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铁驾驶员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长春地铁驾驶员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长春地铁驾驶员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长春地铁驾驶员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长春地铁驾驶员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务段驾驶员岗位作业指导书CGYG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技术文件QS/XXXX-X-X-XX/XX.XXX-1/0-20XX乘务段岗位作业指导书发布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实施时间XXXX年XX月XX日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乘务段驾驶员岗位作业指导书目 录1 所属科段(部门)介绍- 1 -1.1乘务段部门职能:- 1 -1.2乘务段组织机构介绍:- 1 -2 岗位介绍- 2 -2.1岗位简介- 2 -2.2岗位职责- 2 -2.3安全职责- 2 -2.4上下级关系- 2 -2.5岗位技能要求- 3 -2.6岗位职业道德- 3 -3工作内容(任务)和流程- 3 -3.1值乘流程- 4 -3.2正线列车故障处理流程- 4 -3.3正线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5 -4安全准则- 5 -4.1 三严格- 5 -4.2 八必须- 5 -4.3 八不动车- 6 -4.4 十严禁- 6 -5行为标准- 7 -5.1驾驶员行为规范- 7 -5.2 驾驶员形象规范- 7 -5.3服务规范- 8 -5.4 会议规范- 8 -5.5广播使用规范- 9 -5.6驾驶姿势- 9 -5.7 立岗姿势- 9 -5.8手指呼唤应答- 10 -5.9驾驶员数字发音标准- 10 -6作业标准化- 11 -6.1出勤- 11 -6.2 列车整备- 12 -6.3 出库- 17 -6.4出段- 18 -6.5正线行车作业- 18 -6.6折返作业- 21 -6.7清客作业- 21 -6.8列车进、出存车线作业- 22 -6.9车辆救援作业- 22 -6.10回段作业- 24 -6.11收车作业- 24 -6.12退勤- 25 -7倒班工作流程- 25 -7.1早班驾驶员作业流程- 25 -7.2白班驾驶员作业流程- 26 -7.3晚班驾驶员作业流程- 26 -7.4轮乘驾驶员作业流程- 26 -8其他作业规定- 30 -8.1列车驾驶员出乘前安全检查规定- 30 -8.2地铁列车驾驶室管理规定- 30 -8.3无线对讲使用规定- 31 -8.4列车广播使用规定- 32 -8.5手信号、音响信号的含义及使用- 32 -8.6地铁车辆卫生检查标准:- 32 -9岗位涉及的质量记录的填写要求及说明- 32 -9.1质量记录说明- 32 -9.2 填写要求- 33 -9.3 收缴存档要求- 33 -V10岗位相关的考核监督和违章处罚- 34 -11附件- 34 -附件1乘务专业现场处置方案- 36 -附件2 驾驶员值乘流程图- 66 -附件3列车故障处理流程图- 67 -附件4正线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图- 68 -附件5列车广播标准用语- 69 -附件6驾驶员手指口述时机及用语- 70 -附件7行车记录单- 72 -附件8到、发车时间记录单- 73 -附件9早班驾驶员作业流程图- 74 -附件10白班驾驶员作业流程图- 75 -附件11晚班驾驶员作业流程图- 76 -附件12早班轮乘驾驶员作业流程图- 77 -附件13白班轮乘驾驶员作业流程图- 78 -附件14晚班轮乘驾驶员作业流程图- 79 -附件15备用驾驶员作业流程图- 80 -附件16正线运营列车交接车作业流程图- 81 -附件17库内备用列车交接车作业流程图- 82 -附件18存车线待避列车交接车作业流程图- 83 -附件19手信号的含义及使用- 84 -附件20音响信号的含义及使用- 85 -附件21出车前检查单- 86 -附件22收车后检查单- 87 -附件23故障记录单- 88 -附件24驾驶员整备、签到簿- 89 -附件25驾驶员日常考核细则- 90 -附件26路票- 92 -附件27列车运行限制速度- 93 -VII1 所属科段(部门)介绍1.1乘务段部门职能:乘务段是公司的运营生产部门,主要负责组织人员完成运营生产过程中的正线行车工作,及时、妥善处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车辆故障及突发事件。1.2乘务段组织机构介绍:段长副段长安全员统计员办事员驾驶员组长派班员培训工程师驾驶员段长、副段长、安全员组成管理组,负责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培训工程师负责驾驶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办事员负责乘务段的内务工作;统计员负责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派班员负责驾驶员的派班工作、对驾驶员进行值乘前的安全检查工作、车载物品的管理工作;驾驶员班组长负责驾驶员班组的管理工作;驾驶员负责地铁列车的驾驶工作。- 133 -2 岗位介绍2.1岗位简介地铁列车驾驶员主要负责按照本指导书规定驾驶地铁列车,以及在驾驶过程中处理车辆故障及突发事件。运营一公司乘务段共有驾驶员140人,共分成4个班组,每个班组35人,采用“四班两运转”即白、夜、早、休的倒班方式。早期采用“双人值乘”的模式,即每两名驾驶员为一个值乘组,负责一列地铁列车的值乘工作,后期根据实际情况更改为“单人值乘”模式。2.2岗位职责(1)按照地铁车辆操作规程规定驾驶地铁车辆,完成运营生产任务。(2)负责出库前和收车后的车辆检查,确保车辆状况完好。(3)负责车辆故障的上报、处理及故障车辆的救援。(4)负责行车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5)负责填写各项行车记录,准确的反映车辆状况。(6)负责所在车辆驾驶室的卫生清洁及车辆整体的卫生监督。(7)负责所在车辆随车物品的管理,确保随车物品完好、可用。2.3安全职责(1)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安全驾驶地铁车辆。(2)负责出车前和收车后的车辆安全检查。(3)负责对车辆及线路等安全行车条件进行确认,确保行车安全。(4)负责行车过程中安全隐患及突发事件的上报、处理工作。(5)注意观察乘客乘降情况,避免夹人夹物,确保客运安全。(6)负责填写各项安全记录,准确的反映车辆安全状况。(7)掌握并了解消防器材、应急物资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并负责所在车辆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的管理。2.4上下级关系驾驶员正线行车、服务工作受令于总调度室行车调度员及车站行车值班员,车场运作受令于车场调度室车场调度员,出乘及轮乘作业受令于派班员,日常工作受令于乘务段。2.5岗位技能要求(1) 基本技能(a)掌握出退勤作业的流程及内容,正确完成出退勤作业。(b)掌握一次出乘整备、列车动静态检查等作业内容,正确完成列车整备作业。(c)掌握列车出入场作业流程,正确完成列车出入场作业。(d)掌握不同驾驶模式的列车操纵、折返作业、列车客室门/站台门开关作业、交接班作业、线路限速、进出站作业的驾驶要求,正确完成正线驾驶作业。(e)掌握行车标准用语,正确完成行车命令的接受、复诵、执行和交接作业。(f)掌握列车客室车门、站台门、列车广播、人机界面、车载空调和照明灯操作方法,正确完成列车设备的基本操作。(2) 专业技能(a)掌握突发事件、设备故障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行车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术语及处置流程及时报告突发事件,正确完成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b)掌握列车故障救援程序,正确完成故障车或救援车的准备、连挂和运行作业。(c)掌握乘客应急疏散程序,正确完成各种情况下的乘客应急疏散作业。2.6岗位职业道德2.6.1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1)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热爱本职,忠于职守,熟练掌握业务技能。(2)禁止参与可能导致与公司有利益冲突的活动。(3)禁止制造、传播对公司不利的负面消息。(4)在日常工作时,要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驾驶车辆,保证各项行车记录准确、清晰。严格禁止在工作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不良行为。3工作内容(任务)和流程驾驶员日常工作内容为地铁列车的值乘工作,并负责处理运营列车的常见故障和危及到行车安全、人员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3.1值乘流程3.1.1驾驶员需提前出勤时间30分钟到达派班室。3.1.2驾驶员在出勤前需抄写调度命令、行车注意事项及阅读各项通知。3.1.3派班员对驾驶员进行出乘前的安全检查。3.1.3.1如驾驶员检查合格,在派班员处领取派车单及行车备品,签字出勤。3.1.3.2如驾驶员检查不合格,禁止值乘,更换备用驾驶员进行值乘。3.1.4驾驶员出勤后,根据派车单至相应股道整备车辆。3.1.4.1如车辆整备正常,驾驶员上报车场调度,按照车场调度命令及信号灯指示以RM模式限速出库。3.1.4.2在整备过程中,如发现车辆异常,需及时上报车场调度,并按照车场调度命令处理车辆故障。1) 如车辆故障经处理未恢复,驾驶员上报车场调度后,由检修人员上车处理故障或按照车场调度命令更换其他车辆。2) 如车辆故障经处理恢复,驾驶员上报车场调度,并按照车场调度命令及信号灯指示以RM模式限速出库。3.1.5驾驶员驾驶车辆出库到达出场转换轨后一度停车,联系行车调度,并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及车辆速度码(信号灯)指示进入正线参与正线运营。3.1.6运营结束后,驾驶员驾驶车辆至回段信号灯前联系行车调度。3.1.7驾驶员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及速度码(信号灯)指示进入入场转换轨。3.1.8驾驶员到达入场转换轨后联系车场调度。3.1.9驾驶员按照车场调度命令将驾驶模式转换至RM模式,并按照车场调度命令及信号等指示限速进入综合运用库或联合检修库相应股道。3.1.10驾驶员驾驶车辆入库后需进行车辆收车检查。3.1.11检查完毕后,驾驶员需打扫驾驶室卫生。3.1.12打扫完毕,驾驶员回派班室,向派班员交回行车备品,汇报行车情况,签字退勤。驾驶员值乘流程图见附件23.2正线列车故障处理流程3.2.1当列车在正线发生车辆故障时,驾驶员需上报行车调度,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处理车辆故障。3.2.2如车辆故障恢复,驾驶员上报行车调度,并按照行车调度命令继续载客运行或完成其他行车作业。3.2.3如车辆故障未恢复,驾驶员上报行车调度,并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坚持运行或在车站清客进入存车线或回库。3.2.4如车辆故障导致无法动车,驾驶员上报行车调度申请救援,并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完成车辆救援作业。3.2.5救援作业完成后,驾驶员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完成其他行车作业。列车故障处理流程图见附件33.3正线突发事件处理流程3.3.1当发生突发事件时,驾驶员需立即上报行车调度。3.3.2如突发事件发生在车站,驾驶员按照行车调度命令继续运行,或者配合站务人员清客、原地待命配合处理突发事件。3.3.3如突发事件发生在区间3.3.3.1如车辆可以动车,驾驶员需尽量维持列车进入前方就近车站,按照行车调度命令继续运行、原地待命或清客配合处理突发事件。3.3.3.2如车辆无法动车,驾驶员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原地待命或疏散乘客,配合处理突发事件。3.3.4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驾驶员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完成其他行车作业。正线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图见附件44安全准则4.1 三严格(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电客车运行安全;(2)严格按运营时刻表行车,维护运行秩序;(3)严格按照要求使用司机室设备,爱护电客车,精心操作。4.2 八必须(1)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准独立驾驶电客车;(2)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行车安全规章制度,服从行车调度员指挥;(3)升弓前或使用紧急疏散门前,必须确认车下所有人员均在安全区域;(4)在鸣笛标前、未封闭管理的平交道口、动车、升降弓、遇天气不良时以及其他需要鸣笛警示时,必须鸣笛;(5)整备作业或正线运行时需要离开司机室,必须锁闭司机室侧门和间壁门;(6)启动电客车前,必须确认动车“三要素”,即进路、信号(地面信号及车载信号)、道岔;(7)正司机接受行车调度员命令时,必须认真复诵并领会命令内容,做好记录,以备交接;(8)对于行车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必须及时准确汇报,便于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处理。4.3 八不动车(1)设置铁鞋防溜时,不撤出铁鞋不动车;(2)凭自身动力动车时,没有制动不动车;(3)车辆制动没有缓解不动车;(4)调车作业目的不清不动车;(5)作业人员位置不清不动车;(6)没有信号或信号不清不动车;(7)道岔开通不正确不动车;(8)进路有侵限物不动车(若侵限物司机可以看清,并能够处理,可处理后动车)。4.4 十严禁(1)横越线路时,严禁跨越地沟、钻车底;(2)穿越道岔区时,严禁脚踏尖轨和道岔转动部分;(3)受电弓升起后,严禁触摸电气带电部分、进入地沟检查及攀登车顶;(4)上下电客车站稳抓牢,严禁飞乘飞降;(5)严禁副司机在没有正司机的监督下擅自操作电客车;(6)乘务员当班时,必须集中精力,认真瞭望,严禁做与行车无关的事;(7)严禁电客车在无人引导情况下退行(在车站退行对标除外)和推进运行;(8)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时,严禁无凭证(或携错误凭证)动车;(9)原路折返时,严禁没有指令和未确认道岔动车;(10)严禁擅自带无关人员进入司机室或非当值乘务员无正当理由触碰车辆设备,因工作需要登乘司机室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5行为标准5.1驾驶员行为规范5.1.1 岗位规范(1)上、下班时段(a)上班时:遵守上班时间,不得迟到、漏接车、错接车,需要请假必须提前2个小时。出勤前必须充分休息,出勤前12个小时禁止饮酒,保持心态良好。(b) 工作中:驾驶车辆时保持注意力集中,禁止闲聊、接打与工作无关的电话、玩游戏、听歌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在出乘室、轮乘室、驾驶室、车厢内需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吵闹。驾驶员驾驶车辆到达轮乘站后无接车驾驶员进行轮乘作业,交车驾驶员禁止离开车辆,必须继续驾驶车辆完成正常的行车作业。(c) 下班时:驾驶员在正线退勤时,需向派班员汇报本班的行车情况,汇报完毕且派班员无异议后方可签字退勤。驾驶员在库内退勤时,需打扫驾驶室卫生,向派班员汇报本班的行车情况,汇报完毕且派班员无异议后方可签字退勤。5.1.2行为举止(1)值乘时需要精神饱满、行为端正、大方得体、礼貌服务。(2)驾驶员穿着工装乘车或在车站范围内活动时,禁止坐在座椅上,要求站姿端正,禁止依靠。(3)在轮乘室、出乘室、站台及车辆客室内禁止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或聚堆闲聊。(4)在行走时,要求做到二人成排、三人成队,步伐一致,转弯走直角。5.2 驾驶员形象规范(1)仪容:自然、大方、端庄(a)面部:保持清洁(b)头发:头发要经常清洗,梳理整齐,不戴夸张的饰物;男性头发不宜太长或剃光头,鬓角不得超过耳垂,后脑头发不过衣领并修剪整齐;女性头发不得染彩色头发,不得留怪异发型,长发束起,刘海不过眉。(c)口腔:保持清洁,工作前忌食葱、蒜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d)指甲:指甲不能太长,保留的指甲要保持清洁。女性染指甲要尽量使用淡色的指甲油。(e)胡子:不准蓄胡子。(f)化妆:女性淡妆上岗,修饰文雅,且与年龄、身份相符,不能浓妆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工作时间不能当众化妆。(2)着装:统一、整洁、得体驾驶员在值乘前需统一穿着全套工装(上衣,裤子,帽子),佩带标志,在整理镜前确认穿戴整齐后,方可上岗。不得穿高跟鞋或露脚趾、脚跟的鞋值乘。工装定期清洗、熨烫,避免出现褶皱。(3)行为举止:文雅、礼貌、精神5.3服务规范(1)严禁说脏话、忌语。(2)使用“您好”、“谢谢”、“不客气”、“再见”、“您走好”等文明用语。(3)当需要对方帮助时,要说“请您”或“麻烦您”以示礼貌。(4)当配合工作出现失误时,应及时向对方道歉,说“对不起”表示歉意。(5)坚持乘客第一的服务理念,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理解乘客、互相尊重、理性处理特殊情况,并及时与行车调度员、车站工作人员联系,确保电客车正常运行。(6)接待乘客的投诉,要态度和蔼、礼貌谦让,对于情绪激动的乘客要认真安抚,禁止与乘客发生冲突。(7)需进入客室操作设备时,必须保证举止得当,不得冲撞乘客。如需乘客配合,应礼貌进行协商,不得有强制行为。5.4 会议规范(1)按会议通知要求,参加人员应提前5分钟到场。(2)开会或培训时,要求关掉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来电话必须接听时,应向发言人示意,得到同意后出门接听。(3)向上级汇报工作时,态度要端正,回答问题要实事求是、言简意赅。(4)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并记录;不得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5)保持会场肃静,不得随意走动。5.5广播使用规范(1)当列车需要人工报站或播放客室广播时,应使用普通话,保持语调沉稳,圆润,语速适中,音量适宜。(2)非正常情况时,需用客室广播对乘客做好解释工作。列车广播标准用语见附件55.6驾驶姿势(1) 正驾驶员驾驶列车时,必须挺胸抬头,右手握住“司控”手柄,左手食指放于电笛按钮上。(2) 副驾驶员协助驾驶员瞭望时,必须端坐在副驾驶座椅上(副驾驶座椅放置在间壁门前),挺胸抬头,可用左手握住驾驶室侧门处扶手保持稳定。(3) 正、副驾驶员在端坐时,需双脚平放,禁止双腿双脚交叉及翘“二郎腿”,禁止抖动双腿。(4) 列车进站前100米,副驾驶员需起立瞭望,姿势端正,双手自然下垂,禁止将手放于裤兜或交叉于胸前,身体禁止依靠车内任何部位,禁止东张西望,在列车运行不稳时,可用左手握住驾驶室侧门处扶手保持稳定,也可以将左脚向前跨出一小步。5.7 立岗姿势(1)司机室立岗时副司机必须位于正司机左侧,姿势端正,双手自然下垂,不得将手放于裤兜或交叉在胸前。身体不得依靠车内任何部位,不许东张西望,在电客车运行不稳时可用右手扶住操纵台。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性,副司机也可将左脚向左前跨立一小步。(2)站台立岗时a.在交接车时,接车驾驶员提前1分钟到达指定地点面向轨行区方向,正、副驾驶员成纵队排列,正驾驶员在前,副驾驶员在后,站在站台门端门外,保持立正姿势立岗。交接车完毕后,交车驾驶员面向列车成纵队排列立岗,正驾驶员在前,副驾驶员在后,站在站台门端门外等待列车离站,待全列车出站后方可离开。b.观察乘降作业时,正、副驾驶员成横队排列,正驾驶员站在靠近列车一侧,副驾驶员站在远离列车一侧,保持立正姿势,认真观察乘客乘降.c.站台立岗时,双脚呈“”字型,双腿并拢,收腹、挺胸、颈直,眼睛平视.(女子式)双臂自然下垂,两手在腹前相握,右手握左手第二关节处,手指不得外露。(男子式)双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拢贴于两侧裤缝处。面向站台,观察乘客上下车情况。不得背手、手插进口袋或手搭在物品上,不得打哈欠或伸懒腰等影响形象的行为。(3)其他要求(1)值乘时需要精神饱满、行为端正、大方得体、礼貌服务。(2)驾驶员穿着工装乘车或在车站范围内活动时,禁止坐在座椅上,要求站姿端正,禁止依靠。(3)在轮乘室、出乘室、站台及车辆客室内禁止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或聚堆闲聊。(4)在行走时,要求做到二人成排、三人成队,步伐一致,转弯走直角。5.8手指呼唤应答乘务员值乘时必须严格执行手指呼唤应答规定,手指/眼看呼唤动作。旨在正、副司机共同提醒,强制对需要确认的项目进行确认,驾驶员在进行手指口述作业时,左臂抬起与肩同高,左手握拳,食指与中指伸出并拢,指向目标动作清晰。口述时音量适中(另一名驾驶员可听清),吐字清楚,保证电客车运营安全。正线手指呼唤应答规定见附件6;车场手指呼唤应答规定见附件6。5.9驾驶员数字发音标准行车工作必须使用标准用语,数字发音标准见下表数字发音标准1234567890yaoLiangsanSiwuliuguaibajiudong幺两三四五六拐八九洞6作业标准化6.1出勤驾驶员本人身体如有不适或家里、亲人有重大事情而影响驾驶状态者,需提前于出勤时间至少120分钟向乘务段请假,事假必须提前24小时请假,以便安排替班驾驶员,保证运营。6.1.1 车辆段出勤6.1.1.1 时间及地点(1)时间:提前出勤时间30分钟;(2)地点:一号线车辆段派班室。6.1.1.2 出勤内容(1)出勤前需抄写调度命令、行车注意事项及阅读各项通知;a.车次、车号、停车股道;b.区间有无施工;c.限速要求;d.其他行车注意事项。(2)派班员对驾驶员进行出乘前的安全检查;(3)领取及确认派车单与行车备品;a.运营时刻表、行车记录单(见附录7)、到、发时间记录单(见附件8)、故障记录单、出车前检查单、收车后检查单、车辆故障处理指南、突发事件应对卡等;b.司控器钥匙、站台门钥匙、司机室侧门及间壁门钥匙;c.手持台、对讲机、手电筒;d.乘务员确认派班员发放的行车备品是否齐全、状态是否良好、表单是否正确等。6.1.2 正线出勤6.1.2.1 时间及地点(1)时间:出勤时间提前30分钟出勤;(2)地点:一号线北环轮乘室。6.1.2.2 出勤内容(1)抄写调度命令、行车注意事项及阅读各项通知。(2)派班员确认驾驶员的身体状态及仪容仪表,传达上级有关通知,审核抄写的行车注意事项及调度命令,全部符合要求后,允许驾驶员签字出勤。(3)驾驶员确认值乘列车时间、车次,提前1分钟到指定位置立岗,准备接车。(4)值乘列车在存车线的,驾驶员在出勤后前往存车线接车。6.2 列车整备6.2.1 作业流程图出 入库 库端 端 开始图1 作业流程图6.2.2 整备作业顺序说明6.2.2.1上电前检查由入库端至出库端再回到入库端(1) 检查车号、股道号与派车单一致。(2) 确认车辆无禁动标志,车底及两侧无施工人员。(3) 检查前挡风玻璃、头灯、尾灯、终点站显示屏无破损,电气连接盒盖关闭,雨刷器完好。(4) 检查半自动车钩外观完好,勾舌位置正确。(5) 检查车体侧墙外观无明显损坏变形,无明显划痕,各门、窗正常,列车标识完整清晰。(6) 检查转向架及车底无止轮器或异物,各管路、线路无脱落,各零部件外观无破损、脱落,各设备箱箱门锁闭良好,截断塞门位置正确。(7) 检查司控器警惕按钮动作灵活无卡滞。(8) 检查紧急制动按钮动作灵活无卡滞。(9) 检查司机台各仪表、指示灯、显示屏无破损,各按钮、开关位置正确。(开关正常状态见下表)空开名称及正常状态表上数第一排空开名称及正常状态空开名称司机室激活受电弓控制高速断路器控制列车控制停放制动控制制动系统逻辑输出安全回路控制无线电台HMI电源VCU电源正常状态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空开名称DX电源广播主机及终点站交换机及无线控制单元媒体播放服务器照明控制单元DC24V电源系统控制信号指示电路电源应急升弓控制供电列车电热控制列车联挂备用1正常状态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分上数第二排空开名称及正常状态空开名称ATC接口电源信号系统CORE电源信号系统VIOM1电源信号系统VIOM2电源信号系统VIOM3电源信号系统USW电源B信号系统USW电源A信号系统DMI电源车门控制电源司机室车门电源1正常状态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空开名称辅助电源控制轮缘润滑装置司机室交流插座司机室电热电源DX输出供电电源前照灯系统电源刮雨器水泵电源司机室车门电源2内部照明控制电源列车激活备用2正常状态合2、4、7组合,其他分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分上数第三排旁路开关名称及正常状态旁路开关名称常用制动缓解旁路牵引安全环路旁路总风低压旁路车门旁路停放制动旁路安全环路旁路保持制动施加旁路正常状态分分分分分分分(10) 检查驾驶室备品齐全,性能良好,灭火器,防毒面具数量正确。各带铅封设备或开关状态正常、铅封封闭。(11) 检查驾驶室间壁门锁闭良好,动作灵活无卡滞。(12) 检查驾驶室设备柜内各开关位置正确。(13) 检查逃生门锁闭、状态良好。6.2.2.2车辆上电及静、动态试验在入库端进行上电操作(1) 检查电气柜内各空开、旋钮位置正确。(2) 按下列车上电控制按钮,查看蓄电池电压,各设备、显示屏启动,等待设备启动、自检。(3) 待全部设备启动、自检完成后,激活头车,将司控器钥匙旋至占用位,查看HMI屏上显示头车建立。(4) 按下试灯按钮,确认各指示灯外罩完整、显示正确。(5) 确认主风缸压力不小于4.5bar,将升弓选择开关旋至升全弓,按压受电弓升弓按钮,检查确认受电弓正常升弓,受电弓升弓指示灯亮,降弓指示灯灭,HMI屏上受电弓图标显示升起,网压在1000V-1800V;如主风缸压力小于4.5bar,按压司机台上升弓泵投入按钮,进行升弓泵打气升弓,待升弓泵打气停止后,按压受电弓升弓按钮,检查确认2车受电弓正常升弓,待空压机正常工作,总风缸气压上升至4.5bar以上时,检查5车受电弓升起。确认两个受电弓升起后,将升弓泵投入按钮复位。(6) 激活客室照明,将照明控制开关旋至合位后恢复,查看客室车门上方及贯通道上方应急照明及客室照明亮起;根据需要及相关要求在HMI屏上开启空调,检查空调运行状态、控制模式、温度设置符合相关规定。(7) 将换向手柄打至向前位,确认DMI屏显示初始化成功,按压RM按钮。(8) 进行客室门开关门实验,确认HMI屏显示所有车门在关闭状态且无故障。(9) 将门模式开关旋至手动(MM)位,开门侧选择开关旋至开左门侧。(10) 按压开左门按钮,检查确认“所有车门关闭”指示灯灭,HMI屏左侧车门状态显示为车门状态打开图标且左侧车门全部开启,确认列车左外侧车门关闭指示灯(黄色)点亮。(11) 按压关左门按钮,检查确认车门关闭警示声音响起,全部车门关闭,确认“所有车门关闭”指示灯亮确认HMI屏中所有车门关闭,确认列车左外侧车门关闭指示灯(黄色)熄灭。(12) 按照上述9-11操作步骤进行右侧客室门开关门试验。(13) 将门侧选择开关打至“0”位。(14) 按压开左驾驶室门按钮,检查确认左侧驾驶室门开启,HMI屏左侧驾驶室门状态显示为车门状态打开图标。(15) 按压关左驾驶室门按钮,检查确认左侧驾驶室门关闭,HMI屏左侧车门状态显示为车门状态关闭图标。(16) 按照上述14、15操作步骤进行右侧驾驶室门开关门试验。(17) 进行列车广播系统实验,调整广播监听音量并在广播系统中选择车站,进行系统广播报站,检查确认报站正常,音量正常、系统工作正常。(18) 按压口播按钮进行人工口播操作,确认人工口播正常。(19) 将报站器调至自动报站模式。(20) 在列广系统及HMI中播放紧急广播,确认播报正常,系统工作正常。(21) 将车灯旋钮分别旋至远光、近光位并保持5秒以上,检查车灯是否正常点亮。(22) 按压电笛按钮,检查电笛是否正常鸣响。(23) 进行制动实验,将停放制动旋钮旋至缓解位,检查确认停放制动未缓解指示灯灭,检查确认HMI屏上停放制动图标变为缓解状态(灰色)。(24) 将司控手柄拉至100%常用制动位,观察制动缸气压在2.8bar左右,将司控手柄拉至快速制动位,观察制动缸气压在3.0bar左右;然后将司控手柄及换向手柄归“0”,观察制动缸气压在2.0bar左右。(25) 按压高速断路器合按钮,检查确认高速断路器(分)绿色指示灯灭,高速断路器(合)红色指示灯亮起,检查HMI屏显示高速断路器图标变为蓝色闭合状态。(26) 将换向手柄推至向前位,司控手柄推向“牵引”位,确认气压表制动缸压力白色指针下降到“零”,制动不缓解指示灯灭。(27) 待列车刚移动,立即将牵引手柄拉回“制动”区,确认气压表白色指针上升,列车停车,确认制动不缓解指示灯亮,检查确认HMI屏无故障显示。(28) 将停放制动旋钮旋至施加位,检查确认停放制动未缓解指示灯亮起,HMI屏上停放制动图标变为施加状态(蓝色)。(29) 将司控手柄、换向手柄归“0”,司控钥匙打至非占用位,拔下钥匙,换端至出库端。(30) 由入库端至出库端检查客室外观及贯通道,检查顶板、地板、门窗玻璃、座椅、扶手、LCD屏、动态地图、贯通道外观完好,紧急对讲、车门紧急解锁位置正确,安全锤、灭火器数量正确。客室车门上方及贯通道上方应急等亮起,客室照明亮起,LCD屏及动态地图显示正常。(31) 在出库端驾驶室进行车辆静、动态试验,检查步骤及标准同入库端检查。(32) 车辆整备完毕,填写出库检查单,联系车场调度准备出库。注:整备作业时,如发现车辆异常,需及时上报车场调度,并按照车场调度命令处理车辆故障。a.如车辆故障经处理未恢复,驾驶员上报车场调度后,由检修人员上车处理故障或按照车场调度命令更换其他车辆。b.如车辆故障经处理恢复,驾驶员上报车场调度,并按照车场调度命令及信号灯指示以RM模式限速出库。6.2.3 整备作业时间为30分钟,包括作业前准备1分钟、车体外观及车底检查12分钟、入库端司机室的操作9分钟、客室检查3分钟、出库端司机室的操作5分钟。6.2.4 整备作业注意事项(1)整备作业前必须了解电客车停放位置及电客车状态;(2)检查电客车走行部时,必须确认电客车已降下受电弓;(3)严禁跨越地沟。进行车底检查时,应注意空间位置,避免碰伤;(4)受电弓升起时,严禁触摸带电电气部分、进行地沟检查及攀登车顶;(5)检查电客车时必须佩戴手电;(6)电客车未经过整备严禁动车;(7)车库内动车前,必须确认地沟无人后方可动车。6.2.5 严禁出库的各种情况如电客车存在下列故障之一者,严禁电客车出库担当正线运营任务:(1)受电弓、高压设备故障,致使电客车无直流1500V电源;(2)牵引系统故障,致使电客车无牵引;(3)制动系统故障,致使电客车无制动力;(4)客室门故障,致使有客室门切除;(5)安全回路电路故障,致使回路无法建立;(6)列车控制和诊断系统故障,致使控制和诊断功能失效;(7)通风系统故障;(8)空气压缩机等辅助系统故障,致使无法正常供风;(9)电客车消防设备故障,致使烟火报警无法正常工作;(10)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11)曾经发生脱轨或冲撞事故,未经检查确认的;发现上述故障时,乘务员应立即向车场调度员报告,按其指令执行。6.3 出库6.3.1 接收命令 出库信号开放、库门打开后,车场调度员下达动车命令,驾驶员可以凭地面信号显示动车出库。6.3.2 动车出库前 (1)确认前方进路安全、无异物侵入限界; (2)确认库门开启到位; (3)确认信号灯开放白色信号; (4)确认驾驶员室门、窗锁闭良好; (5)确认驾驶模式为 RM 模式。 6.3.3 动车出库 (1)鸣笛动车; (2)库门口处一度停车; (3)出库时,车辆限速 5km/h 运行,直至车辆尾端出清库门; (4)车场运行限速 25km/h,只限使用不大于20%的牵引。注意信号!注意道岔!注意平交道口!注意接触网是否挂有异物! 6.4出段(1) 在出场转换轨上正线信号灯前一度停车。(2) 确认DMI屏时间显示正确。(3) 联系行车调度员,申请上线。(3)接收行车调度员命令并进行复诵。(4)确认上线信号灯显示正确或DMI有速度码。(5)鸣笛动车。 6.5正线行车作业6.5.1轧道作业(1) 正线轧道列车由上、下行首班出库列车担当;轧道列车按行车调度命令以CM模式人工驾驶,站台限速20公里/小时,区间限速40公里/小时运行。(2) 担当巡道任务的列车驾驶员,应严格按照限速要求运行,加强瞭望,认真观察线路内隧道、站台、轨道、接触网、轨旁设备、侧面管线、存车线、岔区有无异常或侵限情况。(3) 驾驶员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列车不具备安全通过条件时,应立即停车,仔细确认、判明情况,并向行车调度报告,根据行车调度命令办理相关作业。驾驶员如能排除障碍应积极排除,尽快恢复列车运行。(4) 驾驶员若发现有异常情况但不影响列车正常通过时,驾驶员可以缓速接近异常区段,并在安全区域停车,立即向行车调度员汇报相关情况,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完成相关作业。(5) 驾驶员发现线路情况异常向行车调度汇报内容应包括:列车车号、驾驶员姓名、发生时间、事发地点百米标位置、影响程度及具体情况、措施建议等。6.5.2区间运行(1) 列车在区间运行时应按照ATO自动驾驶模式或CM人工驾驶模式运行。(2)列车在区间运行时,驾驶员应认真观察前方信号、轨道、接触网、设备、侧部管线等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停车并报告行车调度。(3)列车在区间运行通过信号灯、岔区、限速区域时,驾驶员应执行手指口述规定。(4)列车在区间运行时,驾驶员应注意观察列车HMI屏、DMI屏、各类指示灯及仪表的显示,发现异常应及时向行车调度报告,并进行有效处置。(5)在CM人工驾驶模式时,驾驶员应做到合理牵引和制动,做到平稳驾驶,正确控制速度,按照信号灯(车载信号)显示驾驶列车。运行途中,不间断核对运行时分,防止晚点。6.5.3进站作业(1) 列车进站时,驾驶员需执行手指口述规定。(2) 列车进站时, 驾驶员应注意观察站内及站台情况,防止有人或异物侵入限界,发现异常情况要鸣笛示警,必要时,应及时采取制动措施停车。(3) 驾驶员在使用CM人工驾驶模式时,列车进站前应合理使用制动提前减速,限速40公里/小时进站,禁止在接近停车位置时采用大制动方式停车,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平稳。(4) 遇钢轨涂油或轨面湿滑,应提前减速,防止列车越过停车位置。6.5.4车站停车及开关门作业(1) 驾驶员在进行停车及开关门作业时需执行手指口述规定。(2) 列车在运营中需使用人工开门、人工关门(MM)模式。(3) 列车未到达停车标或规定的停车位置,驾驶员可以驾驶列车再次动车完成对标或将列车停在规定的位置;列车越过停车标或越过规定的停车位置,驾驶员需向行车调度报告,按照行车调度命令使用RMR模式驾驶列车退行至正确停车位置或执行越站作业。在进行二次对标时,驾驶员需及时进行客室广播安抚乘客。(4) 列车对标停稳后,驾驶员将司控手柄置于快速制动位,观察DMI屏列车停车位置正确,车门开按钮指示灯闪烁。驾驶员按压开门按钮打开车门及驾驶室侧门。(5) 驾驶员在开门后应观察HMI屏、DMI屏显示车门、站台门全部打开、观察全部车门已关闭指示灯熄灭及观察站台门开门指示灯点亮,确认车门和站台门全部开启,如发现车门和站台门未开启时,应立即上报行车调度并按照行车调度命令进行处理。(6) 车门及站台门打开后,驾驶员跨出司机室,转身面向站台立岗,观察乘客乘降。(7) 驾驶员确认乘客乘降完毕,确认车门及站台门关门轨迹无障碍物,确认净开门时间达到15秒,驾驶员进行关门作业。驾驶员观察HMI屏全部车门关闭到位、观察全部车门已关闭指示灯点亮、观察站台门指示灯熄灭、PSL盘关门指示灯点亮,确认所有站台门、车门全部关闭。(8) 车门关闭后,驾驶员需再次确认列车门及站台门全部关闭无夹带,两门之间无异物,确认车门监控电视显示无夹带。(9) 列车在车站待命或等待信号开放时,应保持车门及站台门在开启状态。(10) 车门及站台门关闭后,除特殊原因禁止二次开门。(11) 当发现有车门或站台门未正常开启时,驾驶员需重进行新开门作业;发现有车门或站台门未正常关闭或触发车门防夹功能时,驾驶员可以使用车门再开闭功能或重新关闭车门及站台门。(12) 在CBTC模式或增强点式模式下,列车门与站台门可实现联动,当列车门与站台门不能实现联动,开门时应遵循先开站台门后开列车门,关门时应遵循先关站台门后关列车门的原则。6.5.5出站作业(1) 驾驶员在进行出站作业时需执行手指口述规定。(2) 列车启动前,驾驶员观察信号灯为允许发车显示(有速度码),确认与运行路径一致后,驾驶列车出站。(3) 驾驶员在使用CM人工驾驶模式时, 应合理施加牵引,做到平稳起车。(4) 严格按运营时刻表动车,动车前必须确认进路、信号(速度码)、道岔三要素并手指口述; 6.6折返作业6.6.1有人折返作业(1) 列车到达终点站前,驾驶员需播放客室广播提示乘客即将到达终点站。(2) 列车到达终点站后,将司控手柄拉至快速制动位。待站务员清客完毕走出客室,驾驶员关闭车门和站台门,确认车门和站台门无夹带,确认前方道岔防护信号及道岔位置正确(有速度码),观察站台无异常情况等发车条件满足后,将司控手柄归“0”,驾驶列车驶入折返线。(3) 列车到达折返线端头在停车标前(规定的停车位置)停稳,关闭头灯、驾驶室加热、雨刷器、电热玻璃、驾驶室照明等用电设备,出驾驶室,锁闭间壁门,进行换端作业。(4) 驾驶员到达另一端驾驶室后锁闭间壁门,激活司机室,确认道岔防护信号及道岔开通位置正确(有速度码),观察站台无异常情况等发车条件满足后驶出折返线进入站台。6.6.2无人自动折返(1) 列车到达终点站前,驾驶员需播放客室广播提示乘客即将到达终点站。(2) 列车到达终点站后,驾驶员将司控手柄拉至快速制动位,关闭头灯、驾驶室加热、雨刷器、电热玻璃、驾驶室照明等用电设备,待站务员清客完毕走出客室后关闭车门和站台门,确认车门和站台门无夹带,确认道岔位置及道岔防护信号正确(有速度码),观察站台无异常情况,观察折返区内无异常情况,确认发车条件满足后,将司控手柄及换向手柄归“0”,旋下司控器钥匙,按压ATB自动折返按钮及ATO自动驾驶按钮,列车进行无人自动折返作业。驾驶员出驾驶室后锁闭间壁门,进行换端作业。(3) 驾驶员到达另一端驾驶室后锁闭间壁门。待列车进站停稳后,驾驶员激活司机室,打开站台侧车门及站台门,完成其他行车作业。6.6.3如列车使用自动报站模式,在折返后,驾驶员需按压报站器自动/手动按键,恢复自动报站。6.7清客作业(1) 运营列车需要清客时,需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在指定车站进行.(2) 用客室广播不间断播放清客广播配合站务人员清客。(3) 清客完毕后,驾驶员与站务清客人员沟通,确认客室无乘客及其他人员。(4) 按关门作业程序关闭车门及站台门并确认车门及站台门全部关闭无夹带。(5) 联系行车调度,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完成其他行车作业。6.8列车进、出存车线作业(1) 列车进入存车线前需确认车上无乘客。(2) 进入存车线时需使用CM人工驾驶模式,并在进路防护信号灯前一度停车,确认防护信号开放及道岔位置正确(有速度码),按照行车调度命令,限速进入存车线并对标停车。(3) 驶出存车线时需使用CM人工驾驶模式,确认进路防护信号灯开放及道岔位置正确(有速度码),按照行车调度命令,限速驶出存车线完成其他行车作业。6.9车辆救援作业(1) 在进行救援作业前,故障车与救援车均需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及站台疏散乘客乘务专业现场处置方案疏散乘客。如故障车停在区间,按照行车调度命令,救援车将故障车救援至前方就近车站后按照站台疏散乘客乘务专业现场处置方案疏散乘客。(车上无乘客时省略此步骤)(2) 救援车疏散乘客完毕后,按照行车调度命令以CM模式前往救援故障车。(3) 故障车驾驶员将联挂端车灯旋至近光位,穿好防护用品,降下受电弓,收好司控器钥匙,带好电连接线,按照行车调度命令从驾驶室侧门下车。(4) 故障车驾驶员下车后,检查车钩状态,做好救援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车钩缓解手柄灵活无卡滞,总风隔离塞门处于导通(平行于管路)位。(5) 救援车运行至故障车前方150米处减速行驶,并将车灯旋至近光位。救援车运行至故障车前方 100米处缓速行驶。(6) 救援车运行至故障车前方50米处一度停车,并联系行车调度申请降级为RM模式。(7) 救援车按照行车调度命令降级为RM模式。(8) 救援车以RM模式限速20公里/小时运行至故障车前方3米处一度停车。(9) 救援车使用洗车模式,限速3公里/小时,在故障车驾驶员指挥下,与故障车联挂。(10) 联挂完成后,故障车驾驶员检查撞钩确认线位置重合。(11) 故障车驾驶员指挥救援车与故障车进行试拉作业,确认车钩安全锁闭。(12) 救援车驾驶员按照行车调度命令降下救援车受电弓。(13) 故障车驾驶员拆下两车电器连接盒盖,将电连接线插入两车电器连接盒(14) 故障车驾驶员返回故障车内。(15) 救援车驾驶员按照行车调度命令升起受电弓(故障车不升弓)。(16) 故障车驾驶员在前进端建立司机室,并将换向手柄至向前位。(17) 故障车及救援车驾驶员到两车联挂端驾驶室按下“联挂”按钮。(18) 故障车、救援车在前进端将ATP切除。(19) 救援车将洗车模式恢复正常,故障车按下备用模式按钮,将司控手柄至100%牵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