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_第1页
三叉神经痛_第2页
三叉神经痛_第3页
三叉神经痛_第4页
三叉神经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叉神经痛,概述,特征:三叉神经分部区出现反复发作的突发的短暂的剧烈疼痛。流行病学: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在5070岁,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增加的趋势。年发病率男性约为3.4/10万,女性约为5.9/10万,略多于男性。,分类,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临床表现,疼痛的特性:先兆:发作前多无先兆,疼痛骤然来临由骤然停止,发作间期无疼痛感。性质:为电击样、闪电样、刀割样;疼痛发作严重时,面部可扭曲或凝固。持续时间: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每次发作一般不超过2分钟,但发作后患者可有面部残留钝痛或烧灼感。频率:早期发作较少,可数日一次,以后多逐渐加重,甚至数分钟一次。病程可周期性发作,周期数周至数月。痛性抽搐: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一侧。伴发症状:面部潮红,皮肤温度增高,结膜充血、流泪、唾液分泌增多、鼻粘膜充血、流涕。,临床表现,触发点及诱发又称扳机点(trigger point),常位于病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某处,如上下唇、鼻翼、口角、门犬齿、上腭、颊粘膜等部位。下颌支疼痛多因下颌动作(咀嚼、说话、哈欠)引起,直接刺激皮肤触发点诱发疼痛少见。上颌支则多有刺激扳机点引起(上唇外1/3、上门齿、颊部、眼球内侧),洗脸、刷牙、剃须、擤鼻涕均可引起。疼痛部位:侧别:多限于一侧,右侧略多,4的患者有双侧疼痛,多见于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支别:最常见第2、3支同时受累,其次为单纯第2、3支受累,眼支最少见。,鉴别诊断,舌咽神经痛部位:一侧舌根、软腭、扁桃体、咽、耳道深部。蝶腭神经痛(Sluder神经痛)疼痛自鼻根开始,主要分布于下半面部,产生眼球、鼻、上齿、颧、腭、咽部不适,还可向颈、肩和上肢扩展,无触发点。三叉神经炎可因感冒、邻近组织炎症、糖尿病、中毒等引起。疼痛为持续性,有时伴有运动支功能障碍。不典型面痛部位难以准确确定,性质为“麻木痛”、“烧灼痛”、“蚁走感”,常超出三叉神经分布范围,不会因轻微碰触激发疼痛。疼痛多为持续性,程度可有起伏,但很少有间歇期。多见于年龄较轻的女性。其他:牙痛,疱疹后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药物治疗: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应用抗癫痫药物,最常见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外科治疗:包括封闭治疗、射频热凝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原则,初期发病首选药物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护理问题,焦虑:与疼痛反复发作,频繁发作有关疼痛:与三叉神经受损有关,护理措施,1饮食要有规律 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寒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2.避免发作诱因: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洋葱等。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避免因周围环境刺激而产生焦虑情绪,以致诱发或加重疼痛。,3.疼痛护理:观察病人的疼痛部位,性质,了解疼痛的原因与诱因,与病人讨论减轻疼痛的方法,鼓励病人运用指导式想象,听轻音乐,阅读报纸杂志等分散注意力,以达到精神放松,减轻疼痛,4.用药护理:指导病人遵医嘱正确服用止痛药,并告知病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卡马西平可导致头晕,嗜睡,口干,恶心,行走不稳,肝功能损害,皮疹和白细胞减少;有些症状可于数天后自行消失,病人不要随意更换药物或自行停药,护士应观察,记录和及时报告医生。,5.三叉神经痛手术后,除一般开颅术后护理外,还应注意三叉神经痛患者有无并发角膜炎和周围性面瘫,因为手术游离血管过程中,易离断或触动压迫血管主神经根或桥脑的细小分支,而出现面部感觉减退。,中医治疗,针灸治疗 治疗原则:根据经络辨证,三叉神经痛多属于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经,因此在取穴时应以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穴为主。,隔姜灸切取厚约0.2cm,直径23cm的生姜片,在中心用针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以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每次灸2壮,隔日1次或每周两次。,耳穴:选取额、神门、枕、上颌、下颌、面颊、肝、胃、肾、皮质下,以患侧耳穴为主,也可两耳同时贴压。以王不留行籽或磁珠为压物,在上述穴位中选58个敏感点,并嘱患者每曰按压35次,每次510分钟,使耳部出现胀热、酸痛的感觉,两耳轮流,3天1换。,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本病可为周期性发作,病程长,且发作间期趋向病程延长而缩短,应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本病相关知识与自我护理方法,以减少发作频率,减轻病人痛苦。2.避免诱因: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和愉快心情,适当分散注意力,洗脸刷牙动作轻柔。3.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