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旧时传统节日_第1页
天津的旧时传统节日_第2页
天津的旧时传统节日_第3页
天津的旧时传统节日_第4页
天津的旧时传统节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天津的旧时传统节日六月初六为“天贶节” ,俗云:“六月六晒谷秀” 。书香家庭于是日曝晒书画、衣服等物,谓不生蛀虫。天津铃铛阁也于是日晒经,称“晾经会” 。夏至三庚入伏多在本月。初伏第一天,旧时自晨起即饮绿豆汤,谓不受暑。并以绿豆 汤洗幼儿,则幼儿夏日不生痱子。此日食面,称入伏面。如有雨,或称“初伏浇,末伏烧” ,意谓旱兆;或云“初伏雨,伏伏雨” ,意谓水大征兆。此时已入雨季,十三日俗传为分龙兵之日,即龙有勤龙懒龙之分。这天如有雨,即为勤龙值年,为久雨之兆;不雨则为懒龙值勤,为久晴之兆。外地分龙日多为五月二2 / 5十,与天津民俗异。廿日至廿八日,为诸神寿诞日,常多雨,称连阴天。天津或谓廿八日为“秃尾巴老李”生日,必下大雨。七月七日称“巧节” 。神话故事载牛郎织女是夕于天河相会,喜鹊蒙救命之恩皆去银河搭“鹊桥” ,或云小燕翻空为织女搭桥以便于牛郎与织女相会。七日晚有“乞巧会” ,也称“女儿节” 。七夕,设果祭,女儿罗拜月下,或浮花针于水面,观其影,曰“乞巧” ;或在院中瓜棚架下月下花前引线穿针,能用线穿过针眼者,曰“乞巧” ;或有用荷叶等物作承露盘者,系于庭,明日有蜘蛛在上结网者,曰“乞巧” 。方法很多,不一一备载,今皆废。七夕前后数日,各剧院竞相争演“天河配” ,甚至用真牛上台,以广招徕。这些天如有小雨,则说老两口子叙别情流了眼泪。3 / 5是月有立秋日。如雨,则为秋涝之兆,称“秋洒” ;不雨,则为称晴之兆,称“秋吊” 。立秋日竞吃香瓜,因香瓜少了,遂改用西瓜代替,名之曰“咬秋” ,谓可免腹泻。十五日为中元节,为鬼节之一。夜幕降临,祭祖先,举行“盂兰会” 。盂兰之说,或云:编竹或柳枝为盆状,内贮纸钱,以物承之,焚之,视盆倒向,以测寒温。又盂兰,佛语,意谓倒悬,救急器也。今无此习矣。天津大家善士多循例延致僧道,建醮设坛,赈济孤魂;在南运河和海河中烧法船,放荷灯,冤鬼得荷灯(莲花)可以得“脱生” 。铙钹喧阗,旃檀馥郁,称为“水陆道场” 。津城内外不一,尤以临近海河之河北大悲院及紫竹林之梁家园为最。月白风清之夜,香沿河放荷灯(剪纸作灯如荷,或用纸札糊如荷状灯,用西瓜皮作底托),放河中使浮水上,焚之,谓之“照冥” 。意即照幽冥之苦。新凉正爽,兼之香花鼓乐,也别有风味。八月初一朔日,如雨,则为旱兆。俗谚有:“八月4 / 5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又云为六神日,以露水调朱砂,蘸小指,点小儿额腹,可祛百病,谓之“天灸” 。初三,为灶君生日,家户具香蜡素羞以祀灶神。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八月节,为我国大节。节前各糕点店各式各样月饼应市,斗新斗异。是夕,人家各有宴会,以酬佳节,称团圆饭。人常以此夜阴晴,占次年元宵阴晴。谚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正月十五)雪打灯。 ”此谚颇验。夜晚,月上柳梢头,比户瓶花香烛,望空顶礼,女子膜拜月下(天津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习俗),称之为“斋月宫” 。天津习俗,待月上东山,设免塑像祭祀(传说月宫有白兔捣药,故月饼面上图案也有多种月中蟾兔),陈瓜果,拜月于庭,曰“圆月” 。过去妇女盛妆出游,谓之“走月亮” ,此俗今已无。是日以月饼相馈赠,夜祭月之后吃月饼,取人月双圆之义。 5 / 5二十七日是孔子诞辰之日,旧习天津官员及文化、教育界人士,会集于东门里文庙祭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