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谈大学生就业心态重点_第1页
文献综述:谈大学生就业心态重点_第2页
文献综述:谈大学生就业心态重点_第3页
文献综述:谈大学生就业心态重点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大学生就业心态 摘要 就业心态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大学生个人 高 校 社会等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 促进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转变 将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态 就业难 正文 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也从 精英教育 时代走进了 大 众化教育 时代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2001年是117万 2002年145万 2003年是21 2万 2004年是280万 2005年是338万 2006年是413万 2007年是495万 2008年是559万 2 009年611万 到2010年已经超过630万 十年间翻了近六番 近年来 社会对大学生就业 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大学生就业环境现状与前景令人堪忧 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 国 家和各地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如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 划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鼓励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等等 这些政策措施 对于促进大学 生就业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社会各界的努力固然重要 大学 生自身转变观念 有良好的就业心态 也是极为重要的 时下 许多毕业生只愿留在大城市 大单位 似乎这样才有面子 才能体现价值 对 于人才需求很大的民营企业 农村基层等 则很少甚至不予考虑 前不久 武汉科技大 学中南分校对大一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90 以上的学生毕业后想留在城市就 业 有的毕业生脱离实际 对薪水期望值过高 希望毕业后两三年就能买房买车 有的 毕业生自身不努力 总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所谓的 关系 上 找不到工作便干脆自 暴自弃 当 啃老族 丧失了年轻人应有的拼搏进取精神 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 大学生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不能总是想着自己是 天之骄子 对自己期望过高 放不下身价 经过多年的持续扩招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大学生 也要相应的转变观念 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选择工作 好高骛远 眼睛只盯着 大城市 大单位 高薪水 往往会落入高不成 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导致一毕业就失业 与大城市 大单位相比 基层是苦一点 累一点 但其广阔天地蕴藏着无数的机会 在人才缺少的基层有大显身手的舞台 国家有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的优惠政策 比 如每年都会拿出一定的名额 从服务基层的大学生中选拔公务员 有些地方还专门设 立了 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资金 专项用于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基层的磨 炼可以积累经验 增长才干 促使自己早日成才 早日成就事业 大学生就业难 并非大学生太多 供过于求 实际上 我国培养的大学生虽然总量 较多 但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我国总人口的5 左右 而发达国家比例是30 到40 加拿大更是达到了50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大学生不但没有过剩 比例还 十分低 广大基层 民营企业 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只要转变观念 树立良好的心态 把目光投向中小企业 投向民营企业 投向基层 投向农村 大学生们总能找到施展 自己才华的地方 实 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整并不仅仅是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在它背后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制度的保障 需要大学生 高校 社会三方的紧密 合作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共同完成这一转变 1 调整心态 树立大众化就业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型 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而社会所提供的所谓精英岗位毕竟是金字塔的顶端 数量有限 大学生不可能都到精 英岗位就业 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岗位和新兴的产业 行业所产生的岗 位对从业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因此 大学生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普通劳动者 摈弃精英心态 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 敢于从基层做起 到相对更大众化的就业岗位层面上就业 2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信心 勇于面对挑战大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薪酬 希望到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 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 那也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 但作为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 人的价值并不仅从挣钱多少上表现出来 而应更多地看自己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大学生应该把自 己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兴旺联系在一起 要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 青春 俗话说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只要是金子 总会闪光的 不管大学生在什么行业中工作 只要用心去做 总会获得成功的 3 注重职业生涯规划 理性选择第一份工作上述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的出现 与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理性分析 职业意识淡漠有相当大的关系 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中 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 潜力如何 擅长什么 喜欢什么 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都了解甚少 对自己将来 的职业发展也缺乏思考和规划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就极易出现求职时的盲目性以及跟风现象 因此 大学生应有就业危机感 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 通过心理咨询等途径学会理智地分析自己 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形成自己的职业锚 找准自己的求职方向 为成功求职做好知识 能力 智慧 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 力争找好 找对第一份工作 为自己将来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第一块基石 二 高校要进行教育改革 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态 1 改革高校培养模式 向市场需求靠拢 我国目前的高校培养模式仍是扩招之前的精英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仍集中于社会的精英 这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职业需求 也就 集中在所谓的精英位置上 但随着制造业的大发展 我国近几年社会急需的人才 却集中在技术人员身上 而且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 处于社会职业构成金字塔顶端的精英岗位的数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因此 高校应尽快转变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和课程的调整和设置 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有明确的职业意识和方向 从而避免盲目追求精英岗位的不良心态的产生 2 多与企业 用人单位沟通和交流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状况 降低就业期望值 很多大学生根本不了解社会职业发展现状 所提出的就业期望和薪酬要求只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 出现过高的期望也就在所难 免 因此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与社会沟 通的力度 帮助他们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各种职业薪酬的现状 对于他们合理降低就业期望 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3 改革就业指导方式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形成学生健康的择业观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学生健康择业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目前多数高 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成效并不大 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 年度调查报告 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对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非常低 表对于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最主要形式就业和职业规划的专题讲座 大学生是最不感兴趣的 这个调查结果也与笔者在与诸多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 的交谈中所得到的印象相符合 因此 多为学生提供深入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实习的机会 帮助学生做好一对一的个性化 的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他们正确 全面地了解自己 了解职业 进而形成健康的就业 择业观念 是高校扭转学生不良就业心态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必由之路 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