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电梯验收解释.ppt_第1页
内部资料-电梯验收解释.ppt_第2页
内部资料-电梯验收解释.ppt_第3页
内部资料-电梯验收解释.ppt_第4页
内部资料-电梯验收解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资料 制造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装箱单 产品出厂合格证 机房井道布置图 使用维护说明书 应含电梯润滑汇总图表和电梯功能表 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线路示意图及符号说明 电气敷线图 部件安装图 安装说明书 安全部件 门锁装置 限速器 安全钳及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 其中限速器与渐进式安全钳还须有调试证书副本 提交验收的电梯应具备完整的资料和文件 安装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安装自检记录 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 由电梯使用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安装完毕的电梯及其环境应清理干净 机房门窗应防风雨 并标有 机房重地 闲人免进 字样 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 安全 底坑应无杂物 积水与油污 机房 井道与底坑均不应有与电梯无关的其他设置 电梯各机械活动部位应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 各安全装置安装齐全 位置正确 功能有效 能可靠的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工程验收准备 验收解释 针对现场反馈诸多产品与国标有异议的解释问题 我部整理了反馈比较普遍的异议问题和有探讨意义的事项 供现场参考和安装过程中注意 对重防护栏 7588 5 6 1对重 或平衡重 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 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 30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2 5m的高度 特殊情况 为了满足底坑安装的电梯部件的位置要求 允许在该隔障上开尽量小的缺口 如有截去部位 其安装高度仍然按防护栏最底部300mm计算 厅门导向装置 7588 7 4 2 1层门的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 机械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 由于磨损 锈蚀或火灾原因可能造成导向装置失效时 应设有应急的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上 当上述情况发生时 吊门板下沉 应急导向装置嵌入导轨内侧 使厅门保持原有位置 从而 避免门扇坠落 曳引机手动盘车装置 7588 12 5 1如果向上移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 电梯驱动主机应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 以便借用平滑且无辐条的盘车手轮能将轿厢移动到一个层站 12 5 2如果12 5 1规定的力大于400N 机房内应设置一个符合14 2 1 4规定的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 因碟式马达无涡轮蜗杆减速装置 移动轿厢所需的操作力大于400N 所以 只需采用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即可 曳引机 轿底反绳轮防护罩 7588 9 7 1曳引轮 滑轮和链轮应根据表设置防护装置 以避免 人身伤害 钢丝绳或链条因松驰而脱离绳槽或链轮 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国标未强制要求设置曳引机防护罩 只要求最低限度应作防咬入防护 轿底绳轮要求 防钢丝绳或链条因松驰而脱离绳槽或链轮 防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Trys冲层距离 首先应阐明轿厢导轨顶端的反绳轮为电梯部件 而不应该按井道顶最低部件设定 这样X距离应按国标7588 5 7 1 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 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 1 0 035V2 m 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计算 注意 在井道勘查时应精确测量底坑深度 提升高度及A点 2 5m标准导轨与调节导轨的连接点 至顶层装饰完成面的垂直尺寸 避免X尺寸不符合国标要求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现场提出限速器铭牌未注明反转动作速度 但形式试验报告中有此检测内容 请现场积极与检验人员沟通 轿厢满载限速器 安全钳联动试验后 电梯无法向上提起 解释 电梯驱动系统必须设定电梯正常运行额定保护电流 不可能无限制加大额定保护电流 当发生上述情况时 必须采用人工方法提升轿厢 具体操作步骤 将导轨固定板 用压导板固定在轿厢导轨上 将钢丝绳绳夹 固定在曳引机侧的钢丝绳上 手拉葫芦 悬挂在导轨固定板上 吊钩钩入钢丝绳绳夹上 拉动葫芦手链 慢慢提升轿厢 同时释放安全钳锲块 曳引机底座未与承重梁螺栓连接 解释 MX18曳引机导向轮是直接用螺栓固定在曳引机底座 导向轮与曳引机已连成为一个固定载体 当曳引绳两端承载时 曳引机承受的是垂直向下的重力 由于导向轮与曳引机已成为一个固定载体 所以不存在曳引轮与导向轮之间产生向内的挤压力 所以也就不存在曳 引机纵向移动的可能 曳引轮及导向轮受力点分别垂直于轿厢及对重的悬挂中心 曳引机不承受横向的牵引力 曳引机不存在横向移动的风险 所以 曳引机底座不需要与工字钢承重梁固定 该安装方法符合我司对该电梯的设计理念 符合我司的电梯安装工艺要求及相关国标要求 安装注意事项 在电梯材料开箱清点时 及时收集和保管随即文件 合格证 形式试验报告等文件 并仔细核对曳引机型号编号 控制柜型号编号 限速器型号编号 安全钳型号编号 缓冲器型号 门锁型号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型号与材料是否相符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避免耽误电梯验收和移交 在安装过程中 安全部件必须严格按照电梯编号对应安装 避免造成无谓的返工整改 安装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安装自检记录 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 由电梯使用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安装完毕的电梯及其环境应清理干净 机房门窗应防风雨 并标有 机房重地 闲人免进 字样 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 安全 底坑应无杂物 积水与油污 机房 井道与底坑均不应有与电梯无关的其他设置 电梯各机械活动部位应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 各安全装置安装齐全 位置正确 功能有效 能可靠的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工程验收准备 验收解释 针对现场反馈诸多产品与国标有异议的解释问题 我部整理了反馈比较普遍的异议问题和有探讨意义的事项 供现场参考和安装过程中注意 对重防护栏 7588 5 6 1对重 或平衡重 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 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 30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2 5m的高度 特殊情况 为了满足底坑安装的电梯部件的位置要求 允许在该隔障上开尽量小的缺口 如有截去部位 其安装高度仍然按防护栏最底部300mm计算 厅门导向装置 7588 7 4 2 1层门的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 机械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 由于磨损 锈蚀或火灾原因可能造成导向装置失效时 应设有应急的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上 当上述情况发生时 吊门板下沉 应急导向装置嵌入导轨内侧 使厅门保持原有位置 从而 避免门扇坠落 曳引机手动盘车装置 7588 12 5 1如果向上移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 电梯驱动主机应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 以便借用平滑且无辐条的盘车手轮能将轿厢移动到一个层站 12 5 2如果12 5 1规定的力大于400N 机房内应设置一个符合14 2 1 4规定的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 因碟式马达无涡轮蜗杆减速装置 移动轿厢所需的操作力大于400N 所以 只需采用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即可 曳引机 轿底反绳轮防护罩 7588 9 7 1曳引轮 滑轮和链轮应根据表设置防护装置 以避免 人身伤害 钢丝绳或链条因松驰而脱离绳槽或链轮 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国标未强制要求设置曳引机防护罩 只要求最低限度应作防咬入防护 轿底绳轮要求 防钢丝绳或链条因松驰而脱离绳槽或链轮 防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Trys冲层距离 首先应阐明轿厢导轨顶端的反绳轮为电梯部件 而不应该按井道顶最低部件设定 这样X距离应按国标7588 5 7 1 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 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 1 0 035V2 m 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计算 注意 在井道勘查时应精确测量底坑深度 提升高度及A点 2 5m标准导轨与调节导轨的连接点 至顶层装饰完成面的垂直尺寸 避免X尺寸不符合国标要求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现场提出限速器铭牌未注明反转动作速度 但形式试验报告中有此检测内容 请现场积极与检验人员沟通 轿厢满载限速器 安全钳联动试验后 电梯无法向上提起 解释 电梯驱动系统必须设定电梯正常运行额定保护电流 不可能无限制加大额定保护电流 当发生上述情况时 必须采用人工方法提升轿厢 具体操作步骤 将导轨固定板 用压导板固定在轿厢导轨上 将钢丝绳绳夹 固定在曳引机侧的钢丝绳上 手拉葫芦 悬挂在导轨固定板上 吊钩钩入钢丝绳绳夹上 拉动葫芦手链 慢慢提升轿厢 同时释放安全钳锲块 曳引机底座未与承重梁螺栓连接 解释 MX18曳引机导向轮是直接用螺栓固定在曳引机底座 导向轮与曳引机已连成为一个固定载体 当曳引绳两端承载时 曳引机承受的是垂直向下的重力 由于导向轮与曳引机已成为一个固定载体 所以不存在曳引轮与导向轮之间产生向内的挤压力 所以也就不存在曳 引机纵向移动的可能 曳引轮及导向轮受力点分别垂直于轿厢及对重的悬挂中心 曳引机不承受横向的牵引力 曳引机不存在横向移动的风险 所以 曳引机底座不需要与工字钢承重梁固定 该安装方法符合我司对该电梯的设计理念 符合我司的电梯安装工艺要求及相关国标要求 安装注意事项 在电梯材料开箱清点时 及时收集和保管随即文件 合格证 形式试验报告等文件 并仔细核对曳引机型号编号 控制柜型号编号 限速器型号编号 安全钳型号编号 缓冲器型号 门锁型号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型号与材料是否相符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避免耽误电梯验收和移交 在安装过程中 安全部件必须严格按照电梯编号对应安装 避免造成无谓的返工整改 安装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安装自检记录 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 由电梯使用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安装完毕的电梯及其环境应清理干净 机房门窗应防风雨 并标有 机房重地 闲人免进 字样 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 安全 底坑应无杂物 积水与油污 机房 井道与底坑均不应有与电梯无关的其他设置 电梯各机械活动部位应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 各安全装置安装齐全 位置正确 功能有效 能可靠的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工程验收准备 验收解释 针对现场反馈诸多产品与国标有异议的解释问题 我部整理了反馈比较普遍的异议问题和有探讨意义的事项 供现场参考和安装过程中注意 对重防护栏 7588 5 6 1对重 或平衡重 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 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 30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2 5m的高度 特殊情况 为了满足底坑安装的电梯部件的位置要求 允许在该隔障上开尽量小的缺口 如有截去部位 其安装高度仍然按防护栏最底部300mm计算 厅门导向装置 7588 7 4 2 1层门的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 机械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 由于磨损 锈蚀或火灾原因可能造成导向装置失效时 应设有应急的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上 当上述情况发生时 吊门板下沉 应急导向装置嵌入导轨内侧 使厅门保持原有位置 从而 避免门扇坠落 曳引机手动盘车装置 7588 12 5 1如果向上移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 电梯驱动主机应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 以便借用平滑且无辐条的盘车手轮能将轿厢移动到一个层站 12 5 2如果12 5 1规定的力大于400N 机房内应设置一个符合14 2 1 4规定的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 因碟式马达无涡轮蜗杆减速装置 移动轿厢所需的操作力大于400N 所以 只需采用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即可 曳引机 轿底反绳轮防护罩 7588 9 7 1曳引轮 滑轮和链轮应根据表设置防护装置 以避免 人身伤害 钢丝绳或链条因松驰而脱离绳槽或链轮 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国标未强制要求设置曳引机防护罩 只要求最低限度应作防咬入防护 轿底绳轮要求 防钢丝绳或链条因松驰而脱离绳槽或链轮 防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Trys冲层距离 首先应阐明轿厢导轨顶端的反绳轮为电梯部件 而不应该按井道顶最低部件设定 这样X距离应按国标7588 5 7 1 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 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 1 0 035V2 m 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计算 注意 在井道勘查时应精确测量底坑深度 提升高度及A点 2 5m标准导轨与调节导轨的连接点 至顶层装饰完成面的垂直尺寸 避免X尺寸不符合国标要求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现场提出限速器铭牌未注明反转动作速度 但形式试验报告中有此检测内容 请现场积极与检验人员沟通 轿厢满载限速器 安全钳联动试验后 电梯无法向上提起 解释 电梯驱动系统必须设定电梯正常运行额定保护电流 不可能无限制加大额定保护电流 当发生上述情况时 必须采用人工方法提升轿厢 具体操作步骤 将导轨固定板 用压导板固定在轿厢导轨上 将钢丝绳绳夹 固定在曳引机侧的钢丝绳上 手拉葫芦 悬挂在导轨固定板上 吊钩钩入钢丝绳绳夹上 拉动葫芦手链 慢慢提升轿厢 同时释放安全钳锲块 曳引机底座未与承重梁螺栓连接 解释 MX18曳引机导向轮是直接用螺栓固定在曳引机底座 导向轮与曳引机已连成为一个固定载体 当曳引绳两端承载时 曳引机承受的是垂直向下的重力 由于导向轮与曳引机已成为一个固定载体 所以不存在曳引轮与导向轮之间产生向内的挤压力 所以也就不存在曳 引机纵向移动的可能 曳引轮及导向轮受力点分别垂直于轿厢及对重的悬挂中心 曳引机不承受横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