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机械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机械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机械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专用传动装置 注意 每班平均分注意 每班平均分 3 组 每组同学按相应序号的原始数据设计 其它要求相同 先看组 每组同学按相应序号的原始数据设计 其它要求相同 先看 机械机械 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课程设计 前三章 然后按原始数据 技术要求和工作条件计算 前三章 然后按原始数据 技术要求和工作条件计算 一 传动方案一 传动方案 参见指导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P9 图 2 3 a 工作条件与技术要求 分组1 组 2 组3 组 工作年限 81015 工作班制 221 载荷性质平稳轻微冲击平稳 设计一台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车间皮带输送机 工作环境为清洁 该传动设备的传递动力系统由电 动机经减速装置后传至传送带 每班工作 8 小时 每年按 300 天计 电机单向回转 常温下工作 输送 机主轴转速允许误差为 生产批量为中等批量生产 检修间隔 四年一次大修 两年一次中修 半 5 年一次小修 二 原始数据 二 原始数据 4 班班原始数据 表 1 皮带输送机的工作参数 单位 转速 r min 扭矩 N m 序号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 转速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 扭矩800750700650600550500450400800750700650650 5 班班原始数据 表 2 皮带输送机的工作参数 单位 转速 r min 扭矩 N m 序号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转速565860303234363840424446485052 扭矩600550500450400800750700650600550450400800750 6 班班原始数据 表 3 原始数据 序号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输送带 工作拉 力 KN 7 57 57 2776 56 5665 55 5554 54 输送带 工作速 度 m s 1 01 150 380 40 350 400 450 550 500 500 550 600 650 750 85 滚筒直 径 D mm 350350350300400350400400350350400300350300300 2 三 设计要求三 设计要求 1 绘图要求 减速机装配草图一张 0 号图纸 完成后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P34 图 5 15 所示 减速机装配图一 张 0 号图纸 完成后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P48 P49 图 5 15 所示 零件图两张 低速级大齿轮 中间轴各一张 注意装配图和零件图对应 注意装配图和零件图对应 2 设计说明书要求 不少于 30 页 1 按工作机实际要求的功率设计 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ed应等于或稍大于电动机的实际输出功 率 Pd 若容量过小 不能保证工作机正常工作 电机过早损坏 若容量过大 成本增加 造成浪 费 各级轴的计算功率按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 Pw 计算 2 合理分配传动比 带的传动比不大于 3 应比齿轮传动比小 3 带传动设计 型号 根数 根数以不大于 5 根为宜 计算完检查带轮尺寸与传动装置外廓尺寸 的相互关系 如装在电机轴上的小带轮直径与电机中心高是否适宜 其轴孔直径与电机轴径是否 一致 大带轮是否过大与底板相碰等 4 齿轮 按设计准则设计 注意 注意 要求设计成斜齿轮 模数以不小于 2mm 为宜 按接触强度设计的齿轮 模数由公式 mn d1cos z1确定 圆整为标准值时可适当比计算出的值略小 如计算出为 2 32mm 可取 2mm 但 必须按弯曲强度校核满足强度要求 两个大齿轮浸没深度应大致相等 分度圆直径相差不超过 40mm 为宜 中心距 a 应圆整 最好末尾数字为 0 或 5 可以不按教材 机械设计 上修正计算 结果 计算出载荷系数 K 后 直接按公式计算出d1并取整 作为最终结果 由此 3 11 tt KKdd 直接计算出最终的结果 mn z1 或计算出mn并按标准取值 齿宽要求圆整 3 tntn KKmm 5 轴承 选择型号 若轴上的齿轮为斜齿轮 最好选用 7 类或 3 类轴承 以便承受较大的轴向载 荷 型号的确定 可从中系列初选 校核寿命 一对 注意润滑方式的选择 如果浸油齿轮 圆周速度 2m s 时 轴承采用 油润滑 或按教材计算 或按教材计算 dn 值判断 值判断 轴承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为 3 5mm 如图指导书 机械 设计课程设计 P27 图 5 7 所示 6 轴 其中一根按弯 扭组合进行强度校核 画 M T 图 按疲劳强度进行精确校核 7 联轴器 根据工作扭矩选择类型和型号 8 键 选择型号 校核 最少校一个 轴的结构设计完成后 根据键所在的轴径查标准确定键 的截面尺寸 b h 兼顾轮毂长度确定标准键长 L 9 润滑油 密封装置的选择 10 设计的心得体会 四 时间 四 时间 三周 停课设计 具体时间安排 先计算 2 天 边画草图边计算 4 天 共 6 天 全部计算结果及草图 4 天 正式装配图 2 天 零件图 2 天 整理说明书和准备答辩 3 最后 1 天 答辩 五 注意事项五 注意事项 1 正确利用现有设计资料 勤于思考 敢于创新 一定详细阅读指导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 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3 设计是边计算 边画图 边修改的交叉过程 要养成有错必改 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4 草图设计时 先按 估计各轴受扭段的最小轴径 当此轴段上有键槽时 将 d 按单 双键分别加大 4 或 7 后 取整数 若最小轴径处装联轴器 最小轴径应与联轴器的孔径匹 配 具体可参照指导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P27 图 5 7 先画高速级齿轮 再画低速级齿轮 高速级小 齿与大齿轮端面相距 mm 然后画箱体内壁 小齿轮端面与内壁相距 2 大齿轮顶圆与内壁相 距 1 左侧可暂不画 明确轴上主要零件的布置及定位方法 依据初估轴径 考虑定位轴肩和非定位轴 肩逐一确定各轴段直径 参考 机械设计 课本十四章轴的结构设计 5 装配图完成阶段的工作 装配图底图完成后 应进行尺寸标注 技术要求 减速器特性 零部件编号及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 的填写 检查无误后加深 完成装配图 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 装配图上只标注以下四类尺寸 四类尺寸 1 特性尺寸 指减速器的中心距及偏差 2 配合尺寸 如齿轮 带轮 联轴器和轴的配合 轴承和轴 轴承座的配合等 3 安装尺寸 如底板尺寸 中心高 地脚螺栓孔及位置等 4 外形尺寸 指总长 总宽 总高 技术特性 技术特性 在装配图上以表格形式列出 1 输入功率和转速 2 传动效率 3 总传动比及各级传动比等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写明在视图上无法表示的关于装配 调整 检验 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说明 零部件编号 零部件编号 按要求对各个零件正确编号 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各视图中的编号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 列整齐 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 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 指导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P66 6 绘制零件工作图 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全部内容 包括 图形 尺寸及其公差 表面粗糙度 形位公差 材 料和热处理说明 技术要求 标题栏等 六 参考书 六 参考书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制图 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等 七 七 考勤办法考勤办法 1 周一去十二号楼教管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