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通胀与货币ppt课件.ppt_第1页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通胀与货币ppt课件.ppt_第2页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通胀与货币ppt课件.ppt_第3页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通胀与货币ppt课件.ppt_第4页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通胀与货币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解读与分析 通胀与政策的阶段性特点 2011年5月 2 讨论的话题 风云变幻的2011年 关注宏观经济走势超越 数字游戏 通胀真实原因的数据解释这一轮通胀会持续多久 应对 滞胀 的货币政策思路把握201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与政策特征金融市场专题分析 3 一 风云变幻的2011年 为什么2011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 宏观经济政策的 三步曲 1 2009年9月 管理好通胀预期 调节心理预期 2 2010年11月 明确提出 稳定物价的16项措施 12月提出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行政干预价格 3 2011年上半年 实行名为 稳健 实则 从紧 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短期逆转与频繁波动 4 二 超越 数字游戏 根据CPI调查新方案 2011年1月的CPI同比上涨4 9 环比上涨1 2011年1月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了6 6 环比上涨0 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 7 环比上涨1 2 4月的CPI上涨达到了5 4 价格指数变成了一个数字游戏 什么是2009 2012年真实的通货膨胀率 5 统计价格 的变动趋势 当价格上升是由一个高速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带来时 意味着经济进入了一个全面通货膨胀时期 持续两年的货币供应的高增长率 通货膨胀至少将延续2 3年 我们应当如何选择价格指数和其他更加准确的价格指标 CPI与PPI的不同表现及解释 6 CPI分类的变动 7 PPI 真实 的通胀指标吗 为什么中国可以将PPI作为价格水平变动的最主要指标 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工业化的发展时期 是一个以基础设施投资 工业生产投资和制成品出口为经济增长推动力的经济结构 而美国则是一个以消费为主的经济结构 2010年 进入了本轮政治和经济周期 2002 2012年 的第3次价格上涨阶段 要比前两次更加 凶猛 持续时间更长 8 PPI上涨态势 9 PPI CPI的传导机制 用CPI来测定通货膨胀 实际上与真实的通货膨胀率的距离很大 燃料 动力和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率及周期性特征 如何从国际和国内因素来判断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 基于货币供应量的高增长 如何准确把握未来两年的价格变动趋势与阶段性特点 10 CPI PPI和M2增长率 11 三 通胀真实原因的数据解释 过多的货币供应量 一定出现物价的全面和持续上涨 各种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可信吗 您认为最可信的原因是什么 12 1 经济学名言的力量 通货膨胀 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 当出现经济危机时 宽松货币政策是几乎一成不变的药方 而通货膨胀则是几乎一成不变的结果 只有放弃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才能够被终止 美国货币史 1867 1960 第500页 如何根据过去两年半的货币供应增长率来判断未来数年的价格趋势 13 2 中国通货膨胀的货币现象 货币供应增长率持续上升的长期效应是价格水平的上升 货币供应量的月度 季度的频繁波动意味着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波动 14 货币供应量的月度增加数变化 15 M0 M1和M2含义的解释 M0增长率的波动问题 出现两次 黄金交叉 分别是2009年第4季度和2010年第4季度 通货膨胀下的公众行为与政策反应 谁是赢家 16 3 一个真实的故事 您知道2002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倍数吗 名义GDP数量的跃升 2002年为12 03万亿元 2008年为31 4万亿元 2009年为34 05万亿元 2010年为39 8万亿元 2010年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是12 2 而名义产值增长率30 左右 从过去的数字变化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2011年的GDP会达到什么数量 17 2002年工业产值为11 08万亿元 2010年为70 78万亿元 2010年工业产值比2009年增长了30 37 而增加值的同比增长率是15 70 可以根据工业产品的价格变动 对核心通胀率进行修正 从而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通货膨胀率 18 GDP与价格增长率对比 19 2001 2010年GDP和价格的年度变动率 20 中国之 谜 2003 2010年间 每年的名义GDP增长率大大高于实际GDP增长率 统计误差还是其他因素 名义GDP 实际GDP CPI 或PPI 一个迷失的价格或实际产量 过分偏离的可能解答 物价上涨率的不准确或物价上涨滞后 21 实际与名义GDP数量对比 22 三 这一轮通胀会持续多久 通货膨胀 是偶然现象还是周期性现象 两年还是三年的通货膨胀呢 还是更长的通货膨胀时期呢 货币供应量的持续高增长 终于使 隐性 通货膨胀转为 显性 通货膨胀 我们是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呢 23 1 M2增长率与价格上涨的同比例关系 对所有国家的研究证明 货币供应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相关系数几乎是惟一确定 就是货币增长率的变动会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同等变动 一个超速的货币增长率只改变商品的名义价值 是通货膨胀的根源 货币流通速度 M2 GDP比率是测定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24 M2 GDP比率 25 2009年 M2 GDP的比率已经达到了181 而2010年仅为182 为什么 物价指数一旦上升 就是持续上涨 这是巨大的货币供应量及其高增长率的惟一出路 因而 2011年 名义GDP的高增长是避免达到195或者200的一项 有效 的实际政策 实际上 一个更高的名义GDP增长率 就隐含着一个高的通货膨胀率 26 货币供应量 万亿元 的累积性效应 27 货币乘数效应的上升 28 2 实际通胀与通胀税的估计 什么是通货膨胀税 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成为公众调整包括储蓄在内的资产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29 通货膨胀税的估计 30 2003 2012年 三个负利率的时期 2004 2006年初 2007年1月 2009年1月 2010年2月 2011年 将延续到2012年 负利率对企业和个人投资与消费行为的影响 对一个国家资本形成的影响 负利率 对社会与经济增长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了 31 利率变动特征与未来三年的负利率态势 32 3 负利率与公众行为变化 通货膨胀预期及实际通货膨胀对居民储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储蓄存款低增长 负增长 储蓄存款活期化 当2003年的货币增长率为19 6 市场对价格上涨预期形成 2004年的居民储蓄存款比2003年减少2769亿元 2007年的CPI同比上升4 8 当年居民储蓄同比减少9597亿元 33 2003 09年居民存款 新增 的大转移 34 基本现象 2003 2009年的七年中 共有4年的居民储蓄存款是同比减少的 2008年 居民定期存款占76 活期占24 而2009年的定期存款仅占26 活期占74 2010年 居民储蓄存款增加4 4万亿元 只比2009年的新增储蓄多增加了972亿元 新增存款中活期占比为56 预测2011年上半年的储蓄存款仍然是低增长 1 4月的储蓄增长率下降 那么下半年呢 35 重要判断 虽然通货膨胀不会改变有形资产的实际价值 却能增加其货币价值 通货膨胀一定降低了货币的价值 增加了资产的价值 资产持有人的新选择 持有资产要比货币能增加名义价值 其实际价值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 使得名义变成了实际价值 36 四 应对 通胀 的货币政策思路 通货膨胀是以一种加速度方式出现的 上涨的次序 资产价格 商品 劳动力价格 直到新的价格均衡体系 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之间不同的货币政策思路 2011年上半年 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37 1 泰勒规则 抑制通胀之剑 什么是 泰勒规则 1 如果实际GDP增长率为9 比潜在GDP增长率 8 高1个百分点 联邦基金利率就要比当前的通胀率高0 5百分点 2 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2 目标的1个百分点 例如达到3 联邦基金利率就要相对于通胀率提高0 5个百分点 3 当实际GDP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相等 8 通胀率等于目标值2 联邦基金利率应保持在4 即实际利率为2 38 GDP增长 通胀率与利率的关系 实际GDP增长率高时 就提高利率 通货膨胀率高时 也提高利率 政策应该对实际GDP与通货膨胀率都做出反应 要调整的政策工具应该是利率而不是货币供应量 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规则一样具有反周期的性质 理论 低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增长的稳定性是有效的 39 2 货币政策工具的重点选择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尽可能减少周期性波动 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的运用顺序及应对效果 货币政策运用的约束 40 货币政策的前奏 行政控制价格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新的层出不穷的行政手段 行政约谈 反暴利 房价上涨控制 政府补贴等均表明过量的货币供应量开始系统地改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 2011年5月18日 市民与社会讨论 的讨论 行政性限价的瞬间 短期与长期效应 1987 1989年和1993 1995年的两次历史片断 41 A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路径 2011 2 2419 54月21日 20 5月19日 20 5 42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2010年 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1月18日 2月25日 5月10日 11月16日 11月29日 12月20日 累计上调3个百分点 2011年的调整取向 2月24日再次提高 达到19 5 4月21日 达到20 5月19日 达到20 5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空间估计 43 B 调整利率的内外制约 利率调整 可以改变各种贷款的成本和收益 利率上升 资金流向银行体系 因货币发行过多的流动性下降 通货膨胀压力减轻 但是 投资项目的成本上升 也就降低了财政刺激计划的经济扩张效果 利率上升 外部资金就会流入以寻求更大的套利机会 并迫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 来收回大量流入的外币 也就大大降低了提高利率的效应 44 中美基准利率调整轨迹 45 中国存款利率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46 一个新的奇特现象 2010年第4季度的利率提高 内外利差扩大 资产价格上涨驱使 热钱 流入 稀释了货币政策的 紧缩 效应 2011年上半年和第3季度 利率应当继续提高 奇特现象 一边是利率的不断上升 一边是通货膨胀的上涨 一边是 热钱 的流入 一边是人民币的升值 47 会出现 滞胀 吗 货币政策调整的过于 滞后 是难以抑制通货膨胀的 2011年上半年 从紧的货币政策预示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并与高位运行的价格水平共存 就是 滞胀 了 治理通货膨胀 还是保持经济增长 何者为先 何时为重 应当关注2011年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政策差异 48 3 信贷 储蓄与流动性之 忧 2009 2010年 储蓄存款量的频繁变动及其特征 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与信贷量的起落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 如何面对一个长期的流动性过剩现象 49 储蓄与信贷量的月度波动 50 货币流出的渠道 信贷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51 进一步讨论 储蓄存款的三次低增长数 低于1000亿元 储蓄存款的四次负增长数 2010年 信贷量的月度投放政策的长期效应 52 4 货币政策的 谨慎 原则 管理通胀预期与抑制通胀的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及 时滞 效应分析 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规则 还是K规则 宏观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 月度现象 和 季度现象 使得政策风险在上升 一个高度依靠行政手段 甚至包括货币供应量的行政控制手段来管理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能够成功吗 53 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54 我们该怎么办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才会有政策目标的准确性和政策实施的可靠性 需要一个货币政策的 谨慎 原则 如果没有 我们该怎么办 55 六 把握上半年经济运行与政策特征 滞胀 程度 一个可容忍的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是多少 两者的政策取舍将决定2011年和2012年的宏观经济特征 为什么上半年会是一个 适度从紧 甚至是 从紧 的货币政策 当前 这一 从紧 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与之相关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是什么 56 经济的高度波动性表明资源的配置效率下降了 也意味着经济与金融活动的高收益性 低收益性和负收益性是同时并存的 2011年第3季度或第4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将发生变化 2011年 确实是一个风云变幻之年 57 七 金融市场专题分析 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基于资金流向的变化 与实体经济的联系程度在下降 为什么说 美国经济肯定在2011 2012年复苏 复苏的动力是什么 道 琼斯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上升 58 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与全球流动性泛滥对金融市场的冲击 美元指数 衡量全球资金流向的风向标 美元指数变动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频繁波动 2001年1月 2011年2月的石油价格波动的基本特征说明了什么 石油价格与美元指数的 逆向 关系 59 石油价格的中期波动 60 61 石油价格 美元 桶 波动的几个时间点 2001 1 2 24 15美元2008 7 15 137 88美元2008 12 24 32 28美元2010 5 17 73 35美元2011 3 17 115美元2006 2008年期间 大宗商品 大牛市 的根本与原因是 弱美元 政策 62 一个 弱美元 有利于美国出口增长和经济复苏 而经济复苏又使美元汇率上升 2011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 伴随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 美元指数会上升 但是上升的幅度并不会太大 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也将跟随美元指数而变动 并影响全球资金的流向 铜价的波动 63 64 65 铜价 美元 吨 波动的时间点 2001 1 2 1784美元 2006 12 20 7650美元 2007 10 15 8285美元 2008 12 30 2812美元 2011 2 14 10148美元 大量流动性进入了大宗商品市场 66 2010年11月3日 美国联储宣布推出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LME的铜价突破1万美元 对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判断 一个紧缩的货币政策与 稳健 宽松 交叉的政策会引起价格的频繁波动 67 通货膨胀 流动性与股价波动 2010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 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2010年 A股筹资8955亿元 同比多增5060亿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