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生托福大数据_第1页
中国考生托福大数据_第2页
中国考生托福大数据_第3页
中国考生托福大数据_第4页
中国考生托福大数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考生托福大数据 2017年中国托福考试的宏观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互联网 这是托福总分的成绩分布图 统计的是申请常春藤学校 Har vard Yale Cornell Columbia Princeton Brown Dartmouth Upenn 的同学的托福成绩 从图上看出 申请藤校的中国学生的托福成绩 集中在100 106分 而且托福越低 被拒的概率越高 低托福逆袭常春藤 的例子比较少 托福越高 被录取的概率也相对更高 托福在102分及以下时 被拒的人几乎都比录取的人多 但托 福大于102分时 录取的人几乎都比被拒的人多 而想申请藤 校的同学也可以看出 托福大于102分时 藤校申请者的托福 分数远高于平均水平 从数据上看 申请藤校的同学托福过104就已经高于其他申 请者的平均水平了 从中你就可以看出大概需要多少分才会 对你想申请的学校比较有把握 托福听力分数分布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托福单科分数 这是托福听力分数的分布 图 我们特地把Econ MFE 法学与常春藤申请者的托福听力 分数做了单独分析 经济金融类专业的同学托福听力最多的 竟然是满分 在高分段 27 30 也是常春藤申请同学保持领先 听力大于26分就比很多 人更有优势了 从图中你可以看出如果你是 Econ MFE 的申请者 托福听力越高越好 托福阅读分数分布 而托福的阅读水平 经济金融类的同学也是遥遥领先 满分3 0分依旧成为了众数 而中国申请者托福阅读水平不得不说 真的是高 大量集中在 28 30 范围内 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看来不是大问题 毕竟是做 完形填空长大的 藤校申请者还都是高分狂魔 托福口语分数分布 我们来看中国学生最头疼的托福口语成绩分布 22 23是大部分申请者的众数 口语平均水平确实需要加强 不 过Econ MFE的同学口语成绩众数是24分 因此口语成绩的 进步空间还是很大 也看得出常春藤申请者的口语水平十分 强势 高分段大有人在 一般口语大于22分录取就具有优势 了 Offer数也会比Reject数多 口语大于23分就比很多人领 先了 托福写作分数分布 写作分数相对比较分散 集中在 24 28 之间 Econ MFE类的同学们分数众数在28分 Ivy League在高分段也是保持领先 写作大于26分就是一个不错 的成绩了 所以写作也是中国学生考托的刷分大坎 从这份藤校数据里 我们可以发现 有一个不错的托福成绩 对申请来说绝对是一个助推器 托福考试是留学申请的第一 关 我们中国考生如何赢得开门红呢 下面给大家一些备考 建议 1 中国考生托福备考难点在哪 数据显示 75 的中国考生认为自己的练习方法不正确 这 是中国考生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63 的考生认为自己的学 习效率不高 位居第二 60 的考生认为自己缺乏系统规划 位居第三 44 的考生认为平时训练量少 位居第四 33 的 考生认为自己的备考时间不足 位居第五 14 的考生认为 机考不适应 7 的考生认为是其他原因 2 那么 面对这些难点我们该如何攻破呢 高分考生练习时间分配 从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 高分考生备考时间总计约为18天43 1小时 其中词汇背诵是大头 花费162小时 占全部时间的3 7 6 基础训练为25小时 占5 8 阅读为57小时 占13 2 听力为52小时 占12 1 口语为42小时 占9 7 写作为39 小时 占9 1 模考为54小时 占12 5 因此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至关重要 考生各科感知难度及时间投入 考生普遍都认为听力和口语较难 其中34 的考生认为听力 难度大 听力的投入时间也是最多的 在所有科目中占比为4 3 37 的考生认为口语难度大 投入时间却很少只有20 只有14 的考生认为阅读较难 但投入的时间却占了26 只 有15 的考生认为写作较难 投入时间占11 既然大部分考生都认为口语较难 而口语投入时间甚少 阅 读较为简单 投入时间却很多 是否可以考虑将阅读的时间 挪一部分出来用来练习口语呢 预估备考时间与实际备考时间对比 大部分考生预估自己备考时间为1 6个月 实际备考时间为1 12个月 其中实际备考1 3个月占22 3 6个月占38 6 1 2个月占29 如果你的时间充沛 基础并不扎实建议考生分将备考时间 安排6 12个月 如果你的基础较好可以安排3 6个月巩固 如 果你的备考时间不足 你可以用1 3个月冲刺 托福考试满分备考规划表 一 备考初期 任务1 英语能力的切实提高期 本阶段的练习 对GRE 托 福 雅思等英语考试都有效果 甚至英语四级 六级 任务2 对托福考试的题目难度 自己的英语实力能够达到多少 有 一个摸底性质的认识 通过1 2套题目的练习 达到本任务的 训练效果 托福听力 1 听1 2遍托福的听力 对托福考试的听力有一个基本的感觉 可利用平时的零碎时间 2 将美国大片的英文字母盖住 这个可以在不想学习的时候用 这个既可以消遣 又切实对学习有收获 也是一种 双赢备 考 每周给自己来个周末影院 刚开始可能看不懂 没关系 多看几遍 这种为了知道情节而拼命去听的练习效果 绝 对不低 这个方法一直很有效果 3 每天坚持听一些VOA CNN等的新闻 4 英文歌曲 仔细听歌曲的歌词 休闲用 5 走遍美国 地道美语 对前面的短语 对话题有效 可以选择 托福阅读 1 阅读20篇托福阅读 对托福阅读的难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 每天坚持阅读 背诵 书里有很多非常经典的英语句子 在 写作 阅读中都有作用 3 每天坚持阅读Time 纽约时报 华盛顿邮报等国外报纸网站 上的文章 尽量少看中文报纸 将自己的看报习惯改为看英 文报纸 喜欢体育的可以多看体育版 喜欢流行资讯的多看 流行资讯版 4 坚持看discovery 国家地理等网站的文章 可以看自己感兴 趣的 这些知识在考试中是极其有用的 很多阅读都是现在 最流行的自然科学 托福写作 1 看5篇历年托福作文的作文题 看看范文 看看要写到什么程 度 2 看填空式作文写作法 此法比较古板 给你提供了作文的框 架 然后让你去填充内容 但是对于新手是一个不错的入门 方法 3 每天坚持写作 每天坚持写一篇有题目的文章 每周至少练 习一篇 日积月累 自己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4 如果你有写日记的习惯 可以开始坚持用英文写作 关于 背 托福不考背诵 但是在备考的过程中 背诵无疑起 到关键的作用 对写作 阅读 听力都有作用 这里的背诵 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背诵 而是在大声阅 读的基础上 达到熟悉的程度 这种作用 是一种潜移默化 的作用 是提高英语语感的作用 对托福考试的语法题 阅 读题 写作题都有作用 猴哥蓝宝书 极力推荐猴哥系列的 备考书籍 用了才知道好 美国著名报纸 杂志上的时文 这 个和之前提到的背诵 起到互补的作用 中国80年代的文章 和现在的文章 肯定有差别 所以 背诵著名报纸 杂志上的 时文 对于现代美语的体会 会更深一些 关于词汇 本身词汇量的要求 词汇要达到一定数量 学会 积累 总体词汇要求托福专门词汇 二 备考中期本阶段对托福考试进行分类突破 对之前所考 的真题进行分类练习 题目做法 从近几年的真题开始 采取 倒着做的策略 不用全做 感觉自己在听力 阅读 语法 写 作方面有所提高 就可以停止 1 词汇突击 坚持背单词 2 听力突击 1 本阶段采取精听原则 切实按照考试的节奏先 做一遍 然后回过头来 切实听懂每一个句子 弄清楚每一 道题目 本阶段对听力至关重要 是你的真实英语听力水平 向托福考试的实际听力考试能力的一个转变 实际听力好并 不等于托福听力就一定可以拿高分 但是 前一阶段练习的 实际听力能力 通过本阶段的突击训练 可以迅速转化为托 福听力考试的实际能力 2 集中背诵美国听力常用短语 3 阅读突击 1 本阶段采取先按照考试时间要求 迅速做完一 遍阅读 然后进行精读 体会出题点 总结阅读答题技巧 2 看托福阅读技巧性文章 提高做题的技巧性 4 语法突击 本阶段集中按照考试时间要求 迅速做完一遍语 法 然后建立自己的错题笔记 至关重要 我们中国学生的 语法水平 由于我们的从小注重英语语法教育 所以基础不 错 我们本阶段练习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 托福考试的语法 考点相对固定 复习方法 先做一定数量的题目 记录下来错误的题目并进 行分析 保证以后不会再错 看语法总结 语法高分要点 在做过一些题目之后 再看这个就会很有感觉 再做一定数 量的题目 记录错误的题目 三 备考末期阶段原则 整套做题 练习时间分配 寻找弱点 加强突破 任务1 近几年整套真题都必须做 任务2 整理 本阶段的题目中的错题 并进行分析 任务3 针对做题的情 况 发现自己的弱点 然后加强突破 任务4 继续背诵托福 单词 四 冲刺阶段阶段原则 体会考试感觉 训练考试心理 任务 1 最新的真题进行模考 按照考试的时间 自己打印答题纸 按照听力的方式 扬声器或者耳机 进行适应性训练 总之 完全按照考试的实际情况 模拟训练 任务2 通过模考 体 会时间分配 遇到特殊情况的策略 做题先后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