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化学研究进展含电化学传感器_第1页
生物电化学研究进展含电化学传感器_第2页
生物电化学研究进展含电化学传感器_第3页
生物电化学研究进展含电化学传感器_第4页
生物电化学研究进展含电化学传感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电化学研究进展,-含电化学传感器-,作者:,2014.12.14,一门应用电化学及实验方法研究生物现象的边缘分支学科,01,什么是生物电化学?,生物电化学是一门应用电化学及实验方法研究生物现象的边缘分支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由电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电化学等多门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用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在生物体和有机组织的整体以及分子和细胞两个不同水平上研究或模拟研究电荷(包括电子、离子及其他电活性粒子)在生物体系和其相应模型体系中分布、传输和转移及转化的化学本质和规律的一门新型学科,是生命科学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生物电化学的研究领域,02,1、,2、,3、,4、,主要研究膜的电化学热力学性质、物质的跨膜传输和生物电的传递等现象。例:液/液界面模拟生物膜的电化学研究。,图a 纳米粒子在油水界面可控的往返穿梭,模拟穿越生物膜,生物膜与生物界面模拟研究,电化学方法在生命科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有:电脉冲基因直接导入、电场加速作物生长、癌症的电化学疗法、电化学控制药物释放、在体研究的电化学方法、生物分子的电化学行为、血栓和心血管疾病的电化学研究、骨骼的电生长、心电图和脑电图的研究、生物电池等。,例:癌症的电化学疗法是瑞典放射医学家Nordenstrom开创的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其原理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引起癌灶内一系列生化变化,使其组织代谢发生紊乱,蛋白质变性、沉淀坏死,导致癌细胞破灭。此疗法已推广用于肝癌、皮肤癌等的治疗。对体表肿瘤的治疗尤为简便、有效。,生物电化应用技术,图b癌症的电化学疗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则是指由生物材料作为敏感元件,电极(固体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气敏电极等)作为转换元件,以电势或电流为特征检测信号的传感器。由于使用生物材料作为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所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度选择性,是快速、直接获取复杂体系组成信息的理想分析工具。,图C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分子器件,包括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力能学、线粒体呼吸链、光氧化还原反应和光合作用。,图d:线粒体呼吸链电子和质子转移过程,例:光合作用作为整个过程,包括了吸收光子后的电子激发过程、膜电位的产生、电子和质子的转移过程,以及随后的一系列代谢反应。,生物能学和代谢过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03,1、,2、,3、,4、,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主要分为生物分子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元件两部分。识别元件(如酶、微生物、组织、抗体抗原、核酸和细胞等) 信号转换元件将识别元件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可测量的电化学信号。,根据生物分子识别元件的生物敏感膜的不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大致可分为:酶传感器核酸适体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亲水性基团与酶之间导电性及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1、电化学酶传感器,2、电化学核酸适体传感器,易标记、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小分子量、良好稳定性、适用范围广,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DNA 示意图,电化学DNA 传感器检测DNA 示意图,3、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夹层式免疫传感器组装过程示意图,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制作过程示意图,操作简单、快速、灵敏、低成本、易集成化和小型化,4、电化学微生物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是通过化学方法(共价结合和交叉耦合)或物理方法(吸附和包埋)将微生物固定在传感器或基底电极上。Toh 课题组通过脂多糖特异性抗体与巯基乙酸修饰的金电极共价结合构建了一种高灵敏电化学微生物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在监控大肠杆菌的噬菌体感染方面表现出色,所需检测时间短(5 h),并且分析过程极其简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04,1、,2、,3、,4、,基因诊断能够从分子结构水平和表达水平检测出基因的异常,从而对疾病做出判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直接识别碱基序列并区别单碱基错配序列,在基因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杂交链式反应方法可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DNA 序列。通过杂交链式反应和三氯化六铵合钌载体构造出树枝状DNA 串联体以达到增强信号的目的,检测限可达5aM,这种无酶、无标记的新型DNA 传感器为基因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用于测定禽流感病毒H5N1中血球凝集素的DNA序列和神经氨酸苷酶的DNA 序列。,基因诊断,肿瘤标志物测定,超灵敏微流控阵列检测原理示意图,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肿瘤的发生与归转过程具有密切关系。电化学分析是检测肿瘤标志物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电化学微流控阵列可用于口腔癌四种蛋白标志物的同时测定。这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成本低、制作简单、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为口腔癌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药物分析,随着新型药物的陆续研发,对药物质量的检查与控制也越来越重要。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樊春海课题组利用四面体DNA 纳米结构修饰电极表面,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这种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可卡因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检测底限可达33 nM。,基于四面体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检测可卡因原理示意图,细菌及病毒感染类疾病诊断,细菌及病毒感染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Fu 等利用酶催化反应在超低离子强度介质中可引起离子强度增加的特性,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检测禽流感病毒H5N1 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这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200 L 的样品中检测限可达到8104HAU,并且具有制作简便的优点。,可用于H5N1 病毒检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示意图,05,总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开辟了电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和药物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引进,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然而,当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绝大多数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生物识别元件的寿命、稳定性及非特异性结合依旧是其一个大缺陷。此外,在微型化和纳米界面的高通量生物传感应用方面仍然缺乏研究,不能完全实现复杂的生物样品的实时、快速、超灵敏检测。因此开发低成本与集成化的高通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当前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随着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多元化的发展与新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1 王宗花,郭新美,夏建飞,张菲菲,夏延致,李延辉. 基于纳米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2011,11:1216-1223.2 毛斌,韩根亮,马莉萍,刘斌,高晓平,李工农,刘国汉.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与研究进展J. 化学传感器,2009,01:9-15.3 李晓霞,申丽华,漆红兰. 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 传感器与微统,2007,12:8-11.4 张义红,许文静,杨坤.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 集成技术,2014,05:19-27.5 Chen A, Chatterjee S. Nanomaterials bas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3, 42: 5425-5438.6 Kang XH, Wang J, W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