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华 南南 师师 范范 大大 学学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 学生姓名 平璐璐 学 号 20132401179 专 业 化学 师范 年级 班级 13 级一班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 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分子量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2016 年 4 月 7 日 实验指导老师 林晓明 实验评分 1 实验目的 1 测定多糖聚合物 右旋糖苷的平均分子量 2 掌握用乌式黏度计测定黏度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原理 高聚物摩尔质量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 而且直接关系到它的物理性能 与一般 的无机物或低分子的有机物不同 高聚物多是摩尔质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混合物 所以通 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一种统计的平均分子量 用粘度法测定的分子量称 黏均分子量 记作M 高聚物稀溶液的黏度 是流体在流动时摩擦力大小的反映 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 擦力主要有 纯溶剂间的内摩擦 也就是纯溶剂的粘度 记作 0 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 子间的内摩擦 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 这三种内摩擦的综合成为高聚物溶液的黏度 实验证明 在相同温度下 0 相对于溶剂 其溶液粘度增加的分数 称为增比 粘度 记作 sp 0 spr 00 11 称为相对粘度 即溶液粘度对溶剂粘度的相对值 r 高聚物溶液的 sp往往随浓度增加而增大 为了便于比较 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黏 度 sp c 为比浓黏度 定义 ln sp c 为比浓对数黏度 当溶液溶液无限稀释 高聚物分子 彼此相隔甚远 其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此时比浓粘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值 即 称为特性粘度 在足够稀的溶液中 比浓黏度 sp c 和比浓对数黏度 ln sp c 与溶液的浓度有以下的关系 关系公式 2 sp Kc c 2 r ln Bc c 实验证明 当聚合物 溶剂和温度确定以后 特性粘度 的数值只与高聚物平均 相对分子量有关 它们之间的半经验关系可用方马克 霍温克方程 Mark Houwin 来表示 为平均分子量 黏均分子量 K 是比例常数 a 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 K 和 M a 值与温度 聚合物 溶剂性质有关 K 值受温度影响明显 而 a 值主要取决于高分子在某 温度下 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 K 和 a 数值只能通过其它方法确定 如渗透压法 光散射 法等 本实验采用毛细管法测定黏度 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流经一定长度和半径的毛 细管所需时间而获得 当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内因重力作用而流出时遵守泊肃叶 Poiseuille 公式 4 r hg tV m 8LV8 Lt 上式中 为液体的粘度 为液体的密度 L 为毛细管的长度 r 为毛细管的半径 t 为 V 体积液体的流出时间 V 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 h 为流过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 m 为毛细管末端校正的参数 泊肃叶 Poiseuille 公式 4 r hg tV m 8LV8 Lt 对于某一只指定的粘度计而言 上式中许多参数是一定的 因此可以改写成 t B At 式中 B 1 当流出的时间 t 在 2min 左右 大于 100s 该项可以忽略 即 A t 又因通常测定是在稀溶液中进行 C 1 10 2g cm 3 溶液的密度和溶剂的密度 近似相等 因此可将 r写成 r 000 Att Att t 为测定溶液粘度时液面从 a 刻度流至 b 刻度的时间 t0 为纯溶剂流过的时间 所以通过测定溶剂和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 从上式求得 r 再由外推法求 进而分别计算得到 sp ln sp c r c 值 0 spr 00 11 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高聚物稀溶液分别进行测定 以和 为同一纵坐 c sp c r ln 标 对 c 作图 得到两条直线 分别外推至 c 0 处 两条直线应该在 y 轴交汇于一点 截 距即为 A 从而得到 sp C ln r C ln r C sp C C 1 1 A c 3 仪器与试剂 外推法求 值 乌氏黏度计 乌氏黏度计 恒温水浴 砂芯漏斗 3 吸滤瓶 250ml 抽气泵 移液管 2ml 5ml 10ml 秒表 锥形瓶 100ml 容量瓶 50ml 烧杯 50ml 右旋糖苷 A R 4 实验步骤 一 溶液的配置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 2g 右旋糖苷样品 倒入预先洗净的 50ml 烧杯中 加入约 60ml 蒸馏水 在水浴中加热溶解至完全透明 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再将溶液移至 100ml 容量瓶中 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如溶液中有不溶物 则须用预先洗净并烘 干的 3 号砂芯漏斗过滤装入锥形瓶中备用 二 黏度计的洗涤 先将黏度计用丙酮反复冲洗 使丙酮流过毛细管部分 三 测溶剂流出时间 t0 本实验采用乌氏黏度计 它由三根管四个球组成 A 管 F 球装溶液 C 管起平 衡作用 B 管 D 球 E 球 G 球是粘度计的主体 D 球和 E 球之间是一段毛细管 E 球 的上边和下边有两道刻度线 我们测定的就是液面流过这两道刻度线所用的时间 开启恒温水浴和搅拌器电源 调节恒温水浴温度为 37 在黏度计的 B 管和 C 管的上端套上干燥清洁的乳胶管 将黏度计放入恒温水浴中 在铁架台上调节好黏度 计的垂直度和高度 使 F 球及其以下部分浸在水中 从 A 管加入 10ml 左右的蒸馏水 封闭 C 管 用洗耳球或针筒从 B 管将水吸至 G 球的中部 取下洗耳球或针筒 松开 C 管 此时水顺毛细管流下 当液面流经刻度线 a 时 立刻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液面到 刻度线 b 时停止计时 记录流经 a b 之间所需的时间 重复三次 偏差小于 0 2s 取平均值即为 t0 四 测溶液流出时间 t 取出粘度计 倾去其中的水 用少量的无水酒精润洗黏度计 连接到水泵上让 酒精从毛细管中抽出 然后在烘箱中烘干 重新安装好粘度计 用移液管取溶液 10 0ml 小心注入粘度计内 不要将溶液粘在黏度计的管壁上 恒温 5 分钟 在溶液 恒温过程中用溶液润洗毛细管 测定溶液的流出时间 t 同样重复三次 偏差小于 0 2s 依次分别小心加入 2 0 3 0 5 0 10 0ml 蒸馏水 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定不同 浓度时的 t 值 每次稀释后都要将溶液在 F 球中充分搅匀 5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1 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见下表 恒温槽温度 37 为了作图方便 假定起始相对浓度是 1 根据原理中的公式计算所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室温 26 3 大气压 1 0185 10 1MPa 流出时间 t s r sp sp sp sp c cln rln r c c 测量值 项目 123 平均值 溶剂 水 114 38114 20114 43114 34 1 0 0 C 1 0157 54157 35157 34157 411 37670 37670 37670 31970 3197 C 5 6149 22149 32149 02149 191 30480 3048 0 36580 26600 3193 C 2 3143 06142 90142 81142 921 25000 25000 37500 22310 3347 C 0 5134 41134 12134 41134 311 17470 17470 34940 16100 3220 溶液 C 1 3127 62127 62127 41127 551 11550 11550 34650 10930 3279 2 作 SP c c 及 ln r c c 图 并外推到 c 0 求得截距 以截距除以起始浓度即得 由截距求出 拟合直线方程R ln r c c Y 0 32905 0 00266X0 90224 SP c c Y 0 33955 0 00777X0 86736 外推 c 0 得截距 A 0 3317 而 c 20g L 则特性浓度 A c 0 016585 6 讨论分析 1 计算分子量 右旋糖苷水溶液的参数 37 时 K 0 141cm3 g a 0 46 则根据 a KM 代入数据可得 M 3 17 104 通过查阅文献可知 右旋糖苷水溶液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为 2 104 4 104 在范围内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是表征聚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高聚物的 性能差异很大 本次实验理论上应该得到两条直线重合于一点 但由图可知 直线线性很 差 因此用外推法得到的相对分子量参考价值不大 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分析如下 1 溶液浓度太稀 测定的 T 和 T0很接近 导致 sp 的相对误差比较大 2 高聚物分子链之间的距离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浓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时 高聚物 溶液的 SP c 或 ln r c 与 c 的关系有可能不再呈线性 查阅相关资料知通常选用 r 1 2 2 0 的浓度范围 本次实验最后两组数据 r均低于 1 2 故偏差比较大 3 恒温水槽由于搅拌器的存在导致粘度计不能保持垂直 致使液体下流时间改变 4 黏度计中的液体在毛细管中流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倾斜度 重力加速度 毛细管内壁粗糙度 表面张力 动能改正等的影响 使得测出的流动时间有一定的误差 7 实验注意事项 1 高聚物在溶剂中溶解缓慢 配制溶液时必须保证其完全溶解 否则回影响溶液起始浓 度 而导致结果偏低 2 粘度计必须洁净 高聚物溶液中若有絮状物不能将它移入粘度计中 3 本实验溶液的稀释是直接在粘度计中进行的 因此每加入一次溶剂进行稀释时必须混 合均匀 并抽洗 E 球和 G 球 4 温度对黏度影响很大 实验过程中恒温槽的温度要恒定 溶液每次稀释恒温后才能测 量 5 粘度计要垂直放置 实验过程中不要振动粘度计 否则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8 提问与思考 1 乌氏黏度计中的支管 C 有什么作用 除去支管 C 是否仍可以测黏度 答 乌氏粘度计由 A B C 三个支管构成 其中 A 管是用来装液体的 B 管则是测量 主件 可以测定液体定向流动一定距离的流动时间 C 管则是使 B 管与大气连通 当 毛细管下端的液面下降 毛细管内流下的液体形成一个气承悬液柱 液体流出毛细管 下端后沿管壁流下 避免出口处形成湍流现象 或者是减少了 a 管液面升高对毛细管 中液流压力差带来的影响 除去 C 管仍可测定 但是要保证每次测量的体积都相同 不适用 乌氏粘度计由于有 C 管 故所加待测液的体积不用每次相同 即可以在黏度计中稀释直接稀释液体 若 除去 C 管 液体下流时所受到的压力差 gh 与管 B 中液面高度有关 故应保证每次测 量的体积相同 也即是另一种黏度计 奥氏粘度计 在本次实验中是不适用的 如 果没打开 C 则流出的时间过长 测出的分子量偏大 2 评价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优缺点 指出影响准确测量结果的因素 答 优点 方便 不必要使用什么复杂的仪器 就可以粗略估计高聚物分子量大小 省时 省力 缺点 由于高聚物分子量并不是一个定值 而是一个分子量分布宽度 所以当测量 时的一个很小误差可能会对高聚物的分子量最终影响很大 特别是相对分子量低的物质 分 子量分布稍微宽点将导致 Mark Houwink 方程不在适用 此时测量出来的高聚物的分子 量误差极大 而且高聚物一般不是一种物质 是一组分子量大小不同的一组物质 利用 Mark Houwink 方程测量时的误差会明显增大 特别是自制低分子量高聚物时 有时 Mark Houwink 方程完全不适用 实验要求严格 粘度计的干净干燥度 温度等均会带来实验误差 适用的相 对分子质量范围为 104 107 影响准确测定结果的因素 粘度计的干净干燥度 恒温 程度度 溶液的浓度 时间的测定等 3 粘度计的毛细管太粗太细各有何特点 答 乌氏粘度计的毛细管太粗的时候 流速过快 可能导致测的时间太快而未能及时 反应 因而测出来的时间可能不准确 乌氏粘度计的毛细管太细 流速过慢 虽然读 数较为精确 但花费的时间也较长 所以 乌氏粘度计粗细应该适当 4 为什么用 来求算高聚物的分子量 它和纯溶剂粘度有无区别 答 特性黏度与纯溶剂的黏度不一样 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是纯溶剂的黏 度 而特性黏度是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比浓黏度 还是存在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摩擦 的 根据高聚物分子量愈大 则它与溶剂间接触表面也愈大 也即摩擦愈大 表现出 来的特性黏度也愈大 从而可以从其特性黏度来测定高聚物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离婚协议范本
- 2025年房屋抵押贷款与房地产评估服务合同样本
- 2025版外聘讲师企业执行力提升合作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品牌形象广告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版三轮车车身涂装环保材料供应合同
- 2025版燃料油期货交易合同范本及风险控制细则
- 2025版新能源产业入股合同范本
- 2025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范本
-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全新科技项目居间合作协议
- 蚊虫消杀培训课件
- 智能建筑中机器人的应用与装配式施工技术
- 支架术后护理常规课件
- 贝尔面瘫个案护理
-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非外科强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2
- 教师培训Ai课件
- 妇产科子宫脱垂护理查房
- 检测机构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措施
- 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 专题:根据首字母填空 六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考点培优专项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驻村帮扶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