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插水稻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_第1页
浅议机插水稻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_第2页
浅议机插水稻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_第3页
浅议机插水稻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_第4页
浅议机插水稻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浅议机插水稻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论文关键词:机插水稻;育秧;大田管理 论文摘要:总结了宣州区机插水稻大田软盘泥浆育秧与大田管理技术,以期指导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机械插秧省工、高效、增产,宣州区自 XX 年开始推广机械插秧技术以来,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 6 以上,比人工插、抛秧增产 5%10%。现将其相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大田软盘泥浆育秧技术 品种选用 选择适合宣州区种植的耐肥、抗倒、优质、高产优良品种。早稻:中组 3 号、皖稻 14、株两优 819、T 优 15;单季稻:武运粳 7 号、皖稻 68 等常规稻,两优 293、新两优 6 号、丰两优 2 号等超级稻和杂交稻组合。 播插期 机插秧秧龄应控制在 20d 以内(叶龄叶)。根据品种特性及气候条件,为确保早稻安全育秧,晚稻安全齐穗,中稻有效避免虫害减少病毒感染、避开穗期高温,宣州区早稻应于 4月上旬播种,一季稻应于 5 月中下旬播种;麦稻区播种期应尽量后延,减少麦秧共生期,防止麦田稻飞虱、稻叶蝉传播2 / 6病毒,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矮缩病的发生。因机插秧秧龄较短,加之宣州区秋季气温波动性强,所以晚稻机插秧要慎重推广,应选择腾茬早的田块,采用晚稻早熟品种,确保双晚安全齐穗。 秧床准备 选择排灌、运秧方便的田块,按 190 比例留足秧地。播前 1015d 灌水泡田。播前 2d,施/hm2 复合肥作基肥,开沟起畦,畦面宽,沟宽。确保播种前板面平、实、干爽。 塑盘准备 塑盘内径规格 58cm28cm,大田备足 300 张/hm2 软盘。秧盘 2 张横摆,一次挤紧排列整齐,畦两边各留 10cm,保证秧盘平整贴泥。 种子处理 大田用种:常规稻 4560kg/hm2,杂交稻/hm2。播种前晒种 23d,用浸种灵浸种 24h,按常规方法催芽,破胸时,摊开晾干即可播种。 播种 秧盘铺好后,畦沟内灌入水,在畦沟内搅拌泥浆,将泥浆倒在盘上,用木条刮平,泥浆厚,30min 后泥浆沉实即可播种。按盘定量均匀撒播,先播 70%,再播 30%,一般落谷 3 粒/cm2左右,然后轻拍稻谷使之全部没入泥浆,以不见稻谷为宜。 秧田管水 3 / 6播后第 2 天起,采用夜“灌”日“露”的管水方式。每天傍晚上水,直到淹没所有秧盘,清晨排水,直至露出所有的秧盘,以确保秧苗生长整齐、均匀,避免薄水日晒,造成高温伤苗。34d 后秧苗达到 1 叶 1 心时,进入常规管理,保持秧盘湿润即可。如遇阴雨天,排清沟水,保持盘土湿润;遇晴天,则灌水护苗。秧苗叶时,保持沟水,视天气情况可灌“跑马水”。机插前 34d,排清沟水,促进秧苗盘根,露晒秧盘,方便起秧和机插。 秧田追肥 机插秧秧龄短、密度大、盘土浅,苗床施底肥,无需追肥,也不建议使用“送嫁肥” 。如果秧苗缺肥严重,确实需要追肥,一般秧田用尿素 6075kg/hm2,对水 15t/hm2 浇施(每盘约用尿素),秧田要保持浅水层。 病虫防治 苗期虫害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可选用乐斯本进行防治。必须打好“送嫁药”,在插秧前 34d 应喷施锐劲特+铜大师 1 次,防止大田前期病虫危害。 2 大田管理技术 机插秧前的准备 大田准备。整地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达到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表土硬软度适中,标准深 810cm,上细下粗,上烂下实,插秧作业时不陷机。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4 / 6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 土地耕整。空茬田机插前 1 周进行旋耕整地水耙平。采用旋耕灭茬机灭茬,旋耕后进行干整拉平。上水后待土垡完全吸足水分后进行耙平墁平。高留茬地可先期直接上水浸泡,再用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进行耕整作业。麦、油茬在上水耙地前,应根据秧龄长短,在确保适期移栽的基础上,视天气情况晒垡 23d。 施足基肥。基肥施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 45%50%。可结合旋耕作业,大田施人畜粪/hm2、氮磷钾复合肥450525kg/hm2、碳铵 300375kg/hm2(或尿素120150kg/hm2);缺磷土壤应增施过磷酸钙300375kg/hm2。对麦茬秸秆还田较多的田块,在插秧前 1d,增施碳铵 225300 kg/hm2 作面肥。 泥浆沉淀。沙质土需沉实 1d 左右,壤土需沉实 12d,粘土需沉实 3d 左右。 化除除草。机插水稻田应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结合泥浆沉淀,大田耙平后用苯噻苄可湿性粉 600g/hm2 或25%恶草灵乳油 3 000mL/hm2,拌湿润细土 300375kg/hm2 均匀撒施,保持 710cm 水层 34d。 移栽技术 机插秧苗秧龄短,大田期生长期长。栽插深度应控制在5 / 6。栽插密度一般为万穴/hm2,每穴 23 株苗,基本苗 6075万株/hm2,注意查苗补缺。当缺株率在 10%以上,特别是出现较长的断垄和较大的“天窗”时,需人工补缺,以达到匀苗。水浆管理 机插秧苗植株小,植伤重,缓苗期长,大田间的水浆管理以“浅”和“勤”为原则。机插秧后,排尽田面积水,自然落干,搁田 35d,以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的生长;35d后,实行浅水勤灌,即上 1 次浅水层(12cm),23d 自然落干,再上新水,以协调土壤水、气、热状况,促进秧苗发根、分蘖。当全田的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的 80%左右,开始排水搁田,叶龄余数左右或拔节初期复水。为达到“稻田不陷脚、田间无裂缝”的搁田效果,通常采取多次轻搁田的方法,即搁几天,灌 1 次跑马水;再搁几天,再灌 1 次跑马水,切不可一次重搁。孕穗期要保持浅水层,抽穗后坚持间歇灌溉,即上 1 次浅水层,23d 自然落干,湿润 12d 再上新水,以维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肥料管理 为防止肥害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机插秧苗大田追肥应“少量多次” 。分蘖肥分 23 次施用;水稻圆秆期,施用壮秆肥尿素 75kg/hm2、氯化钾 75kg/hm2;在叶龄余数,雌、雄蕊分化期施用尿素 75kg/hm2 作保花肥,长势较差、叶色较6 / 6黄的田块适当增加追肥数量。水稻抽穗前后采取根外追肥方法追施粒肥,常用 1%尿素溶液与%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混合液叶面喷施 23 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