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能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数控技能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数控技能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数控技能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数控技能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操作流程与技能培训 报告人 张才继2017 6 25 目录 第一部分 数控机床简介第二部分 系统G M代码功能介绍第三部分 产品的加工工艺与路线第四部分 夹具 刀具讲述第五部分 产品调试第六部分 设备日常保养 二级保养 第一部分 数控机床简介 高速化 高精度 可靠性 多轴化 车 铣复合 功能集成化 智能化 网络化 机电一体组成1 机械部位联动部位刀架主轴2 系统部位面板电路驱动3 料机 第二部分 系统G M代码功能简介 G代码G00定位 快速移动 G01直线切G02顺时针切圆弧G03逆时针切圆弧G04暂停G20英制输入G21公制输入G27X轴回参考点G28Z轴回参考点G29Y轴回参考的G32单车螺纹G54 G59坐标系G80取消固定循环G83钻孔循环G84攻丝循环G92切螺纹循环G98每分钟进给率G99每转进给率G500等待 M代码M00程序暂停M01选择停止M02程序结束 复位 M03主轴正转 CW M04主轴反转 CCW M05主轴停M06换刀 带刀库 M08切削液开M09切削液关M30程序结束 复位 并回到开头S T辅助代码S 2000 代表转速2000转 分T0105刀号 刀补号1号刀5号刀补 第三部分 产品的加工工艺与走刀路线 工艺 一 按照图面设定每道工序的工装夹具二 分析每道工序的加工路线 排刀方式 三 按照设定的加工路线进行编程1 建立基点 基准平面 2 分析走刀路线尽量减少机床空运行时间 3 空运行进行检测是否有异常 四 刀具修磨调试安装1外圆刀2镗孔刀3螺纹刀4槽刀5深孔钻 书 排泄畅通 坚定牢固 耐温 高效 第四部分 夹具 刀具讲诉 夹具要素稳定装夹快速 方便维护上道工序 保证下道工序要求安全性跳动度 调整平衡力度 方向 设定力 扭据参数要根据产品而定 刀具讲述 车刀的一点二线三面 1 副切削刃2 前刀面3 刀头4 刀体5 主切削刃6 主后刀面7 副后刀面8 刀尖 前刀面 切削时 切屑流出所经过的表面 主后刀面 切削时 与工件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副后刀面 切削时 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主切削刃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它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担负着主要的切削工 副切削刃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一般只担负少量的切削工作 刀尖 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相交部分 为了强化刀尖 常磨成圆弧形或成一小段直线称过渡刃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概念 1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是指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 选择能提高切削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获得最高刀具耐用度的刀具几何参数 2 刀具几何参数内容 刀具几何角度 如前角 后角 主偏角等 刀面形式 如平面前刀面 倒棱前刀面等 切削刃形状 直线形 圆弧形 选择刀具考虑的因素 工件材料 刀具材料 切削用量 工艺系统刚性等工艺条件以及机床功率等 在一定切削条件下的基本选择方法 1 前角和前刀面形状的选择 3 主偏角 副偏角的选择 2 后角及形状的选择 4 刀尖形状的选择 W是前角 下面的11 是后角 1 前角和前刀面形状的选择 1 前角的选择 在选择刀具前角时首先应保证刀刃锋利 同时也要兼顾刀刃的强度与耐用度 刀具前角的合理选择 主要由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的种类与性质决定 刀具材料强度和韧性大的刀具材料可以选择大的前角 而脆性大的刀具甚至取负的前角 下图是不同刀具材料韧性的变化 工件材料加工钢件等塑性材料时 切屑沿前刀面流出时和前刀面接触长度长 压力与摩擦较大 为减小变形和摩擦 一般采用选择大的前角 加工脆性材料时 切屑为碎状 切屑与前刀面接触短 切削力主要集中在切削刃附近 受冲击时易产生崩刃 因此刀具前角相对塑性材料取得小些或取负值 以提高刀刃的强度 加工条件粗加工时 一般取较小的前角 精加工时 宜取较大的前角 以减小工件变形与表面粗糙度 带有冲击性的断续切削比连续切削前角取得小 问题 1 强度和韧性大的刀具材料选择大的还是小的前角 而脆性大的刀具又如何选择 2 加工塑性材料时 一般选择大的还是小的前角 3 加工脆性材料时 刀具前角相对塑性材料如何选择 4 粗加工和精加工时刀具的前角有何区别 解答 强度和韧性大的刀具材料可以选择大的前角 而脆性大的刀具甚至取负的前角 加工钢件等塑性材料时 一般采用选择大的前角 加工脆性材料时 因此刀具前角相对塑性材料取得小些或取负值 以提高刀刃的强度 粗加工时 一般取较小的前角 精加工时 宜取较大的前角 以减小工件变形与表面粗糙度 2 前刀面形状 刃区形状及其参数的选择 前刀面形状A 正前角锋刃平面型 右图 特点 刃口较锋利 但强度差 o不能太大 不易折屑主要用于高速钢刀具 精加工 B 带倒棱的正前角平面型 右图 特点 切削刃强度及抗冲击能力强 同样条件下可以采用较大的前角 提高了刀具耐用度 主要用于硬质合金刀具和陶瓷刀具 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 C 负前角平面型 右图 特点 切削刃强度较好 但刀刃较钝 切削变形大 主要用于硬脆刀具材料 加工高强度高硬度材料 如淬火钢 图示类型负前角后部加有正前角 有利于切屑流出 D 曲面型 右图 特点 有利于排屑 卷屑和断屑 而且前角较大 切削变形小 所受切削力也较小 在钻头 铣刀 拉刀等刀具上都有曲面前面 E 钝圆切削刃型 右图 特点 切削刃强度和抗冲击能力增加具有一定的消振作用 适用于陶瓷等脆性材料 2 后角及形状的选择 1 后角的选择 后角的作用 A 减小刀具后刀面与加工表面的摩擦 B 当前角固定时 后角的增大与减小能增大和减小刀刃的锋利程度 改变刀刃的散热 从而影响刀具的耐用度 后角的选择考虑因素 A 切削厚度当切削厚度hD 和进给量f 较小时 切削刃要求锋利 因而后角 o应取大 负后角 些 如高速钢立铣刀 每齿进给量很小 后角取到16o 车刀后角的变化范围比前角小 粗车时 切削厚度hD较大 为保证切削刃强度 取较小后角 正后角 o 4o 8o 精车时 为保证加工表面质量 o 8o 12o 车刀合理后角在f 0 25 r时 可选 o 10o 12o 在f 0 25 r时 o 5o 8o B 工件材料工件材料强度或硬度较高时 为加强切削刃 一般采用较小后角 正后角 对于塑性较大材料 已加工表面易产生加工硬化时 后刀面摩擦对刀具磨损和加工表面质量影响较大时 一般取较大后角 如加工高温合金时 o 10o 15o 选择后角的原则 在不产生摩擦的条件下 应适当减小后角 4 刀尖形状的选择刀尖概念 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的地方刀尖是刀具强度和散热条件都很差的地方 切削过程中 刀尖切削温度较高 非常容易磨损 因此增强刀尖 可以提高刀具耐用度 刀尖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有很大影响 b 圆弧刃 a 倒角刃 b 圆弧刃 c 修光刃 第五部分 机床的操作 设备通电 检查机床电源开关 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检查机床坐标 系统坐标回零 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机床进行预热 主轴转速不得高于150 进入编辑状态 完成有效的程序 装刀 对刀调试 必须在单段状态调首件 循环启动加工 创造精品达行业领先 第六部分 日常维护与保养 检查机床电源开关是否正常压力表是否有效机床油路保持畅通 无渗漏刀架是否可以正常换刀 有无异常声音各部位连接接点松紧适宜无异常 运动平稳清理床头 尾座 导轨等角落铜屑 铝屑系统 驱动器降温是否正常检查设备电器 确保电器正常工作 第七部分 设备二级保养 进给部位主轴部位润滑系统电气系统 进给部位 1拆下各部防护罩 调整导轨攘条配合间隙0 03MM内2检查丝杠与床身的连接是否有松动并调整3调整进给X Z丝杆间隙在0 02MM内4锁紧连接螺母防止运动时有松动 主轴部位 1调整主轴驱动带的松紧程度 防止皮带打滑2检查主轴的径向跳动度3检查主轴轴承高速旋转是否有异常4调整车身与X轴的垂直度 润滑系统 1清理润滑油箱 更换润滑油2检查导轨 丝杆的润滑 清洗油路分离器保证油孔 油路畅通3修复 更换破损油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