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_第1页
浅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_第2页
浅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_第3页
浅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浅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的训练就是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训练。语言训练又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给书面语言的训练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但对语言的另一翼口头语言却投以不应有的冷漠,从而使口头语言的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冷点、盲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综合起来有这样几点:一、应试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进行。虽然“说”也可达到检测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功底的目的,而且直观性强、可操作性强、反馈速度快。但只可惜中考的检测条件有限,只笔试,不口试。因此,不少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 “说”的教学形同虚设。这种疲于应试的教与学,长此以往,便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只重“文” ,而忽视“语”的现象。二、填鸭式教学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既无传统特色,更无教改气息,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单调,仍陷在烦琐分析、满堂灌、形式主义泥淖中,这就使学生没有机会发言。有时学生好不容易捞到一个发言的机会,但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的闪光点缺乏热情和肯定。若学生口头表达中出现缺点问题,2 / 4不合老师的意,不要说鼓励、点拨,甚至会迎头一盆冷水,遏制学生表达的欲望,因而造成学生想说但怕说,不敢说,导致不“会”说,不“能”说。三、学生缺乏口头表达的良好氛围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考试的压力,分数第一的影响,学生丰富多采的课余活动近乎空白,学生自我组织的班会、团队活动等已不多见,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活动、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几乎被挤出校园,学生“说”的权利无疑被部分或大部分地剥夺。这样,学生缺乏口头表达的良好氛围,缺乏应有的口语能力训练的环境,没有一定的活动形式作为口头表达能力形成的载体,要想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等于一句空话。四、学生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从学生年龄看,一般小学到初中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害羞的心理不突出,发言、说话的顾忌不很多,相对来说比较踊跃,而这一阶段恰恰是口语训练的起步、发展阶段。而大多学生到初二以后的年龄段时,生理、心理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步入青春期的害羞心理随之而生, “怕说”更成为普遍现象。长期“怕说”下去,就失去了口语训练的黄金时光,最终导致不“会”说了。一、端正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认识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3 / 4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 ”言语是思维和信息的外壳,是思维和信息的载体。口语在现代人的沟通、交流、信息传递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电话、谈判、管理、介绍产品、洽谈生意以及求职中的自我推销等各个环节都是“口才”的较量。因此,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二、营造学生口头表达的氛围学生口头表达氛围的营造,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课上,二是课外。课堂教学本身离不开“听”和“说” 。但这里讲的“说” ,不仅仅是课堂上简单的回答问题的“说” ,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有评价的经常性的“说”的训练。 “说”与“读” ,与“写” ,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理应加大复述、讨论、辩论等形式的比例。如教愚公移山时,我设置了“既然愚公年事甚高,移山又极艰巨,那么,你认为,他应该搬家,还是应该移山”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即使在写作训练上,我们也可营造出“说”的氛围来。就语言表达而言, “写”不过是“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 。 “三、对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要建立激励机制学校要严格要求学生讲规范的普通话,让学生有一个适4 / 4宜他们展施口才的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对学生的“说” ,要有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咬字发音一定要清晰、准确,力求出言吐语纯正如水,没有口头禅,没有方言土语、重复罗嗦等口语“杂质” ,语气、语速、表情要能体现不同的情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课堂教学要努力精讲,腾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做“说”的训练;课外要设置多种活动,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