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_第1页
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_第2页
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_第3页
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_第4页
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 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 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实现高产 高质 高效 循环 再生的农业生产方式 近年来 我县生态循环农 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瓶颈和不足 现就我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加快发展的对策研究 如下 一 我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阶段 一 以 一 以 塘浦圩田系统塘浦圩田系统 为主的生态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 改革开放前 我县的农耕形式主要以塘浦圩田系统为主 该系统起源于春秋时期 在唐中后期快速发展 先民们创造性 地利用疏凿河道的土方堆高成堤 并在地势相对高仰 平坦肥 沃的墩岛 圩田内种植水稻 利用排水方便的河堤种植蚕桑 桑树要求地下水位较低 降渍要求较高 同时还在圩内低 洼的沼泽漾塘进行养鱼 桑基鱼塘和桑基圩田初步形成 大大 促进太湖地区渔业 蚕桑生产和丝绸业的发展 至元 明 清 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成为我国乃至世界 生态农业 和 循环经济 的典范 我县钟管镇原干山乡街后村是圩田系统 最典型的重要农业遗产代表 早在春秋末期 大政治家 大实 2 业家的淡水渔业始祖范蠡就在南浔范庄和河口县蠡山漾 与干 山村相邻 一带养鱼 首开我国内塘外荡养鱼的先河 并留下 了淡水养鱼的传世宝典 范蠡养鱼经 二 以 二 以 资源循环资源循环 为主的循环农业为主的循环农业 改革开放后 我县成为全国率先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生态 农业试验地 1987 年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示范县 当时的农 业侧重于资源循环 主要是应用多层次良性循环的生态工程原 理 以饲料喂鸡 鸡粪喂猪 猪粪沼气发酵 沼气孵鸡鸭和发 电 沼气渣肥田为基本模式 有效的将生态场的生态系统良性 循环和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 以 三 以 高产 高质 高效 循环 再生高产 高质 高效 循环 再生 为主的现代为主的现代 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农业 21 世纪后 我县先后经历了 高效生态农业 生态循 环农业 阶段 最终形成了以 治水倒逼促转型 生态兴农美 田园 为主题 以 一控两减四基本 为主线的现代生态循环 农业 全县计划建设示范区 3 个 示范主体 24 个 示范点 172 个 目前 已有 18 家示范主体 172 家示范点通过市级验收 着力建设了一批可学可看 有声有色 见行见效的示范项目 示范模式 全方位多层次进行示范推广 二 主要特点 近年来 我县围绕 优质 高效 生态 安全 的要求 通过推进农业 两区 建设 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扎 3 实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创新和推广新型农作制度 农业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4 年获得 国家生态县 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县 和 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 称号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列全省第一位 生态循环 农业呈现 节约化 清洁化 资源化 标准化 循环化 五个 特点 形成了 发展加快 布局优化 质量提升 领域拓展 的良好态势 一 优化技术 农业用水节约化 一 优化技术 农业用水节约化 紧紧抓住设施农业 畜禽和水产养殖等重点节水领域 加 强技术推广 落实节水措施 打造示范样板 农业节水增效工 程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 全县共推广微 喷灌面积 1 38 万亩 新增旱粮种植面积 0 37 万亩 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 2438 亩 稻鱼共生轮作 4150 亩 建立 7 个节水示范点 一是设施农业节水技术 积极推广喷灌 微滴灌 肥水一 体化等先进施肥技术 进一步控制农业用水 如牧歌生态农业 有限公司通过高效喷灌设施 雨水回收 杀虫灯 捕虫网等设 施 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完全物理化 新田农庄以设施设备 水溶肥料 肥水管理技术为主 开展西 甜瓜 草莓 葡萄等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试验 据测每 年每亩可节水 5 吨 省工 240 元 节约肥料费用 150 8 元 西 瓜产量比常规灌溉施肥每亩增产 105 公斤 合计每亩新增经济 效益 623 元 4 二是畜禽养殖节水技术 结合我县生猪养殖污染整治行动 全面开展 两分离 三配套 零排放 设施建设 重点推广畜 牧业自动饮水 高压冲洗和自动供水设施建设 实现雨水回用 终水回用 有效降低用水总量 目前 全县 50 头以上的保留生 猪养殖场共 350 家已全部完成生态养殖验收 达到 零排放 如乾元程立航养猪场采用膜生物反应器 MBR 狐尾藻养殖 场等设施处理养殖废水 实现终水回用 年可节约用水 1 1 万 吨 钟管镇程立强养猪场引入干湿料斗等节水型器具设备 可 避免由饮水造成的浪费 同时能减少饲料污染霉变 预计年可 节约用水及饲料成本 100 余万元 三是水产生态养殖节水技术 积极探索在标准化池塘养殖 模式建设基础上利用养殖场及周边的沟渠 荡田 稻田 藕池 等对养殖排放水进行处理排放或回用的池塘养殖 设计建造生 态化水处理设施 如钟管镇吴建荣 开发区施建建等 5 个水产 养殖场 建立了尾水处理设施 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真正实现了 以鱼养水 以水养鱼 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 二 两减两控 生产过程清洁化 二 两减两控 生产过程清洁化 一是减肥减药 节本增效 按照 两减 要求 实施化肥 减量增效和农药减量工程 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增加有机 肥 配方肥减少化肥用量 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 统防统治 提高农药利用率 目前 全县推广商品有机肥 1 16 万吨 应用 5 配方肥 0 53 万吨 绿肥播种 1 1 万亩 绿色防控整合面积 3 21 万亩 农药减量技术应用面积 12 5 万亩 累计农药减量 145 吨 化肥减量 447 吨 同时 加强新型种养技术推广 实施环境友 好型农作制度 新港现代农业综合区全国首创 稻鳖共生 连 作 新型模式 水稻全程不用打药 施肥 除虫 既稳粮又增 收 每亩净收入高达 2 万多元 率先在全省实现了 百斤鱼 千斤粮 万元钱 目标 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目前 全县已 设立了 23 个创新示范基地 建立了 鳖稻共生 虾稻共生 等 6 个生态型创新型高效基地 二是严格关停 源头治理 实施生猪和温室龟鳖 双控 工程 大力推进生猪和温室龟鳖的关停进度 截止目前 关停 生猪养殖场 3333 家 生猪存栏从 2013 年的 75 万头减少到 20 03 万头 累计拆除龟鳖养殖场 726 户 拆除面积 110 03 万 平方米 严格按照 两分离 三配套 零排放 标准建设生猪 养殖场污染治理配套设施 全县 50 头以上保留猪场 350 家已全 部通过生态化养殖场达标验收 真正达到养殖排泄物 零排放 目标 三 创新机制 废弃物处理资源化 三 创新机制 废弃物处理资源化 遵循减量化 无害化 资源化原则 以农作物秸秆 畜禽 排泄物 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等为重点 着力提升农业废弃物 综合利用水平 为生态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秸秆多元利用 生态循环 大力推广机械化打碎 堆 6 沤 覆盖等多形式还田 食用菌作为基料 秸秆发电 家畜饲 料等多元利用模式 积极扶持秸秆利用项目建设 实现农作物 秸秆综合利用向规模化 产业化发展 如科力饲料有限公司 2015 年新建成的反刍动物饲料生产线 预计年可利用秸杆原料 10000 吨 河口永福食用菌有限公司采用 秸秆淤泥 蘑菇 有机 肥 瓜菜 的高产高效模式 预计年可利用稻草 4100 吨 2015 年 我县农作物秸秆总量 10 2 万吨 通过肥料化 饲料化 基 料化 能源化 原料化等 五化 利用 综合利用秸秆 10 14 万吨 综合利用率达 99 4 二是沼液资源利用 变废为宝 加快推进商品有机肥生产 加工 全县共有有机肥生产企业 7 家 年生产有机肥 5 39 万吨 消纳畜禽粪便 16 82 万吨 积极推广适合我县实际的农牧对接 工业净化处理和狐尾藻治污等沼液资源化利用模式 目前 已 成功推广农牧对接模式 134 家 存栏约 5 万头 在规模猪场 存栏 1000 头以上 成功推广工业化达标处理模式 18 家 存 栏约 5 万头 推广狐尾藻治污模式 198 家 存栏约 10 万头 加 快建设沼液收集 贮存 管网和利用配套设施 通过种养结合 科学布局 形成了 猪 沼 果 猪 沼 鱼 鸭 猪 沼 果 鸡 鸭 等多种良性循环利用模式 建立了就地消纳 和区域性配送的有效运行机制 目前 新增生态消纳地 4 6 万 亩 新增沼液利用量 3 58 万吨 三是推广废物回收 美化田园 出台 河口县农药废弃包 7 装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 初步形成了 以乡镇为责任主体 相 关部门监督协调 经营单位折价回收 农资公司归集储运 专 业环保单位规范销毁 的回收处置模式 目前 全县所有乡镇 开发区 已全部按统一规格 统一价格及回收规则开展农药 废弃包装物回收工作 全县已收集各类农药废弃包装物 461 万 只 74 23 吨 并已全部转运销毁 四是试点开展 无害化处理 生猪保险联动模式 今年 4 月我县率先在全市试点开展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 目前全县已建有 4 个病死动物收集点 每个收集点覆盖 2 3 个 乡镇 共投入资金 150 余万元 今年 1 10 月 全县共承保生猪 户 364 户 生猪 39 98 万头 母猪户 327 户 能繁母猪 1 92 万 头 共计收取保费 1195 万元 实现生猪承保率 100 生猪保 险全覆盖工作实施以来 病死猪收集量明显上升 月均收集量 达 6723 头 同比增长 249 联动机制既保障了广大养殖户的 利益 又有效杜绝了病害猪流入市场 保障了群众 舌尖上 的安全 四 双管齐下 农业产品标准化 四 双管齐下 农业产品标准化 通过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和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积极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增强我县农 业发展活力 先后打造了欧诗漫牌珍珠系列产品 清溪牌花 乌 鳖 水精灵牌青虾 雷甸牌西瓜 山伢儿牌早园笋 千 思情牌蚕丝被 莫干黄芽等一批省内外知名品牌 2014 年我县 8 已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 今年积极开展国 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并在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和农产 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 一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加快推进以 讲道德 更健康 为主题的诚信农产品工程建设 不断强化 政府监管 行业自 律 社会监督 的 三位一体 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突出做好 政府监管 产品溯源 典型示范 民间设奖 宣传推广 五 个工作重点 有力地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升了河口农产 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 通过 三品 认定的农产品累计 达到 416 只 河口县诚信农产品联盟会员达到 112 个 80 家农 业企业已应用二维码溯源系统 56 家单位被认定为县诚信农产 品示范基地 企业 草根奖 志刚诚信农产品生产奖已奖励 27 名 河口嫂 诚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面应用 二是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提升农业龙头企业 扶持农 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加快 电商换市 步伐 2015 年新申报市级龙头企业 5 家 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 务 15 个 目前 全县县级以上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124 家 其中 国家级 2 家 省级 8 家 市级 34 家 培育扶持一批农牧结合 资源和循环的家庭农场 2015 年新申报示范性家庭农场 14 家 新增合作社联社 1 家 农户参加合作社比重达 70 培育认定 新型职业农民 410 人 五 农旅融合 产业链接循环化 五 农旅融合 产业链接循环化 9 充分发掘我县 桑基鱼塘 茶文化 湖羊文化 丝绸 文化 等历史农耕文化 把农业文化宣传展示与休闲观光农业 发展有机结合 形成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 以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这个新的发展平台 走出一条产业融合 互促共赢的休闲 农业发展新路子 以农业园区观光游览 休闲农庄农事体验 农家乐和乡村民宿休闲度假等类型多样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新业态 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是以环莫干山乡村民宿度假带 的 洋家乐 唱响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主旋律 成 为闻名国内外的乡村民宿典范 2015 年我县荣获 全国休闲农 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称号 目前 全县共有休闲观光农业点 266 个 农家乐 350 家 以 洋家乐 为代表的不同主题 不 同风格的特色高端精品民宿 60 多家 2014 年全县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783 2 万人次 旅游收入 87 72 亿元 创造农民就业机会 15882 人 带动农副产品销售 17 5 亿元 显 现出农旅互动与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二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生态循环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总体来看 还 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 一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一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生产周期长 既有市场风险 又有自 然灾害的风险 尽管近些年加大了农业投入 兴建了一批农田 水利等基础工程 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差 10 距仍较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农业信息化装备落后 新型农机具引进 研发滞后 农业投入 和建设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二 农业面源污染压力仍然偏重 二 农业面源污染压力仍然偏重 化肥的大量 不合理施用 农药的使用不当 给耕地和农 产品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农膜大量使用导致土壤中地膜的残留 量增加 不少畜牧场的沼液受作物用肥季节性和作物经济效益 等因素制约 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造成沼液横流 出现二次污 染环境的现象 三 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 三 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 全县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不快 经营规模 小而散 农业 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较少 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 阶段 利益联结 松而软 多数加工企业与农户停留在简单的 买卖关系 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尚未全面结成 农村相 关职 业技术教育缺位 经营人才 少而弱 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的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四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支撑体系不完善 四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支撑体系不完善 我县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够健全 已有的循 环农业技术和种养模式 推广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 运用不到 位 推广应用效率不高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促进发展循环农 业发展的融资机制 补偿机制 激励机制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1 三 加快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建设 两美河口 的重要内容 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 续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 我县 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 体系 经营体系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走出一条产 出高效 产品安全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生态循环 化道路 形成具有河口特色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业可持续 发展长效机制 一 理念先行 弘扬生态文化 一 理念先行 弘扬生态文化 始终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融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全过程 着力构建三个理念 即从 末端治理 向 生产 清洁 末端治理 转变的生产全程清洁理念 从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的 品牌认证 向 面积覆盖 转变的产 品安全供给理念 从 资源 废弃物 线型模式向 资源 废弃 物 再生资源 循环模式转变的废物资源利用理念 同时 广泛 开展富有河口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 如新市蚕花庙会和羊肉黄 酒节 莫干采茶节 雷甸杨墩枇杷节 新安冬枣节 筏头后坞 年猪饭等民俗节庆 充分挖掘河口农业生态文化元素 向群众 展现河口县的历史风貌 介绍河口的农业文化 培养广大青少 年对河口传统农耕文明的认同意识 二 总体规划 把握发展方向 二 总体规划 把握发展方向 12 按照结构优化 布局合理 产业融合 资源节约 功能多 元的要求 优化调整种养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 统筹布局农 业废弃物的收集 处理 配送等配套服务设施 努力实现 一 控两减三基本 目标 基本构建起 主体小循环 区域中循环 县域大循环 的发展格局 到 2017 年 完成 0 5 万亩农业节水 灌溉工程建设 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 两区 土壤污染防治工 作机制 化学氮肥使用量减少 6 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 9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98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5 农药投入品包装物与废弃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 95 以上 形成 具有河口特色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三 科技创新 增添发展后劲 三 科技创新 增添发展后劲 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 加大智能大棚 光温水肥控制系统等应用扶持 推广应用物联网等设施智能技 术 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和项目 建成若干个 智慧农业示范区 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 打造省 市 县三级专家组成的县农业技术推广智能团 注重 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和综合配套运用 推广与河口县特色产品 相关的先进适用新技术 如设施草莓无土栽培技术 稻鳖共生 高效生态种养技术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