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铣床传动系统设计数控铣床传动系统设计 学学 院 院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专 业 业 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 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 班班 级 级 姓姓 名 名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学学 号 号 课程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 X 轴 设计 1 1 1 概述 1 1 2 设计计算 2 1 3 滚珠丝杆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 12 1 4 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14 1 5 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17 1 6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态分析 20 1 7 机械传动系统的误差计算与分析 21 1 8 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 23 第二章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 25 2 1 设计内容 25 总结与体会 32 参 考 文 献 33 1 第一章 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 X 轴 设计 1 1 概述 1 1 1 技术要求 工作台 工件和夹具的总重量 860kg 所受的重力 W m 8600N 其中 工作台的质量 460kg 所受的重力 4600N 0 m 0 W 工作台的最大行程 560mm 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 15000 p L max v 工作台采用滚动直线导轨 导轨的动摩擦系数 0 01 静 minmm u 摩擦系数 0 01 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 25 重复定位精度为 18 0 u um 机床的工作寿命为 20000h 即工作时间为 10 年 um 机床采用伺服主轴 额定功率 5 5 机床采用端面铣刀进 E P kw 行强力切削 铣刀直径 D 100mm 主轴转速 n 280 切削状况 min r 如表 2 1 所示 表 2 1 数控铣床的切削状况 切削方式进给速度 minm时间比例 备注 强力切削 0 610 主电动机满功率条件下 切削 一般切削 0 830 粗加工 精加工切削 150 精加工 快速进给 1510 空载条件下工作台快速 进给 课程设计 2 1 1 2 总体方案设计 为了满足以上技术要求 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1 对滚珠丝杠螺母进行预紧 2 采用伺服电动机驱动 3 采用锥环套筒联轴器将伺服电动机与滚珠丝杆直连 4 采用交流调频主轴电动机 实现主轴的无级变速 1 2 设计计算 1 2 1 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1 计算主切削力 Z F 根据已知条件 采用端面铣刀在主轴计算转速下进行强力切 削 铣刀直径 D 100mm 时 主轴具有最大扭矩 并能传递主电动 机的全部功率 此时 铣刀的切削速度为 sm Dn v 47 1 60 2801010014 3 60 3 若主传动链的机械效率 按式可计算主切8 0 m 3 10 v P F Em z 削力 Z F N V p F Em z 20 299310 47 1 5 58 0 10 33 2 计算各切削分力 课程设计 3 根据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表 2 1 可得工作台纵向切削力 1 F 横向切削力和垂向切削力分别为 c F v F NNFF NNFF NNFF zv zc z 26 164620 299355 0 55 0 54 284320 299395 0 95 0 28 119720 29934 04 0 1 表 1 2 工作台工作载荷与切向铣削力的经验比值 不对称端铣 切削条件比值对称端铣 逆铣顺铣 z FF 1 0 300 40 0 600 90 0 150 30 zc FF 0 850 95 0 450 70 0 901 00 端铣 2 0 1 0 8 0 4 0 0 fe ada zv FF 0 500 55 0 500 55 0 500 55 1 2 2 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1 按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2 8a 式计算在切削状态下的导轨 摩擦力 F 主切削力的横向切削分力 N 和垂向切削分力 N c F v F W 坐标轴上移动部件的全部重量 包括机床夹具和工件的重量 N 摩擦系数 对于帖塑导轨 0 15 对于滚动 直线导轨 0 01 本设计为滚动导轨 取 0 01 镶条紧固力 N 查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表 2 3 得镶条紧 g f 固力 则75 g fN 课程设计 4 NN FFfWF vcg 90 130 26 164654 2843758600 01 0 表 2 3 镶条紧固力推荐值 主电动机功率 kw 导轨形式 2 23 75 57 5111518 贴塑滑动导轨 50080015002000250030003500 滚动直线导轨 254075100125150175 2 按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2 9a 式计算在不切削状态下 的导轨摩擦力和导轨静摩擦力 0 F 0 F NNfWF g 75 86 758600 01 0 00 NNfWF g 75 86 758600 01 0 00 1 2 3 计算滚珠丝杆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1 按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2 10a 式计算最大轴向负载力 maxa F NNFFFa18 132890 13028 1197 1max 2 按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2 11a 式计算最小轴向负载力 mina F NFFa75 86 0min 1 2 4 滚珠丝杆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1 确定滚珠丝杆的导程 课程设计 5 根据已知条件 取电动机的最高转速 则由min 1500 max rn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2 16a 式得 max max 0 in v L mmmm in v L10 15001 15000 max max 0 2 计算滚珠丝杆螺母副得平均转速和平均载荷 1 估算在各种切削方式下滚珠丝杆的轴向载荷 将强力切削时的轴向载荷定为最大轴向载荷 快速移动和 maxa F 钻镗定位时的轴向载荷定为最小轴向载荷 一般切削 粗加工 mina F 和精细切削 精加工 时 滚珠丝杆螺母副的轴向载荷 分别 2 F 3 F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maxmin2 20 aa FFF maxmin3 5 aa FFF 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 2 4 表 2 4 数控铣床滚珠丝杆的计算 切削方式轴向载荷 N 进给速度 minm 时间比例 备注 强力切削 1328 18 6 0 1 v 10 max1a FF 一般切削 粗加 工 352 39 8 0 2 v 30 maxmin2 20 aa FFF 精细加工 精加 工 153 39 1 3 v 50 maxmin3 5 aa FFF 课程设计 6 快移和定镗定位 86 75 4 15v 10 min4a FF 2 计算滚珠丝杆螺母副在各种切削方式下的转速 i n min 60min 1010 6 0 3 0 1 1 rr L v n min 80min 1010 8 0 3 0 2 2 rr L v n min 100min 1010 1 3 0 3 3 rr L v n min 1500min 1010 15 3 0 4 4 rr L v n 3 计算滚珠丝杆螺母副的平均转速 m n min 230min 1500 100 10 100 100 50 80 100 30 60 100 10 100 100100 2 2 1 1 rr n q n q n q n n n m 4 按式计算滚珠丝杆螺母3 3 22 3 2 11 3 1 100 100100 n m n n mm m q n n F q n n F q n n FF 副的平均载荷 得 m F N q n n F q n n F q n n FF n m n n mm m 94 405 100 10 230 1500 75 86 100 50 230 100 16 153 100 30 230 80 39 352 100 10 230 60 18 1328 100 100100 3 3333 3 3223 2 113 1 课程设计 7 1 2 5 确定滚珠丝杆预期的额定动载荷 am C 1 按预定工作时间估算 查表 2 5 得载荷性质系数 1 3 w f 已知初步选择的滚珠丝杆的精度等级为 2 级 查表 2 6 得精度系数 查表 2 7 得可靠性系数 则1 a f44 0 c f NN ff fF LnC ca wm hmam 88 7808 44 01100 3 194 405 2000023060 100 60 3 3 表 2 5 载荷性质系数 w f 载荷性质 无冲击 很平稳 轻微冲击伴有冲击或振动 w f 1 1 21 2 1 51 5 2 表 2 6 精度系数 a f 精度等级1 2 34 5 710 a f 10 90 80 7 表 2 7 可靠性系数 c f 可靠性 909596979899 c f 10 620 530 440 330 21 课程设计 8 2 因对滚珠丝杆螺母副将实施预紧 所以可估算最大轴向载荷 查表 2 8 得欲加动载荷系数 则5 4 e f NNFfC aeam 81 597618 13285 4 max 表 2 8 欲加动载荷系数 e f 欲加载荷类型轻预载中预载重预载 e f 6 74 53 4 3 确定滚珠丝杆预期的额定动载荷 am C 取以上两种结果的最大值 即 NCam88 7808 1 2 6 按精度要求确定允许的滚珠丝杆的最小螺纹底经 m d2 1 根据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要求估算允许的滚珠丝杆的最 大轴向变形 已知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 25 重复定位精度为 18 根据m m 公式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4 1 5 1 max m 2 1 3 1 max 以及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要求 得m max2 1 5 1 425 5 6 25 mm max1 1 3 1 218 6 9 mm 取上述计算结果的较小值 即 max 5 m 2 估算允许的滚珠丝杆的最小螺纹底经 m d2 本机床工作台 X 轴滚珠丝杆螺母副的安装方式拟采用两端固定式 滚珠丝杆螺母副的两个固定支承之间的距离为 课程设计 9 L 行程 安全行程 2 余程 螺母长度 支承长度 1 2 1 4 行程 25 30 0 L 取 mm1084mm 103056041 304 1 0 行程LL 又 86 75N 由式得 0 F mm LF d m 35 5 5 108475 86 039 0 039 0 max 0 2 1 2 7 初步确定滚珠丝杆螺母副的规格型号 根据计算所得的 初步选择 FF 型内循环垫片预紧 0 L am C m d2 螺母式滚珠丝杆螺母副 FF3210 3 其公称直径 基本导程 额 0 d 0 L 定动载荷和丝杆底径如下 a C 2 d 0 32dmm mmL10 0 kNCkNC ama 81 77 25 mmdmmd m 35 5 3 27 22 故满足式 的要求 ama CC m dd 22 1 2 8 确定滚珠丝杆螺母副的预紧力 p F NNFF aP 73 44218 1328 3 1 3 1 max 课程设计 10 1 2 9 计算滚珠丝杆螺母副的目标行程补偿值和预拉伸力 1 计算目标行程补偿值 t 1 按式计算目标行程补偿值mmtLtL uut 6 1011 t 其中 目标行程补偿值 t mm 温度变化值 一般情况下为 2 3 t C C 丝杆的线膨胀系数 1 一般情况下为 C C 1011 6 滚珠丝杆副的有效行程 u L mm 已知温度变化值 丝杆的线膨胀系数 滚珠丝Ct 2 C 1011 6 杆副的有效行程 mmmm Lu 846 146202100560 2 螺母长度余程安全行程工作台行程 故 mmmmtLu t 02 010846211 6 2 按式计算滚珠丝杆的预拉伸力 2 2 81 1 tdFt t F 已知滚珠丝杆螺纹底径 滚珠丝杆的温度变化值 2 27 3dmm Ct 2 则 22 2 1 811 81 2 27 32712 86 t FtdNN 1 2 10 确定滚珠丝杆螺母副支承用轴承的规格型号 1 按式计算轴承所承受的最大轴向载荷 maxmax 2 1 atB FFF maxB F NNFFF atB 95 3376 18 1328 2 1 86 2712 2 1 maxmax 课程设计 11 2 计算轴承的预紧力 Bp F NNFF BBP 65 112595 3376 3 1 3 1 max 3 计算轴承的当量轴向载荷 Bam F NNFFF mBPBam 59 1531 30 140565 1125 4 按式计算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3 60 100 h nL P C C 已知轴承的工作转速 轴承所受的当量轴向载荷min 230rnn m 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 轴承的径向载荷和 NFBam59 1531 hL20000 r F 轴向载荷分别为 a F NNFF Bamr 80 765 2 1 59 153160cos NNFF Bama 40 1326 2 3 59 153160sin 因为 所以查表 2 9 得 径向系数 X 1 9 轴 17 2 73 1 80 765 40 1326 r a F F 向系数 Y 0 54 故 NNnL P C NNYFXFP h ar 84 141362000023060 100 28 2171 60 100 28 2171 40 132654 0 80 7659 1 3 3 表 2 9 载荷系数 组合列数2 列3 列4 列 承载列数1 列2 列1 列2 列3 列1 列2 列3 列4 列 组合形式 DFDTDFDDFDDTDDFTDFFDFTDTT 课程设计 12 X1 9 1 432 33 1 172 332 53 17 2 r a F F Y0 54 0 770 35 0 890 350 26 X0 920 920 920 020 020 920 920 920 92 17 2 r a F F Y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 5 确定滚动轴承的规格型号 由于滚珠丝杆螺母副拟采取预拉伸措施 所以选用 60 角接触 球轴承组背对背安装 由于滚珠丝杆的螺纹底径为 27 3mm 所以 2 d 选择轴承的内径 为 25mm d 在滚珠丝杆的两个固定端均选择角接触球轴承两件一组背对 60 背安装 组成滚珠丝杆的两端固定支承方式 轴承的型号为 760205TNI P4DFB 尺寸 内径 外径 宽度 为 25mm 52mm 15mm 选择脂润滑 该轴承的预载荷能力为 BP F 1250N 大于计算所得的轴承预紧力 并在脂润滑状态 NFBP65 1125 下的极限转速为 2600r min 等于滚珠丝杆的最高转速 故满足要求 该轴承的额定动载荷为 22000N min 1500 max rn C 而该轴承在 20000h 工作寿命下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13985 1N 也满C 足要求 1 3 滚珠丝杆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 1 3 1 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压缩载荷的校验 本工作台的滚珠丝杆支承方式采用预拉伸结构 丝杆始终受拉而不 受压 因此 不存在压杆补稳定问题 课程设计 13 1 3 2 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转速的校验 c n 根据以上的计算可得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转速的计算长度 797 5mm 已知弹性模量 材料密度 2 LMPaE 5 101 2 重力加速度 安全系数 35 108 7 1 mmN g 23 108 9smmg 查参考文献表 2 44 得 8 0 1 K 173 4 滚珠丝杆的最小惯性矩为 4444 2 3 14 27 327252 12 6464 Idmmmm 滚珠丝杆的最小截面积为 2222 2 3 14 27 3585 05 44 Admmmm 故可由式 得 A EI L Knc 2 2 2 1 2 60 min 87 9425 05 585108 7 108 912 27252101 2 5 79714 32 73 4 60 8 0 2 60 5 35 2 2 2 2 2 1 r A EI L Knc 本丝杆螺母副的最高转速为 1500 远远小于其临界转速 故满minr 足要求 表表 2 442 44 与支撑方式有关的系数与支撑方式有关的系数 支撑方式支撑方式 2 K f f 一端固定一段自由一端固定一段自由 0 250 251 8751 8753 43 4 课程设计 14 F OF O 一端固定一段游动一端固定一段游动 F SF S 2 23 9273 92715 115 1 二段固定二段固定 F FF F 4 44 734 7321 921 9 1 3 3 滚珠丝杆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 滚珠丝杆螺母副的寿命 主要是指疲劳寿命 它是指一批尺寸 规格 精度相同的滚珠丝杆在相同的条件下回转时 其中 90 不发 生疲劳剥落的情况下运转的总转速查参考文献附录 A 表 A 3 得滚 1 珠丝杆的额定动载荷 运转条件系数 滚珠丝杆25700 a CN 2 1 w f 的轴向载荷 滚珠丝杆 NFFa18 1328 max 螺母副转速 由式 min 1500 max rnn 63 10 wa a fF C L n L Lh 60 得 rr fF C L wa a 96363 1019 4 10 2 118 1328 25700 10 hh n L Lh46255 150060 1019 4 60 9 一般来讲 在设计数控机床时 应保证滚珠丝杆螺母副的总时间寿 命故满足要求 hLh20000 课程设计 15 1 4 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1 4 1 机械传动系统刚度计算 1 计算滚珠丝杆的拉压刚度 s K 本工作台的丝杆支承方式为两端固定 当滚珠丝杆的螺母中心 位于滚珠丝杆两支承的中心位置时时 滚 1035 2 mmLLa 珠丝杆螺母副具有最小拉压刚度 可按式计算 mins K L d Ks 2 2 2 min 106 6 mNmN L d Ks 26 475 1035 3 27 106 6106 6 2 2 2 2 2 min 当或时 即滚珠丝杆的螺母中心位于 mmLa Y 5 797 mmLa J 5 237 行程的两端位置时 滚珠丝杆螺母副具有最大拉压刚度 可 maxs K 按式计算 4 106 6 2 2 2 max JJ s LLL Ld K mN mN LLL Ld K JJ s 98 671 5 2371035 5 2374 1035 3 27 106 6 4 106 6 2 2 2 2 2 max 2 计算滚珠丝杆螺母副支承轴承的刚度 b K 已知轴承接触角 滚动体直径 滚动体个数 60 mmdQ144 7 Z 16 轴承的最大轴向工作载荷 查参考文献表 2 NFB95 3376 max 1 45 2 46 得 课程设计 16 mN mN FZdK BQb 1 1351 60sin95 337616144 734 2 4 sin34 2 4 352 3 5 max 2 2 计算滚珠与滚道的接触刚度 c K 查参考文献附录 A 表 A 3 得滚珠与滚道的接触刚度 1 额定载荷 滚珠丝杠上所承受的最大轴向 mNK 386 25700 a CN 载荷 故由式 NFa18 1328 max 3 1 max 1 0 a a c C F KK 得 mNmN C F KK a a c 76 309 257001 0 18 1328 386 1 0 3 1 3 1 max 3 计算进给传动系统的综合拉压刚度 K 由式得进给传动系统的综合拉压刚度的最 cbs KKKK 1111 maxmax 大值为 0054 0 76 309 1 1 1351 1 98 671 11111 max Cbsnax KKKK 故 mNK 28 183 max 由式得进给传动系统的综合拉压刚度的最小值为 cbs KKKK 1111 minmin 0060 0 76 309 1 1 1351 1 26 475 11111 minmin Cbs KKKK 故 mNK 69 164 min 课程设计 17 1 4 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扭转刚度计算 由以上计算可知 扭转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已知剪切模 mmL5 905 2 量 滚珠丝杆的底径 由式得MPaG 4 101 8 3 2 27 3 10dm 2 4 2 32L Gd K radmN radmN L Gd K 59 4875 105 90532 10101 8 10 3 27 14 3 32 3 6443 2 4 2 1 5 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5 1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1 计算滚珠丝杠的转动惯量 r J 滚珠丝杠的密度 可得 33 108 7cmkg 2 24443 1 43 1 4 43 21 2 55 2 9 10049 832 1078 0 1078 0 32 cmkg cmkg LDLDJ j n j jj n j jr 2 计算联轴器的转动量 0 J 22443 43 0 62 112 8 36 6 1078 0 1078 0 cmkgcmkg LDJ 3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移动部件的转动惯量 L J 已知机床执行部件 即工作台 工件 夹具 的总质量 电动机每转一圈 机床执行部件在轴上移动的距离 kgm860 则由式得cmL1 2 2 L mJ L 课程设计 18 222 81 21 14 32 1 860 2 cmkgcmkg L mJ L 4 由式计算加在电动机轴上总的负载转动惯量 Lrd JJJJ 0d J 22 0 86 54 81 2162 1143 21 cmkgcmkgJJJJ Lrd 1 5 2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 1 计算切削负载力矩 c T 已知在切削状态下坐标轴的轴向负载力 电 NFF aa 18 1328 max 动机每转一圈 机床执行部件在轴向移动的距离 进mmmL01 0 10 给传动系统总效率 由式得90 0 2 LF T a u mNmN LF T a u 35 2 90 014 3 2 01 018 1328 2 2 计算摩擦负载力矩 T 已知在不切削状态下坐标轴的轴向负载力 即为空载时的导轨 摩擦力 由式得 mNF 75 86 0 2 0L F Tu mNmN LF Tu 15 0 90 0 14 3 2 01 0 75 86 2 0 3 计算由滚珠丝杠的预紧而产生的附加负载力矩 f T 已知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预紧力滚珠丝杠螺母副的 NFP73 442 基本导程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效率 由式mmmL01 010 0 94 0 0 得 1 2 2 0 0 LF T p f 课程设计 19 mNmN LF T P f 091 0 94 0 1 9 014 3 2 01 0 73 442 1 2 22 0 0 1 5 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所需的力矩 1 计算线性加速力矩 al T 已知机床执行部件以最快速度运动时电动机的最高转速 电动机的转动惯量 坐标轴的负载惯min 1500 max rn 2 62cmkgJm 量 进给伺服系统的位置环增益 加速时 2 86 54cmkgJ d Zz Hk20 间 由式得 ss k t s a 15 0 20 33 1 98060 2 max ast k dm a al eJJ t n T mNcmkgf cmkgfeeJJ t n T ast k dm a al 73 1162 119 1 87 5562 15 098060 150014 32 1 98060 2 01520 max 2 计算阶跃加速力矩 已知加速时间 由式得ss k t s a 05 0 20 11 98060 2 max dm a ap JJ t n T mNcmkgf cmkgf JJ t n T dm a ap 02 3767 377 87 5562 05 098060 150014 3 2 98060 2 max 3 计算坐标轴所需的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力矩 按式计算线性加速时空载启动力矩 fapq TTTT q T mNmNTTTT fapq 979 11 088 0 16 0 73 11 按式计算阶跃加速时空载启动力矩 fapq TTTT q T 课程设计 20 mNmNTTTT fapq 269 37 089 0 16 0 02 37 按式计算快进力矩 fKJ TTT KJ T mNmNTTT fKJ 249 0 089 0 16 0 按式计算工进力矩 fcGJ TTT GJ T mNmNTTT fcGJ 389 2 089 03 2 1 5 4 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 1 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 通过以上计算和查参考文献表 2 47 选择交流伺服电动机 1 为日本 FANUC 公司生产的型驱动电动机 主要参数如下 额12 3000i 定功率 3kw 最高转速 3000 额定力矩 12 转动惯量minrNm 质量 现按 5 倍计算额定力矩 电动机的加速力矩 2 62cmkg kg18 为 60 均大于本机床工作台的线性加速时所需的空载启动力矩Nm 以及阶跃加速时所需的驱动 本电动机均mNTq 77 14mNTq 16 40 满足要求 该电动机的额定力矩为 12 均大于本机床工作台快进时所Nm 需的驱动力矩以及工进时所需的驱动力矩 mNTKJ 0 3mNTGJ 73 5 因此 本电动机均满足驱动力矩要求 2 惯量匹配验算 系统的负载惯量与伺服电动机的转动惯量之比一般应满足式 d J m J 而在本设计中 125 0 m d J J 课程设计 21 1 25 09 0 62 87 55 m d J J 故满足惯量匹配要求 1 6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态分析 1 6 1 计算丝杠 工作台纵向振动系统的最低固有频率 已知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综合拉压刚度 而 mNKK 1069 164 6 min0 滚珠丝杠螺母副和机床执行部件的等效质量 其中 sd mmm 3 1 m 分别是机床执行部件的质量 和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质量 s mkg 则kg kgm860 kgkgms64 7 108 7 9 1212 3 4 32 sradsrad m K kgkgmmm d nc sd 96 436 55 862 1069 164 55 862 64 7 3 1 860 3 1 6 0 1 6 2 计算扭转振动系统的最低固有频率 nt 折算到滚珠丝杠轴上的系统总当量转动惯量为 222 0 0033 005 33 62 1143 21 mkgcmkgcmkgJJJ rs 已知丝杠的扭转刚度 则 radmNKKs 59 4875 sradsrad nt 5 1215 0033 0 59 4875 由以上计算可知 丝杠 工作台纵向振动系统的最低固有频率 课程设计 22 扭转振动系统的最低固有频率都srad nc 96 436 srad nt 5 1215 比较高 一般按的要求来设计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 故srad n 300 满足要求 1 7 机械传动系统的误差计算与分析 1 7 1 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方向死区 已知进给传动系统的最小综合拉压刚度 mNK 69 164 min 导轨的静摩擦力 则由式得 NF75 86 0 3 min 0 10 2 2 K F mmmm K F 0011 0 10 1069 164 75 862 10 2 2 3 6 3 min 0 即故满足要求 mm 101 1 1 7 2 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由综合拉压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 maxk 由式 mmmm KK F k 43 66 3 maxmin 0max 1053 0 10 28 183 10 69 164 10 75 8510 11 即故满足要求 mm k 6053 0 max 1 7 3 计算滚珠丝杠因扭转变形产生的误差 1 计算由快速进给扭矩引起的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变形量 KJ T 已知负载力矩 由以上计算得扭转作用点之 mNTT KJ 249 间的距离 丝杠底径 由式 mmL5 1005 2 2 27 3dmm 得 4 2 2 2 1021 7 d TL 课程设计 23 032 0 3 27 5 1005249 1021 7 1021 7 4 2 4 2 2 2 d TL 1 由扭转变形量 引起的轴向移动滞后量 将影响工作台的定位 精度 由式得 360 0 L mmmL 89 0 360 032 0 10 360 0 1 8 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 1 8 1 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 本机床工作台采用半闭环控制系统 应满足下列要求 p V300 p e mmV kP 25 19 89 0053 0 25 8 0 8 0 max300 mme kp 25 19 89 0053 0 25 8 0 8 0 max 滚珠丝杠螺母副拟采用的精度等级为 2 级 查参考文献表 2 20 得 1 mmV P 25 198 300 查参考文献表 2 21 得 当螺纹长度为 850mm 时 1 故满足设计要求 mmep 25 1915 1 8 2 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规格型号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规格型号为 FF3210 3 其具体参数如下 公称直 径 32mm 基本导程 10mm 丝杠外经 32 5mm 丝杠底径 27 3mm 表 7 1 2弧度内行程变动量和任意 300mm 行程内行程变动 2p V 课程设计 24 量 300p Vm 精度等级 12345 2p V 45678 300p V 68121623 表 7 2 有效行程内的目标行程公差和允许的行程变动量 u L p e 单位 up Vm 精度等级 12345 有效行 程 mm p e up V p e up V p e up V p e up V p e up V 3156688121216162323 315 4 00 7698121218172525 400 5 00 871010151320192726 500 6 30 971111161422213029 630 8 00 1081312181625233531 800 1 000 1191513211729254033 课程设计 25 1000 1250 13101814241934294639 第 2 章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 2 1 设计内容 按照总统方案以及机械结构的控制要求 确定硬件电路的方 案 并绘制系统电气控制的结构框图 选择计算机或中央处理单元的类型 根据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设计存储器扩展电路 根据控制对象以及系统工作要求设计扩展 接口电路 检测电路 转换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等 选择控制电路中各器件及电气元件的参数和型号 绘制出一张清晰完整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要标明各器件的型号 管脚号及参数 说明书中对电气原理图以及各有关电路进行详细的原理说明和 方案论证 课程设计 26 2 2 设计步骤 确定硬件电路的总体方案 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铣床数控系统电气原理图 主轴单元 2 铣床数控系统电气原理图 输入输出开关量 1 3 铣床数控系统电气原理图 输入输出开关量 2 4 铣床数控系统电气原理图 伺服驱动器电路接线图 5 铣床数控系统电气原理图 电源图 数控系统的硬件框图如下所示 铣床数控系统电气原理图 主轴单元 课程设计 27 铣床数控系统电气原理图 输入输出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安全培训观念课件
- 创客你我他课件
- 耐药机制阻断策略-洞察及研究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脑机接口与行为认知的虚拟现实研究-洞察及研究
- 化妆品安全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兆驰入职安全培训课件
- 软件无线电加密-洞察及研究
- 世界遗产标准-洞察及研究
- 元音组合air发音课件
- 财务预算培训课件
- 高桩码头施工培训课件
- 砂石加工现场管理制度
- it部门考核方案(3篇)
- 山东C类人员安全考核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中通规章管理制度
- 茶山管理协议书
- 代办土地证协议书
- 创意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年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 现代文献检索与利用3-文献检索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