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末考地 理 试 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题 号一二总 分得 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阅读材料,完成12题。年份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3)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m3)195713.314.64200013.030.981、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我国冬小麦区农民通常在收获后,以焚烧的方式处理小麦秸秆。右图为2012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为监控焚烧作物秸秆着火点的分布,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RS CGIS DGPRS4、2012年6月11日,焚烧作物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省份可能是 ( )A闽 B赣 C吉 D豫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56问题。5、对该县1949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C荒漠化面积扩大了约3倍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6、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78题。7、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 B C D8、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 B C D9、如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 B C D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012题。10、箭头和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11、有专家指出,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 B. C. D. 12、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冶炼厂火电厂硫酸厂水泥厂,图1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1315题。1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A B C D14、图6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 C沙尘暴D土地荒漠化15、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 A美国硅谷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鲁尔区 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1618题。16、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17、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 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C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D. 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18、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 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 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 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右图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1921 题19、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地震20、最可能直接导致大峡谷生态破坏的常见原因是( )。A人类开发 B气候变暖 C季风强弱 D构造运动21、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 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 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 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下图是东北地区中部和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 )。 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 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 A B C D 23、东北地区牧业发展重点是( )。 A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B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 C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D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 右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读图回答2425题。 24、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 A电子制造业 B服装制造业 C食品加工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25、服装制造业分布趋势的变化,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人口迁移二、综合题(共50分)1、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和绘制了一些地理资料,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各题。(11分)材料一:下表为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20世纪90年代)。地形类型土石方(104m3)桥梁(延长米)隧道(延长米)造价(万元)A3524无1 2001 400B1112451063 4004 000材料二:下图为西藏地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A、B两种地形中,_为平原,_为山地。_(填字母)地形区修路的技术要求高。_(填字母)地形区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4分)(2)试述交通线路在A、B地区形态的差异。(4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城镇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3分)2、图1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2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2分)(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4分)(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3分)(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2分)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18千米,正式开通。格拉段地质复杂,沿途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其中约600千米位于多年冻土地段,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无人区”,青藏铁路成为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6分)(1)青藏高原修建时遇到的三大难题是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与高寒缺氧,造成三大问题的主导原因是( )(1分)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地势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C.太阳辐射强度大D.是亚洲许多大河的源头(2)青藏铁路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2分)(3)青藏铁路建成后,从西藏运出的货物,下列不可能的是( )。(1分)A.哈密瓜 B.青稞酒 C.牦牛制革 D.藏药(4)青藏铁路某些路段,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原因 。(1分)(5)小明听当地人说,山上的积雪每年都在减少,冰川在后退。请你帮小明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_。(1分)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图1和图2分别为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材料二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人口2 250万人(2011年6月)。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材料三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1亿人(2011年)。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1)分析A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2)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3分)(3)指出上述两国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3分)5、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材料二(1)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多项选择)。(1分)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2)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分)(3)据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班级 姓名 座号 准考号 -密-封-线-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末考 地 理 答 题 卡题 号一二总 分得 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50分)1(11分)(1) (2) 。(3) 。2.(11分) (1) 。(2) 。(3) 。(4) 。3.(6分) (1) (2) ; 。(3) (4) 。(5) 。4.(12分) (1) 。(2) 。(3) 。5.(10分) (1) (2) 。(3) 。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末考 地 理 答 案一、 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B BBDAACDCB11121314151617181920ADCBCCDBBA2122232425CAABD二、综合题(共50分)1、(11分)(1)A B BB(4分)(2)A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线路的布局形态呈网状;而B地区为山地,地表崎岖,交通线与等高线平行,呈“之”字形。(4分)(3)城镇主要分布在深切河谷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形和水源。(3分)2、(11分)(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2分)(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4分)(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3分)(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2分)3、(6分)(1)B(1分)(2)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2分)(3)A(1分)(4)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的路线,保护野生动物(1分)(5)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速度加快(1分)4、(12分)(1)海陆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附近人口、城市较为密集,有广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劳动力素质高;政府扶持鼓励;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等。(6分)(2)印度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广阔。(3分)(3)由印度向澳大利亚迁移;印度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