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报告_第1页
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报告_第2页
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报告_第3页
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报告_第4页
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报告为全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县委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和要求,做好学习调研段的调查研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20 字针” ,为了解掌握我局驻村帮扶联系点*村委会的农村现状,摸清该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确保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我于2016 年 4 月中下旬带领相关股室人员,多次深入*村委会各自然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县*镇*村委位于*县城正南方向 11 公理处,辖区内有 6 个自然村,6 个村民小组,共 462 户人家,总人口1663 人,全村以彝族和汉族为主。*村委会与通海县杨广镇的五脑山、杨梅沟两个村委会相接壤,与同属*镇的右所、王马、平地及法果 4 个村委会相连接,沿龙树山西坡由高到低成自然分布状态,海拨从 1650 米至 2000 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雨量充沛。耕地面积 2611 亩,人均耕地面积亩。耕地总面积中:田 710 亩,地 1901 亩,是典型的山区村委会。2 / 11二、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村委会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情况:*村委会现有耕地 2611 亩,人均耕地面积亩,全村主要是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XX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024 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3856 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821 万元,人均 3290 元,在*镇 27 个村居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委会。1、从业人同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 1663 人,其中:男性 879 人,女性 816 人,18 岁以下人数为 489 人,1860 岁之间人数为 1007人,60 岁以上人数为 189 人,劳动力人口数为 1386 人。根据 XX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 1386 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 1322 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为人口 7 共 64 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其中:7 人从事交通运输业,9 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48 人从事其他行业。2、产业结构情况。在农为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粮食、3 / 11烤烟、蔬菜、经果、畜牧”五个产业为主。大春以种植粮食、烤烟为主;小春以种植萝卜、蔬菜为主。以 XX 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6582 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1970亩,总产量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包谷、小麦为主,水稻次之,经济作物主要是以烤烟为主,以蔬菜、柿子、油料为补充,畜牧以圈养杂交猪、鸡为主。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现建设有乡村公路 3 条,约公里,田间道路 12 条,约 60 公里,全部道路均为土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水库共 6 个,小水窖 200 多口,水池 6 个,沼气池 65 口。、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村委会建设有一所卫生所,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小组上建有 2 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委会享受农村低保 72 户 140 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 1519 人,参合率 92;建有小学 1所,小学生 281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初中生 91 人,入学率 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 9 人,4 / 11其中:村党支部委员 4 人,村民委员会委员 5 人;全村共有党员 48 人,其中:男性党员 42 人,女性党员 6 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 23 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上一篇:关于科学维权的思考 下一篇:县运输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县城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下雨天仍无法行走,从而影响了民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库、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村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 6 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有的小组村还实现道路硬化等;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现村委会还没有科技文化活动室。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投入资金不足、投入困难,均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5 / 11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手工状态,增加了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制约和影响,使农业增效、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XX 年,*村委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3856 元,在*镇仍至全县村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具有一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柿子、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村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6 / 11动、不积极,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5、新农村建设, “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干部、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库、水池等农村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制度办法不到位。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的比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亮木箐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7 / 11四、对策及建议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 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一篇:关于科学维权的思考 下一篇:县运输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 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对此村委会要配齐村组领导班子,主要是要尽快落实亮木箐空缺小组组长一事。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8 / 11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要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特别是乡镇一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在项目规划上,近两年*村委会在项目规划上的重点一是加强村委会至县城乡村公路修缮、养护,保障公路的畅通,争取能列入路面硬化项目;二加强 6 个水库的巡查、维护工作保障部分村组的生产、生活用水,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要力争列入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三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小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卫生共厕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2016 年,在新农建设项目的实施上,*村委会应以普土寨小组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为主,兼顾学校9 / 11软硬件等其他建设项目。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民农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如烤烟,应多在努力烤烟的提高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等方面作文章、下功夫。现在*村的蔬菜产业已初步形成,要在如何和开拓市场、建设市场信息沟通渠道等方面进行探索,推动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另外对于刚刚起步的柿子和核桃的种植产业,在气候造宜的地区,应于大力扶持,为*村委会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但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10 / 11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和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村干部、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