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文】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妇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说教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C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D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答案】B【解析】卓文君、武则天等人的行为都与当时的时代不相符,农民起义也与封建纲常相违背。因此李贽上述的言论显然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相违背,故选B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A项。“经世致用”是指关注社会现实,解决现实问题,与题干不符合,不选C项。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是李贽思想的一部分,不选D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李贽的思想【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2【题文】明朝有学者认为:“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C建立法治社会是必然 D应当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表明,对于国家事情的决策,应该是出于“群心”,即匹夫匹妇之言也应该考虑。统治阶级不能因“匹夫匹妇”地位卑贱而予以否定,也就是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尊重民意,故选B项。材料只是谈尊重民众意愿,并没有否定君主制,不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通过法律治理国家,不选C项。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明朝灭亡时,君主立宪还未产生,不选D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代学者尊重民意的思想【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3.【题文】有明朝学者批判道学家们平时只知“打恭作揖”,“同于泥塑”(指朱子教人习静坐和闭目反思的训练),而当国家“一旦有警,则面面相觑,绝无人色”,以至“临时无人可用”。该学者是A王阳明 B王夫之 C朱熹 D李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猛烈抨击道学家的虚伪无用,这与李贽的思想一致,故选D项,不选ABC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4【题文】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的思想与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本质区别在于A维护君主专制 B反对君主专制C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减轻对人民的控制【答案】B【解析】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其“法治”是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实质是一种“人治”。黄宗羲提倡的“法治”,实际上是反对“人治”,是对韩非子“法治”思想的批判,主张变“一家之法”为“天下之法”,否定了帝王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体现了一种反封建专制的精神和朦胧的民主法制意识,故选B项,不选ACD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与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区别【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5【题文】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向现实,与国计民生靠近,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C共和平等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答案】D【解析】经世致用思想是指做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认为学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故选D项。重农抑商思想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传统的统治思想,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向现实”不符,不选A项。B项是政治方面的主张,不选B项。共和思想是近代民主思想,不选C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6【题文】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最深。”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B经世致用的学风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D唯物主义的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明夷待访录是明清之际黄宗羲的著作,有限制君权,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思想。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推动了后来的民主思想发展;李贽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的正当欲望,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顾炎武崇实致用的学风,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故选A项,不选BCD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7【题文】“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与这一主张最相符合的是A朱熹的格物致知 B王阳明的知行合一C李贽的离经叛道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思想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故选D项。朱熹的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不选A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指知和行都来源于内心,以良知加强道德修养,不选B项。李贽的离经叛道与材料主旨无关,不选C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经世致用”思想【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8【题文】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主要是指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C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D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是指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的经济力量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由于这种经济力量本身的弱小,尚不足以完全推翻封建的生产方式,这反映在思想层面上表现为这些思想家们尚不能提出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而只能倡导改革封建制度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故选B项,不选ACD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早期启蒙思想的不足【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9【题文】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C统治者不施仁政,暴政而亡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答案】B【解析】顾炎武认为,封建国家的统治出现危机是“亡国”,这是统治者关心的事情;而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倒退是“亡天下”,是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故选B项。封建王朝的更替为顾炎武所指的“亡国”,不选A项。CD两项是顾炎武“亡国”概念的体现,不选CD两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亡天下”的含义【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10【题文】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活跃。导致这一时期思想活跃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D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经济角度思考,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人们思想活跃,这是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不选A项。儒学受到批判是明清思想活跃的表现而不是原因,不选C项。D项是其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不选D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根本原因【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1【题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相吻合的是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准确理解与记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是王阳明的思想,体现了我国理学的注重品德,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传统思想;乙主张“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制,是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丙意为邪僻之说不行于世,然后统治的法度才可以统一、明确,百姓就会知道应该如何做,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思想体现;丁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体现,故选C项,不选ABD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宋明理学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的思想主张【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12【题文】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A.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B.“天下为主,君为客”C.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答案】A【解析】“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表明作者反对君主专制。题干材料从唯物思想的角度论证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合理性,故该学者为王夫之。A项所述言论属于王夫之的主张,B项所述言论属于黄宗羲的主张,C项所述言论属于李贽的主张,D项所述言论属于顾炎武的主张,故选A项,不选BCD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3【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虽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的比喻体现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认为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什么场所,并分析其目的。(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思想的历史意义。【答案】(1)用意: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君臣平等的思想。(3)学校应该成为公众评价是非的思想舆论阵地,而不是培养奴仆的场所。目的: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4)意义: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对后来人们反封建君主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解析】(1)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2)材料二的含义是指治理天下如同两个拉木头的人,要喊着调子相互配合。皇上与大臣就是共同拉“天下”这个“大木头”的人。此问应结合所学知识,从黄宗羲主张扩大大臣权力,限制君权角度作答即可。(3)根据材料三可知,政策、措施及施政的是非不能由天子一人裁断,而应交由学校评议而定。因此黄宗羲主张学校除了养士的职责外,重要的任务是独立地评判政治是非。(4)综合材料可知,反封建君主专制是黄宗羲的思想,从反专制的历史作用作答即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题型】综合题【难度】较易14【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材料二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朱熹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采取的思想措施带来的后果。(2)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答案】(1)汉朝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统一,社会安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3)西汉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南宋朱熹等人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解析】(1)本问考查“罢黜百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1课 烧开水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劳动小学中年级湘教版(广西)
- 2.2 音视频的编辑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重大版2019七年级下册-重大版2019
- 2025健身房行业劳动合同
- 2025咖啡销售合同翻译
- 2025跨国销售代理合同
-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
- 七台河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塑料厂产品检验记录细则
- 2025设施保养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海南公务员真题
- 办理出国商务代办手续服务合同
- 光电美容培训课件
- 电能质量培训课件
- 中国服饰课件模板
- 子痫及子痫前期病例分析
- 啤酒音乐节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慧场馆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 2025年热塑性硫化橡胶市场前景分析
- 大豆种植订单合同协议书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深圳临时工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