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总论DR、CT、MR简介_第1页
影像总论DR、CT、MR简介_第2页
影像总论DR、CT、MR简介_第3页
影像总论DR、CT、MR简介_第4页
影像总论DR、CT、MR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像诊断总论,广东省中医院,伦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授1845.3.271923.2.101895年11月8 日 发现X射线1901年荣获全世界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X线发现者与第一张X线图片,教学目的与要求,1.明确X线的特性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2.掌握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3.明确临床X线检查应关注的问题4.了解X线诊断的原理、诊断原则、最新进展,教学内容,1. X线的特性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2.X线诊断的原理、诊断原则、最新进展3.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4.临床X线检查应关注的问题,重点与难点,重点:X线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难点: X线诊断的原理,一.X线诊断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疾病诊断2.疗效观察3.疾病预防 4.健康体检5.医学研究,二.X线的产生及其特性,(一)X线的产生:X线的产生须具备三个条件:1.自由活动的电子群 (X线管阴极灯丝,低压变压器供电) 2.电子群在高压电场和真空条件下高速运行(X线管,高压变压器供电)3.电子群高速运行时受阻(X线管阳极钨靶) X线机的基本构造: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控制器),X线的特性与应用,1.穿 透 性: X线成像的基础,与电压有关 与物体密度与厚度有关2.荧光效应: 透视,影像增强器,增感屏, CT固体探测器3.摄影效应: 摄片 4.电离效应: 放射剂量学、放射治疗、 CT气体探测器,二.X线成像的原理,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一定的穿透力(合适的 ?)密度和厚度的差异(自然、人工对比)影像载体(?)自然对比 人体按密度高低分四类人工对比 对比剂(气体,钡剂,碘剂等 ),三.X线检查方法,普通检查 透视:胸透、腹透(胃肠穿孔、梗阻、 异物)、造影 定位观察摄片:射线量少,清晰,保存、对照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软线摄影,高千伏摄影造影检查,1.造影剂种类: 高密度:钡剂 碘剂(离子型、非离子型) 低密度:空气 2.造影检查方法 直接引入:自然管道开口,经皮穿刺 间接引入:生理排泄3.造影前准备 病史,解释,试验 胃肠道准备,4.造影剂副作用 轻度反应:热感、潮红、皮疹、胸闷、恶心、 呕吐、头晕、局部水肿 重度反应: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喉水肿、 惊厥、肺水肿、心率失常 禁 忌 证:碘过敏,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严重甲亢、哮喘 高危因素:过敏体质,心、肝、肾功能损害, 急性胰腺炎,高低龄等 发 生 率:离子型5%,非离子型2.9%,死亡率 为20万分之一 美国1978-1994,850例,四.医疗照射的安全性,(一)辐射的概念和种类(二)医疗照射的安全性与防护,(一)辐射的概念-电离辐射,辐射 可定义为能量通过物质或空间的传播。 辐射的形式为电磁波或高能粒子。 电离辐射 能够从原子中轰击出电子,即电离。 电离辐射源包括: 粒子 粒子 中子 射线 x-射线,(一)辐射的概念-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没有足够的能量使与之作用的物质原子发生电离。 非电离辐射源包括: 微波 可见光 ?-因为可见光可使半导体材料如Si,CdZnTe等发生电离, 所以半导体探测器使用时要避光 无线电波 电视波 紫外线辐射(极短的波长除外),警示标志,地球在45亿多年前形成固态质量时就具有放射性。然而,我们对辐射与放射性的了解只有一百多年。 辐射警示标志,三叶形,(二)医疗照射的安全性与防护,1.三项基本原则 正当化,最优化,剂量限制2.个人防护原则 时间,距离,屏蔽,五.X线诊断的原则与步骤,1.诊断原则:全面观察,具体分析,结合临床 动态观察,综合诊断2.诊断步骤:A.了解临床资料 B.发现病变 C.定位诊断 D.定性诊断3.诊断种类:肯定诊断、怀疑诊断、现象诊断,六.X线诊断学的进展,进展方向: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向数字化成像、功 能成像方向发展1.X线摄影的数字化 计算机X线摄影 CR 数字式X线摄影DR 载体-成像板 影像增强管-视频影像-数字像 2.计算机体层摄影CT(Computed Tomography)进展 螺旋CT:3DCT、MPR、CTA、CT内镜、CT灌注成像 多层CT3.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进展 MR血管造影、灌注成像,功能MRI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CT的基本知识,Godfrey N. Hounsfield1971年第一台CT制成1974年制成全身CT 1979获诺贝尔医学奖 2004年8月12逝世,享年84岁。,第一部分,CT的基本知识,有关CT的几个类型,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 螺旋spiral CT核素发射型体层摄影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ing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超高速ultrafast CT,UFCT电子束electron bean CT,EBCT,一.CT的发展史,1971-1972年英国的Hounsfield发明,1972年其成果发表在“British Institute of Radiology” 1973年发表在“Radiology” 并得到推广第代二十世纪年代末螺旋年双螺旋年多层螺旋:,目前层螺旋展望:平板探测器,,二.CT的基本结构,扫描装置(X线球管与探测器)-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 -信息处理图像显示与记录系统 -信息输出,三.的扫描方式,四.CT的成像原理,CT的本质是重建图像,用X线束对人体的某一层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照射,用探测器接受同层多组原始数据,经计算机重建形成图像。X线球管:线-穿过组织-衰减的线探测器:线-可见光-光电管及光电倍增管-电信号模/数转换器:电信号-数字信号计算机:数字信号-数字矩阵-模/数转换器-不同灰度的光点构成图像,再由多幅照相机摄片。,CT的成像示意图,CT图像,五.CT图像特点,1、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数字化图像。像素(pixel)是经数/模转换器(digital/analog converter)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的不等灰度的小方块。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是指CT图像上能显示的最小细节。,五.CT图像特点,2、CT图像是可以量化的灰度影像。CT值反映组织对X线吸收能力差别。CT值=1000(x-w)/wCT值为相对值,单位是HU,界限-1000+1000HU。水的吸收系数为1, CT值为0 HU;骨皮质的吸收系数最高为2,CT值为1000 HU;空气的吸收系数最低为0,CT值为-1000 HU。密度分辨率(density resolution)是指CT图像上能显示最小细节的差别。,五.CT图像特点,3、CT图像是可以运用窗技术调节的灰度影像。窗技术包括窗位(window level,WL)和窗宽(window width,WW)的调节。窗位是以某组织CT值为中心观察其细节结构。窗宽是指图像上所包括16个灰阶的CT值范围。WW加大,包括组织层次多,细节对比差,则图像变灰;WW变窄,反差大,图像黑白对比增强。WW调节相当于调节对比度,WL调节相当于调节明暗度。,五.CT图像特点,4、CT图像是断面影像,并且可以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和三维(3-dimention reconstruction)重建显示解剖结构。5、CT图像可受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phenomenon)与伪影(artifact)等因素干扰。,六.CT 普通检 查 技 术,(一)平扫(plain CT scan) 不用造影增强的普通扫描。一般都是先作平扫。(二)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 CE) 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再行扫描。血内碘浓度增高后,器 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使病变 显影更为清楚。(三)造影扫描 先作器官或结构的造影,再行扫描。如CTM,瘘道,胆囊,胆囊平扫,增强扫描,胆囊增强扫描,胆囊造影扫描,七.CT 特殊检 查 技 术,高分辨率扫描(high resolution CT,HRCT)延迟扫描(delay CT,DCT)动态扫描(dynamic scanning)薄层扫描靶区扫描重叠扫描,八.螺旋CT 的新技术,三维图像重建(three dimensional CT,3DCT)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仿真内镜技术CT virtural endoscopy,CTVE灌注成像perfusion CT,三维图像重建,多平面重组 冠状面,多平面重组 矢状面,脑CT血管造影,仿真内镜技术,脑灌注成像,九.CT图像的分析要领,用动态全面的观点分析CT影像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反映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变化过程的一个时间点(如脑梗塞、迟发血肿);从空间上讲,每幅图像反映的只是整体信息的一个部分或一个方面,不能以偏盖全。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做出判断CT影像是通过密度的差别来展示人体组织器官的组成、位置、大小形态及功能等正常或异常的影像解剖信息,需结合病理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对上述信息及变化规律作出正确认识与判断。,十.CT诊断原则,全面观察:应用解剖、生理、病理和影像学知识辨认出异常具体分析:病灶的位置及分布、边缘及形态、数目及大小、密度及结构、周围情况、动态变化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个人资料综合诊断:结合其他影像及化验资料 肯定诊断,怀疑诊断,现象诊断,需复查,十一.诊断步骤,了解病史及相关检查资料了解技术条件及检查方法发现异常:系统观察(按解剖顺序、扫描顺序),对比观察(平扫、增强对比,上下左右对比),前后观察定位定性:根据CT诊断原则,提出客观的意见,十三.CT的造影剂,种类:离子型 60%泛应影葡胺,显影葡胺 非离子型 碘海醇,优维显,碘必乐给药途径 血管,口服,灌肠,介入给药剂量 1.5ml/kg,口服2%1000ml排泄途径 肾90%,胆道、胃肠道副作用及预防、处理:(资料分析)禁忌症,十四.CT检查前准备,带齐相关检查资料碘过敏试验腹部检查需空腹腹部检查需作肠道准备(造影剂,排钡)下腹需充盈膀胱、灌肠、阴道置气囊去除金属物呼吸训练及制动,测验题,下列关于CT图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白色代表组织或病变的密度一定很高B 黑色代表气体C 运用窗技术可以调节CT图像的黑白对比度D 在常规头部和腹部CT片上,白色所代表的组织CT值范围基本一致E 以上都不是,MR成像原理,1.磁共振人体内的氢原子核,自旋,磁矩,小磁体外加磁场,磁矩按磁力线方向排列用射频脉冲激发,氢核吸收能量而发生能级跃迁,产生磁共振,MR成像原理,2.弛豫时间终止RF脉冲后,质子将迅速恢复到平衡状态,即发生弛豫。纵向磁化的恢复称为纵向弛豫;横向磁化的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