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_第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_第2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_第3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_第4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 满分为 满分为 7070 分 分 题号题号一一二二三三四四总分总分 得分得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共 共 2020 分 单选题 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一大题后的答案栏中 答在其他分 单选题 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一大题后的答案栏中 答在其他 地方的无效 地方的无效 1 1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 A 在菏泽用普通茶壶烧开水 沸水的温度可达 在菏泽用普通茶壶烧开水 沸水的温度可达 100 100 B B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 1N1N C C 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6 106 103 3N N D D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 1 2m1 2m 2 2 你在上体育课时 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 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 下列联想错误 你在上体育课时 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 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 下列联想错误 的是 的是 A A 跳远助跑跳远助跑 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 B 引体向上引体向上 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 C 踢足球踢足球 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 D 仰卧起坐仰卧起坐 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3 3 如图所示 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 不计空气如图所示 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 不计空气 阻力 阻力 A A 重力 支持力 重力 支持力 B B 重力 支持力 推力 重力 支持力 推力 C C 重力 摩擦力 冲力 重力 摩擦力 冲力 D D 重力 摩擦力 推 重力 摩擦力 推力力 4 4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B 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 C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D 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5 5 在日常生活中 用 在日常生活中 用 100N100N 的拉力不能提起重的拉力不能提起重 150N150N 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 A 杠杆 杠杆 B B 斜面 斜面 C C 一个定滑轮 一个定滑轮 D D 一个动滑轮 一个动滑轮 6 6 如图所示 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 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如图所示 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 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 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水面的过程中 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F 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 h h 的关的关 系的是系的是 7 7 如 如 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 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当船在高速航行时 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 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当船在高速航行时 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 体抬高离开水面 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体抬高离开水面 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8 8 如图所示 甲 乙两物体在拉力 如图所示 甲 乙两物体在拉力 F 的作用下 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的作用下 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 空气阻力 则空气阻力 则 A 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B 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C 拉力 拉力 F甲 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 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 F乙 乙做的功 做的功 D 拉力 拉力 F甲 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 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 F乙 乙的功 的功 率率 9 9 如图所示是圆柱形铁桶横截面示意图 为了将铁桶滚上台阶 示意图中 如图所示是圆柱形铁桶横截面示意图 为了将铁桶滚上台阶 示意图中最省力的是最省力的是 1010 图 图 10 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 不计机械重和摩擦 其中所需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 不计机械重和摩擦 其中所需 动力最小的是动力最小的是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 二 填空题二 填空题 每空 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0 分 分 1111 在 在 MH370 失联后 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 导弹护卫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失联后 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 导弹护卫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 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 17 批护航编队参与了搜救工作 批护航编队参与了搜救工作 1 当军舰在平静的水面上航行时 它所受的浮力 它的总重力 选填 当军舰在平静的水面上航行时 它所受的浮力 它的总重力 选填 大于大于 等于等于 或或 小于小于 2 当军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 军舰舱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选填 当军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 军舰舱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选填 增大增大 减小减小 或或 不变不变 12 2 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由于 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由于 对人体造成伤害 安全带做得宽大 与人体有足对人体造成伤害 安全带做得宽大 与人体有足 够的接触面积 能够够的接触面积 能够 13 3 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遇到一障碍物时 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遇到一障碍物时 小车停下 木块从车上的小车停下 木块从车上的 a 点滑至点滑至 b 点 如图 点 如图 是因 是因 为木块具有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 木块能停在 b 点 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点 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 填 左左 或或 右右 的摩擦力作用 的摩擦力作用 1414 如图 如图 14 4 所示 所示 OA 是轻质杠杆 已知是轻质杠杆 已知 OB 2AB B 点所挂重物的重力为点所挂重物的重力为 6 牛 牛 A 端竖端竖 直向上拉着 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 则力直向上拉着 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 则力 F 的大小为的大小为 牛 此时杠杆为牛 此时杠杆为 杠杠 杆 选填杆 选填 省力省力 或或 费力费力 保持作用点不 保持作用点不变 当力变 当力 F 向左倾斜时 为使杠杆仍然保向左倾斜时 为使杠杆仍然保 持水平静止 则力持水平静止 则力 F 的大小将的大小将 选填 选填 增大增大 不变不变 或或 减小减小 15 5 小亮利用如图 小亮利用如图 15 5 所示装置 研究所示装置 研究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物体所受拉力与物体所受浮力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物体所受拉力与物体所受浮力 的关系的关系 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随物体所受浮力随物体所受浮力 F浮 浮变化的图像 变化的图像 请你根据图像分析 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你根据图像分析 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1 2N 时 时 F浮 浮 N 三 作图 实验与探究题 三 作图 实验与探究题 20 0 分 分 16 6 6 分 分 1 图 图 16 6 是一吊灯挂在天花板的示意图 在该图中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 是一吊灯挂在天花板的示意图 在该图中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 2 如图 如图 17 7 所示的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 现以所示的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 现以 O 为支点 在为支点 在 A 点处提壶耳向杯点处提壶耳向杯 中倒水 请画出作用在中倒水 请画出作用在 A 点的最小的动力点的最小的动力 F 及其对应的力臂及其对应的力臂 L 1717 6 6 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如图 如图 2020 a 杠杆在支架上 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杠杆在支架上 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当杠杆在水平调节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杠杆自重的力臂为位置平衡时 杠杆自重的力臂为 cm 2 如图 如图 2020 b 在 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 好处是好处是 若左边钩码离支点 若左边钩码离支点 20cm 右边挂钩离支点 右边挂钩离支点 15cm 每个钩码 每个钩码 重为重为 0 5N 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 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 N 3 如图 如图 2020 c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与图 与图 b 相比 相比 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 选填 变大变大 变小变小 或或 不变不变 1818 8 分 某小组分 某小组 同学为了同学为了 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让若干小球先后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滚 让若干小球先后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滚 下 从下 从 A 到到 B 沿水平面做匀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然后在速直线运动 然后在 B 点分别撞击同一个小木块 并推着木点分别撞击同一个小木块 并推着木 块水平移动一段距离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推得越远 表示小球撞击前的块水平移动一段距离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推得越远 表示小球撞击前的 动能越大 他们在如图动能越大 他们在如图 21 1 所示的装置上安装了数据采集系统 自所示的装置上安装了数据采集系统 自动生成小球在动生成小球在 AB 段运动中的段运动中的 S t 图像 并测量了不同小球在水平面推动同一木块移动的图像 并测量了不同小球在水平面推动同一木块移动的 距离 部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图距离 部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图 21 所示是其中两次质量为所示是其中两次质量为 0 1 千克的小球中从不同高度千克的小球中从不同高度 滚下来在滚下来在 ABAB 段运动的段运动的 S t 图像 图像 实验序号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 千克 小球质量 千克 小球速度 米小球速度 米 秒 秒 木块移动的距离 米 木块移动的距离 米 10 1 0 2 20 1 0 8 30 20 21 6 40 30 22 4 5 6 1 请根据 请根据 S t 图所提供的信息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图所提供的信息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2 该小组同学在检查实验数据时发现还有甲 该小组同学在检查实验数据时发现还有甲 0 1 千克 千克 0 3 米米 秒 秒 1 8 米 米 乙 乙 0 4 千千 克 克 0 2 米米 秒 秒 3 2 米 两组数据没有填写入表格 随后马上将甲 乙两组数据依次补填在米 两组数据没有填写入表格 随后马上将甲 乙两组数据依次补填在 实验序号实验序号 5 和和 6 中 中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的所有数据及相关条件进行分析 可得出初步结论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的所有数据及相关条件进行分析 可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分析比较 分析比较分析比较 四 计算题 四 计算题 2020 分 分 1919 工工人人用用如如图图22 所所示示的的滑滑轮轮组组将将一一重重400N 的物体的物体 10s 内匀速提高了内匀速提高了 10m 若若所所用用的的拉拉力力为为150N 不不计计绳绳重重和和摩摩擦擦 1 拉拉力力做做的的有有用用功功是是多多少少 总总功功是是多多少少 2 拉拉力力的的功功率率是是多多少少 3 该该滑滑轮轮组组的的机机械械效效率率为为多少 多少 20 0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轻质圆筒 筒内装有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轻质圆筒 筒内装有 0 2 米深的某液体 如图米深的某液体 如图 24 a 所示 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 所示 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 10 2米 米 2 高为 高为 0 1 米的圆柱米的圆柱 体 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 弹簧测力计示数体 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 h 的关系如图的关系如图 24 b 所示 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 筒内液体没有溢出 圆柱体不碰到筒底 所示 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 筒内液体没有溢出 圆柱体不碰到筒底 若若 F1 9 8 牛 牛 F2 1 96 牛 求圆柱体浸没牛 求圆柱体浸没 时所受浮力时所受浮力 F浮 浮 筒内液体的密度 筒内液体的密度 液 液 圆柱体未浸入时筒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圆柱体未浸入时筒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p液 液 2014 20154 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平测试 八八 年年 级级 物物 理理 试试 题题 答答 案案 满分为 满分为 70 分 分 一 选择题 每题一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分 共 2020 分 分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 B BD DA AD DC CB BD DB BC CD D 二 填空题 每空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分 共 10 分 分 1111 等于等于 减小减小 12 2 惯性惯性 减小压强减小压强 13 3 惯性惯性 左左 14 4 4 4 省力省力 增大增大 15 5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