修完毕必须根据变动情况及时修订图纸和技术说明书 局部变动的必须在设备正式投运前修 订完成并发放到运行及管理部门 变动较大的在检修结束后按实际接线和功能修订图纸和技术说明书 并归档 6 9 3 检修报告必须有以下基本内容 6 9 3 1 检修设备的编号 型号 生产厂家 6 9 3 2 机组计划检修和实际检修的起止日期 6 9 3 3 检修结论 6 9 3 4 检修的试验记录报告和结果分析报告 6 9 3 5 设备的评定级别 6 9 3 6 检修 试验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名单 6 10 检修试验 6 10 1 转轮静平衡试验的目的 由于转轮的汽蚀补焊 使得转轮叶片的型线和重量都发生了变化 由于重量不平衡 转轮旋转时会产 生离心力 使机组产生振动 水导瓦温升高 运行工况不良 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所以 在机组 A 级检修中 应进行静平衡试验 6 10 2 试验前准备工作 序号工具数量单位 1 千斤顶 8 只 2 合像水平仪 2 台 3 静平衡工具 1 套 4 百分表 4 块 5 电焊机 1 台 6 与合像水平仪等重配重块 2 块 7 磅秤 1 台 8 方木 4 块 9 铅块 6 10 3 平衡的部件 6 10 3 1 转轮体 6 10 3 2 叶片 6 10 3 3 转臂连杆 6 10 3 4 枢轴及铜瓦轴钉等 6 10 4 静平衡试验 6 10 4 1 清扫 检查平衡工具 无损伤合格后 将平衡工具吊至平台 调镜板的水平在 0 10mm m 内 然后在平衡镜板表面上涂加少量的透瓶油 为避免流走 周围用黄油圈起 6 10 4 2 转轮叶片位于位置 转轮 180 度倒置 将平衡托架装于转轮内空中 并转动调整机构 应灵 活 高度计算好 调好丝杠 6 10 4 3 平衡固定好 在其周围按东南西北设四个主千斤顶 并另外设四个副千斤顶 并调好千斤 顶高度 Q BD101 2010 10 6 10 4 4 将转轮吊至平衡底座上方 缓慢下落并找中心 落到千斤顶面 50mm 时停止下落 调正叶片 方位使之正对东南西北 千斤顶略微顶住转轮 门机主钩泄力 然后在平衡降落至全部重量降落至平 衡底座上 将其余四个副千斤顶上紧 松去吊钩拆吊具 6 10 4 5 搭设脚手架 便于调转转轮水平进行静平衡试验 6 10 4 6 在转轮下部设四块百分表 缓慢对称地松开千斤顶在转轮轻的一侧 加平衡配重物体 粗 调稳 调平 用一公斤重量加在转轮法兰面上 每隔 90 度作一次 并记该点的下沉量 同样换成二公 斤重量测得 H1 H2 H3 H4 数值 根据下式计算出下沉量 4 HHHH Hp 4321 2 1 将 Hp 值代入下式算出灵敏度 h 值 12090 mm GHp GPRR h 公式中 h 平衡球心与转轮重心之间距离 厘米 R 法兰的下沉量测点百分表与转轮中心轴距离 厘米 P 法兰处试块重量 公斤 滚动摩擦系数 铜对铜力 0 001 0 002 一般 取 0 0015 厘米 G 被平衡转轮重量 公斤 Hp 平均下沉值 mm 6 10 4 7 若 h 值在 90 120mm 度符合要求 否则应顶起转轮 调正螺栓 改变球心位置 6 10 4 8 调平转轮进行粗平 在转轮法兰面上设 4 块百分表 注意调百分表时要使表深度小指针转 动留有余量 以防转轮倾向一侧压环百分表 记百分表指针所指初始位置 6 10 4 9 缓慢下落转轮重的一侧千斤顶 观察记录百分表的变化情况 在转轮轻的一侧叶片上加配 重块 至百分表恢复到所调的初始位置为至 记下所加重物的大小 位置 取下配重物 6 10 4 10 按照粗平的配重量及安放角将配重物重量的 80 拆算到重量配重槽内 化同重铅灌入配 重槽内 剩余的 20 重量作为精平衡调正配重 6 10 4 11 转轮精平衡时方法与粗平相同 配重时要将配重物放在转轮法兰面上 配平后计算配重量 时要考虑到配重槽护板焊缝等因素 6 10 4 12 最后复查转轮水平值作好记录 绘制不平衡矢量图 并根据公式算出残留不平衡及其安放 角角度 按下式计算 1 按下式计算总下水平值 22 yx 式中 转轮总的下水平值 mm m x y 在 x y 轴线上的水平仪读数 mm m 2 按下式计算残留不平衡重量 P G R RhH P 2 式中 P 转轮残留不平衡重量 公斤 R 配重块及百分表放置半径 mm 其它参数同前 3 残留不平衡重量角度 按下式计算 y x arctg 6 10 4 13 整理试验数据 写静平衡试验报告 6 11 注意事项 6 11 1 当转轮体由千斤顶过渡到静平衡工具的支墩上时 应特别注意转轮的稳定平衡 以防倾倒 Q BD101 2010 11 6 11 2 转轮平衡试验时 高空 起重 电焊等专业的工作 均应按本专业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 不 得违反 6 11 3 临时取下配重物时 千斤顶应开起顶住转轮 防止转轮失去平衡 突然倾翻 6 11 4 凡在转轮体上进行施焊工作 应将转轮体移至千斤顶 使平衡球与平衡镜板离开一定的距离 焊接地线 就近接地 防止电流烧伤平衡球面境板及管部铜瓦 6 11 5 千斤顶的上下起落动作要协调 有专人统一指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件工程师初级编程实战题集及解析
- 2025年船厂安全操作规范模拟题集
- 2025年国际金融分析师考试知识点梳理与模拟题集
- 电代煤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新闻
- 2025年焊接工艺知识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人教版鲸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71-2018番茄花叶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 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重庆市中考数学押题试卷(三)(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6140-2018装配式玻纤增强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墙体技术要求》
- 2025晋中祁县司法协理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村自建房租房合同范本
- 虚拟化平台日常运维指南与规范
- 2024年梅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家电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纪检监察应知应会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非煤矿职工职业卫生培训
- 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健康讲座
-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
-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Section A Grammar Focus (3a-3c)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管线及设备开启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