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解剖及中耳常见疾病_第1页
耳部解剖及中耳常见疾病_第2页
耳部解剖及中耳常见疾病_第3页
耳部解剖及中耳常见疾病_第4页
耳部解剖及中耳常见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部解剖及急慢性中耳炎,12影像熊妍,一、颞骨和耳部结构的正常解剖及影像表现,颞骨的组成,鳞部乳突部岩部鼓部茎突,乳突部,岩部,颞骨内的主要结构,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canal)中耳乳突(middle ear-mastoid)内耳(inner ear): 迷路,内听道面神经(facial nerve)血管:颈内动脉、颈静脉,中耳乳突,1、鼓室,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 鼓室的6个壁: 上壁:岩部的鼓室盖 下壁:分隔颈静脉球,厚度与颈静脉球的大小有关 前壁:颈内动脉管的后外壁形成 后壁:又称乳突壁,面神经隐窝,锥隆起,锥隐窝 内壁:迷路的外侧壁。耳蜗岬(鼓岬),前庭窗, 蜗窗,面神经管隆突,外半规管隆突 外壁:鼓膜,2、听小骨,锤骨:头、颈、柄砧骨:体、长脚、短脚镫骨:头、颈、前脚、后脚、底板,3、乳突窦、乳突小房,乳突气房分4型: 气化型: 73% 硬化型: 1% 板障型: 13% 混合型: 13%,内 耳,按功能分,耳蜗听觉器,前庭平衡器,半规管:三维空间的平衡,椭圆囊和球囊:控制直线性平衡,1、骨迷路,骨半规管:外、上、后,相互垂直,5个开口通前庭前庭:前通耳蜗,后上通半规管耳蜗:2.52.75圈,传音、感音功能,总脚,(即基底膜),前庭膜,蜗管,2、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管径小于骨迷路分为三部分: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蜗管(位于蜗螺旋管内),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即前庭阶和鼓阶)为外淋巴液内、外淋巴液互不交通,前庭导水管:内有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的一部分,调节脑脊液和内淋巴液的压力平衡 耳蜗导水管:沟通外淋巴间隙和蛛网膜下腔,调节脑脊液和外淋巴液的压力平衡,内听道,面神经:内听道段,迷路段,前膝,鼓室段,后膝,乳突段。听神经:蜗神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面神经管:起于内耳道底,止于茎乳孔 分段: 迷路段 鼓室段 乳突段,CT 表 现,二、常见中耳病变,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概述 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为耳鼻咽喉常见病。 儿童,冬春,感冒后多见。,二、病因 1、致病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感染途径 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鼓膜途径 血行感染:感染,三、症状 耳痛:穿孔前剧烈,穿孔后减轻 听力减退及耳鸣 流脓:穿孔后初为血水脓样,以后为脓性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畏寒发热头痛,影像学表现,乳突气房密度增高,气房间隔骨质吸收,密度减低鼓室、乳突窦内积脓:密度增高,液平诊断 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慢性中耳乳突炎,单纯型:粘膜肿胀、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粘连肉芽型(骨疡型):肉芽组织增生或息肉形成,听小骨和上鼓室骨质破坏胆脂瘤型:外耳道的上皮长入鼓室脱落堆积形成胆脂瘤,发展途径为上鼓室 乳突窦入口 乳突窦,病理分型:,单纯型,鼓室和乳突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听小骨和鼓室壁无明显破坏,肉芽型,鼓室和乳突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听小骨和鼓室壁骨质破坏,边缘毛糙,鼓室和乳突窦破坏较局限,胆脂瘤型,鼓室及乳突窦软组织影,听小骨和鼓室壁破坏,破坏缘光整,乳突窦入口、鼓室腔、乳突窦扩大。常见并发症:脑板破坏(引起颅内炎症),乙状窦壁破坏(引起颅内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