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描写片段.doc_第1页
小学作文描写片段.doc_第2页
小学作文描写片段.doc_第3页
小学作文描写片段.doc_第4页
小学作文描写片段.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心理描写在生活中,每当我们耳闻目睹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些想法,或赞叹,或惊喜,或厌恶,或悔恨,如果如实地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一、心理活动是由事情引发的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在作文中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如实地写出来,能够把人物写“活”,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请看下面的短文:回家的路上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我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坚持三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就加快了脚下的速度,飞速地向家里跑去。这篇短文写的是“我”在回家的路上的心理活动。片段开头清楚地交待了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如写“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这个心理活动是由于看到“路灯亮了”而产生的。接着叙述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使短文一层进一层地铺展开去。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写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叙事,有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写出实实在在的心理活动。二、心理活动要按顺序写我们看见或遇到一些事情,心理有许多想法或看法,如果全部端出来,就会使人感到像一团乱麻,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因此,要一层一层地写出心里想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请看下面的短文:大扫除放学后,该我参加卫生大扫除了。我拿起一把大笤帚走到教室后面开始清扫地面。忽然,在一张桌子腿下发现一支笔,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派克”圆珠笔。这笔是谁的呢?我看了一下座位,这是王明同学坐的地方,准是他丢的。我记得前些天,他还向同学们吹嘘地说,他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要送他一支“派克”笔。这下别吹了,我把它藏起来,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我把笔放进口袋里,刷刷地清扫地面。忽然,我眼前浮现出王明同学着急的面孔,仿佛看见他急得抓耳挠腮。我这个玩笑开得不是地方,怎么能拿自己的快乐,去换取同学的着急呢?我得把笔给他送去,让他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这篇短文写捡拾圆珠笔的事情,是按照:找到笔的主人想到笔的来历想让主人着急决定送还失主的顺序写的。从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故事的线索、前因和后果,从而展现了小作者急人所急的精神。因此,可以说:条理清楚,线索明确,是写好心理活动的基本功。写好心理活动还应注意以下三点:1要语言精炼心理活动是在写人叙事过程中有感而发,它的作用在于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其中写人叙事是主要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要表现人物性格一个人面对着眼前的事情,有何想法,持什么态度,是能够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因此,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杜绝小人说大人话,杜绝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心理活动。3要和其他描写相结合在写心理活动时,可以穿插叙事,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又可内心独白,用“我想”引出心理描写;也可描写景物衬托心理活动。这样写使文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例文我受到了批评上第一堂课时,因为我思想开小差,被老师点名。我后悔死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挨批,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破天荒头一遭啊。我低着头迈着极慢的步子朝墙边走去。我真想哭一通。我极力地克制着自己,可眼泪老在眼圈里打转。当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我时,我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往下落。我暗暗责备自己:“唉!你是怎么搞的,临近考试,你上课却不专心听讲,这是多么大的过失啊。老师要是在手册的操行评语栏里写上上课不专心听讲,你怎么拿去给父母看啊!”这时咸咸的泪水流到我的嘴角,我紧咬嘴唇,强制自己。这是老师对你的严格要求,有什么好哭的。大丈夫顶天立地,绝不能哭,再者说,倘若被同学们看见了,一定是会嘲笑你的。对,我抹干泪水,但仍红着脸,低着头。这时,有不少同学偷偷朝我这里看。唉,今天可不是个吉利日子,但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又立刻在我的脑海里消失。不,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它激励我向上,激励我奋进。评语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要注意把心理活动和神态结合起来写。老师批评我上课不注意听讲,我掉了眼泪,暗暗责备自己。“咸咸的泪水流到我的嘴角”,“我紧咬嘴唇,强制自己”。后来,“我抹干眼泪,但仍红着脸,低着头”。把心理活动和神态结合起来写,使二者互相映衬,产生更加感人的艺术效果。心理描写练习3.我正在听窗外小鸟吱吱喳喳唱歌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我默默地站起来,抬头望着老师那严肃的目光。可是开头一段我就背错了,只好站在那里,头也不敢抬。_第二段4.考场上静悄悄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几个答卷快的同学已经开始复查考题了,可是我却遇到了一个“拦路虎”。 9.描写一同学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的神态表情。语文课上,正在电风扇的呼呼声中迷迷糊糊钓鱼的他被教师叫了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极力撑开双眼望着老师,在听到背后同学重复遍总是后,他好像忽然活过来似的,恢复了他平日的灵性,黑溜溜的一对眼味子在他的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转着,一会儿左顾右盼,像在寻求援助,一会儿又苦有所思像在专注准备,当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提助,他开始翕动嘴唇,结结巴巴地回答起来,勉强得到老师赦免后,趁老师转身写字的当作,他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同时转身向后面一揖。二、对话描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常常是叙述多,对话少,因而使所写的内容呆板、枯燥。为了使作文的内容生动、活泼,在写人叙事的时候,要写好人物间的对话。什么是对话呢?对话,就是作者让所写的人物出来直接讲话。“言为心声”,写好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一、围绕中心写好对话写人物间的对话,并不是信手写来,想到什么写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而是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写对话。如果东一棒槌,西一鎯头地乱写,那么读文章的人就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我们说要围绕中心写对话,就是要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恰到好处地,有选择地写,好的人物间对话,或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推动故事情节展开。请阅读下面的作文:读书有一次,爸爸买了一本陈玉成的故事,全书 110页,我只花几小时就看完了。晚上,爸爸回来问:“这么快,全看完了?”“全看完了。”我说。“都看懂了?”爸爸又问。“都懂!”我又回答。“喏,这个惶惶不可终日是什么意思?”爸爸随手把书翻开。我答不上。爸爸又问我几处。我又答不上。爸爸摇了摇头说:“你呀你,看书囫囵吞枣的,有什么好处?得想个方法,把读书习惯改一改。”这篇短文写的是爸爸教育“我”要认真读书的一件事。围绕这个中心内容,在不足二百字的短文里,采用人物间的对话形式,交待了故事内容,把故事的情节一层进一层地表现出来。故事开篇说,全书有 110页的陈玉成的故事,“我只花几小时就看完了。”简洁的叙述,引发了故事的起因,接着运用人物间对话的形式,展开全篇。从爸爸的问,“我”的答当中,说明“我”读书是走马看花,不求甚解。又从爸爸的话语中明白了,这是爸爸在教“我”改掉不认真读书的毛病。最后用爸爸的话:“得想个办法,把读书的习惯改一改“收拢”全篇。这样写不但指明了全文的中心,而且耐人寻味,给了我们许多启迪。写对话要有中心,我们在这里说的中心,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围绕中心写对话,可以使全文“抱成一棵菜”,有故事,有内容,有情节,环环相扣,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二、要表现人物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说些什么话,怎么说的,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写作文也是这样,恰当地写出人物的语言,可以反映出人物精神面貌。人们常说,语言从思想中来。通过人物间语言描写,对话展开,能够真实而生动地再现出人物的本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举个例子说一说。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上医院我病了。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姥姥年纪大。我的身上滚烫,在昏沉中听见姥姥和同院赵伯伯的对话。“大妈,他爸不在家,您年纪大,我背孩子上医院吧!”“这怎么行,您还得上班呀!”“没关系,今天我调休。”“可您家里也有一大堆事呀!”“哎呀,别说啦,孩子发着高烧呢!”“老赵,您老帮忙干这干那的,叫我怎么感谢您呀!”“唉,大妈,不要客气嘛,远亲不如近邻呀!住在一个院就是一家人!”“好,咱们一块去!您真是好人啊!”这篇作文写的是同院的赵伯伯在“我”发烧生病时,要背“我”上医院的事情。读完作文,我们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赵伯伯的身影。耳边会想起他那诚恳的话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这是由于小作者细致地写出了人物间的对话,虽然没有说赵伯伯“怎样怎样好”,但是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却使我们看到了他光彩照人的形象。写好人物的语言,人物间的对话,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设计,先想出围绕什么内容写,再想写什么,怎样写。把握住总体要求,才能把对话写活,写好,写生动。写好人物间的对话,还应注意:1要刻画人物的神态 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手势、动作,同时也会有一些表情、神态,因此,在写对话时,应该有选择地写出人物说话时的表情。这样写可以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2要语言凝炼和集中在写对话时,要选择有用的语言写,语言要凝炼和集中,如果听见什么写什么,不加选择地一股脑都写出来,人们读了以后就会感到不知所云。学会分析,提炼生活中人们的对话,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例文家里的一段对话爸爸喜欢抽烟,妈妈为了这件事不知生了多少气。一天晚上,我们全家聚在屋里聊天,爸爸又拿出一支烟,刚要抽,妈妈在一旁瞪了他一眼说:“还抽,还抽,你就不会戒了!”爸爸只是哈哈地笑。我趁机插话说:“有抽烟的钱,还不如给我买冰棍吃哩!”妈妈瞪了我一眼说:“别胡说!”我望着妈妈阴沉的面孔,吓得直吐舌头。“人家宋大爷原来不是抽烟吗?现在人家戒了,那才叫有志气呢!”妈妈一边低头织着毛线活,一边说。“烟草有毒。”我赶快改变了话头,顺着妈妈说,“报纸上常讲,烟草化学成分复杂,含有毒物质二十多种呢!”妈妈听了直点头。接着我和妈妈滔滔不绝,轮番作战。爸爸见自已孤立无援,只得把烟放进衣袋里。评语写对话时,还要注意对人物的神态进行刻画。这样,可以使读者听其言,观其神,更富有感染力。这篇片段,写妈妈和“我”劝爸爸戒烟的一件事,对人物的神态,说话的声调,恰当地进行描写。笔墨不多,却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吃西瓜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人在院里乘凉。这时妈妈抱出一个圆滚滚、碧绿的大西瓜。妈妈还没开口,我马上用命令的口吻说。“妈妈,我要半个。”哥哥说:“你怎么老是这么霸道,这一回不能再惯着你了!”我听后一下子冲到了他面前,恨不得鼻尖对鼻尖地向他喊:“谁霸道,谁霸道,你都是中学生了,还不说让我一点!”妈妈说:“哥哥说得对,你也太”话还没说完,姥姥便说:“得了,得了,哪有这么多话说,就算俺要半个瓜吧,赶紧切给他吧。”妈妈无可奈何地把半个西瓜递给了我。我拿过瓜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哥哥在一旁瞪了我一眼,随后便把一块瓜递给了姥姥。“还是老大孝顺。”姥姥夸赞着哥哥,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评语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要注意人物的特征。这篇对话,写的是为吃西瓜引起的一场争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哥哥礼貌让人;弟弟专横跋扈;妈妈遇事迁就;姥姥溺爱孙子。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小作者所以写得这样真切,是由于自己对事物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三、外貌描写我们作文时,为了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常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外貌描写,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和神情的描写。好的外貌描写能够展现人物的风貌、性格特点,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一、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我们说,描写外貌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写。就是说,要写出这个人与那个人不同的地方,经常观察、分析、比较,抓住人物的特征写,才能如实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描写人物外貌要学会“画眼睛”,要抓住人物独有的特征写。如果不加分析,不加比较,只写“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那么就是败笔,就是多余的描写。而写作文,多余的内容是要删掉的。二、要为文章内容服务在一篇作文中,要不要写人物外貌,是在一处写,还是分散在故事情节中,都要根据中心确定,要为文章内容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具有“立体感”,才能感动人、教育人。请看下面的片段作文:开学的第一节课,班主任潘老师走进教室时,他的身后跟着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姑娘。只见她穿着合身的衣服,梳着小辫,粗眉大眼,看上去并没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是她老用手指抠着下嘴唇。红着脸,不说话。潘老师指着她说:“这是新转来的江健同学,她刚来,希望大家在各方面能互相帮助。”说着,指了指我旁边的位子,叫那小姑娘坐。我一看呆住了,什么?一个陌生的女同学坐在我旁边,这,这 我实在不痛快。下课了,同学们各自出去活动,只有江健不安地坐在位子上翻着书,有几位热心的女同学主动来邀请她去玩,江健红着脸,很不自然地拒绝了。过了几天,她和我们熟悉了。每当课间她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游戏时,脸上总是绽开了愉快的笑容。读了这篇作文以后,我们会感到这位新来的同学由于对新环境不大熟悉,内心充满不安。外貌描写也由此展开,刚来时“穿着合身的衣服,梳着小辫,粗眉大眼”,只是“老用手指抠着下嘴唇”,“红着脸,不说话”。笔墨不多,却把一个刚来到班集体的小女孩写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和同学们熟悉了。在游戏时,脸上总是“绽开愉快的笑容”。从不熟悉到熟悉,人物的神态总会有一些变化,作者观察到了,写出来,这是多么好哇!从这个例子中又会使我们知道,描写人物的外貌不一定集中在一处写,可以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在“关键”处,勾勒出人物的神态变化,这样能够进一步展现文章的中心。人物的外貌描写还应注意以下三点:1描写人物外貌要语言精炼外貌描写要抓人物的主要特征,要用三言两语勾勒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啰嗦,说个没完,就会画蛇添足,偏离文章的内容。因此,语言要做到精练、准确,用言简意明的语言描写出人物独有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描写人物外貌要仔细观察要想写好人物的外貌,就得仔细观察,要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看看那个人物和这个人物有什么区别,这个人物和那个人物有什么不同,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再对人物进行刻画。3描写人物外貌要有顺序描写人物外貌时,可先概括主要特征,再进行具体描写。可从脸的上部写到下部,也可从主要特征写到次要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合理地安排材料,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清晰、难忘的印象。杨立我的好朋友我们班的同学没有不知道我和杨立是好朋友的。杨立,高高的个子,细长的眼睛,尖尖的下颏,整天笑嘻嘻的。谁见了他,有什么苦恼也会忘记。杨立的性格非常幽默,爱说爱笑,经常爱做些滑稽动作,逗人发笑。老师叫他到黑板上做习题,他就故意挺起胸脯,肩膀一耸一耸,舌头一伸一伸,迈起卓别林式的八字步,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他还爱和同学们开玩笑。有一次,郭瑜峰问他古诗“两个黄鹏鸣翠柳”是谁写的,杨立故意捉弄他,说是诸葛亮。郭瑜峰不相信,杨立故作正经地说:“这首诗最后一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你看,诸葛亮把船都停泊在东吴门前了,怎么不是他写的呢?”郭瑜峰便信以为真了。上课时,老师正巧问到郭瑜峰这首诗的作者,他便站起来高声回答:“诸葛亮!”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杨立更是笑得前仰后合,郭瑜峰这才知道上了他的当。评语读完这篇小短文,我们面前马上会出现一个实实在在的、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杨立。他聪明、乐观、调皮,讨人喜欢。人物之所以能写得这样有血有肉有性格,正是因为作者在描述中紧紧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活泼、幽默、爱说爱笑,才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我的爷爷我爷爷74岁了,身材矮胖矮胖的,古铜色的脸膛,两道眉毛就像两个去掉圆点的感叹号。一双不大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一说话,总爱闭上左眼,只睁着右眼。爷爷的牙掉光了,装了一口假牙,可是只要一吃饭,爷爷就把假牙摘下来放在漱口杯里,我问爷爷:“您花钱装了假牙,为什么吃饭时不戴呢?”爷爷说:“戴上假牙吃饭没味道,假的总不如真的,还是自己的牙齿好使啊!”爷爷不留发,总爱去理发馆把头发剃光,把胡子刮干净,头皮和嘴巴透着青色,爷爷说:“还是剃光痛快,剃光解痒,不长虱子不长疮。”平日,爷爷总爱穿对襟上衣,绑腿带。别看爷爷这么大岁数,可总爱穿双解放鞋。爷爷说:“这鞋跟脚,穿着舒服。”鞋头被脚趾顶破了,爷爷舍不得丢掉。从箱子里翻出钢锉、剪刀、胶水、废自行车胎,然后先锉干净鞋头,再剪下一块胶皮,锉平,涂上胶水,晾一会儿,就把胶皮粘在鞋头上了。爷爷穿着这双解放鞋,每天都要上下五楼两三次呢!我劝爷爷:“您这么大岁数了,别净自已上楼下楼的,等我扶您再上楼下楼吧!”爷爷说:“我劳动了一辈子,呆在家里难受,闷得慌,还是走动走动好啊!”评语这个人物描写片段,依次写了爷爷的年龄、身材、脸膛、眉毛、眼睛、牙齿和头发,还写了爷爷的鞋。这段描写,朴素无华,真实可信。把作者平时观察到的,都如实地描绘出来了。我们读了,就像看到一位老爷爷站在我们面前一样。外貌描写练习1按下面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先观察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特征,再写一篇片段作文。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先概括总印象,点明中心思想。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人物特点。从主要特征写到次要特征。2仿照下面的例文,描写一个人的外貌。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语句要连贯。同学建华同学身材匀称,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细长的辫子,红红的瓜子脸,圆圆的大眼睛,脸颊上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活泼可爱。姐姐姐姐身材苗条,长得很健壮,比我整整高了一头。她的脖子略长些,惹我生气的时候,我就喊她“长颈鹿”。她留着挺有精神的运动头。看见你来,两眼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爸爸爸爸是个30多岁的中年人,尽管脸上已出现了几条浅浅的皱纹,但整天笑容满面,待人和蔼可亲。他走路时总是低着头,平时向两边分开的头发,就像面纱一样挡住了他那沉思的面孔。妈妈妈妈长年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那高高的鼻梁下经常有力地紧抿着的嘴唇,仍显示着青春的活力。老师张老师脸庞长圆,额头有三条很深的抬头纹。眼睛虽然不大,但目光敏锐,撒谎的学生最怕他这目光。最使学生敬畏的是张老师那张嘴。人们都说薄嘴唇的人能说会道,但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从这对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爷爷爷爷退休已有两年了,瘦瘦巴巴的身架,一脸鱼尾纹。头顶上灰白的头发,好像戴着一顶小毡帽。笑起来下巴颏高高地翘起,因为嘴里没有几颗牙了,嘴唇深深地瘪了进去。四、动作描写在写作文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写出一个人做事情时的动作。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老师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描写人物的动作,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是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学会在作文中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动作,那么人物的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要做到以下两点。一、写出连贯的动作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二、准确运用词语我们祖国的语言十分丰富,例如:表示动作的词有:拿、提、拎、推等等,运用哪些词语呢?这就要看文章的具体环境了。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精选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包饺子妈妈擀面皮,我和爸爸包饺子。妈妈擀的皮中间厚,边上薄,圆溜溜的。我拿起饺皮,用筷子夹起馅,小心地放在饺皮儿上边,两手使劲一捏,只觉得黏黏糊糊,仔细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声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饺皮儿,馅冒了出来。我赶紧“急救”,又拿起了一块饺皮儿,堵住破的地方。可馅又从另一边冒了出来。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饺皮儿裹住那一边,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终于用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这时,爸爸已经包了五六个了。我包的饺子排列在它们中间,挺着“将军肚”,真叫我不好意思。评语有的同学叙述自己亲自做的一件事,往往用“不一会儿就做完了。”一句话概括地叙述,内容空洞、干瘪。这篇作文就不是这样写。作者用“拿”、“夹”、“放”、“捏”、“挤”、“冒”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包饺子的过程,以及包得不好看的原因,给人以真实的感觉。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准确地使用动词,是写好人物动作的关键之一。六、景物描写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很爱写景,什么“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向我们微笑,树枝向我们招手,花儿向我们点头,小鸟为我们歌唱”不管实际情况怎样,也不管有没有用,只要一写出去活动,总要马上这么几句,仿佛只有这样文章才显得生动似的。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写不写景,写多少,写什么,怎样写,一定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定。不管景物在文章里是主要材料还是次要材料,都不要用空洞的话来写景物,什么“这里的风景很美丽”啦,“这种花真漂亮”啦,这样的话说了等于不说,给别人留不下真切的印象。描写景物,不管详细还是简略,都要力求具体形象。那么,怎样才能把景物描写好呢?描写景物时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观察有序,抓住特点在观察景物时一定要选好描写的角度,选准一个镜头。可以按时间顺序,写同一个景物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变化;也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中间向四周等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二、展开联想,描写具体联想,就是由你看到眼前的景物而联想到与它有关的内容。在写作文的时候,学会恰当地展开联想,才能使文章描写更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看到一处景物,我们会心有所动,脑有所想。因此,在写景的同时,可以把自己感受到的写出来。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文炎热的夏天中午,烈日炎炎,一丝风也没有。柏油马路被晒得软绵绵的,小黄狗伸出了舌头,呼哧呼哧直喘气,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街心花园里,小草弯下腰,花儿低下头,一行行小树直挺挺地站在烈日下,树叶一动也不动。卖汽水的摊点前围满了人,只见一块人造冰上摆满了一排排黄澄澄的汽水瓶,望上一眼就感到透心凉快。一位骑车的叔叔气喘吁吁地来到汽水摊前,买了一瓶后就咕噜咕噜喝起来。汗水慢慢地消失了。他放回汽水,又抬头看看天上的烈日,脱下白汗衫,穿着背心,又骑上车行进在烈日下。评语写景时可以直接描写自然环境的特点,也可以写动植物的情态以及人物的表情、服饰上的变化。这篇片段作文,从马路、小狗、知了、小草、小树等几方面情态描写突出夏天的“热”,又重点写骑车人的动作和表情的变化,烘托了短文的中心。雨中午,天气十分闷热,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小狗趴在地上张着嘴,伸出红舌头急促地喘着气。人们坐在树阴下,手不停地摇着扇子,望着那无云的天空。 下午,乌云忽然从西北角涌了上来。接着风发狂似的刮了起来。一瞬间,豆粒大的雨点儿就落了下来。开始雨滴很稀,一会儿就变成了倾盆大雨。雨水顺着房檐往下流,落在地上,飞溅起无数的水花。地面上汇成了小溪,水泡一会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