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_第1页
浅议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_第2页
浅议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_第3页
浅议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_第4页
浅议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浅议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论文关键词 水稻;施药技术;常见病虫害;发病特点;危害症状;防治方法论文摘要 介绍了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施药技术,同时阐述了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杆蝇、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钻心虫等几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水稻是沭阳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们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1 施药技术 对症下药,药、水配比适宜,选用新型施药工具 首先认真查虫诊病,辨明主要为害的是虫还是病,再辨别其种类。对未能认准的疑难病虫,应及时找当地的农技人员现场确诊;或在田间拔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样株,带泥用塑料袋包好根部,送到当地农技部门请农技人员确诊,并指导对症下药。在使用乳油剂或水剂农药时,可用塑料瓶做成一个带把的小量筒,并准备一个能盛 2025kg 水的桶,配药时先按每公顷用药量用小量筒量药倒入桶内,再按要求的稀释2 / 6倍数加水搅均使用。为确保稻田施药均匀,可选用由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研制的新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该产品操作灵活、方便,不易渗漏。一般喷施的药液(指经水稀释后的药液)应在 525kg/hm2 以上。 实行“后退”喷药 施药时,将习惯的“前进”喷雾改为“后退”喷施操作,保持行走的幅度有一定距离。经实践证明,“后退”喷药较习惯的“前进”喷药操作有以下好处:因缓慢后退,有利喷足药量;不致因行走而人为碰落过道两旁稻苗上的药液,提高防治效果;药液不易沾染衣服,有利于人体健康。在田间施药时,应保持一定的行走幅度,不应无规律地行走。根据水稻的一般密植规格,每次下田左右摆动喷雾的幅度以810 行稻丛为宜,以防止行走过窄,造成药液浪费和分布不均;而行走过宽又会降低防治效果。 施药时保持深水层 施药田块不宜串灌、漫灌,凡过水丘田块应在施药前加开排灌沟。施药时,田间应保持 35cm 深水层。 2 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发病特点。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3 / 6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1%的石灰水浸种;强氯精消毒。药剂浸秧:用 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 50g 对水 25kg 的比例,将秧洗净甩干,浸入药液中 30s 取出堆闷,闷 30min,然后栽插。喷药防治: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 1 0001 500 倍液喷雾;亦可用富士一号,一般用 750mL/hm2 对水 900kg 喷雾。在水稻孕穗破口期,不管田块是否发病,都应用 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kg/hm2 对水 900kg 喷雾防治 1 次。在抽穗后发现穗颈瘟,用富士一号1 500mL/hm2 对水 900kg 进行喷雾。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特点。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逐渐形成白绒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 4 / 6防治方法。清除菌源,打捞“浪渣”,铲除田边杂草,不用病稻草还田;合理施肥灌溉;及时喷药:用 1%(1 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hm2,或 2%井冈霉素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hm2 对水 1 125kg 喷雾。也可用草木灰 225300kg/hm2 对水 1 500kg 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或用草木灰 375525kg/hm2 直接撒施。 稻杆蝇 危害症状。幼虫乳白色,钻入心叶内为害,秧苗被害后抽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成纵长裂条,叶片破碎。 防治方法。用 18%杀虫双/hm2 对水 900kg 喷雾。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又叫裹叶虫,是我县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随西南气流由中南半岛及我国海南和两广南部稻区迁入我县。主迁入期一般为 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产卵盛期在 6 月中旬,危害盛期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 危害症状。以幼虫进行危害,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取食叶肉,形成白条斑,受害严重时,稻叶一片枯白。 防治方法。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施药效果最好,一般年份防第 3 代在 6 月 20 日左右。可用杀虫双(兼治钻心虫)、杀虫单等防治。 稻飞虱 5 / 6稻飞虱俗称“蜢子”,也是我县主要害虫之一。我县稻田发生的主要是白背飞虱及褐飞虱。2 种飞虱都是随着西南气流从南方稻区迁入。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为害。危害症状。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为害,危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逐渐全株枯死,受害田常“黄塘”,严重时全田枯黄,形如火烧。 防治方法。两飞虱的防治适期都应在田间有虫量 50 头/百丛以上时开始用药,效果好的药剂为大功臣、扑虱灵、叶蝉散等。 钻心虫 钻心虫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 3 种。 危害症状。3 种都是以幼虫蛀入水稻内取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被害植株可形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大螟幼虫红棕色;二化螟幼虫黑褐色,体背有 5 条纵线;三化螟幼虫淡黄绿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