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理性情绪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1页
个案工作理性情绪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2页
个案工作理性情绪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3页
个案工作理性情绪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4页
个案工作理性情绪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ational EmotiveTherapy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教学目的 了解理情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学习理情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掌握理情情绪治疗模式的方法评价理情情绪治疗模式的贡献和局限 情绪脸谱 伤心 痛苦 害怕 困惑 满足 疲惫 惊讶 害羞 焦虑 担心 快乐 生气 红楼梦 林黛玉VS薛宝钗 主题 飘舞的柳絮林黛玉 嫁与东风春不管 凭尔去 忍淹留薛宝钗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 有不同的看法 解梦 秀才的三个梦 1 自己在墙上种白菜2 下雨天 他戴了斗笠还打伞3 有一代银子高挂在梁上 旁边有一竹竿算命先生 高墙上种菜 白费劲 戴斗笠打雨伞 多此一举 银子挂到梁上去 竹竿放在旁边 白搭店老板 参考解释 高墙上种菜 高中 戴斗笠打雨伞 有备无患 银子挂在梁上 旁边还有竹竿 轻而易举 人并不被事情所困扰 而是被对该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爱比克 泰德 哲学家 你这人真好 他喜欢我 真好 高兴 开心他仅在安慰我吧 伤心 生气我不怎么样 这人干嘛 怀疑 困惑哼 讨好我 想利用我 厌烦 敌意 一 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重要理论分析模式 它除了具有较有影响的ABC理论之外 还有一套相对系统完备的独特的个案辅导技术 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与肯定 因此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在当代个案工作中具有较为广泛 重要的影响 1 创立人物 阿尔伯特 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 9 2007 7 是一位美国临床心理家 1955年发展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也是1960年代美国性解放运动的先驱 2 理论发展 艾利斯最初采用心理分析方法 但逐渐对其感到不满 并对行为修正模式表示怀疑 1955年 艾利斯创立该模式 并与合作者罗伯特 哈帕 R A Harper 将其称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60年代 该模式受到很多人的批评 60年代末 该模式开始逐渐被人们接受 艾利斯在纽约成立了理性生活学会和理性情绪治疗研究所 进入80年代 该模式成为国际知名的一种理论分析模式并被广泛运用 二 理论基础 1 对人性的基本假设2 ABC理论3 非理性信念4 次级症状 1 对人性的基本假设 1 人天生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 情绪问题来自于非理性信念 2 人天生有容易受人影响倾向 尤其童年时候 3 人的思想 行为 情绪是互相影响同时存在 4 人有谴责自己 他人及周围事物的强烈倾向 5 人惯于以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作为生活准则 6 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 7 人的存在就是价值 而不是由他们的能力 表现等决定的 对大多数人来讲 不管他们受过何种教育 也不论他们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长大 人类天生就 倾向于进行 钻牛角尖 的思维 倾向于过于易受暗示影响和过分概括化 倾向于无端的焦虑不安和生气 人类天生就有一种异常强大的倾向 要求并坚持他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得尽善尽美 一旦他们未能立刻得到想要的东西 就狠狠地谴责自己 他人及这个世界 艾利斯 要认识到绝大多数忧虑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40 从未曾发生过 30 是忧虑曾经发生的事 12 担忧别人的想法 10 是无关紧要的事 8 是相当值得考虑的事 但其中的一半是你无法控制的 因此96 的事是不必忧虑的 在艾利斯看来 正是这种先天倾向 容易使人在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发展出非理性的生活态度 造成心理失调 对这种先天倾向 艾理斯有以下四点基本看法 1 人具有庸人自扰 没事找事担心 的本性 人常为情绪所困扰 而情绪困扰的原因 多半是自己的想法太多造成的 很少是外因造成的 2 人有思考能力 但思考涉及到自身问题时 并常常倾向于从对自身不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3 不需要有事实根据 单凭想像即可形成信念 这是人类异于禽兽的独有特征 而过多的无中生有的消极想像 常将个人自己带入愈想愈苦恼的困境 如鬼 地狱 祥林嫂的想象 4 人有自毁倾向 也有自救能力 克服人的自毁倾向 发展人的自救能力 正是理情治疗法的目的 2 ABC理论 1 基本概念A activatingevent 诱发事件 B belief 信念 C consequence emotionalandbehavioral D disputinginterventionE effectF newfeeling 2 基本观点 不良的情绪或行为C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A本身引起 而是由经历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引起 应该通过D驳斥B 取得E 从而产生新感觉F 不是 A Activatingevents C Consequence 而是 AB Belief C应该 D disputing E effect F Feel Case 非理性信念对情绪的的影响 3 非理性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 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而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非理性信念 不良的情绪反应 常常并非来自事件本身 而是来自人们对此事件的认识 尤其是不正确的 偏激的认识 人们称之为非理性信念 艾利斯根据其临床经验 提出了人常有的11种非理性信念 并对它们之所以是非理性的 作出了解释 一个人绝对需要周围其他人 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这观念实在是个假象 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若人相信这个观念 他就会干辛万苦 甚至委屈自己来取悦他人 以获取每个人的欣赏 但结果必定失望 会令自己感到沮丧 失望 受挫和被伤害 艾利斯认为正确的观念是 人不一定需要被爱 他会让自己去表达爱 成为可爱的人 追求积极和富有创造力的人生 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 最低限度在某一方面有成就 有才干 能胜任 这才是有价值的人 这是个永远无法做到的目标 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人能达到这标准 人可能在某些事项中有优越的表现 也可能有很多的长处 但要做到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事 倘若一个人坚持这目标 结果人生中注定会是个 失败者 在自己制造的悲剧中 徒自伤悲 而且在一生中 要永远无终止地竞争 疲于奔命而最终仍是一事无成 艾利斯认为正确的观念是 一个理性的人 会凡事尽力而为 但不计较成败得失 只享受那尽力而为的过程 他之所以尽力而为 不为取悦别人 也不为超越他人 只求向自己交代 也能接纳自己所犯的错误 世上有些人是卑劣的 对他们的恶行应给予严厉谴责和惩罚 每个人都会犯错 而责备和惩罚都无法导致行为的改变 同时 人偶然犯错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不应该因人们一时的错误就将他们视为无用和无价值的人 以致对他们产生极端的歧视和排斥 艾利斯认为正确的观念是 一个理性的人不会因人们所犯的错误而批评或责备他们 了解到人犯错主要是出于他们的愚昧 无知或情绪困扰 他会尝试接纳和帮助他们 当他认为别人犯了错的时候 他会尝试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为何他们会犯错 他也会尝试去阻止他们继续犯错 如不成功 他会对自己说 他继续犯错 真是可惜 但从我的观点来看 这不是什么大灾难 当事情不如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发展 那就是最糟糕不过的事了 不愉快是自然的反应 但若因有一点事情感到不如意 就像大难临头般凄惨 则不但于事无补 反而会令事情恶化 倒不如适当地去正视即使不如意的事 能改变的就努力改变 至于改不了的 就只能学习去接纳了 人的不快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 人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悲伤和情绪困扰 这观念是错误的 因为事实上人是由于自己的观感和对事物所作的解释而导致心理伤害的 外在的事物并不直接伤害和影响我们 艾利斯认为正确的观念是 一个理性的人会知道情绪是由自己所控制 因为它是受自己的看法 思想 评价等影响 所以 要控制或改变自己的情绪并非没有可能 对于危险和灾难性的事件 应给予不断的关注 随时注意它发生的可能性 即凡事多从坏处着想 虽然 我们对事情先有心理准备 考虑到危险事物发生的可能性 并且计划如何避免 或虑及不幸事情一旦发生时 该如何减低其后果的恶劣 都是明智之举 但过分忧虑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 而且会令人遇事时感到软弱无用 其实在人生中 可怕的事要发生时 谁也不能避免 杞人忧天只会令生活变得沉重没有生气 我们倒不如努力增强自信 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总可以有能力面对生活和做出适应 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责任实在不容易 不如逃避来得省事 逃避问题 固然可以拖延一阵儿 但问题始终存在 换言之 那并没有将问题解决 同时一旦时间拖长了 会令问题恶化 要处理时 就会百上加斤 而且要是我们不努力处理存在的问题 很可能就会连锁地产生其他许多的问题和困难 这实在是不容忽略的 艾利斯认为正确的观念是 在逃避困难时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解脱 但却带来将来更多的问题和困扰 所以 一个理性的人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 才可增强自信心 生活过得更充实 对将来的人生更具信心 人总是需要依赖别人 而且要找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依赖 人虽然不完全 但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独特的个体 这观念十分重要 因为在人生中 虽然我们有亲人 也有朋友可以帮助自己 但生活中却仍总会有要单独面对人生遭遇的时刻 因此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和磨练 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况且 当一个人要依赖他人的时候 自己就自然落在次要的地位 对个人的自我形象和成长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艾利斯认为正确的观念是 基本上人生在这世界上都是单独 所以 独立和对自己所作的决定负责未必是一件坏事 当真的有需要时 才寻求和接受帮助 但如杲为了要证明自己坚强而拒绝任何帮助 则为非理性 过去的经历对人目前行为的影响是不可改变的 不错 我们承认已发生的事实 是无法改变的 但并不是说那些事实会决定一个人现在和将来的行为 因为人本身是有能力做出改变的 已发生的事 是个人的历史 只要我们改变对那些事情的看法 承认可能存在的限制 而善用仍有的机会和能力 生命依然是可以有突破 将来仍然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 艾利斯认为正确的观念是 一个理性的人会接纳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受过去所影响的事实 但他也明白现在是明天的过去 所以 改变现在 会令每个明天更加美满 他会客观分析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以图改变目前的境况 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 应该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 关心他人 是件极好的事 为他人的遭遇而哭泣 也是人类可贵的表现 但倘若我们因为过分投入以致被压得透不过气 或因此弄到自己情绪也失去平衡和稳定时 那就不但会伤害自己 同时也会变得没有能力去为他人解决问题和提供援手了 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完美的解决方法 如果无法找到这个完美的方法 则会很痛苦 由于人生极其复杂 如果凡事要寻求完美的解决方法 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人类的苦难与遭遇 也未必可以完全做出解释 倘若我们坚持要寻求答案 只会令自己感到无边的沮丧 艾利斯认为正确的观念是 一个理性的人当遇到难题 他首先去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从中找出一个较实际及可行的 他知道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解决方法 1 非理性信念的特征 绝对化关键词 必须 应该 一定 绝对 过分概括化 以偏概全 关键词 天生如此 绝对不好 绝不可能 总是 糟糕之极 灾难化 关键词 彻底失败了 世界末日到了 全完了 丢尽了人 2 非理性信念的根源 Ellis认为社会中的非理性 绝对性信念 如 必须 应该 需要 一定 等用词或理念 对人类非理性与不良适应有大的影响 Ellis认为非理性 绝对性信念根源于早年生活经验 儿童早年常被迫接受家庭 朋友 老师的态度 信念与价值观 而这些态度 信念与价值观常常是非理性的 如太多的 必须 需要 完美 与 绝对 从而使儿童产生较多的情绪与行为问题 3 非理性信念的分类 4 区分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的标准 4 次级症状 次级症状 是指求助者会以非理性的信念对待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困扰 从而造成情绪失调症状加重的现象 即日常所说的对焦虑的焦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 当工作者在处理初级症状时 需要注意区分和解决次级症状的问题 三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方法与技巧 一 治疗目标 二 工作员角色与案主角色 三 治疗技巧 四 治疗过程 五 运用此模式的主要原则 一 辅导目标 1 帮助求助者消除不适当的情绪反应2 帮助求助者改变不良的非理性信念 二 工作员与案主角色 工作员 一个主导的角色 1 指出案主的问题与它的非理性想法有关 2 告诉案主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 改变案主的想法 放弃非理性信念 4 帮助建立理性的人生哲学 案主 一个学生的角色 1 明白自己的情绪困扰是非理性心念所致 2 了解自己情绪困扰的原因 3 必须改变非理性的信念 否则不能改变情绪困扰 三 治疗技巧 1 检查技巧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和辨别情绪和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具体方法 2 辩论技巧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运用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帮助求助者改变原有的非理性信念 形成较为现实的 理性的生活方式 四 治疗过程 1 明确辅导要求告诉案主非理性信念与其情绪的关连 2 检查非理性信念确定情绪或行为问题 C 确定与情绪或行为问题关连的事件 A 确定与情绪困扰同时产生的心中的想法 B 帮助案主澄清这些想法中的非理性信念 3 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反驳案主的非理性信念 学习讨论理性信念 4 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 巩固辅导效果练习 内化 布置家庭功课 五 运用此模式的主要原则 1 注重综合运用各种辅导技巧 2 注重对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进行分析 辨别和争论3 注重把求助者的面谈辅导和自助辅导结合起来 一 贡献 强调非理性信念对求助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强调工作者积极主动介入个案过程 采取开放的态度综合运用各种技巧 二 局限 过分强调工作者积极介入个案过程 忽视对案主内部感受的分析和理解 四 贡献与局限 五 应用与评价 1 关于理论假设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贡献是众所公认的 它揭示了非理性信念 不合理思维在导致人们心理困扰中的作用 提出了人类的知情关系理论 我们在现实中也发现 有不少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确与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有关 虽然认知并不是心理障碍惟一的原因 但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然而 理性情绪疗法过分夸大了认知的作用 它把一切困扰都完全归因于非理性信念的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情绪困扰并非仅仅与认知有关 有时还与社会 家庭 成长经历等客观因素相关 对此我们不应忽视 2 关于技术方法费时少 收效快 技术简单易行是理性情绪疗法的显著特点 理性情绪疗法的一些技术可以为普通人理解和掌握 一些受情绪困扰不太严重者也可以通过做认知家庭作业 自我陈述与对话分析等练习来转变非理性信念 理性情绪疗法所采用的家庭作业形式 不仅可以巩固咨询效果 而且具有自我训练的价值 可以减少和预防来访者的依赖性 这些都是该疗法的优越性 但是 理性情绪疗法中的咨访关系建立需要由咨询师的人格 知识 技能 知觉与判断的准确性等多种因素来保证 否则 咨询师的权威指导有可能直接误导甚至伤害来访者 为此 我们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 慎重使用直接的指导 指导对于提高咨询效果是明显的 但倘若使用不当或仅仅为了缩短咨询时间而立即武断地告诉来访者对与错 应怎样做 则可能伤害来访者或引起来访者的阻抗 且不利于来访者自主性的发挥 所以指导时 咨询师应把握好分寸 避免出现冲突和来访者口服心不服的现象 另外 在指导过程中 咨询师的价值体系会影响来访者的价值观念 因而 咨询师自身的价值观念必须是健康的 并尽量保持价值中立 不能强迫来访者接受自己价值观念 第二 慎重使用面质技术 理性情绪疗法常常使用驳斥 辩论 对抗等面质技术 这是理性情绪疗法咨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但面质使用不当 容易使来访者产生某种被侵犯的感觉 引起抵触情绪 来访者可能因为承受不了这种咄咄逼人的会谈而中断咨询等 所以 我们在使用面质技术时 要特别注意尊敬来访者的人格 把握好火候与分寸 3 关于适用对象理性情绪疗法是一种认知取向的技术 对于由认知偏差导致的多种神经症患者和一般情绪问题的来访者比较容易奏效 而它的认知领悟与理性分析技术 通常更适合于年轻的大 中学生 以及智商和文化水平较高 领悟能力较强的来访者 对于那些年龄太大或太小 智力和受教育程度太低以及对该方法有偏见的人 就不太合适 六 认知治疗与理性情绪行为治疗异同 相似之处首先 两大学派都强调并充分论证了认知对个体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重要作用 其次 贝克认知疗法吸收了理性情绪疗法的若干原则 与理性情绪疗法有许多相似的技术和策略 在技术上 它们都是一种积极 直接 用时较短的方法 都使用质疑绝对化 情绪想象等认知技术 在咨询策略上 都对人们常见的一些不良认知进行了概括 都有助于我们在咨询中尽快发现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或认知歪曲 再次 除了主要使用认知技术外 它们还都使用了情绪和行为的技术 最后 它们都适用于多种心理障碍 都是一种简单易行 比较有效的咨询方法 不同之处 首先 理性情绪疗法更强调对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辩论 而贝克认知疗法则是帮助来访者把信念变为可以检验的假设 更强调协同检验而不是着重于对来访者进行理性教育 其次 贝克认知疗法更注重不同心理障碍的认知歪曲和感受的不同 而理性情绪疗法则专注于改变不合理信念而没有具体研究不同心理障碍的特殊性 最后 它们对咨访关系的态度也有所差异 艾利斯认为要建立一种 高度指导性 的 师生教育式 咨访关系 而贝克则认为要建立一种 引导性 的 科学研究型 咨访关系 贝克认知疗法更强调与来访者一起用事实协同检验自动思维和信念而不太强调辩论 所以它比理性情绪疗法更重视咨访合作 从而使得这种方法更加有效 使得来访者更加心服口服 案例1 12岁的小孩感到愤怒和沮丧 emotiveconse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