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教学安排 5 18周 授课50学时实验6学时1 钢的组织观察2 钢的普通热处理3 钢的顶端淬火 王迎春010 68913937 801wangyc 办公室 5号楼222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20 作业 课堂表现 考勤实验考试成绩 80 考试方式 闭卷 推荐参考书 陆兴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热处理工程基础 胡光立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钢的热处理 夏立芳 哈工大出版社 2007 金属热处理工艺学 吉择升 哈工大出版社1999年 热处理炉 什么是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 保温一定的时间 然后以预定的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工艺 可热处理性三个过程 加热 保温 冷却 3 热处理设备 2 热处理工艺 1热处理原理 主要内容 讨论金属及合金在固态下的相变规律 影响因素 研究热处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加热 保温 冷却的方法使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以获得工件要求的使用性能的技术 实现热处理工艺的各种设备 一 热处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作用 地位零件机械制造过程重要工序零件的制造路线 坯料 铸 锻 焊等热加工 预备热处理 粗加工 最终热处理 精加工 热处理 成品 绪论 机床零件中的60 70 汽车零件中的70 80 模具产品中几乎100 的零件需要进行热处理 齿轮 刀具 不同零件通过选材和正确的热处理获得要求的性能 热卷大弹簧 滚珠轴承 1 获得最终使用性能 热处理主要作用 齿面磨损 提高零件使用寿命 绪论 2 改善毛坯工艺性能 以利于冷 热加工如切削 塑性加工 疲劳断裂 二 热处理发展概况人们在开始使用金属材料起 就开始使用热处理 其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 民间技艺阶段铁器时代 铸铁的柔化处理石墨化退火和脱C退火根据现有文物考证 出土的春秋战国的铁器 经分析 有表面脱C和石墨化组织 战国中 晚期 发明了淬火技术 据秦始皇陵考古发现 兵马俑中的武士佩剑制作精良 古书中有 炼钢赤刀 用之切玉如泥也 西汉 化学热处理渗C和CN共渗 汉代开始 我国热处理技术就有文字记载虽然我们的祖先掌握了很多热处理技术 但是发展缓慢 绪论 2 技术科学阶段 实验科学 金相学大约从1665年1895年 主要表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阶段 1665年 显示了Ag Pt组织 钢刀片的组织 1772年 首次用显微镜检查了钢的断口 1808年 首次显示了陨铁的组织 后称魏氏组织 1831年 应用显微镜研究了钢的组织和大马士革剑 1864年 发现了索氏体 1868年 发现了钢的临界点 建立了Fe C相图 1871年 英国学者T A Blytb著 金相学作为独立的科学 在伦敦出版 1895年 发现了马氏体 绪论 3 建立了一定的理论体系 热处理科学 C 曲线的研究 马氏体结构的确定及研究 K S关系的发现 对马氏体的结构有了新的认识等 建立了完整的热处理理论体系 绪论 二十世纪以来 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它新技术的移植应用 金属热处理得到更大发展 1901 1925年 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 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 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 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 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 60年代 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 发展了离子渗氮 渗碳工艺 激光 电子束技术的应用 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绪论 第一部分热处理原理 加热冷却过程中相的转变热处理前提一 金属固态相变的分类 一 按原子迁移情况 动力学 1 扩散型相变 依靠原子或离子的扩散进行 如同素异构转变 多形性转变 平衡脱溶转变 共析转变2 非扩散型相变 原子或离子不发生扩散 3 半扩散型相变 半径小的原子或离子发生扩散 半径大的原子或离子不发生扩散 第一章金属固态相变基础 二 按平衡状态 热力学 1 平衡相变缓慢加热或冷却转变符合平衡相图的规律 2 非平衡相变加热或冷却快平衡相图不能反应转变规律 二 金属固态相变的一般特征以新相和母相之间的自由能差作为相变的驱动力 大多数通过形核和长大两个过程来完成 不同于液相凝固的特点 一 新相和母相间的界面和界面能界面能 形成新相界面时 因同类键 异类键的结合强度和数量变化引起的化学能 由界面原子的不匹配产生的点阵畸变能 固态相变时 新相与母相的相界面是两种晶体的界面 按其相界面上原子间匹配程度可分为三种 共格界面 半共格界面 非共格界面 1 共格界面原子匹配得好界面上能量低但弹性应变能高 理想的共格界面 对称孪晶界实际两相点阵总有差别 点阵结构不同 点阵错配 或点阵参数不同 体积错配 界面附近产生弹性应变 2 半共格界面 相界面上产生刃位错 以降低界面的弹性应变能 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 相邻晶体在相界面处的晶面间距相差较大 错配度 大 则弹性应变能大 3 非共格界面两相在相界面处的原子排列相差很大时 相界面处完全失配 只能形成非共格界面 固态相变时界面能的大小与形成的相界面结构有关非共格界面能 半共格界面能 共格界面能 界面结构不同 对新相的形核 长大过程及相变后组织形态有很大影响 二 新相晶核与母相间的晶体学关系1 存在惯习面固态相变时 为了降低界面能和维持共格关系 新相一般会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开始形成 与所生成新相的主平面或主轴平行的母相晶面称为惯习面 例如从亚共析钢的粗大A中析出F时 除沿A晶界析出外 还沿A的 111 面析出 呈魏氏组织 此 111 面即为F的惯习面 M相变时形成的惯习面 111 2 有一定的位向关系位向关系 在固态相变时新相的某些低指数晶面 晶向与母相的某些低指数晶面 晶向平行的关系 即 hkl h k l K S关系为 111 011 西山关系为 111 011 惯习面的存在表明新相与母相存在一定的晶体学关系 两相的晶体各自相对于惯习面的位向关系是确定的 则它们彼此间的位向关系也是确定的 新相和母相常以原子密度大而彼此匹配较好的低指数晶面和晶向相互平行来保持这种位向关系 如A M相变 111 011 如果界面结构为非共格时 新 旧相之间无确定的晶体学关系 三 相变阻力大界面能和应变能均是相变的阻力 弹性应变能 相界面原子排列差异引起 点阵错配 共格应变能 新相形成时的体积变化 体积错配 比容差应变能 固态相变时界面能的大小与形成的相界面结构有关 非共格界面的界面能 半共格界面能 共格界面能 点阵错配对应变能的影响共格界面应变能 半共格应变能 非共格界面应变能 为零 过冷度大 新相临界晶核小 多 新相表面积大 则界面能增大占主要地位 这时两相倾向于形成共格或半共格界面 以降低界面能 但要使界面能的降低足以超过由于形成共格或半共格界面所引起的应变能的增加 则必须降低应变能 故新相倾向于形成薄片状 或盘状 过冷度很小时 新相临界晶核大 新相表面积小 则减小界面能占次要地位 这时两相倾向于形成非共格界面 以减小应变能 此时 若两相比容差小 新相倾向于球状以降低界面能 形成若两相比容差大 新相倾向于形成针状以兼顾降低界面能和比容差应变能 非共格界面的界面能 半共格界面能 共格界面能共格界面应变能 半共格界面应变能 非共格界面应变能 为零 相变阻力中 应变能与界面能何者为主视具体条件而定 也由此影响新相的形状 四 晶体缺陷 晶态固体中的空位 位错 晶界等缺陷周围 新相极易在这些位置非均匀形核 因缺陷区域能量起伏 结构起伏 成分起伏大 在区域形核时 原子扩散激活能低 扩散速度快 形变应力也容易松弛对晶核的长大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 金属固态相变的一般特征 一 新相和母相间的界面和界面能 二 新相晶核与母相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关系 三 相变阻力大 四 晶体缺陷处新相优先形成 三 固态相变时的形核 均匀形核 晶核在母相中无择优地均匀分布 驱动力为 新旧相自由能差系统自由能总变化为 自由能差 负 界面能 弹性应变能 阻力为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1 Gs的减小 均使形核功降低 从而有利于形核 2 若新相 母相的界面为共格或半共格界面 由于界面能较低 影响形核功的主要因素为新相的应变能 为降低应变能 新相趋向于呈片状或针状 3 若新相 母相的界面为非共格界面 由于界面能较高 影响形核功的主要因素为新相 母相界面面积 为减小界面面积 新相趋向于呈球状 4 由于固态相变时 相变阻力较大 为减小形核功 需使新相和母相间的自由能差增大 这就需要增加相变的过冷度 所以固态相变时的过冷度均较大 如 无扩散相变时过冷度甚至达到了几百度 2 非均匀形核 1 晶界形核 2 位错形核 3 空位对形核的促进作用 位错线消失释放能量 降低成核功成为半共格界面中的位错溶质原子在位错上偏聚 满足新相形核的成分短路扩散作用 释放能量提供成核驱动力聚集成位错促进形核 四 新相的长大新相晶核一旦形成后 将按照其自身相变的需要 采取一定的方式长大 若新相的成分不同于母相 则其长大的过程必然伴随原子的迁移 扩散型相变 珠光体相变 脱溶分解 贝氏体相变等均在结构改变的同时伴有这种传质过程 若新相成分与母相的相同 例如马氏体相变 则只需结构改变 而无需原子的迁移 从Fe Fe3C状态图可知 珠光体被加热到A1 727 以上时将转变为奥氏体 第二章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2 1奥氏体的结构 组织和性能1 奥氏体的结构奥氏体是碳溶于 Fe所形成的固溶体 在合金钢中 除了碳原子外 溶于 Fe中的还有合金元素原子 1 碳原子在点阵中的位置与分布 X ray结构分析证明 碳原子位于 Fe八面体间隙 r 0 52 位置中心 即面心立方点阵晶胞的中心或棱边的中点 碳原子的半径0 77 溶入将使八面体发生膨胀 使周围的八面体中心的间隙减小 故不是所有八面体都能容纳C原子 碳原子在奥氏体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存在着浓度起伏 奥氏体中碳的分布是呈统计均匀 在含碳0 85 的奥氏体中可能存在大量比平均碳浓度高八倍的微区 2 碳含量与点阵常数的关系碳原子的溶入使的 Fe点阵发生畸变 点阵常数增大 溶入的碳愈多 点阵常数愈大 奥氏体点阵常数与碳含量的关系 2 奥氏体的组织在一般的情况下奥氏体的组织是由多边形的等轴晶粒所组成 在晶粒内部有时可以看到相变孪晶 奥氏体显微组织 晶内有孪晶 3 奥氏体的性能Fe C合金中的奥氏体在室温下是不稳定相 但Fe C合金中加入足够数量的能扩大 相区的元素 Ni Mn 可使奥氏体在室温 甚至在低温成为稳定相 以奥氏体状态使用的钢称为奥氏体钢 1 磁性奥氏体具有顺磁性 故奥氏体钢又可作为无磁钢 2 比容在钢的各种组织中 奥氏体的比容最小 可利用这一点调整残余奥氏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吉林市2025秋招网络优化与维护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2025年校长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骑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黔西南自治州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词语拼音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九江市中石油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国家能源深圳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化学工程岗位
- 中国广电绥化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肇庆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东莞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勘探开发岗
- 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 医疗机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正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专家讲座
-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二年级奥数《走迷宫》
- 管道施工安全检查表
- 云南省雨露计划改革试点资金补助申请表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 项目试运行上线确认单模板
-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班 他们班》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