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管理与急救应急预案_第1页
新生儿管理与急救应急预案_第2页
新生儿管理与急救应急预案_第3页
新生儿管理与急救应急预案_第4页
新生儿管理与急救应急预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管理与急救应急预案新生儿管理与急救应急预案 目目 录录 一 新生儿错抱应急预案 2 二 新生儿烫伤防范应急预案 3 三 新生儿预防误吸应急预案 4 四 新生儿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 5 五 新生儿防坠床应急预案 6 六 新生儿预防丢失的应急预案 7 七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8 八 高危新生儿会诊 转诊应急预案 10 一 新生儿错抱应急预案一 新生儿错抱应急预案 1 1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1 1 立即报告护士长 1 2 应立即进行错抱婴儿的查对 查对正确及时更换婴儿 1 3 在婴儿洗澡或按摩过程中发生襁褓服放置错误时要及时查对更换 1 4 产妇姓名相同的 要严格查对床号 性别 体重 住院号 出生时间 1 5 治疗前腕带脱落者及时核对补戴 无腕带者不做任何治疗 1 6 必须两人查对 工作核对时严肃 认真 如有异议必须及时询问 严 格查对 1 7 家属发现错抱婴儿 要及时做好查对工作并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1 8 发生重大错抱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 护理部 1 9 涉及法律纠纷的应由医院与家属沟通做亲子鉴定 2 2 程序程序 报告护士长 立即查对 做好正确更换 查看腕带及襁褓服信息 做好解 释工作 查找错抱原因 作出书面检查 组织讨论 上报院部 必要时亲子鉴 定 二 新生儿烫伤防范应急预案二 新生儿烫伤防范应急预案 1 1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1 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新生儿出生后做好防烫伤的指导工作 杜绝使用热水 袋 冬天为新生儿保暖使用热水袋时 温度不宜超过 50 热水袋应加布套 切勿贴近新生儿身体 以免烫伤 值班人员做好交接班 加强巡视 随时观察 新生儿肢体温度及皮肤有无变化 1 2 沐浴时每洗一个新生儿操作者均要用前壁测试水温 不得直接将新生儿放 置浴盆 操作时仔细 认真 随时观察新生儿有无病情变化 游泳或盆浴时先 放冷水 后放热水 水温保持 38 39 热水水龙头不得朝向游泳池防止烫伤 实习生 进修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1 3 病房内使用的保温容器放在固定位置 严禁放在窗台 床头桌 床单元周 围 以防烫伤 2 2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2 1 一旦发生烫伤 立即撤离热水袋 或脱离热水区 通知医生 观察局部皮 肤变化 判断皮肤烫伤程度 2 2 烫伤严重者及时协助医师请相关科室会诊 应用烫伤药物 2 3 加强巡视 观察用药效果 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汇报 2 4 家属有异议时及时做好解释工作 报告主任 护士长 2 5 病情较重者需要转院的 由医务部安排转院治疗 3 3 程序程序 立即停止使用热水袋或脱离热水区 通知医师 观察病情或请会诊 使用 药物 观察病情 做好解释工作 病情较重做好转院 三 新生儿预防误吸应急预案三 新生儿预防误吸应急预案 1 1 防范措施防范措施 1 1 新生儿出生后做好产妇及家属的母乳喂养指导工作 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 含接姿势 防止胃内吸入气体 向产妇及家属宣教发生误吸预防的有关知识 1 2 新生儿喂奶后及时将其抱起拍背 听见打嗝声后将新生儿放至婴儿车 取 侧卧位 防止溢奶误吸 1 3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 喂养后尽量避免立即为其更换尿布或按摩腹部 防止 发生溢奶误吸 2 2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2 1 当发现新生儿发生误吸时 立即判断气道窒息情况 严重时及时通知医师 2 2 如果新生儿在婴儿车发生误吸 立即将其侧卧 进行拍背或弹足底 如果 家属怀抱新生儿发生误吸 立即将新生儿取头低足高位 拍背 弹足底 听到 哭声后停止拍背观察新生儿面色及口周青紫情况 及时清理口周粘液 呕吐物 等 2 3 窒息严重者立即给予吸氧 配合医师请会诊 必要时做好转院工作 2 4 严密观察病情 暂禁食 做好护理记录 3 3 程序 程序 侧卧位或头高足低位 拍背 弹足底 通知医师 根据窒息情况给予吸氧 请会诊 观察病情变化 暂禁食 做好记录 必要时转院 四 新生儿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四 新生儿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 1 1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1 1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1 2 根据新生儿发生病情变化的原因给予相关处理 拍背 吸氧 防窒息 喂 糖水预防低血糖 1 3 请会诊 做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1 4 严密观察新生儿面色 口唇 呼吸及反应 做好护理记录 1 5 报告医务部 护理部 做好院内会诊 1 6 做好转诊准备工作及记录 2 2 程序程序 通知值班医师 吸氧 拍背或喂糖水 配合医师抢救 观察新生儿病情变 化 做好转诊准备及记录 做好转院准备 必要时转院治疗 五 新生儿防坠床应急预案五 新生儿防坠床应急预案 1 1 防范措施防范措施 1 1 做好家属及产妇的防坠床安全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1 2 新生儿喂养完毕后家属及时将其放置婴儿车 产妇躺着喂奶时 婴儿不要 放在靠近床边的地方 夜间不得将新生儿放置产妇床上 防止产妇睡觉后发生 新生儿坠床 1 3 加强病房巡视 发现存在坠床危险时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1 4 为新生儿喂奶或更换尿布时不得将婴儿车的围栏放下 防止坠床 1 5 定期请后勤相关人员进行婴儿车的检修工作 做好登记工作 1 6 使用婴儿车推新生儿时 推之前要检查活动的围栏是否扣紧 推车速度要 缓慢 2 2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2 1 一旦发生坠床 护士应立即到产妇床旁 通知医师 检查新生儿坠床时的 着力点 迅速查看全身情况及局部受伤情况 初步判断有无骨折或危机生命的 情况 2 2 配合医师对新生儿进行检查 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或协助做好各种检查工 作 2 3 受伤轻者 加强巡视 观察新生儿反应及吃奶情况 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 受伤较重者及时请院内外医师会诊或转院 2 4 向产妇或家属了解新生儿坠床的情景 分析原因 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2 5 及时 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认真做好交接班 3 3 程序程序 做好安全教育指导 发生坠床时 护士立即赶到 通知医师 查看受伤情 况 判断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 请会诊 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 记录及交接班 必要时转院 六 新生儿预防丢失的应急预案六 新生儿预防丢失的应急预案 1 1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1 加强产妇及家属的新生儿安全教育指导工作 除工作人员在固定时间推车 到床旁为新生儿做处置及治疗外 产妇及家属不得让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抱走孩 子 1 2 加强病房巡视 尤其中午及夜间 发现外来可疑人员及时劝其离开 不听 劝告者立即请保安或后勤主任 总值班人员协助 1 3 夜间及时关闭病房大门 加强病房巡视 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全指导 防 止产妇及家属睡着后丢失新生儿 1 4 告知产妇及家属不得将陌生人带入病房进行新生儿的拍照或做与治疗无关 的事情 确保新生儿安全 2 2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2 1 一旦发生新生儿丢失 立即通知医师护士 报告保安 科主任 护士长 上报医务科 护理部 后勤部 2 2 做好产妇及家属安慰工作 及时询问事情经过 有无可疑陌生人进入病房 询问有无目击证人 2 3 值班人员做好记录 保安人员做好监控查实 核实情况后立即报告 110 3 3 程序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 发生新生儿丢失 立即通知医师 报告后勤部 科主任 护士长 上报医务科 护理部 做好产妇 家属安慰工作 做好记录 报告 110 七 七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根据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 特制 定本预案 当新生儿病室出现此类事件时 医院应紧急启动此预案 1 定义 1 1 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 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 2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出现 3 例 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 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 或者 3 例以上怀疑有共 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 2 1 感染控制管理科接报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 应迅速报告主管院长 和医务科 最迟不得超过 2 小时 2 2 在主管院长指挥下 经医务科 感染控制管理科联合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 染暴发事件后 应于 24 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 3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按 传染病管理法 有关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2 4 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 应采取以下感染控制措施 2 4 1 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 迅速组织医务科 感染控制管理科开展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并在人力 物力 财力等方面予以保证 使感 染控制有序 高效率的开展 将受感染人群缩小到最低范围 2 4 2 新生儿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 协助调查和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2 4 3 检验科负责各种病原学的检测 2 4 4 感染控制管理科进行流行病调查步骤 2 4 4 1 证实为医院感染暴发 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病例进行确诊 计算其罹 患率 2 4 4 2 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隔离病人 积极治疗 对科室的用 物 场地进行正确的消毒灭菌处理 必要时 暂时关闭病房 停止接受新病人 2 4 4 3 积极查找感染源 对感染病人 接触者 可疑传染源 环境 物品 医务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测 2 4 4 4 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做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认真填写调查表格 2 4 4 5 分析调查资料 对病例在科室的分布 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进行比较 分析原因 推测可能的感染源 感染途径和易感因素 结合实验室结果和所采 取控制感染措施的效果综合作出正确的判断 2 4 4 6 根据感染暴发或流行的调查和控制情况 写总结报告 制定防范措施 八 高危新生儿会诊 转诊应急预案八 高危新生儿会诊 转诊应急预案 1 明确高危新生儿判断标准明确高危新生儿判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卫办妇社发 2012 49 号 执行 高危新生儿判断标准高危新生儿判断标准 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 早产儿 胎龄 37 周 或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 2500 克 2 宫内 产时或产后窒息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 高胆红素血症 4 新生儿肺炎 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 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 如唇裂 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 等 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 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 高龄分娩 35 岁 患有残疾 视 听 智力 肢体 精神 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2 2 执行转诊规定执行转诊规定 2 1 立即转诊 立即转诊 若新生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应立即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若新生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应立即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1 体温 37 5 或 35 5 2 反应差伴面色发灰 吸吮无力 3 呼吸频率60 次 分 呼吸困难 鼻翼煽动 呼气性呻吟 胸 凹陷 呼吸暂停伴紫绀 4 心率160 次 分 有明显的心律不齐 5 皮肤严重黄染 手掌或足跖 苍白 紫绀和厥冷 有出血点和瘀斑 皮 肤硬肿 皮肤脓疱达到 5 个或很严重 6 惊厥 反复眨眼 凝视 面部肌肉抽动 四肢痉挛性抽动或强直 角弓 反张 牙关紧闭等 囟门张力高 7 四肢无自主运动 双下肢 双上肢活动不对称 肌张力消失或无法引出握 持反射等原始反射 8 眼窝或前囟凹陷 皮肤弹性差 尿少等脱水征象 9 眼睑高度肿胀 结膜重度充血 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耳部有脓性分泌物 10 腹胀明显伴呕吐 11 脐部脓性分泌物多 有肉芽或粘膜样物 脐轮周围皮肤发红和肿胀 2 22 2 建议转诊 建议转诊 若新生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若新生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1 喂养困难 2 躯干或四肢皮肤明显黄染 皮疹 指趾甲周红肿 3 单眼或双眼溢泪 黏性分泌物增多或红肿 4 颈部有包块 5 心脏杂音 6 肝脾肿大 7 首次发现五官 胸廓 脊柱 四肢畸形并未到医院就诊者 在检查中 发现任何不能处理的情况 均应转诊 在检查中 发现任何不能处理的情况 均应转诊 3 3 新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