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过滤、净化单体设备试车方案.doc_第1页
浸出、过滤、净化单体设备试车方案.doc_第2页
浸出、过滤、净化单体设备试车方案.doc_第3页
浸出、过滤、净化单体设备试车方案.doc_第4页
浸出、过滤、净化单体设备试车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浸出工序单体设备试车计划 目目 录录 1 布袋收尘试车计划 布袋收尘试车计划 3 1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3 1 2 试车安全 4 1 3 试车步骤 4 1 4 试车记录表 4 2 电子皮带称试车计划 电子皮带称试车计划 5 2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5 2 2 试车安全 6 2 3 试车步骤 6 2 4 试车记录表 6 3 氧化槽及氧化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氧化槽及氧化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6 3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6 3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 3 3 试车步骤 7 3 4 试车记录表 7 4 中性浸出槽及中性浸出搅拌机试车计划 中性浸出槽及中性浸出搅拌机试车计划 9 4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9 4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9 4 3 试车步骤 9 4 4 试车记录表 9 5 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11 5 1 试车前准备 11 5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1 5 3 试车步骤 11 5 4 试车记录表 12 6 中浸底流泵试车计划 中浸底流泵试车计划 14 6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4 6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4 6 3 试车步骤 14 6 4 试车记录 15 7 1 试车前装备工作 17 7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7 7 3 试车步骤 17 7 4 试车记录 18 8 酸性浸出槽及酸性浸出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酸性浸出槽及酸性浸出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20 8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20 8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20 8 3 试车步骤 20 8 4 试车记录表 20 9 酸性浸出矿浆贮槽及酸性浸出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酸性浸出矿浆贮槽及酸性浸出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22 9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22 9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22 9 3 试车步骤 22 9 4 试车记录表 23 10 废电解液储槽及废电解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废电解液储槽及废电解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26 10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26 10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26 10 3 试车步骤 26 10 4 试车记录 27 11 混合液 混合液 储槽及混合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储槽及混合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29 12 锰矿粉 石灰乳 硫酸铝浆化槽试车计划 锰矿粉 石灰乳 硫酸铝浆化槽试车计划 29 12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29 12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29 12 3 试车步骤 29 12 4 试车记录表 29 13 氧化锌矿浆贮槽试车计划 氧化锌矿浆贮槽试车计划 33 14 氧化锌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氧化锌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33 14 1 试车前装备工作 33 14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33 14 3 试车步骤 33 14 4 试车记录 34 15 氧化锌中性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氧化锌中性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36 16 氧化锌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氧化锌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36 17 氧化锌中浸底流输送泵试车计划 氧化锌中浸底流输送泵试车计划 36 18 脱 脱 F 反应槽试车计划反应槽试车计划 36 19 脱 脱 F 矿浆贮槽试车计划矿浆贮槽试车计划 36 20 脱 脱 F 压滤机试车计划压滤机试车计划 36 20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36 20 2 安全注意事项 36 20 3 试车步骤 36 20 4 试车记录 37 21 氧化低酸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氧化低酸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39 22 氧化锌低酸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39 23 氧化锌低酸浸出底流泵试车计划 39 24 沉铟反应槽试车计划 39 25 沉铟矿浆贮槽及沉铟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39 26 沉铟压滤机试车计划 39 26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39 26 2 安全注意事项 39 26 3 试车步骤 39 26 4 试车记录 40 27 氧化锌高酸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42 28 氧化锌高酸浸矿浆贮槽及高酸浸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42 过滤干燥单体设备试车计划 43 1 焙烧矿酸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43 2 焙烧矿酸浸浓密机底流泵试车计划 43 3 焙烧矿酸性浸出上清液储槽及酸上清输送泵试车计划 43 4 氧化锌高酸浸浓密机试车计划 43 5 焙氧化锌高酸浸上清液储槽及酸上清输送泵试车计划 43 6 立式压滤机试车计划 43 净化工序单体设备试车计划 44 1 上清液储储槽及输送泵试车计划 44 2 一段净化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44 3 一段净化压滤机试车计划 44 4 一段净化后液储槽及书送泵试车计划 44 5 铜 镉渣卧式浆化槽及搅拌器试车计划 44 5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44 5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44 5 3 试车步骤 44 5 4 试车记录表 45 6 螺旋板式换热器试车计划 49 6 1 试车前准备 49 6 2 安全注意事项 49 6 3 试车步骤 49 6 4 试车记录表 50 7 二段净化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52 8 二段净化压滤机试车计划 52 9 二段净化后液储槽及书送泵试车计划 52 10 三段净化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52 11 三段净化压滤机试车计划 52 12 三段净化后液储槽及书送泵试车计划 52 13 冷却塔试车计划 52 13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52 13 2 安全注意事项 52 13 3 试车步骤 52 13 4 试车记录表 53 14 除钙 镁浓密机试车计划 55 15 钙 镁渣输送泵试车计划 55 16 除钙 镁压滤机试车计划 55 17 新液储槽及新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55 18 圆盘给料机试车计划 55 18 1 试车前准备工作试车前准备 55 18 2 安全注意事项 55 18 3 试车步骤 55 18 4 试车记录表 55 1 布袋收尘试车计划 布袋收尘试车计划 1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现场电 风 气是否供应到位 将焙砂贮仓清理干净 确保仓内无异物 4 检查所有除尘滤袋有无破损 5 检查布袋收尘引风机叶轮内有无异物 6 检查布袋收尘及附属设备紧固连接是否可靠 7 进行布袋收尘引风机 电磁阀控制元件测试 检查能否进行有效启停 1 2 试车安全 1 检查引风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风机运行过程中确保无异物落入风机内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 楼梯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布袋收尘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1 3 试车步骤 1 点动风机 检查风机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2 启动风机 进行整机试车 试车时间不少于 6 小时 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 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3 设置好脉冲电磁阀反吹风时间 开压缩风阀 4 开启脉冲电磁阀 进行布袋脉冲电磁阀测试 脉冲电磁阀反吹风时声音应清脆 5 试车完成后停风机 1 4 试车记录表 布袋收尘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浸出布袋收尘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时间电机电流电机温度晃动异音漏油电磁阀情况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2 电子皮带称试车计划 电子皮带称试车计划 2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现场电 风 气是否供应到位 清理干净电子皮带秤四周 确保托辊上无异 物影响皮带称运行 4 检查驱动装置内是否按标准加了润滑油 加油标准详见驱动装置使用说明书 5 检查电子皮带称连接螺栓和紧固螺母有无松动 6 检查称重传感器信号电缆和测速传感器信号电缆是否连接到称重显示器仪表 2 2 试车安全 1 检查引风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风机运行过程中确保无异物落入风机内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禁止超过称重传感器量程的任何物体放置于称重区域内 以防损伤称重传感器 5 检查电子皮带称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6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2 3 试车步骤 1 对驱动电机进行手动盘车 让运输秤体空转一周看是否影响皮带秤运转 2 调整运输秤体称重区域内承重托辊 取一根 2m 长 0 2 直径的钢丝以称重区域 外托辊上为基准将称重区域内的所有托辊调高 2 3 并处于同水平内 调整方法 旋转称 重传感器与称重计量杠杆的连接螺杆的紧固螺母来上 下调整托辊高处 并可以用 U 型薄垫 片垫于托辊两端支承槽来调托辊高处 3 点动电子皮带称驱动电机 检查皮带运转方向是否为出料方向 4 启动驱动电机 试车时间不少于 6 小时 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作设 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5 空运转 30 分钟后 通过张紧调节螺母来调节运输皮带的跑偏的松紧 6 运转平稳正常后就可以进行秤量检验 2 4 试车记录表 3 氧化槽及氧化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氧化槽及氧化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3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 按照规定的润滑表添加合适的油量和牌号 4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气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氧化槽清理干净 确保槽内无异 物 5 检查氧化槽和搅拌机紧固件连接是否可靠 无松动 6 进行氧化槽搅拌电机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查是否能够有效启停氧化槽搅拌电机 3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搅拌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氧化槽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3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准备工作完成后 点动搅拌电机 检查电机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2 往氧化槽内注满水 检查氧化槽有无渗漏 变形等现象 3 启动氧化槽搅拌机 至少带水试车 12 小时 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 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4 试车运行过程中减速器滚动轴承温升小于 40 最高温度小于 70 其电流值 应在规定范围内 若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电机 待异常排除后方可重新启动 5 试车完成后 停搅拌机 3 4 试车记录表 氧化槽及氧化槽搅拌机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渗漏其他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4 中性浸出槽及中性浸出搅拌机试车计划 中性浸出槽及中性浸出搅拌机试车计划 4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 按照规定的润滑表添加合适的油量和牌号 4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气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中性浸出槽清理干净 确保槽内 无异物 5 检查中性浸出槽和搅拌机紧固件连接是否可靠 无松动 6 进行中性浸出槽搅拌电机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查是否能够有效启停中性浸出槽搅 拌电机 4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搅拌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中性浸出槽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4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准备工作完成后 点动搅拌电机 检查电机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2 往中性浸出槽内注满水 检查中性浸出槽有无渗漏 变形现象 3 启动中性浸出槽搅拌机 至少带水试车 12 小时 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 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4 试车运行过程中减速器滚动轴承温升小于 40 最高温度小于 70 其电流值 应在规定范围内 若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电机 待异常排除后方可重新启动 5 试车完成后 停搅拌机 4 4 试车记录表 中性浸出槽及中性浸出槽搅拌机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中性浸出槽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渗漏其他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5 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5 1 试车前准备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汽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浓密机池底及溢流沟清理干净 检查耙臂耙齿是否变形 池底 池壁是否异常或有阻碍物 4 电机与减速器连接安装完毕后 手动盘车 应灵活 无卡滞现象 5 传动部分试运转正常后 方可将驱动部分输出轴与传动轴联接 联接部分应可靠 6 总装后进行正 反 360 手动盘车 应灵活 无卡滞现象 7 传动轴旋转方向应符合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 不得反转 8 设备试运转通电前 应对每个电机单独通电 确定其旋转方向符合所标旋向箭头 方向 方可进行通电运转 9 确定浓密机和相关的管路都已清理干净 所有润滑电都润滑好 保证螺栓 螺母 旋紧并且安全防护罩保护良好 10 启动提升装置将耙架提升至最高位置 检测无异常情况 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 方可进行试车 5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中性浓密机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防止铁块 石头等杂物落入浓密池内 6 试车过程中发生超负荷现象时 严禁继续操作浓密机 应找出原因并排除后方可 开车 7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5 3 试车步骤 1 启动设备驱动电机 进行设备空载试运转 30 分钟 2 设备空载试运转 30 分钟无异常后 往浓密机内注水至正常液位 使设备内达到 工作压力并检查浓密机 排渣管道与阀门有无渗漏现象 3 按照设备操作说明书启动浓密机运转电机 进行整机试运转 时间不少于 12 小 时 并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4 进行耙臂的提升 下降操作 耙架提升运行过程中无卡阻现象 5 在试运转过程中 不得有异音 噪音 85dB 浓密机运行应平稳 无晃动 无 冲击 无异常振动及减速器漏油等现象 减速器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80 若出现异常应紧 急停车 故障排除后方可按照试车步骤重新进行试车操作 6 试车完成后 停驱动电机 5 4 试车记录表 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中性浸出浓密机 1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时间电机电压扭矩温度异音漏油晃动渗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6 中浸底流泵试车计划 中浸底流泵试车计划 6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汽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泵体及中浸排渣管路清洗干净 并检查泵体管路连接是否牢固 有无渗漏 4 对中浸底流泵进行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查能否有效进行启停控制 5 检查联轴器的同轴度 6 检查轴承箱体的储油室是否干净 确认储油室干净后向储油室内注入润滑油 润 滑油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中浸底流泵说明书的规定 7 对泵进行手动盘车 盘车应灵活 8 中浸 1 浓密机 1 底流泵临时接管路至中浸 1 浓密机 9 由于泵的试车需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故对中性浸出浓密机底流泵分成两组同时 进行试车 第一组 中浸 1 浓密机 1 底流泵 中浸 2 浓密机 1 底流泵 第二组 中浸 1 浓密机 2 底流泵 中浸 2 浓密机 2 底流泵 6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搅拌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中性浓密机底流泵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防止杂物落入泵体内 6 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并应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试运转 7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6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各准备工作确认无误后 打开中浸底流泵入口阀 在泵的出口管和密封箱 出排气 当无气泡时关闭排气塞 2 启动第一组泵电机 进行整机试运转 试运转过程中每台泵试运转时间不少于 6 小时 并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在试运 转过程中 不得有异音 噪音 85dB 运行应平稳 无晃动 无冲击 无异常振动及泵体 漏油等现象 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80 如发现故障 应及时排除 3 第一组试车完成后 将中浸 1 浓密机 1 底流泵临时管路改至中浸 1 浓密机 2 底 流泵上 4 启动第二组泵电机 进行整机试运转 试运转过程中每台泵试运转时间不少于 6 小时 并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5 试车完成后 关闭泵的入口阀 停泵 6 4 试车记录 中浸浓密机底流泵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中浸浓密机底流泵 1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泵体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渗漏出口流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7 中上清液槽泵 中上清液槽泵 7 1 试车前装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汽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泵体及中上清储槽清洗干净 并 检查泵体管路连接是否牢固 有无渗漏 4 对中上清输送泵进行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查能否有效进行启停控制 5 检查联轴器的同轴度 6 检查轴承箱体的储油室是否干净 确认储油室干净后向储油室内注入润滑油 润 滑油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中浸底流泵说明书的规定 7 对泵进行手动盘车 盘车应灵活 8 往中上清储槽灌满水 并要求仪表人员将中上清输送信号改至内部循环信号 7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搅拌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中性浓密机底流泵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防止杂物落入泵体内 6 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并应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试运转 7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7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各准备工作确认无误后 打开中浸底流泵入口阀 在泵的出口管和密封箱 出排气 当无气泡时关闭排气塞 2 启动泵电机 进行整机试运转 试运转过程中每台泵试运转时间不少于 6 小时 并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在试运转过程 中 不得有异音 噪音 85dB 运行应平稳 无晃动 无冲击 无异常振动及泵体漏油等 现象 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80 如发现故障 应及时排除 3 在试运转过程中 不得有异音 噪音 85dB 运行应平稳 无晃动 无冲击 无异常振动及泵体漏油等现象 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80 如发现故障 应及时排除 4 试车完成后 关闭泵的入口阀 停泵 7 4 试车记录 中上清液槽泵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泵体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渗漏出口流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8 酸性浸出槽及酸性浸出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酸性浸出槽及酸性浸出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8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 按照规定的润滑表添加合适的油量和牌号 4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气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氧化槽清理干净 确保槽内无异 物 5 检查酸性浸出槽和搅拌机紧固件连接是否可靠 无松动 6 进行酸性浸出槽搅拌电机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查是否能够有效启停酸性浸出槽搅 拌电机 8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搅拌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酸性浸出槽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8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准备工作完成后 点动搅拌电机 检查电机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2 往氧化槽内注满水 检查氧化槽 导流管道有无渗漏 变形现象 3 启动氧化槽搅拌机 至少带水试车 12 小时 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 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4 试车运行过程中减速器滚动轴承温升小于 40 最高温度小于 70 其电流值 应在规定范围内 若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电机 待异常排除后方可重新启动 5 试车完成后 停搅拌机 8 4 试车记录表 酸性浸出槽及酸性浸出槽搅拌机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酸性浸出槽 1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 渗漏 管路渗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9 酸性浸出矿浆贮槽及酸性浸出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酸性浸出矿浆贮槽及酸性浸出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9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 按照规定的润滑表添加合适的油量和牌号 4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气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酸性浸出矿浆贮槽清理干净 确 保槽内无异物 5 检查酸性浸出矿浆贮槽和搅拌机紧固件连接是否可靠 无松动 6 进行酸性浸出矿浆贮槽及搅拌电机酸性浸出矿浆输送泵电机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 查是否能够有效启停 7 检查联轴器的同轴度 8 检查轴承箱体的储油室是否干净 确认储油室干净后向储油室内注入润滑油 润 滑油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中浸底流泵说明书的规定 9 对泵进行手动盘车 盘车应灵活 10 对酸性浸出矿浆输送泵出口临时接装管路至酸性浸出矿浆贮槽 9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搅拌电机 泵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浸出矿浆贮槽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9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准备工作完成后 点动搅拌电机 检查电机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2 往酸性浸出浸出矿浆贮槽内注满水 检查浸出矿浆贮槽有无渗漏 变形现象 3 启动氧化槽搅拌机 至少带水试车 12 小时 试车运行过程中减速器滚动轴承温 升小于 40 最高温度小于 70 其电流值应在规定范围内 若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电机 待异常排除后方可重新启动 4 打开酸性浸出矿浆输送泵入口阀 在泵的出口管和密封箱出排气 当无气泡时关闭排气 塞 5 启动泵电机 进行整机试运转 试运转过程中每台泵试运转时间不少于 6 小时 并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在试运转过程 中 不得有异音 噪音 85dB 运行应平稳 无晃动 无冲击 无异常振动及泵体漏油等 现象 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80 如发现故障 应及时排除 6 试车完成后 停搅拌机 关闭泵的入口阀 停泵 9 4 试车记录表 酸性浸出矿浆贮槽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 渗漏 管路渗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酸性浸出矿浆输送泵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 电压 电流泵体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渗漏出口流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10 废电解液储槽及废电解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废电解液储槽及废电解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10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先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汽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泵体及中上清储槽清洗干净 并 检查泵体管路连接是否牢固 有无渗漏 4 对废电解液输送泵进行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查能否有效进行启停控制 5 检查联轴器的同轴度 6 检查轴承箱体的储油室是否干净 确认储油室干净后向储油室内注入润滑油 润 滑油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中浸底流泵说明书的规定 7 对泵进行手动盘车 盘车应灵活 8 用水清理干净废电解液储槽 注入水溶液 并要求仪表人员将中上清输送信号改 至内部循环信号 同时检查槽体的变形和渗漏情况 10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泵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中性浓密机底流泵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防止杂物落入废电解液储槽和泵体内 6 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并应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试运转 7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10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各准备工作确认无误后 打开废电解液输送泵入口阀 在泵的出口管和密 封箱出排气 当无气泡时关闭排气塞 2 启动泵电机 进行整机试运转 试运转过程中每台泵试运转时间不少于 6 小时 并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在试运转过程 中 不得有异音 噪音 85dB 运行应平稳 无晃动 无冲击 无异常振动及泵体漏油等 现象 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80 如发现故障 应及时排除 3 在试运转过程中 不得有异音 噪音 85dB 运行应平稳 无晃动 无冲击 无异常振动及泵体漏油等现象 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80 如发现故障 应及时排除 4 试车完成后 关闭泵的入口阀 停泵 10 4 试车记录 废电解液储槽及废电解液输送泵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泵体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渗漏出口流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11 混合液 混合液 储槽及混合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储槽及混合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内容同废电解液储槽及废电解液输送泵试车计划 12 锰矿粉 石灰乳 硫酸铝浆化槽试车计划 锰矿粉 石灰乳 硫酸铝浆化槽试车计划 12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 按照规定的润滑表添加合适的油量和牌号 4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气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锰矿粉 石灰乳 硫酸铝浆化槽 清理干净 确保槽内无异物 5 检查锰矿粉 石灰乳 硫酸铝浆化槽和搅拌机紧固件连接是否可靠 无松动 6 进行锰矿粉 石灰乳 硫酸铝浆化槽搅拌电机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查是否能够有 效启停锰矿粉 石灰乳 硫酸铝浆化槽搅拌电机 12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搅拌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氧化槽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12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准备工作完成后 点动搅拌电机 检查电机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2 往氧化槽内注满水 检查氧化槽有无渗漏 变形现象 3 启动锰矿粉 石灰乳 硫酸铝浆化槽搅拌机 至少带水试车 12 小时 按照试车 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4 试车运行过程中减速器滚动轴承温升小于 40 最高温度小于 70 其电流值 应在规定范围内 若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电机 待异常排除后方可重新启动 5 试车完成后 停搅拌机 12 4 试车记录表 锰矿粉浆化槽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 渗漏 管路渗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石灰乳浆化槽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 渗漏 管路渗漏点检签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硫酸铝浆化槽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 渗漏 管路渗漏点检签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13 氧化锌矿浆贮槽试车计划 氧化锌矿浆贮槽试车计划 同中性浸出浓密机计划 14 氧化锌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氧化锌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14 1 试车前装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汽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泵体及中上清储槽清洗干净 并 检查泵体管路连接是否牢固 有无渗漏 4 对中上清输送泵进行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查能否有效进行启停控制 5 检查联轴器的同轴度 6 检查轴承箱体的储油室是否干净 确认储油室干净后向储油室内注入润滑油 润 滑油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中浸底流泵说明书的规定 7 对泵进行手动盘车 盘车应灵活 8 从氧化锌矿浆输送泵临时接装管路至氧化锌矿浆贮槽 14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泵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氧化锌矿浆输送泵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防止杂物落入泵体内 6 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并应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试运转 7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14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各准备工作确认无误后 打开氧化锌矿浆输送泵入口阀 在泵的出口管和 密封箱出排气 当无气泡时关闭排气塞 2 启动泵电机 进行整机试运转 试运转过程中每台泵试运转时间不少于 6 小时 并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容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在试运转过程 中 不得有异音 噪音 85dB 运行应平稳 无晃动 无冲击 无异常振动及泵体漏油等 现象 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80 如发现故障 应及时排除 3 在试运转过程中 不得有异音 噪音 85dB 运行应平稳 无晃动 无冲击 无异常振动及泵体漏油等现象 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80 如发现故障 应及时排除 4 试车完成后 关闭泵的入口阀 停泵 14 4 试车记录 氧化锌矿浆输送泵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泵体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渗漏出口流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15 氧化锌中性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氧化锌中性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同酸性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16 氧化锌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氧化锌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同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17 氧化锌中浸底流输送泵试车计划 氧化锌中浸底流输送泵试车计划 同氧化锌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18 脱 脱 F 反应槽试车计划反应槽试车计划 同氧化槽及氧化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19 脱 脱 F 矿浆贮槽试车计划矿浆贮槽试车计划 同酸性浸出矿浆贮槽试车计划 20 脱 脱 F 压滤机试车计划压滤机试车计划 20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汽是否供应到位 4 检查进料 水洗 吹风等管路及阀门的配置连接是否正确合理 检查隔膜压榨管 路连接是否正确合理 5 检查厢式滤板排列情况是否整齐 滤布安装是否正确 有无折叠现象 6 检查相关电气仪表设施是否连接上 7 检查翻板油缸 泵站及油管等是否全部连接好 并把翻板整体抬起以利于翻板的 打开和关闭 准备试车 8 按照规定的润滑表添加合适的油量和牌号 初次加油按照规定油量的 110 加入 20 2 安全注意事项 1 注意 隔膜的泄漏只能在进矿浆后测试 避免隔膜损坏 2 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 如联轴节防护罩 电机防护罩等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安全通道是否齐全 5 检查液压高压油管线的溅射是否影响人员安全等 20 3 试车步骤 1 点动油泵电机 确保所有电动机的旋向符合设计要求 2 启动取拉板电机 进行正反转测试 取保正反转灵活自如 3 启动油泵电机 按照设备操作说明书进行液压站元器件油缸的调试 确保液压站 元器件工作正常 油缸动作运行正常 4 按照设备说明书调试压滤机的运转 先让压滤机手动运行至少 5 个工作周期 若 运转无误 则调至自动位 再测试至少 5 个工作周期 期间按照设备的检验要求进行相关检 测工作 5 出现异常情况如异响 卡壳 油温高并持续上升等应该紧急停车 待故障排除后 再按照试车顺序重新进行试车操作 6 启动压滤泵 水溶液 送入压滤液 检查各个厢体是否密封 出液是否正常 7 停止送液后 启动压滤水泵 保压 检查是否能够保压正常 8 检查隔膜是否堵塞或泄漏 20 4 试车记录 脱 F 压滤机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试车时间厢体渗漏管路渗漏隔膜泄漏异音漏油晃动温度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21 氧化低酸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氧化低酸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同氧化槽及氧化槽搅拌机试车计划 22 氧化锌低酸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同焙烧矿中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23 氧化锌低酸浸出底流泵试车计划 同焙烧矿中浸浓密机底流泵试车计划 24 沉铟反应槽试车计划 同脱 F 反应槽试车计划 25 沉铟矿浆贮槽及沉铟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同焙烧矿酸性浸出矿浆贮槽及焙烧矿酸性浸出矿浆试车计划 26 沉铟压滤机试车计划 26 1 试车前准备 工作 1 提交相关试车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设计图纸等资料至相关试车管理人员 2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检查相关外部设施及安装参数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厂家相关 技术人员进行参数确认 3 检查进料 水洗 吹风等管路及阀门的配置连接是否正确合理 4 检查厢式滤板排列情况是否整齐 滤布安装是否正确 有无折叠现象 5 检查相关电气仪表设施是否连接上 6 检查翻板油缸 泵站及油管等是否全部连接好 并把翻板整体抬起以利于翻板的 打开和关闭 准备试车 7 按照规定的润滑表添加合适的油量和牌号 初次加油按照规定油量的 110 加入 26 2 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 如联轴节防护罩 电机防护罩等 2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3 检查安全通道是否齐全 4 检查液压高压油管线的溅射是否影响人员安全等 26 3 试车步骤 1 点动油泵电机 确保所有电动机的旋向符合设计要求 2 启动取拉板电机 进行正反转测试 取保正反转灵活自如 3 启动油泵电机 按照设备操作说明书进行液压站元器件油缸的调试 确保液压站 元器件工作正常 油缸动作正常 4 按照设备说明书调试压滤机的运转 先让压滤机手动运行至少 5 个工作周期 若 运转无误 则调至自动位 再测试至少 5 个工作周期 期间按照设备的检验要求进行相关检 测工作 5 出现异常情况如异响 卡壳 油温高并持续上升等应该紧急停车 及时处理 再 按照试车顺序重新进行试车操作 6 启动压滤泵 水溶液 送入压滤液 检查各个厢体是否密封 出液是否正常 26 4 试车记录 沉铟压滤机试车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试车时间厢体渗漏管路渗漏异音漏油晃动温度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27 氧化锌高酸浸出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同氧化槽及搅拌试车计划 28 氧化锌高酸浸矿浆贮槽及高酸浸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同焙烧矿酸性浸出矿浆贮槽及矿浆输送泵试车计划 过滤干燥单体设备试车计划过滤干燥单体设备试车计划 1 焙烧矿酸性浸出浓密机试车计划 同焙烧矿氧化锌中浸浓密机试车计划 2 焙烧矿酸浸浓密机底流泵试车计划 同焙烧矿中浸浓密底流泵试车计划 3 焙烧矿酸性浸出上清液储槽及酸上清输送泵试车计划 同中上清贮槽及中上清输送泵试车计划 4 氧化锌高酸浸浓密机试车计划 同焙烧矿氧化锌中浸浓密机试车计划 5 焙氧化锌高酸浸上清液储槽及酸上清输送泵试车计划 同中上清贮槽及中上清输送泵试车计划 6 立式压滤机试车计划 待完善 净化工序单体设备试车计划净化工序单体设备试车计划 1 上清液储储槽及输送泵试车计划 同中上清贮槽及中上清输送泵试车计划 2 一段净化槽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同氧化槽试及搅拌机试车计划 3 一段净化压滤机试车计划 同沉铟压滤机试车计划 4 一段净化后液储槽及书送泵试车计划 同中上清贮槽及中上清输送泵试车计划 5 铜 镉渣卧式浆化槽及搅拌器试车计划 5 1 试车前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卧式浆化槽搅拌器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 按照规定的润滑表添加合适的油量 和牌号 4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气是否供应到位 用水将卧式浆化槽清理干净 确保槽内 无异物 5 检查卧式浆化槽 搅拌机 卧式浆化槽与搅拌机紧固件连接是否可靠 无松动 6 进行卧式浆化槽搅拌器控制元器件测试 检查是否能够有效启停卧式浆化槽搅拌 器 5 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搅拌电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 2 检查连接电线 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3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4 检查卧式浆化槽就近消防柜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 5 试车过程中若发现危害人生 设备安全现象 立即停车 待隐患排除后方可重新 按试车步骤进行试车 5 3 试车步骤 1 试车前准备工作完成后 点动搅拌电机 检查电机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2 往卧式浆化槽内注水 检查卧式浆化槽有无渗漏 密封是否良好 3 逐个启动卧式浆化槽搅拌机 至少带水试车 12 小时 按照试车记录表内要求内 容检查操作设备及相关内容 并填写试车记录表 4 试车运行过程中减速器滚动轴承温升小于 40 最高温度小于 70 其电流值 应在规定范围内 若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电机 待异常排除后方可重新启动 5 试车完成后 停搅拌机 5 4 试车记录表 铜 镉渣卧式浆化槽 1 搅拌器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 渗漏 管路渗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铜 镉渣卧式浆化槽 2 搅拌器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 渗漏 管路渗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铜 镉渣卧式浆化槽 3 搅拌器记录 设备名称和编号 记录编号 项目试车情况记录 点检 时间 电机电 压 电流轴承 温度 异音漏油晃动槽体 渗漏 管路渗漏点检签名 处理记录 参与试车人员 6 螺旋板式换热器试车计划 6 1 试车前准备 1 检查设备相关安装参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整改相关不符合项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检查现场水 电 风 气是否供应到位 4 按流体进出口标牌连接管道 热介质进 出 口应与换热源管路连接 冷介质进 出 口与被加热工艺介质管线连接 冷凝水出口应在设备下方 且冷凝水管线应低于设备 冷凝出口位置 在设备进出口阀门前后安装压力表 温度计 排气口 便于监控设备正常运 行 5 检查螺旋板换热器是否安装到位 紧固件是否紧牢 6 检查相关电气仪表设施是否连接上 7 待一段压滤后液储槽及输送泵试车完成后方可进行试车 6 2 安全注意事项 1 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 2 检查操作平台的安全栏杆是否牢靠 稳固 3 检查安全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