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成周的修建意在A维护封建制度 B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C震慑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 D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3后汉书朱穆传载,“中常侍(注:官名) 参选士人。建武以后,乃悉用宦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该段材料说明东汉时期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得到初步解决 B皇权专制成为宦官专权的制度根源C皇权旁落使专制集权制度受到冲击 D皇权被分割使皇帝的政治地位下降4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在古罗马,首次完成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B保障平民利益,适应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C有章可循,限制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5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A 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B 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 C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D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6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之处在于( )A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B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C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D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7中国近代史上,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据记载这种银元是印有西班牙国王头像的墨西哥银元(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以银元作为赔款货币的主要原因是A墨西哥银元世界通用B英国只接受第三方货币C清政府储有大量银元D清朝严格限制白银外流81895年4月8日。泰晤士报说:辽东半岛的割占没有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该报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英国A在华享有某些特殊的权益 B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C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 D干涉还辽得到清廷的回报。9“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A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C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D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101917年3月15日,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在苏维埃全体会议上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结果苏维埃以多数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一结果说明当时A 资产阶级代表在苏维埃占多数 B 布尔什维克党对民主革命前途认识的局限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1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时说:“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的评论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C万隆亚非会议成功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2、“这分明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把纷繁的国家问题化简;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融合。同时,也郑重地向世界宣告:不屈的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伟大的实践,再一次将成熟的理论升华。” 这首网络诗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 A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首次提出是为了解决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13宋真宗咸平年间,朝廷申明禁约:“禁内外臣市官田宅(政府出让的公屋)”宋仁宗天圣七年,宋政府又出台政策:“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据此推断,宋政府力图 A变革政府职能B维护市场稳定C控制城市规模D防止贫富分化14清初的赋役制度因袭明代的一条鞭法,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雍正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这项赋役制度的改革,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据此推论可知A有利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B不利于土地自由买卖C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5郑和下西洋,中国以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物。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无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B对外交往不计经济利益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互补D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16唐初官营手工作坊的劳动者,主要是官奴婢与形徒没有人身自由:也有少量的短蕃匠(可纳,资代役)和雇匠(政府出资招雇的匠人)北宋官营手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来的雇匠,此外还有一种当行差充的工匠,当行工匠需付一定的雇值。据此可知A工匠身份的变化使北宋手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B北宋手工业生产超过唐朝C北宋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缚有所松动D北宋官营手工业处于优势地位17、欧洲各地区农作物每粒种子的平均收益率(15001820年) ,下表主要表明阶段英格兰法国德国1500154974674016501699936241175017991017051180018201116254A英国农业生产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 B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攀升 D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前提18“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这一决议从年开始生效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 网络。” 材料反映了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自由主义思想被多数国家接受C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动摇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这反映了()A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化B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C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D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20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力主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他指出“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美国政府采纳此建议,从1909年起退还部分中国赔款,改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这反映了美国 A意图借助意识形态支配中国B控制了中国的留学教育C开始实施独立对华外交政策D对华政策侧重文化侵略21、1935年11月4日,即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改革的第二天,英国驻华大使在英国法律授权下,公布“国王规章”,明令禁止在华的英国国民继续用银偿债或支付其他金钱业务;规定英国在华侨民要接受法币以代替白银和银元。英国政府这些举措A表明了英国政府认可中国法币改革的态度 B说明英国试图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的冲击C阻止了日本操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图谋 D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陷入绝境221933年6月,国联在伦敦举行会议,试图通过多边合作稳定各国货币和国际汇率,罗斯福向会議致信,宣称健全的国内经济体制是比其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兑换比值更为重要的因素。罗斯福此举A有助于消除严重的经济危机 B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C缓和了与会国的矛盾与分歧 D加剧国际经济局势紧张。23、撒切尔夫人在蝉联首相之后说:“在头两个任期里,现政府砍断了束缚着格利弗的数千条绳子中的许多条。这一切都要求对政府的作用加以限制,但是在那些限制以内,政府必须具有决定权。”下列措施与撒切尔经济政策一致的是A动用赤字财政、适度通货膨胀等手段 B弱化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调控措施C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 D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24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为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种差异说明了 A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陷入困境 B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C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了财富D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25图示柱状图显示了苏联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其中两次出现负增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破坏 B经济体制改革的负效应 C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 D苏联经济模式固化影响二、非选择题(26题24分,27题12分,28题14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 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而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分别登记,地方官对所掌户籍和赋税要造册“上记”中央,以查考其政绩,户籍制度逐步发展起来。秦朝时,将户籍制度统一起来。按不同情况区分了不同的户籍,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规定了生著死削的统一办法;制定了户主申报和典老审查核实的登记户口的程度;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有户主的姓名、身份、籍贯和年龄,也有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和健康状况,祖宗三代出身情况及家内人员与财产类别等项内容。有时还有身高的记录。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擅自更籍的统统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并把户籍法律制度作为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成文法典的公开而布之于众。户籍制度至此正式形式。西汉时期,承袭了秦朝的户籍制度。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度等有力措施,从而使户籍管理更加完善和周密;采取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的办法,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并且按一家一户的原则未登记和管理户口,开始实行户赋和口赋相结合的算赋和征赋制度,秦汉户籍制度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摘编自张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材料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止了旧的户籍制度,建立了新的户籍管理制度。1951年,公安部颁布实施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制订的全国城市户口管理法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之安全及居住、迁徙之自由。1955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建立经济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此时的户籍制度还是以人口统计为主。随着肃反、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政府开始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规章、条例,户籍制度日渐形成城乡有别的二元结构。1958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这种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由此带来社会权益和保障的不同,中国现代户籍制度由此正式确立。2014年6月6日,中央深改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户籍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2016年9月19日,中国大陆31个省份全部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部分地区放宽落户条件。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并分析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作用。(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当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其意义。(10分)27(12分)表2 北京市东城区部分地区地名演变明清时明清末民初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王府大街莫瑾循大街王府井大街人民路王府井商业步行街江米巷Leagtion street(使馆街)东交民巷反帝路东交民巷台基厂二条胡同俱乐部路台基厂二条永革路二条台基厂二条EastMarket(东市场)东单菜市场东单菜市场东方新天地商场注:英国人,泰晤士报驻华记者,长期担任北注政府政治顾问。1917年由法国人建立,有大量外国商品销售,是当时京城少有“高档购物中心”。21世纪初合资兴办的亚洲最大综合性商业建筑群之一。以“近现代历史发展与地名变化”为主题,对表2进行解读(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代的食盐专卖体制继承明代而来,实行官督商销的“纲盐法”,即部分盐商在清朝初年一次性买下某个产盐地永远的食盐发销权,再由盐商通过购买政府的“盐引”(实际就是食盐专卖许可证和纳税凭证),据盐引赴盐场提盐,再将提到的食盐运往指定地区镇售,不论何种盐商都是世袭垄断的。该体制在道光年间弊端严重:盐商一方面在商品经济中充当高端消费者,一方面饱受清政府各级官员甚至是皇帝本人对盐商的各种摊派,这都增加了盐商的运营成本。这些导致了官盐无力与逃税的私盐竞争,私盐泛滥严重,官盐严重滞销,亏欠国家大量盐课。这一情况在两淮地区尤为严重。喻大华道光皇帝材料二 陶澍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在淮北盐场实行“改引行票”的盐法改革,取消各种盐商对销售食盐的垄断权,盐场设官收税,只要照章纳税,任何人均可领取“票”证,运盐到指定区城,在规定时间内自行销售,手续简便且没有官府盘剥的空间。票盐法实行后,大量私盐贩子照章纳税、凭票合法贩盐,这种开放的自由竞争使盐价降低,销路畅通,政府税收增加,私盐自动绝迹。两淮盐政原本亏损七百多万两,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但经陶澍改革后,道光十一年至十七年(18311837),两淮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多万两。 许檀乾隆道光年间的北洋贸易与上海的崛起(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食盐专卖体制的弊端。(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陶澍推行盐场改革的主要措施及成效。(8分)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题123456789101112131415答题16171819202122232425答二、非选择题(共3题:26题24分、27题12分、28题14分)26、(24分)(1)(14分)(2)(10分)27、(12分)28、(14分)(1)(6分)(2)(8分)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1-25 DCBCD BCAAB ADBAA CBDDA ADBAB26(24分)参考答案: 过程:户籍制度伴随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而产生;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制度逐步发展起来;秦朝时,户籍制度正式形成;汉朝时,户籍制度更加完善周密;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沿用户籍制度。(5 分)特点:历史悠久;内容完整;日益周密;形成体系;影响深远。(5 分)作用:加强了对民户的控制;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课取赋税,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赋税收入;成为古代国家进行政治控制的重要手段;成为封建统治的制度基础和保障。(任答三点可得4 分) 背景:建国初期形成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二元户籍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医药企业临床试验数据保密与知识产权共享合同
- 2025原油运输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物资储备合同
- 2025年智慧园区能源优化与运维服务承包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绿色产权抵押贷款违约赔偿细则合同
- 2025年度电影节颁奖典礼明星参演及赞助商权益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私募股权投资并购融资顾问服务合同
- 2025年物流枢纽园区车位租赁及智能化运营服务合同
- 2025年新型建筑轻质板材研发与销售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员工公寓楼安全隐患整改及安全设施升级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厂房屋租协议附厂房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合同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3.2《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案
- 专升本计算机教学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023新版大纲)
- DB3502T 090-2022 居家养老紧急事件应急助援规范
- 合作共享协议书
- 投标财务状况承诺书范本
- 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甘肃赛区预赛试题
- 2024年度炎症性肠病(IBD)课件
- 孕妇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与方法
- 摄影技术新闻摄影培训
- 济公(粤语版)全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