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_第1页
结肠黑变病_第2页
结肠黑变病_第3页
结肠黑变病_第4页
结肠黑变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申购PET/CT汇报材料,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河科大一附院胃肠肿瘤外科,目录,流行病学及病因,病理及临床,一,二,治疗及预后,三,一、流行病学,Billiard在1825年首先描述了结肠黏膜的黑色素沉着现象,1857年Virchow将其命名为MC。随着便秘病人的增加和肠镜诊断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病率在我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大于60岁,病变部位以近端结肠多见,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包括阑尾,一般不超过回盲部。,一、病因,结肠黑变病无种族遗传性,常见于老年人,至今确切病因尚不清楚。长期口服泻药(蒽醌类药物)溃疡性结肠炎年龄,二、病理,肠镜下观察结肠黏膜光滑、完整,可见浅棕色、棕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呈条纹状、斑片状、虎皮状改变,可网络状间断或连续分布,肠腔明显变暗组织学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大致正常,黏膜下层增厚水肿,固有层内有大量密集或散在分布的巨噬细胞,形态不规则,胞质内充满色素颗粒,细胞核被遮盖,.,二、病理,二、病理,色素沉着程度分级度,呈浅黑色,类似豹皮,黏膜血管纹理隐约可见,病变多较局限,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不很清楚。度,暗黑褐色,在暗黑褐色黏膜间有线条状的乳白色黏膜,多见于左半结肠或某一段结肠黏膜上,黏膜血管不清楚,与正常黏膜有明显分界。度,深黑褐色,在深黑褐色黏膜间有细小乳白色线条状或斑点状黏膜,黏膜下血管看不见,此种表现多见于全结肠型。,二、临床表现,腹胀便秘排便困难下腹部隐痛食欲下降,二、诊断依据,肠镜: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黏膜固有层内有大量含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黑色素染色阳性,而铁染色阴性。临床表现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二、鉴别诊断,棕色肠道综合征主要见于脂肪泻的患者,本质是脂褐素沉积于肠道平滑肌细胞核周围,使结肠壁呈棕褐色,而结肠黏膜无色素沉着。出血性结肠炎及肠黏膜下片状出血病变多较局限,且病变黏膜呈紫红色或黏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