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规划说明终结版_第1页
汉阳规划说明终结版_第2页
汉阳规划说明终结版_第3页
汉阳规划说明终结版_第4页
汉阳规划说明终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武武武汉汉汉汉市市市市汉汉汉汉阳阳阳阳区区区区绿绿绿绿地地地地系系系系统统统统调调调调研研研研与与与与规规规规划划划划文文文文件件件件 小小组组成成员员 肖凡 肖凡 胡启胡启 王王琼琼 李梅李梅 石少男石少男 指指导导老老师师 吴雪 吴雪飞飞 章莉章莉 目录目录 1 1 总则总则 2 2 1 规划背景 2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3 规划编制依据 4 规划期限 2 2 规划目标与指标规划目标与指标 3 3 1 规划目标 2 主要指标 3 3 城市现状城市现状 3 3 1 城市概况 2 城市绿化概况 4 4 潜在绿地分析潜在绿地分析 8 8 5 5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布局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布局 1010 1 指导思想 2 绿地布局原则 3 绿地结构 6 6 绿地树种规绿地树种规 划划 1212 1 汉阳区植物现状 2 树种规划原则 3 规划目标 4 具体规划 5 主要植物种类 2 一 总则 一 总则 一 规划背景一 规划背景 根据建设部 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 和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005 年武汉市被评 为 国家园林城市 作为拥有 十山六湖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汉阳区 必定在武汉市的绿化 事业中挑起大梁 百年前张之洞的青睐 建国后制造业过半的占比 汉阳成为重工业重镇 上世纪 80 年代后 环境污染使汉阳渐入困境 与此同时 汉阳 山水人文 优势日渐显现 两江绕城 山多水阔 林木葱茏 知音文化 2006 年 11 月 汉阳区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由此开始了在 一个老工业区基础上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历程 武汉市 十一五 规划 明确汉阳新走向 建设 成生产性服务中心 文化旅游中心和具有滨江滨湖特色最适宜居住的商住新城 2007 年 11 月 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区 在此背景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成为武汉的不二选择 为了更好的推进汉阳区的转型 打造汉阳山水宜居新城 在构建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 市中取得更瞩目的成就 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 特 制定 武汉市汉阳区绿地系统规划 2010 2020 二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二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根据汉阳区具体情况 在新形式下 应坚持科学发展 本着把老工业区逐渐转型为生产性服 务 文化旅游 生态宜居的新城区的原则 1 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城中村改造是汉阳快速发展的 拦路虎 在推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挖掘潜在绿地 旧城改 造 城中村改造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 协调和互联布局 树立大绿 化观和系统观 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 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 和基础 2 以人为本 加强社区和新建居住区的绿化 规划后的汉阳区定位为山水宜居新城 规划有大面积的居住用地 居住区的绿化地位突出 充分发挥绿地的功能性和景观性 创建舒适人居环境 3 生态优先 与 两型社会 建设相结合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 重视生态功能 大力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促进汉阳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 按照以人为本原则 着力推进 惠民型 节约型 山水型 文化型 园林建设 4 突出本区文化特征 加强旅游建设 有着张之洞文化 高山流水 的古琴台 琴断口的汉阳 要充分利用人文资源深厚底蕴 结合新区规划 逐步把汉阳建设成为武汉市市级旅游中心区 5 结合 六湖连通 工程做好水网绿化 墨水湖 南太子湖 北太子湖 龙阳湖 三角湖 后官湖连接贯通之后 具体要做好水网连 通工程 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渠道生态构建以及景观工程的实施 使水网形成绿化网 与两江绿 化相连形成生态廊道 6 强调可行性和加强实施管理 加强领导 广泛宣传 形成良好的氛围 科学地安排和组织项目施工 强化管理 推进依法 行政工作 三 规划编制依据三 规划编制依据 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79 3 城市绿化条例 1992 年国务院 100 号令 4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1993 年建设部 784 号 5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 T85 2002 6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 2002 年 7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 2020 年 8 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6 2010 年 9 武汉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998 2010 年 10 武汉市汉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 2010 四 规划期限四 规划期限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基准年为 2010 年始 二 规划目标与指标 二 规划目标与指标 一 规划目标一 规划目标 通过绿地的合理布局 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 把汉阳城区逐渐转型为生产性服务 文化旅游 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拥有丰富山水资源的汉阳 经济要发展 实现新的跨越 同时充分利用汉阳 的山水资源并进行部分整修让汉阳成为一个青山常在 碧水长流 清新宜人的生态城市 1 以汉阳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为依据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大生态战略 坚持城乡绿化的有机融合 在全市域范围内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框架 2 结合汉阳的自然山水资源和濒临汉江长江的城市格局 突出汉阳园林绿化的滨江滨湖 特色和文化内涵 努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色生态环境 3 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 形成多层次 多功能和绿树成林 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旅游 区与居住区 4 结合 六湖连通 工程 采取科学有效措施 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文化 一橹轻舟游汉阳的浪漫 归元圣地借佛光的意境 号令两江东流水 的豪情 知音汉阳人与自然更和谐 生态环境更美好 成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园林 城市 二 主要指标二 主要指标 规划到 2020 年 汉阳区总人口达 80 万 绿地率达 39 14 其中包括墨水湖水面面积 305 64 平方米 月湖水面面积 65 96 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达 47 13 人均公园面积 23 65 平方 米 汉阳区绿地规划指标汇总表 汉阳区绿地规划指标汇总表 20202020 年 年 序 号 类别 代码 类别名称 规划面积 公顷 占城市建设 用地比例 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 人 1G1 公园绿地 1892 0529 1123 65 2G2 生产绿地 56 630 820 71 3G3 防护绿地 743 1910 779 29 小 计 2691 8740 7032 65 4G4 附属绿地 596 158 647 45 中 计 3288 0649 3440 10 5G5 其它绿地 457 31 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 合 计 3745 37 注 规划到 2020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84 平方公里 三 城市现状 三 城市现状 一 一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武汉地理坐标为北纬 30 33 东经 114 19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节气候 为南北气 候过渡地带 冬夏季季风交替明显 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 一年中 1 月平均气温最低 1 7 8 月平均气温最高 28 7 夏季长达 135 天 由于武汉处于北纬 30 度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 可达 83 居于内陆 距海洋远 周围地形如盆地 集热容易散热难 河湖多 晚上水汽多 加 4 上城市热岛效应 和伏旱时副高控制 因而城区气温最高可以达到 42 十分闷热 是中国三大 火炉之一 极端气温最高 44 5 最低 18 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 年降水量为 1050 1200 毫米 武汉活动积温在 5000 5300 之间 年无霜期 240 天 武汉市地形属残丘性河冲积平原 地势北高南低 中部低平 沿长江 汉水展布平原 平原 南北两侧和蔡甸区中部为第四纪阶地 呈波状起伏的高岗和低丘 东北和北部为大别山余脉 地 貌特征是低山丘陵 南部为丘陵岗地 全境土地大致为 二山三水五分田 从地形角度来看 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 除少数山丘之外 汉阳区地形基本平坦 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 农 业发达利于提供各种产品 人口分布集中 有利于组织交通 有利于向四周扩张 节省建筑投资 汉阳雄踞武汉西南 东濒长江 北依汉水 南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 西与蔡甸区接壤 与汉口 武昌隔江鼎立构成武汉三镇 素有武汉 西大门 之称 汉阳区域广阔 发展空间巨大 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人口58万 区辖11街 翠微街道 建桥街道 月湖街道 晴川街道 鹦鹉 街道 洲头街道 五里墩街道 琴断口街道 江汉二桥街道 永丰街道 江堤街道 和汉阳经济 开发区 黄金口都市工业园 四新3个管委会 121个社区居委会 16个村民委员会 区内有十山 龟山 凤凰山 梅子山 锅顶山 仙女山 米粮山 扁担山 碎琴山 磨子山 六湖 莲花 湖 月湖 墨水湖 马沧湖 太子湖 龙阳湖 山地213公顷 湖地4265公顷 历史文化底蕴深 厚 源远流长 区位优势突出 发展前景广阔 汉阳历史悠久 商末周初 先隶南国 后隶郧国 战国时期 隶属楚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属南郡 汉高祖时置江夏郡 属沙羡县 三国东吴时隶石阳县 至晋代改称曲阳县 隶属荆洲江 夏郡 后改名曲陵县 宋明帝时称沌阳县 隋文帝时改为汉津县 隋炀帝大业二年定名为汉阳 此用名至今有 1400 年 汉阳境内的历史文物景点和新辟景区交相辉映 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区内有著称于 佛教丛林的归元禅寺 楚天名楼晴川阁 高山流水古琴台 汉阳古树 石榴花塔等 青翠的龟山 秀美的月湖令人陶醉 而妩媚的莲花湖 清舒的龙阳湖 独特的南岸嘴 还有那千资百态的盆景 苑 妙趣横生的动物园 别具一格的铁门关等则令游客流连忘返 人们赞誉汉阳是镶嵌在长江 汉水之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985 年 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风景旅游城区 1998 年又被批 准为山水园林城试验区 现在月湖 莲花湖 晴川阁等 8 大风景区已具雏形 正在开发建设的龟 山风景区 龙阳湖旅游度假区将使汉阳大放异彩 成为中外游客旅游 观光 休闲的理想乐园 另外还有钟子期墓 祢衡墓 琴断口 升官渡 禹稷行宫 铁门关 黄兴铜像等 境 内有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向警予烈士陵园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战士公 墓 辛亥铁血将士公墓 红色广场等 汉阳两江绕城 山多水阔 山地 213 公顷 湖地 4265 公顷 十山 林木葱笼 峰峦叠翠 六湖 碧波荡漾 岸柳成荫 自然景观雄秀清幽 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 辉映 相互依托 融为一体 区内旅游资源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6 85 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12 96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之多 汉阳区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 洁 绿 亮 美 和 舒适 便利 和谐 为着力点 正在实施 四 城同创 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工作 正逐步完善步行 15 分钟以内的居民生活服务圈 医疗卫生圈 健身文体圈 提升城区功能 大力实施环境创新 区委 区政府 借新区开发之势 投入 30 个 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背街小巷 8 8 万平方米 实施了墨水湖截污工程 月湖换水工程取得 成功 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依江而立的龟山 环湖而就的梅子山 将数千公顷的绿地慷慨地展现在汉阳面前 构成 武 汉之肺 碧波荡漾 一波千顷的莲花湖 月湖 墨水湖 各具特色的汉阳公园 月影公园 汉 江公园 山水相连 相互映衬 城区绿化水平逐年提高 全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 8 64 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达 41 74 为全市之最 城区空气质量 污染源治理 烟控率等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 列 5 而琴台大剧院 江城大道 汉阳江滩等新区 开篇之作 相继完成 极大的提升了汉阳生态环 境 提升了汉阳美誉度 随着 两江 及南岸嘴 月湖经济 文化旅游带的开发 一个风光秀丽 如璧玉破璞而出的长江 汉江景观带呼之欲出 让身在江边的汉阳人 感受 山水楼台天一色 草长鱼肥白鸥飞 的自然情趣 一个春观垂扬凫娜 夏迎榴枝吐焰 秋来月桂飘香 冬至雪梅争 艳的世外桃源再现眼前 汉阳高举 两型社会 建设大旗 着力探索生态汉阳 宜居汉阳发展之路 跻身全国首批 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行列 2001 年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 汉阳区以 建设经济强区 旅游大区和文明城区 为发展目标 抢 抓武汉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 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加快发展 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形成了钟家村 王家湾两个商业中心比翼齐飞 汉阳经济开发区 黄金口都市工业园 科技孵化 产业基地三大园区竞相发展 四大产业 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 并为汉阳持续 健康发展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再造新汉阳 实现新跨越 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 充满微型机与活力的汉阳将 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 二 城市绿化概况城市绿化概况 汉阳全区绿化率达到 38 18 绿化覆盖率达到 41 75 人均公园绿地达到 8 64 平方米 1 山体山体湖泊绿地现状及评价湖泊绿地现状及评价 武汉地处长江流域中下游 位于长江 汉水交汇处 山水资源条件优越 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 过程 形成 两江交汇 三镇鼎立 河湖密布 山水相映 的独特的城市形态和自然格局 武汉城市中心由山水构筑了 十字 形景观轴线 南北向是长江 东西向为龟山 蛇山等山系 人们大多对 龟蛇锁大江 的壮丽词句耳熟能详 武汉现分布着蛇山 洪山 小洪山 珞珈山 南望山 喻家山 许家山 马鞍山 吊鞍山 巴家山 赵龙山 石门峰 九峰山等自然山体 锅顶山 九峰山山系中 有扁担山 梅子山 龟山 蛇山 洪山 元宝山 珞珈山 南望山 磨山 喻家山 马鞍山等 这些由大大小小 数十座山体相衔而成的山系襟江带湖 穿城而过 从外形和地貌上看 宛如隆起的一道城市脊背 对于以水著称的江城武汉而言 这些山体是非 常珍贵的自然资源 其对这座城市的最大贡献在于生态价值 近年来 武汉市研究区内的湖泊面积减少了且目前存在的湖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城市 水景观建设与水环境治理中也存在许多错误做法 比如像水利防洪做堤岸那样做驳坎 破坏了 水岸的生态功能 减少了亲水性 城市滨水建设中石砌驳岸 花岗石铺地 毛石压脚护坡 有 些工程甚至连河底也铺上混凝土 这些错误的做法导致了城市特色丧失和城市水环境 水生态 功能退化 为了将武汉建成 水中江城 再现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景观 制订了江湖连通工程 该项目 包括 大东湖 水网生态构建工程 新区 六湖连通 及生态修复工程 大东湖 水网生态 构建工程由东湖 沙湖 严西湖 严东湖 北湖和杨春湖组成 实施水力调度 点源控制和生 态修复 并与长江连通 形成武昌 大东湖 生态水网 以达到 流水不腐 清水释污 的目 的 汉阳东湖水系 六湖连通 及生态修复工程是将汉阳区的龙阳湖 三角湖 墨水湖 南太 子湖及后官湖连接贯通 再与长江相通 形成 襟江带湖 连通体系 实现 一船摇遍新区 的美妙设想 该水系位于武汉新区的中部 汇水区域覆盖了武汉新区绝大部分 经过一系列的 治理措施 武汉初步实现了人水和谐的治理目标 整个汉阳 被长江和汉水两江相夹 城区有龟山 月湖 墨水湖 梅子山以及太子湖点缀其间 目前 市政方面正在打通连接 六湖两江 的明渠 使得其可以纵横相连 形成循环水系 能 在中心城区感受大自然湖光山水 汉阳区内自然湖泊 7 个 莲花湖 月湖 墨水湖 三角湖 南太子湖 北太子湖 龙阳湖 湖地 4265 公顷 其中只有 2 个湖泊 莲花湖 月湖 作为独立的城市公园或风景区进行了建 设 由于纳入了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 水面及周边绿地保护较好 其中墨水湖因权属界线不清 及某些单位受自身利益驱动 存在违章填占现象 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其余的 4 个湖泊 如三角湖 龙阳湖 南太子湖 北太子湖 位于主城外围近郊 土地多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 其中张毕湖在 98 年已被征为公园 南太子湖属汉阳渔场管辖 周边缺乏基础设施配套 水 6 面主要用于渔业养殖 现状湖面及周边 杨春湖局部被用作青山热电厂的灰场和青山区垃圾堆 场除外 基本上没有进行城市建设 保持着农业生产状态 除湖泊数量和水体面积的减少外 湖泊水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尤其是墨水湖污染最为严重 墨水湖因枕木防腐厂等工业废 水和城市生活废水遭受污染 外沙湖为生活废水 工业废水所污染 水质下降致使渔业生产无 法继续维持 南太子湖亦因接纳武汉经济开发区和汉阳区的污水 污染严重 汉阳区内有八山 龟山 梅子山 锅顶山 仙女山 米粮山 扁担山 磨子山 汤山 山地 213 公顷 其现状及保护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山体属单位或风景区 但山坡被随意开挖 树木被砍 山体及其周边建设量破坏了山 体形态 包括龟山 市园林局 武警和省广播电视厅 磨子山 农民私宅 扁担山 汉阳区 民政局作墓葬园地 2 属单位所有的 山形保护较好 植被很好的山体 包括梅子山 部队 3 位于主城近郊 因开山采石而破坏严重的山体 包括米粮山 仙女山 锅顶山 汤山等 4 座 属农村集体所有 山的主体部分已遭开采 目前开山活动仍在继续进行 2 各类绿地现状及评价各类绿地现状及评价 汉阳区绿地现状指标汇总表 汉阳区绿地现状指标汇总表 20112011 年 年 序 号 类别 代码 类别名称 面积 公顷 占城市建设 用地比例 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 人 1G1 公园绿地 2534 1 2G2 生产绿地 10 670 2 3G3 防护绿地 117 42 0 4G4 附属绿地 114 371 85 5G5 其它绿地 215 2 3 5 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 合 计 1048 9717 0 1 公园绿地 综合公园 G11 1 a 全市性公园 G111 序号公园名称 面积 公顷 其中水 面 公 顷 区域位置 绿地 分类 备 注 序号公园名称 面积 公顷 其中水 面 公 顷 区域位置 绿地 分类 备 注 1 龟山公园 35 35 汉阳区 G111 观赏 游憩 龟山龟山原来面积为 35 35 公顷 后因建设长江大桥的需要占去 14 公顷 现为 29 5 公顷 整 个山体呈东西的走向 长为 1730 米 南北最宽的地方有 260 米 顶部最宽处 42 米 海拔 高度约 90 2 米 因其一年四季林木苍翠 花草飘香而被誉为 武汉城中的一堵绿色浮雕 是一天然大氧吧 主要为观赏 游憩只用 b 区域性公园 G112 序号公园名称 面积 公顷 其中水 面 公 顷 区域位置 绿地 分类 备 注 1 莲花湖公园 18 747 57 汉阳区 G112 游憩 生态 2 汉阳公园 4 10 汉阳区 G112 游憩 3 琴台广场 8 21 汉阳区 G112 游憩 景观 防灾 4 汉阳江滩公园 38 85 汉阳区 G112 游憩 观赏 生态 防 灾 莲花湖莲花湖在龟山南脚下 分东西两湖 上湖面积 2 13 公顷 下湖面积 8 6 公顷 陆地 5 03 公顷 驳岸 19 405 平方米 中有一条宽沟相连 过去每当荷花盛开时 红白争艳 清香四溢 故名莲 花湖 莲花湖今已拓建为莲花湖公园 是一处综合性的娱乐场所 为游客休闲娱乐之地 汉阳公园汉阳公园在汉阳大道莲花湖旁边 始建于 1957 年 面积约 2 6 万多平方米 始建于 1957 年 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公园 园内有文汇堂 语香楼等建筑 还有风翼亭 虚心亭 丛笑 亭 送暖亭和眺虹轩等风景点 花卉为该园最大之特色 现有牡丹 芍药 杜鹃 月季等数百 种名贵花卉 园内各种风景林木密茂 游人既游园又观花 情趣无穷 琴琴台台广广场场正在改造中 原有面积 1 4 万多平方米 改造后面积将扩大 2000 多平方米 场原 来的草皮大部分已被铲起移走 在广场中央 新栽了一片碧桃林 红艳艳的碧桃花正迎风怒放 广场北端则栽种了成片的竹子 樟树和带花球的紫玉兰等树木 7 汉汉阳阳江江滩滩公公园园 止于建港船厂 全长 1424 米 占地 9 万平方米 以大禹神话故事为背景蓝图构建了一个主题公园 这里有禹稷行宫 禹功矶等历史景点 江 城山川自古崇尚大禹 在这一段江滩建设大禹神话园 既是对大禹文化的彰显 也是对江滩建 设富有灵魂内容的补充 人文内涵与自然风貌相得益彰 目前为止只完成规划的一期建设 除了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江滩 武汉还有线路更长 面积更大的江滩 它们怎么建 武 汉江滩建设正从市区向郊区延伸 从功能的基本一致向风貌的个性塑造扩展 将根据每一地段 的地形地貌 人流量的实际情况 或者以休闲运动为主题 或者以生态林地为屏障 或者以主 题公园为内核 将沿 60 公里长江和汉水 移步换景 呈现出一卷多姿多彩的江滩画卷 社区公园 G12 红色广场等 2 一般在居住区内配套建设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等社区公园 以 2 5 公顷左右为宜 小 区游园按人均不低于 1 平方米 且集中绿地总面积不低于 4000 平方米设置 专类公园 G13 3 序号公园名称 面积 公顷 其中水 面 公 顷 区域位置 绿地 分类 备 注 1 二桥文化区广场 8 49 汉阳区 G137 文化广场 2 月湖文化区 130 5365 96 汉阳区 G135 风景名胜公园 3 二桥游乐公园 6 09 汉阳区 G136 游乐公园 4 归元广场 2 58 汉阳区 G135 风景名胜公园 5 武汉动物园 67 2929 12 汉阳区 G132 动物园 6 武汉盆景园 0 52 汉阳区 G137 盆景公园 7 扁担山墓园 61 00 汉阳区 G137 墓园 8 南太子湖体育公 园 186 45 汉阳区 G137 体育公园 带状公园 G14 4 序号公园名称 面积 公顷 其中水 面 公 顷 区域位置 绿地 分类 备 注 1 汉阳江滩公园 38 8 汉阳区 G14 游憩 生态 街旁绿地 G15 5 主要沿城市街道 河流 堤防等设置 特别在旧城区 绿地少 拆迁难度大 因地制宜布局 占地相对较小 布局灵活分散的街旁绿地 充分利用武汉市现有山水景观资源 结合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 突出山水园林 特色 在确保主城区内 27 个湖泊和 58 座山体全面绿化的基础上 以均衡布局为原则 按照 服务半径的要求 分别布局全市性 区域性综合公园 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等社区公园和 各种专类公园 带状绿地和街旁绿地 确保市民出门 500 米范围内能够到达公园绿地 方便 市民生活 公园绿地建设与武汉市地理和气候特点相适应 以乔木为主要绿化形式 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带 状绿地 街旁绿地等小游园建设 城区片林 以达到改善城区小环境 调节城区小气候的良好 效果 2 生产绿地 G2 主要位于汉阳区东南部三环线附近 汉阳白沙洲大桥以南约 908 23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 2 12 3 防护绿地 G3 主要分布于长江 汉水沿岸 墨水湖 龙阳湖周边 三环线以及部分铁 路线路周边 但数量极少 4 附属绿地 4 主要位于各中小学范围内 以及各居住小区内 5 其他绿地 G5 汉阳西南部存在面积较小的两片 3 3 道路绿地现状及评价道路绿地现状及评价 武汉市所处地理环境按植被划分为亚热带针阔叶林混交带 自然条件较好 绿化带长度 占总里程数的 89 56 主要种植的树种包括法桐 杨树 水杉 樟树 海桐 辅以侧柏 池 杉 刺槐 丝兰等 城市公路绿化现状及评价城市公路绿化现状及评价 8 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 汉阳区城市主干道主要有江城大道和四新大道等 均采用两板三带式 此种形 式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 同时车辆分为上 下行 减少了行车事故发生 但由于不同车辆 不能分开行驶 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 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 两 侧为 15 米防护绿带 两侧防护绿带绿 篱也以金边黄杨为主 小乔木为侧柏 乔木以深根性 适应性强 耐干旱 抗风 抗大气污染 速生的 复羽叶栾树为主 复羽叶栾树春季嫩叶多呈 红色 夏叶羽状浓绿色 秋叶鲜黄色 花黄满树 国庆节前后其蒴果的膜质果皮膨大如小灯笼 鲜红色 成串挂在枝顶 如同花朵 有较强的抗烟尘能力 是城市绿化理想的观赏树种 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 汉阳区次干道主要有芳草路 鹦鹉路等 主要采用一板二带式 一条车行道 两条 绿带 的道路绿化形式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 中间是车行道 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 种植行道树 其优点是简单整齐 用地比较经济 管理方便 但在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 果较差 同时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 不利于组织交通 易出车祸 这种道路在汉阳区 的应用形式主要是城市次干道及居住区级道路等 两侧防护绿带宽度为 10m 里灌外乔 结构 道路边缘灌木以海桐和八角金盘为主 外围乔木为法国梧桐 八角金盘在长江流域栽培四季常绿 叶形奇特 姿态壮丽 叶色浓绿 覆盖率高 是极良好的常绿观叶地被植物 城城市市环环线线绿绿化化 汉阳区城市环线为二环线和三环线 其中二环线防护林宽度为50m 三环线 防护林宽度为 100m 二环跟三环的道路形式均为两板三带式 即道路两侧为防护林带 中间 为分车绿带 道路绿化系统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形式 乔木以法国梧桐为主 阳性速生树种 抗逆性强 不择土壤 萌芽力强 很耐重剪 抗烟尘 耐移植 大树移植成活率极高 对城 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 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 抵抗烟尘 隔离噪音能力 耐干旱 生长 迅速 适应性强 又耐修剪整形 是优良的行道树种 绿篱主要是小叶女贞 其枝叶紧密 圆整 抗多种有毒气体 是优良的抗污染树种 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的绿篱材料 灌木以海桐 为主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道路两侧防护林为 里灌外乔 结构 目前公路绿色通道建设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公路绿化通道用地不能保证 全市国 省道上普 遍没有为绿化建设预留用地 其次 市民绿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损坏行道树的行为较为普遍 行道树被砍 被盗时 有发生 公路管理部门限于路政执法队伍和管理手段的局限 对此类行为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其三是由于绿化经费的不足 全市公路绿化苗木规格与数量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而且无法 保证后期对苗木的养护管理工作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铁路绿化现状及评价铁路绿化现状及评价 起于 1199 4 公里 止于 1206 公里 营业里程 6 6 公里 车站 1 个 铁路沿线两侧现有 绿地宽度约为 2 米 主要树种为构树 夹竹桃 女贞 法国冬青等 沿线地界内有生活垃圾 2500 立方米 违章建筑 9100 平方米 污水 50 米 沿路基坡脚 或车站围墙 向地界外延 伸至 30 米 主要为建筑物 按国务院关于 城市规划区内的公路 铁道旁的防护林带宽度每侧按30 50 米进行规 划设计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加宽到50 米以上 国发 2000 31 号 的有关规定 规划在保 障铁路行车安全的前提下 在城区内 将铁路沿线自路基坡脚 或车站围墙 向外延伸30 米的范围内作为绿线予以长期规划控制 在城镇建成区以外 将铁路沿线自路基坡脚 或车 站围墙 向外延伸 50 米的范围内作为绿线予以长期规划控制 在绿线范围内 不再规划与铁 路运输生产无关的设施 逐步实施拆迁建绿工程 力争早日将武汉市域汉阳区沿线建成常青 有花 景色迷人的绿色通道 四 潜在绿地分析 四 潜在绿地分析 汉阳区主城区潜在绿地主要存在于墨水湖 龙阳湖及南北太子湖周边 都可利用其 原有良好的自然山水条件 将水体周围规划成可供市民休憩 欣赏的优美环境 龙阳湖 9 周围可结合其片区特性 做成跟汽车有关的生态旅游渡假区 另外 保留其生态功能 开发郊野公园性质的大规模憩场地 而墨水湖周边则可以动物园为中心扩散 规划成具 有一定结构和分区的大型综合性公园绿地 南太子湖则可延续其高尔夫球场将整体规划 成大型体育公园 其次 原本长江汉水沿岸的防护绿地及部分未利用荒地 也可规划城 滨河景观带 再者 南岸嘴及四新都是汉阳正在重点建设的区域 可规划为大型绿地广 场或公园 对于原有自然山体 应该加以恢复及保护 如停止对锅顶山 仙女山 米粮 山的开山取石行为 将其还原为绿地 并加以适当的规划利用 最后 对于城市中的快 速路 如三环 中环 内环 以及铁路干线周边 基于其无防护绿地或防护宽度不足的 现状 加以足够的防护绿地 以达到美观及保护作用 具体的情况 如下 1 1 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 G1G1 公园绿地的规划应充分利用汉阳城区现有山水景观资源 结合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 总体规划布局 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及其发展旅游业的战略目标 在确保汉阳区内 6 个湖泊 和山体全面绿化的基础上 以均衡布局为原则 按照服务半径的要求 分别布局全市性 区域性综合公园 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等社区公园和各种专类公园 带状绿地和街旁绿 地 确保市民出门 500 米范围内能够到达公园绿地 方便市民生活 主城区公园绿地的主要指标如下表 武汉市汉阳区规划公园绿地分类汇总表武汉市汉阳区规划公园绿地分类汇总表 序 号 类别 代码 类别名称 规划面积 公顷 备 注 综合公园 957 69 水面 331 52 公顷 G111 全市性公园 586 82 G11 G112 区域性公园 470 87 G12 社区公园 136 56 G13G13 专类公园 557 70 G14G14 带状公园 38 81 G15G15 街旁绿地 201 29 合 计 1892 05 根据汉阳区现状及规划用地分析得出武汉市汉阳区的潜在公园绿地有 武汉市汉阳区潜在全市性公园一览表武汉市汉阳区潜在全市性公园一览表 序 号 公园名称规划面 积 公顷 其中水 面 公顷 区域位置绿地 分类 备注 1 墨水湖风景区 451 47305 64 墨水湖 G111 游憩 生态 合计 451 47305 64 武汉市汉阳区潜在区域性公园一览表武汉市汉阳区潜在区域性公园一览表 序 号 公园名称规划面 积 公顷 区域位置绿地 分类 备注 1 汉水二桥江滩公园 84 26 知音桥 G112 游憩 生态 2 四新公园 108 45 四新大道 G112 游憩 观赏 3 四新中心广场 12 13 四新大道 G112 游憩 景观 4 琴台广场 8 21 琴台大道 G112 游憩景观 建 成 5 小磨山公园 5 21 龙阳湖北 G112 游憩 6 四新江滩公园 91 33 滨江大道 G112 游憩 生态 合计 309 39 2 社区公园 G12 在主城区范围内 结合居住人口的分布特点 要求在每个城区至少建设一块 2 公顷以上的开放式 公园绿地 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块 0 2 0 4 公顷以上的公园绿地 每个社区至少建设一块 400 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 确保市民出门 500 米范围内能够有一处公园绿地 3 专类公园 G13 武汉市汉阳区潜在专类公园一览表武汉市汉阳区潜在专类公园一览表 序 号 公园名称规划面 积 公顷 区域位置绿地 分类 备注 10 3 武汉盆景园 0 52 马沧湖 G137 盆景公园 5 琴断口文化公园 29 40 琴断口北 岸 G137 游憩文化生态 8 四新博览中心 25 00 四新大道 G137 9 南岸嘴文化公园 8 50 南岸嘴 G137 游憩文化生态 10 汉钢文化公园 13 76 琴台大道 G137 游憩文化公园 合计 77 18 4 带状公园 G14 和街旁绿地 G15 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主要沿城市街道 河流 堤防等设置 特别在旧城区 绿地少 拆迁难度大 因地制宜布局占地相对较小 布局灵活分散的带状和街旁绿地 既能够形成 良好的街道绿化景观 又可为市民提供方便的日常活动空间 潜在带状公园 G14 面积 38 8 公顷 序号公园名称规划面 积 区域位置绿地类型备注 1汉阳江滩公园38 8滨江大道G14游憩 生 态 2 2 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 潜在生产绿地主要分布在在原有汉阳木材厂以及白沙洲大桥桥头以南 规划后 生产绿地 总面积约为 56 63 公顷 3 3 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 G3G3 城市道路防护绿带依据现有条件予以控制 绿带宽度一般为 一环线 8 米 二环线 15 20 米 中环线 50 200 米 城市景观路 窗口路 20 米 城市主干道约 10 米 铁路防护绿带在城区 控制在 30 米以上 在城镇建成区以外控制在 50 米以上 湖滨 堤岸 江滩绿带宽度控制在 30 米以上 有条件的地方可控制在 50 100 米以上 在工厂与住宅区之间 规划控制 20 50 米以上 的卫生隔离防护带 以确保居民生活不受污染影响 汉阳主城区中的快速路 如三环 中环 内环 以及铁路干线周边 基于其无防护绿地或防 护宽度不足的现状 要加以足够的防护绿地 以达到美观及保护作用 防护绿地规划总面积约有 500 公顷 4 4 附属绿地 附属绿地 G4G4 附属绿地按照城市绿化分区 即核心区 中心区片和综合组团三类 实行分区控制 1 对公共设施 工业 仓储 对外交通 市政设施和特殊用地内的附属绿地 G42 G43 G44 G45 G47 G48 在核心区绿地率控制在 20 以上 中心区片绿地率控制在 25 30 以上 综合组团绿地率控制在 35 以上 2 居住绿地 G41 按照居住用地在主城区内的不同区位条件 对居住用地内 不含居住 区公园 的绿地实行不同的控制要求 核心区内绿地率控制在 25 以上 中心区片属旧城改造的 居住用地 绿地率控制在 25 以上 新建居住区绿地率控制在 30 以上 综合组团内拆迁改造的 居住区绿地率控制在 30 以上 新建居住区控制在 35 以上 对于城市外围其它地段 一类居住 区绿地率控制在 40 以上 二类居住区绿地率控制在 35 以上 3 道路绿地 G46 按国家有关道路绿地的规范要求 结合各级道路红线内的实际情况进 行建设 对于新建 改建和扩建的城市景观路 其绿地率要求大于 40 红线宽度大于 50 米的道 路绿地率要求大于 30 红线宽度 40 50 米的道路绿地率大于要求 25 红线宽度小于 40 米的 道路绿地率要求大于 20 五 汉阳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布局 五 汉阳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布局 一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1 武汉市绿地整体框架 以武汉市自然人文资源和现有绿化条件为基础 结合农田林网建设 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以建立风景区 森林公园和湿地农业生态区等市域大型生态绿地为重点 通过滨湖绿化 山林绿化 交通干线 公路 铁路 河流 绿化 农田林网绿化 与深入城区的 楔形绿地相联系 形成 两轴一环 六片六楔 网络化两轴一环 六片六楔 网络化 的绿地空间布局框架 构筑武汉市绿地 系统 环状放射式的网络结构环状放射式的网络结构 体系 2 汉阳区概况 汉阳两江绕城 山多水阔 北临汉江 东靠长江 湖泊成片 区内旅游资源 11 和水域面积丰富 区内含自然湖泊 7 个 莲花湖 月湖 墨水湖 三角湖 南太子湖 北太子湖 龙阳湖 自然山体八座 龟山 梅子山 锅顶山 仙女山 米粮山 扁担山 磨子山 汤加山 3 3 汉阳区在武汉绿地结构中的地位 汉阳被武汉主城区内延伸至市域的以 龟蛇锁大江 为 中心的东西连绵东西连绵山系和南北纵贯的长江南北纵贯的长江构成的两条山水轴线所包围 并位于武汉市整体规划中重 要的一楔 即九真山九真山 索河索河 南湖南湖 后官湖后官湖 龙阳湖龙阳湖 墨水湖 墨水湖 是武汉市六条联系主城区和外围绿色 空间廊道之一 二 绿地布局原则和依据二 绿地布局原则和依据 汉阳区绿地布局主要参考武汉市绿地整体规划 依托区内自然的山水空间构架 强化滨江滨 湖绿化空间 扩大绿地面积 提高绿化建设标准 综合考虑绿地布局的均衡性和系统性 进一步 缩小城区之间 旧城和新区之间的差距 共同提高绿化水平 相对集中大型绿地 配套完善各级 公园体系 特别注重社区公园 街头绿地建设 切实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通过各类绿地的合理安 排 形成区内点 线 面相结合 层次分明 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分布格局 3 东西方向上 进一步绿化和美化汉阳区内东西走向的汉水 以突出历史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 结合琴台知音 三国等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体 植被等自然资源 建设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 性公园轴 进一步完善月湖风景区 龟山公园 晴川阁 红色广场等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文化内 涵的景区 加强山体绿化和林相改造 形成武汉市重要的文化旅游线路 南北方向上 沿长江结 合沿江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和江滩 堤防改造 利用其临水开敞空间 建设滨江绿带景观 开辟观 江平台 加强堤防绿化 形成开放式的带状观光绿地景观轴 4 利用区内丰富的水体资源 重点加强区内湖泊公园的建设 形成汉阳区滨湖绿化特色 形成 以湖泊为主体的绿心 新建墨水湖风景区 加强沿湖风景林带的建设和对周边建筑的高度控制 完善其周边的配套设施 结合已有的汉阳动物园 把墨水湖发展为以动植物观光为主题的综合性 公园 新建和完善龙阳湖 北太子湖 南太子湖绿地 形成环境优美的旅度假胜地 改善周围的 人居环境 5 结合城市空间景观和人文资源 构筑由南岸嘴 龟山 月湖构成的这条精品历史人文轴线 进 一步增强区内绿化的人文内涵 增强汉阳的城市文化底蕴 妥善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如归 元寺文化广场 晴川阁等 合理规划周边绿地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扩大和改善 6 以四新新区的兴建和博览中心的建设带动汉阳的发展 在当地旧城区进行拆迁和改造 改善 绿地状况 建设街旁绿地 带状绿地 绿化小广场和社区游园等较小规模绿地 以片林为主要绿 化形式 形成良好的临街绿化景观 并有效解决旧城区绿地不足的矛盾 7 严格控制二环线和内环线附近的低密度区内的绿地率 结合社区建设 进一步提高各居住区 绿化水平 按规定的较高绿地率指标 30 35 控制其单位附属绿地 以帮助提高绿地率 8 在城市外围 如中环线附近 和重要的交通性干道 如京广高速铁路 轻轨等 两侧 控制 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地 在工厂与住宅区之间 根据污染源产生污染的种类 程度和范围 按国家 要求建设不同宽度和间距的卫生隔离防护绿化带 在长江 汉水及其它河流 渠港如通顺河 东 湖港等局部地段 结合地形规划防护林地 三 结构布局三 结构布局 根据武汉市整体的绿地总体布局原则 结合汉阳区的现状条件 确定以通过滨江滨湖绿化 山林绿化 交通干线绿化 汉阳可以形成一个绿心的发散和收缩 形成完整的网状绿化结构 即 两条滨江景观带和两条环线绿化为骨架 三个以湖泊和组团为载体的绿片为主体 加之若干个位 于城区的小游园 居住小区绿地为构造节点 形成 一心 两带 三片一心 两带 三片 的景观绿地空间布局框 架 再以汉阳主城区内重要道路绿化为连接 构筑汉阳绿地系统 网络状绿地结构网络状绿地结构 体系 一心一心 南岸嘴 龟山 莲花湖和月湖风景区南岸嘴 龟山 莲花湖和月湖风景区 12 南岸嘴位处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 有 泾渭分明 的水文特征 是武汉市整体绿地结构两轴 的交点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周边晴川阁等历史文化古迹与其相匹配 故规划其为国际性景观中 心 而龟山 月湖风景区也是重要的旅游和汉阳区历史文化中心 集中了汉阳区现有基础上很多 的绿地 成为规划结构中的 绿心 汉阳绿地系统将以其发散开 两带两带 沿汉江和长江的景观绿带沿汉江和长江的景观绿带 为了更好的利用汉江流域天然的自然条件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东南方向上从南岸嘴发 散 沿汉水以突出历史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 结合琴台知音 琴断口和汉阳的桥梁文化以及佛教 道教 三国等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体 植被 水域等自然资源 建设以文化为主题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性 公园带 在完善月湖风景区 龟山公园 汉水二桥江滩公园 汉钢公园及其相关配套的基础上 结合古琴台 琴断口等历史文物 建设一系列文化主题公园 形成汉阳区重要的文化旅游线路 另一条亦起于南岸嘴 沿长江南下 结合沿江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和江滩 堤防改造 利用其 临水开敞空间 建设滨江绿带景观 开辟观江平台 加强堤防绿化 形成开放式的观光绿地景观观光绿地景观 带带 完善和延长汉阳江滩公园的基础上 依附博览中心的建设建立博览中心广场和四新江滩公园 形成重要的沿江景观长廊 同时 利用区域范围内长江 汉江的滩地资源 建设防浪林 同时结合堤防绿化 在保障堤 防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前提下 沿堤防建设绿化带宽度应该在 30 米以上 整个江滩的绿化完成之 后 这两个沿江带状区域就会成为汉阳区绿地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三片片 龙阳湖风景区 墨水湖风景区 四新博览中心龙阳湖风景区 墨水湖风景区 四新博览中心 南太子湖风景区南太子湖风景区 墨水湖风景区墨水湖风景区以武汉动物园为依托 在其周边进行扩建和改造 利用其天然的优势地形特点 适宜各类动物栖息 作为突出以动物观赏为主题的旅游风景区 龙阳湖风景区龙阳湖风景区主要以龙阳湖旅游 度假区为依托 突出以汽车相关产业的观赏旅游休闲区 南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通三峡 具有卓越的地理优势 且此处群山环抱 气候凉爽 开发价值很大 只是现在周边的山体破坏较 严重 因此要积极的进行绿地规划和植被恢复 成为汉阳区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新博四新博 览中心览中心 南太子湖风景区南太子湖风景区规划成以博览及体育休闲为主的旅游风景区 现在 四新地区和南太子 湖地区都在施工建设 当建成后 此处会成为体量很大的一块休闲娱乐地区 相关的绿地和配套 设施完善十分关键 这三片绿片通过三环绿化的串联和各干道 各湖泊绿化的联系 能够成为汉阳区内部和外围 系统的绿地 彼此之间不会孤立 既美化了汉阳区的城市景观也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网络状绿地结构网络状绿地结构 城市环线和主干道的绿化 五湖连通城市环线和主干道的绿化 五湖连通 两条环线辐射状连接着汉江和长江 囊括了整个汉阳大地 与两条沿江绿带共同支撑起了汉 阳绿地结构的骨架骨架 同时龙阳大道 江城大道 鹦鹉洲大道 汉阳大道和正在建设中的四新大道 汉新大道等主要的城市交通与二环和三环交织构成网状网状结构 联系着汉阳的各类绿地 使整个绿 化成为一个系统 增强区域的景观性 并且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汉阳区湖泊众多 且已实现六湖连通 这就要求必须具体要做好水网连通工程 湖泊生态修 复工程 渠道生态构建以及景观工程的实施 使水网也能形成绿化网 与两江绿化相连形成生态 廊道 同时与城市环线和主干道配合 使得整个汉阳区的绿地呈现网络化结构 其他形式的绿地其他形式的绿地 包括均匀分布在城市中的街头小游园 居住区绿地 单位附属绿地 非主干道道路绿化等形 式规模较小的绿地 它们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后的 汉阳区定位为山水宜居新城 规划有大面积的居住用地 居住区的绿化地位突出 充分发挥绿地 的功能性和景观性 创建舒适人居环境 另外 汉阳现有的居住面积较大 居住群体也比较密集 因此 在某些地方不可以进行大的绿化建设 只能通过提高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来增加绿地率 改善周边的环境条件 取得生态效益 综上 四带 汉江和长江两条景观带和二环三环 是支撑起汉阳区整个绿地系统的骨架 区内重要的交通干道 如汉阳大道 龙阳大道 江城大道四新大道等 水系 水渠 汉阳已实 现五湖连通 构成了汉阳绿地结构的内部构架 联系着汉阳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