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史ppt课件.ppt_第1页
世界建筑史ppt课件.ppt_第2页
世界建筑史ppt课件.ppt_第3页
世界建筑史ppt课件.ppt_第4页
世界建筑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建筑史 世界建筑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称作东方建筑 包括中国古典建筑 印度古建筑 伊斯兰建筑 以中国建筑最为典型 一部分称为西方建筑 西方古代建筑以欧洲建筑为中心 现代建筑又以美国为代表 人类原始建筑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人类的建筑活动都是从 洞穴居 与 树 巢 居 时代开始的 那时 人类还处在新旧石器时代的蒙昧时期 出于遮风蔽雨 躲避灾害的需要 原始社会建筑 竖穴 是地穴建筑的一种 它是人类最原始的居所之一 正如这幅示意图所示 竖穴的平面一般为圆形 剖面上大下小 故而有称为 袋穴 原始社会建筑 半地穴 建筑的居住面一般位于地下50 80 地面和居住面之间有斜坡道连接 到了新石器时代 原始部落中的地面建筑已经有了完整的墙壁和屋顶 并可以满足人们的一些特定功能 自此 人类真正的建筑活动开始了 原始社会建筑 中国建筑史 目录 1原始社会的建筑2奴隶社会的建筑3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4封建社会中期的建筑5封建社会后期的建筑6中国近代史 原始社会的建筑 六七千年前 公元前21世纪 1 长江流域干阑式建筑2 黄河流域木骨泥墙房屋 原始社会建筑简述 中国是世界上建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 原始人群普遍利用天然山洞作为居所 大约在六七千年前 我国进入氏族社会 生产力有了初步发展 建筑活动日益频繁 由于各地气候 地理 材料等条件的不同 建筑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干阑式建筑 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新石器时代建筑遗址 距今约六七千年 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房屋的实例 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 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 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 并发展为地面房屋 奠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雏形 当时的建筑平面除了圆形 方形外 还有吕字形以及三至五间连在一起的形式 建筑工具主要是石刀 石斧 石锛 石凿等 建筑材料则是木 石 生土等天然材料 已出现人工烧制的石灰和手制土坯砖 为了适应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原始社会晚期有初步区划布局的村落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和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都是典型的原始氏族村落 原始建筑河姆渡遗址干阑式 黄河流域木骨泥墙建筑 奴隶社会的建筑 公元前21世纪 前476年 一 夏 公元前2070 前1600年 夏代的城市遗址在河南王城岗 山西夏县及河南淮阳平粮台有所发现 有人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都城之一 斟郇的遗址 二 商 公元前1600 前1046年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大发展的时期 青铜工艺已达到纯熟程度 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记述的历史 建筑技术明显提高 著名遗址有 郑州商城 可能是商王仲丁时的嗷都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早商宫殿建筑 可能是成汤都城 西毫的遗址 其中一号宫殿最大 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二号宫殿是一更为完整的廊院式建筑 二里头宫殿遗址 近来列入夏代 存疑 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 夯土台基上平行排列三座殿堂 可能是商代某一诸侯国的宫殿 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 已发掘出两座庭院式建筑 殷墟 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 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 中国考古界多年来对殷墟做过细致的考古发掘工作 对于它的宫殿 墓葬等已有较清楚的认识 它的建筑建于长方形土台上 长面朝前 有纵有横 说明布局已具庭院的雏形 它的墓葬为土圹木椁墓 深达十几米 四出羡道 有很多殉葬的人与物 安阳殷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 西周 公元前1l世纪 前771年 西周时在奴隶主内部已有按宗法分封的制度 规定了严格的等级 表现在城市的规模上就是诸侯的缄按公 侯 伯 子 男的等级 分别不准超过王城的1 3 1 5 1 9 否则即是 僭越 西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陕西岐山风雏村的 中国第一四合院 是一处二进院的宗庙建筑 另外在湖北圻春出土了一处建筑遗址 为干阑式建筑 西周在建筑上突出的成就是瓦的发明 使建筑脱离了 茅茨土阶 的简陋状态 四 春秋 公元前770 前476年 春秋时期宫殿建筑的特色是 高台榭 美宫室 这一方面是高台建筑有利于防刺客 防洪水 可供帝王享受登临之乐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建筑技术的原因 当时要修建高大的建筑 要依傍土台才能建造成功 近年对秦国都城雍城的考古工作中出土了36emxl4cmx6em的青灰色砖和质地坚硬有花纹的空心砖 说明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已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此时期杰出的工匠为公输般 鲁班 被后世奉为多种行业工匠的祖师爷 夏 前2070世纪 前1600世纪 1 建筑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a 80cm夯土台b 封闭庭院 廊院 c 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庭院 商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宫殿宗庙区遗址鸟瞰 西周 公元前1046 公元前770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最早的四合院 1合院形式2中轴对称 前堂后室 内外有别3已使用了瓦4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 建筑技术a 瓦的发明与应用 解决了屋顶的防水问题b 陶水管的使用 解决地面排水的问题c 三合土抹面 白灰 砂 黄泥 d 斗拱的概念 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475年 公元589年 一 战国 公元前475 前221年 一 齐都临淄城 山东淄博临淄区 那时手工业发展 城市繁荣 规模日益扩大 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高潮 如齐的临淄 赵的邯郸 魏的大梁 都是当时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 又是诸侯统治的据点 据记载 当时临淄居民达到七万户 街道上车轴相击 人肩相摩 热闹非凡 史记苏秦传 齐都临淄城 二 秦都咸阳宫殿 在咸阳市东郊发掘的一座高台建筑遗址 是战国时秦咸阳宫殿之一 遗址中还发现了具有陶漏斗和管道的排水系统 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 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 开成一组建筑群 这大概是在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筑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 秦都咸阳宫殿 秦 公元前221年 前206年 已初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征 如方整规则的庭院 纵轴对称的布局 木梁架的结构体系 由屋顶 屋身 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 屋顶在立面占的比重很大 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 西周已出现板瓦 筒瓦 开始是屋顶局部用瓦 后来便全覆以瓦 汉 公元前206年 公元220年 概述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 建筑事业极为活跃 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 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 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 木架结构虽无遗物 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石 画像砖 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 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已经形成 汉阙 阙 是我国古代在城门 宫殿 祠庙 陵墓前用以表记官爵 功绩的建筑物 用木或石雕砌而成 一般是两旁各一 称 双阙 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 称 子母阙 古时 缺 字和 阙 字通用 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 阙的用途表示大门 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 因此也有把 阙 称为 观 的 汉建筑技艺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 此时高台建筑减少 多屋楼阁大量增加 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 并和当时的政治 经济 宗法 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 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三国 晋 南北朝 220年 589年 我国现存最早的塔 我国现存最古的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 此塔造型特殊 砖建密檐式 平面正十二角形 佛塔中仅见此一座 塔身有用莲瓣作柱头 希腊风格 和柱基的八角柱 有用狮子作主题的佛龛 波斯风格 有火焰形的券间 印度风格 形式十分优美 隋 581年 618年 隋代完成了南北统一 使我国迎来了又一次复兴 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一直沿用到清末 它建立了科举制 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 开创了任人唯贤的先例并将其制度化 隋代时 为封建社会经济 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由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 穷兵黩武 隋朝很快就覆灭了 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 大兴城和东都洛阳 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有城市 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赵州安济桥 赵州桥位于赵县城南5里的洨河上 是公元605 616年间由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 比欧洲兴建同类的桥早了700多年 千百年来 安济桥虽饱经风霜 但至今仍十分坚固 比较完整地保持着原来的结构 在我国桥梁建筑史和桥梁建筑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唐 618年 907年 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它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 形体俊美 庄重大方 整齐而不呆板 华美而不纤巧 舒展而不张扬 古朴却富有活力 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第一 规模宏大 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 面积83平方公里 是今西安市区 明西安城 的8倍 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 其他府城 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 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 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 宫殿 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 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 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 因山为坟 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 陵墓的神道极长 石雕刚健雄伟 数量也较前加多 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四 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 都料 专业技术熟练 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 并以此为生 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 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 见柳宗元 梓人传 都料 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五 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 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 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 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 严整又开朗 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 斗拱的结构 柱子的形象 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 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 而色调简洁明快 屋顶舒展平远 门窗朴实无华 给人庄重 大方的印象 这是在宋 元 明 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唐朝宫殿 唐朝斗拱 宋 960年 1279年 城市经济发达 手工业分工细化 科技生产工具更进步 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整个社会前进 受精神领域的影响 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 体量较小 绚烂而富于变化 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 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 台 楼 阁 宋建筑构件 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标准化 规范化 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书籍 营造法式 和 木经 其中李诫所著的 营造法式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 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 也是世界上最早 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 国标 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 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 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 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唐以前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 但日益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必然要求突破这种封建统治的桎梏 到了宋期 都城汴梁已完全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了 城市消防 交通运输 商店 桥梁等有了新发展 二 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三 建筑组合方面 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 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四 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五 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六 园林兴盛 晋祠 圣母殿面阔七间 进深六间 重檐歇山顶 大殿副阶周匝 殿身四周围廊 前廊进深两间 廊下宽敞 为唐 宋建筑中所独有 蟠龙柱形制曾见于隋 唐之石雕塔门和神龛之上 在中国古代建筑已知木构实物中 此属先驱 摩尼殿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 1052年 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大型佛殿 亦为现存木建筑中四面施抱厦最古之例 正中殿身五间 进深五间 殿基近方形 平面呈十字形 元 1271年 1368年 城市建设 1272年 元朝定都北京 至此 北京终于从中国数以千计的城市中脱颖而出 第一次成为全中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并延续到明 清两代 在一片荒野上营建的大都城 由汉人刘秉忠 阿拉伯人也黑迭儿及科学家郭守敬共同规划 是我国第一个按照 考工记 理想所设计的城市 具有方整的格局 良好的水利系统 纵横交错的街道 和繁荣的市街景观 城墙四周有11个城门 元代城墙仍以土筑成 元代起 从尼泊尔等地传入西藏的覆钵式瓶形喇嘛塔又流行于中原 现存单体塔的代表作品为北京妙应寺白塔 明 1368年 1644年 一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元之前 虽有砖塔 砖墓等 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 砖仅用于铺地 砌筑台基与墙基等 明以后才普遍采用砖墙 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 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北京故宫皇史楼等 二 琉璃面砖 琉璃瓦的质量提高 色彩更丰富应用面更加广泛 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 门 照壁等建筑物 如明成祖时建造的南京报恩寺塔 高达80米 是一座9层的楼阁式砖塔 外表面全部用琉璃砖镶面 使用了多种釉色 三 木结构方面 经过元代的简化 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 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 构件卷杀减化 四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五 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尤其江南一带为盛 南京 杭州 苏州及太湖周围许多城镇都有不少私家园林 六 官式建筑的装修 彩画 装饰日趋定型化 明代的家具也闻名世界 另外 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期 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 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明代代表建筑 西安钟楼 代表作 飞云楼 清 1644年 1912年 天坛圜丘 圜丘的选址也是按古人 阳中之阳 的观念 选在都城的东南方巽位 各种数据也极尽阳数 即9或9的倍数 如围绕圜丘台的中心圆石 即 天心石 以扇面形状铺开的石板均以9的倍数递增 第一重为9块 第二重为18块 直至第九重为81块 下面的每层台阶也都是9级 这意味着 九重天 皇穹宇 为单檐圆形攒尖式顶 蓝色琉璃瓦盖顶 上有鎏金宝顶 体现数字 8 殿内由八根金柱和八根檐柱支撑着巨大的殿顶 殿内地面铺设扇形石每一圈都是8的倍数 祈谷坛建筑群 近现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 中西交汇 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 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建筑技术 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 中小城镇和少数民族地区 仍然使用土 木 砖 石等建筑材料 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形式 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采用了近代建筑技术 结构技术中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致可分为砖木混合结构 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种基本形式 施工技术中国近代建筑工人擅长以简易的工艺设备和 土法 技术 克服复杂的技术难题 建成许多工程质量优秀的建筑 另一方面 掌握近代建筑技术的施工队伍 总的来说人数有限 而且几乎全部集中在若干大城市 新的建筑技术同小城镇几乎无缘 更不要说广大农村了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大范围内的近代化建筑的生产能力 仿原始建筑 原始人居住的洞穴 威廉 摩根 现代巢居 徽派建筑 福建土楼a 福建土楼b 上海和平饭店 别墅设计效果图 上海外滩 深圳地王大厦 央视大裤衩 2010中国世博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 表现出了 东方之冠 鼎盛中华 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 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 层叠出挑 成为凝聚中国元素 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 东方之冠 建筑高63米 架空层高33米 架空平台高9米 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 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 2米 总建筑面积约为2 7万平方米 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 远看像木质结构 实际是钢筋水泥的建筑 层层叠加 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振翅飞翔 御风而上的动感 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 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 接下去为外国篇 欧洲建筑史 一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遗迹以石砌神庙为主 神庙是古希腊建筑史中最重要的类型 也是古希腊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 公元前6世纪 神庙定型为围廊式 后来人们开始认识到了柱子在造型中起的关键作用 古希腊建筑具有代表的当属雅典卫城 帕提农神庙 卫城全貌 帕特农神庙 二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在建材上发明了天然混凝土 此外 古罗马人还在古希腊建筑进一步发展 从半圆的拱门到体量巨大的顶 并开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凯旋门和斗兽场 组合复杂的拱券结构使古罗马建筑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大角斗场 又叫圆剧场 是个巨大的椭圆形 长轴188M 短轴156M 中央是表演区 以四层拱券搭建而成 每层80个拱 每一拱旁左右各立一根柱子 第一层多利克式 第二层是爱奥尼柱 第三 四层是克林斯柱 君士坦丁凯旋门 凯旋门通常建在广场的入口 用于纪念战役的胜利 建筑形式是最简单的拱券结构 有单拱的 一个拱门 有三重拱的 在接下来中世纪的1000余年中 西方建筑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基督教堂和修道院始终是欧洲建筑的主体 二是伴随着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分裂 东西欧洲的建筑风格逐渐各树一帜 其中 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建筑影响十分广泛 而在罗马风建筑之后兴盛于西欧的哥特式建筑 则体现了中世纪建筑的最高成就 三 欧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类型 一 拜占庭建筑 5 15世纪 二 罗马式建筑 10 12世纪 三 哥特式建筑 12 15世纪 一 拜占庭建筑 背景 330年 君士坦大帝迁都到君士坦丁堡 使之逐渐代替了罗马城的地位 这座城市不但继承了原有的古希腊文化 同时也收到了古罗马文化的影响 形式 主要继承了罗马建筑的风格 早期教堂建筑主要沿用罗马陵墓圆形或者多边形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圆穹顶 圣索非亚教堂 二 罗马式建筑 背景 十字军东征和大规模的传道活动扩充了教会的势力和罗马的影响 在经济上的发展和宗教的狂热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层出不穷 特点 纪念碑式的雕刻 石墙很厚窗户小距离地面高 教堂前后往往有塔楼和碉堡 比萨教堂 三 哥特式建筑 背景 12世纪从法国开始随后流行于全欧洲的一种建筑形式 其代表了当时封建中世纪最光辉最伟大的成就 特点 不管是建筑本身 还是建筑内部结构都很高 其形体向上运动的趋势很强烈 不管是墙体和塔都越往上划分越细 装饰也越多越玲珑 所有建筑的顶端都是尖的 夏特尔教堂 法国巴黎圣母院 四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佛罗伦萨主教堂 从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信奉人文主义的艺术大师们又把西方建筑从宗教天国拉回了人间大地 先后出现了巴洛克 古典主义 洛可可 新古典主义等不同的建筑风格 圣彼得大教堂 由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设计修建 一 巴洛克风格建筑 巴洛克 意思是奇形怪状的珍珠 其建筑风格为 动用各种手段 扭曲柱子和墙壁 让雕像走出神龛 其实就是像玩泥巴一样把建筑 雕像 绘画糅合在一起 随心所欲的制造幻想 且极尽华丽 代表作品 圣彼得大教堂 大教堂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穹顶内部 二 洛可可风格建筑 在法国巴洛克风格之后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 18世纪中后期在欧洲盛行 洛可可的意思是岩石和贝壳 暗示出它的装饰风格以自然造型为主 多用贝壳 海草 珊瑚 植物的枝叶等柔和卷曲的形象 三 新古典浪漫主义 18世纪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悄然结束 欧洲建筑回归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由于主张直接向古希腊和古罗马共和时期的建筑实务学习 因此又叫古典复兴 他们在建筑局部上精确模仿古希腊 古罗马建筑遗物 在思想上追求希腊高贵的简朴 宁静的庄严和精确的轮廓 或是罗马庄重伟岸的雄健之风 罗马复兴代表作 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 孚 勒 维贡府邸 凡尔赛宫 卢浮宫 枫丹白露宫 图1美国国会大厦 罗马复兴 图2法国巴黎万神庙 罗马复兴 古典复兴代表作品 图3德国柏林宫廷剧院 希腊复兴 古典复兴代表作品 图4英国国会大厦 哥特复兴 浪漫主义代表作品 图6巴黎歌剧院 巴洛克与洛可可混合 折衷主义代表作品 折衷主义代表作品 图5巴黎圣心教堂 拜占廷和罗马风混合 埃菲尔铁塔 从建成之日起 艾菲尔铁塔就被人们广为颂扬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把铁塔设计者艾菲尔赞誉为 宏伟建筑的勇敢建造者 画家毕加索曾为铁塔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音乐家阿波利内尔则为铁塔谱写了不朽的颂歌 桥梁之父 五 现代建筑 新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