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业对草原牧民影响调研报告_第1页
内蒙古旅游业对草原牧民影响调研报告_第2页
内蒙古旅游业对草原牧民影响调研报告_第3页
内蒙古旅游业对草原牧民影响调研报告_第4页
内蒙古旅游业对草原牧民影响调研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旅游业对草原牧民影响调研内蒙古旅游业对草原牧民影响调研 报告报告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 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伊 金霍洛镇有浓厚的蒙古族传统文化 以成吉思汗陵为首的蒙古 族文化资源成为该镇开发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区 是 独特的旅游资源 要扩建神圣的成吉思汗陵 发展旅游业必然 需要牧民草场的支撑 牧民得到合理补偿后退出多年苦心经营 的草场 支持了当地政府的规划 从此 成吉思汗陵周边的多 数牧民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 成为个体商户 即牧民在成吉思 汗陵周围建设蒙古包经营旅游业或出租蒙古包收租金成为新型 牧民 牧民经营旅游业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方式和思想 观念也逐渐变化着 但仍然保留着蒙古族传统文化 正因为这 样 在激烈的旅游业市场竞争中 蒙古族传统文化成为成吉思 汗陵周边地区牧民生存发展的主要依靠 精神支柱 为此 旅 游业对成吉思汗陵周边地区牧民的影响较大 为了真实反映旅 游业对牧民的影响 笔者发放 38 份问卷调查 有效回收 34 份 回收率 89 5 能说明旅游业对当地牧民生产 生活 思想观 念的影响 一 旅游区概况和旅游资源 一 旅游区概况 伊金霍洛镇位于伊金霍洛旗中部 海拔高度在 1316 米至 1414 米之间 全镇总面积 717 平方公里 总人口为 14424 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1904 人 占总人口数的 13 2 全镇耕地面 积为 5 7 万亩 有林面积达到 34 万亩 草场面积 66 8 万亩 森 林覆盖率在 30 以上 植被覆盖率在 85 以上 是典型的半农 半牧区 境内交通四通八达 有黑色路面 4 条共 122 公里 砂 石路 14 条共 148 2 公里 210 高速 210 辅线 包茂高速纵穿 境内 东乌铁路横穿东西 二 旅游资源 伊金霍洛镇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自古人杰地灵 文物古迹荟萃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坐 落于此 是全国重点旅游景区 4a 级 已被命名为国家级重 点文物保护区 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已经被国务院评为 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陵旅游区被文化部命名为 全国文化 产业示范基地 现已初步形成以成吉思汗陵园独有的人文地域 优势为龙头 环成陵 吉祥福慧寺 红碱淖 神东煤海工业旅 游 转龙湾旅游 郡王府 柒盖淖 阿拉善湾遗鸥自然保护的 旅游开发带 为此 具有融草原之爽 帝陵之奇 高原风貌之 神 集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显著特点 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 人文优势 有力地促进着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二 牧民生活的影响 目前 旅游业是成陵地区牧民收入的主要 牧民经营 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关系到开 发扩建成陵地区的政绩 笔者在成陵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 很多牧民的收入比经营旅游业之前有所提高 牧民们逐渐适应 着旅游业 旅游业已成为牧民生活的支柱产业 一 旅游业以当地牧民自主经营为主 回收的问卷调查显示 旅游点属于自主开发经营的牧户有 32 户 属于出租他人经营的牧户有 2 户 分别占回收问卷调查 34 份的 94 12 5 88 可见 牧民为了节省成本和提高收入 自己经营旅游业 同时说明牧民在实践中探索着经营旅游业的 途径 对新产业 旅游业 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二 牧民经营的旅游点规模不同而纳税金额也不同 1 营业税 交 250 1000 元之间的牧户有 11 户 交 1000 3500 元之间的牧户有 14 户 交 3500 10000 元之间的牧户有 9 户 分别占回收问卷调查 34 份的 32 35 41 18 26 47 2 交土地使用税的牧户有 10 户 交教育附加费的牧户有 8 户 交 企业所得税的牧户有 5 户 分别占回收问卷调查 34 份的 29 41 23 53 14 71 3 工商管理费 交 200 1000 元之间 的牧户有 14 户 交 1000 元之间的牧户有 12 户 交 3000 元之 间的牧户有 8 户 分别占回收问卷调查 34 份的 41 18 35 29 23 53 4 卫生费 交卫生费的牧户有 21 户 不交费的牧户有 13 户 分别占回收问卷调查 34 份的 61 76 38 24 平均交 200 300 元 5 健康证费用 交 100 元 以下的牧户有 10 户 交 100 200 元的之间的牧户有 19 户 交 200 300 元之间的牧户有 5 户 分别占回收问卷调查 34 份的 29 41 55 88 14 71 6 食品检验费用 交 100 元以下的 牧户有 24 户 交 100 200 元之间的牧户有 2 户 交 200 300 元 之间的牧户有 8 户 分别占回收问卷调查 34 份的 70 59 5 88 23 53 三 农牧民旅游业收入以外的收入也较快增长 根据伊金霍洛镇政府工作报告 在伊金霍洛镇区从事第三 产业的有 186 家 成陵周围从事餐饮业的有 78 家 从业人员 500 多人 每户年纯收入 3 万元以上 从事三产的农牧民是开 发建设前的 10 倍 他们向旅游区提供的农畜产品出现了供不应 求的状况 农牧民收入显著提高 伊金霍洛镇农牧民人均收 入为 2500 元 而开发建设后伊金霍洛镇的农牧民人均收入就达 到 7000 元 并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四 成陵地区达尔扈特牧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改善 成陵的开发建设 也有效缓解了当地达尔扈特牧民的就业 问题 开发建设前 在成陵工作的人员最多只能达到 150 多名 通过开发建设 成陵管委会安排农牧民 100 多人 职工人数比 过去增加了一倍 此外 成陵旅游区员工达到 570 名 其中当 地农牧民占了很大比例 成陵周围布拉格四 五社牧民共有 100 多匹马为游客提供服务 每匹马年收入 5000 元以上 成 陵周围农牧民的人均收入已突破 8000 元以上 使产业升级富民 工作取得新成就 同时 成陵管委会每年拿出 100 多万元 对 成陵周围牧民的耕地草牧场进行补偿 对原伊金霍洛镇 65 岁以 上蒙古族达尔扈特老人每年每人发放生活补贴 500 800 元 为 提高牧民收入 维护地区安定团结 起到积极作用 五 家庭经济条件有所变化 牧民家庭经济条件同经营旅游业前相比 认为明显改善的 牧户有 17 户 认为略有改善的牧户有 14 户 认为基本未变的 牧户有 2 户 认为略有下降的牧户有 1 户 分别占回收问卷调 查 34 份 34 户 的 50 41 18 5 88 2 94 可见 被 调查的 34 户的 91 18 牧户肯定经营旅游业后改善了家庭经济 条件 这是当地政府开发旅游业的主要成就 六 牧民经营旅游业规模不同而受益也不同 牧民从旅游业中获得的年均收入有差别 家庭年均收入在 10 万元以上的牧户有 2 户 7 10 万元之间收入的牧户有 3 户 5 7 万元之间收入的牧户有 2 户 3 5 万元之间收入的牧户有 13 户 1 3 万元之间收入的牧户有 14 户 分别占 34 户的 5 88 8 82 5 88 38 24 41 17 可见 牧民开发旅游 业受益匪浅 从事畜牧业的牧民逐步减少是必然的 由于旅游 业的收入比畜牧业相对稳定 有保障 在调查问卷中显示 牧 民认为旅游业收入很稳定的牧户有 27 户 觉得不稳定的牧户才 7 户 分别占被调查 34 户的 79 41 20 59 七 牧民经营旅游业的目的不同 为增加经济收入的人数 31 人 为提高文化和科技素质的 6 人 为提高就业的 13 人 考虑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 10 人 分别占被调查 34 人的 91 18 17 65 38 24 29 41 可 见 牧民选择旅游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 改善生活条 件 而对提高文化科技方面的追求意识还是不足 八 牧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从事旅游业后消费明显提高的牧户有 19 户 认为略提高的 牧户有 16 户 认为基本未变的牧户有 2 户 认为其它的牧户有 1 户 分别占被调查 34 户的 55 88 47 06 5 88 2 94 为此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明显 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 牧民思想观念的影响 一 牧民的思想观念变化较大 回收的问卷调查显示 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 的牧户有 23 户 接受新的信息和新的思维的牧户有 17 户 选 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提高的牧户有 18 户 激发自觉学 习文化知识和提高文化素质的牧户有 15 户 选生活水平也随之 提高的牧户有 27 户 分别占被调查 34 户的 67 65 50 0 52 9 44 12 79 41 打算只从事旅游服 务行业的 17 户 打算基本上不再以农牧业生产为经济 的牧 户有 8 户 打算旅游服务与农牧业生产兼顾的牧户有 12 户 有 其它打算的牧户有 5 户 分别占被调查 34 户的 50 23 53 35 29 14 71 可见 随着成陵地区旅游业 的快速发展 牧民的思想观念变化较大 同时服务意识增强 接受着新的经营理念 二 牧民担忧开发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发展旅游业是否污染环境 对此问题牧民的回答不同 认为污染生态环境的牧户有 17 户 认为自然草木被破坏的牧户 有 10 户 认为地表水体被污染的牧户有 7 户 认为无污染的牧 户有 10 户 认为有其它方面的牧户有 1 户 分别占被调查 34 户的 50 29 41 20 59 29 41 2 94 为此 多数牧民 认为开发旅游业对生态环境污染存在 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 牧民担忧传统文化流失 旅游业的发展对草原文化有负效应吗 对此问题牧民的 回答也不同 认为城市化 现代化改变了传统民风和传统的伦 理观 道德观的牧户有 9 户 认为城市化破坏了传统民族文化 的牧户有 6 户 认为城市建筑与草原环境不协调的牧户有 3 户 认为无负面影响的牧户有 17 户 认为有其它方面的牧户有 2 户 分别占被调查 34 户的 26 47 17 65 8 82 50 0 可见 被调查的一半的牧户认为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 负面效应较大 还有一半的牧户认为旅游业对传统文化不会有 负面影响 四 小结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充分发挥独特的蒙古族文化 资源优势 开发扩建成吉思汗陵地区发展旅游业后 当地牧民 的生产 生活 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有的牧民经营旅游 业成为个体经营者 有的牧民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