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异议期_第1页
买卖合同异议期_第2页
买卖合同异议期_第3页
买卖合同异议期_第4页
买卖合同异议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9买卖合同异议期篇一: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 中国法院网首页新闻审判执行评论地方法学地方频道论坛博客登录首页 法学 案例点评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2016-10-25 15:16:01 | 来源:中国法院网重庆频道要旨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另一方没有在法律规定的异议期内向法院起诉的,则法院应当对异议期的规定予以限缩性解释,审查解除方是否具有实质上的合同解除权。案情2016 年 6 月 2 日,张某(甲方)与某房产公司(乙方)签订商品房买卖意向协议,约定:“乙方购买甲方开发的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白岩路 185-197 号万郡-华尔街之星三楼非住宅类的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共平方米” 、 “该商品房按建筑面积计算售价为人民币每平方米 3500 元,总成交金额为人民币 4 531 975 元,张某另自付人民币每平方米 80 元,共计人民币 103 588 元” 。2 / 292016 年 8 月 3 日,张某(乙方)与某房产公司(甲方)签订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乙方购买甲方开发的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白岩路 189 号万郡大厦综合楼第三层,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面积单价为 2500 元每平方米,总价款 3 392 175 元,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 7 日内支付总价款的 50%,余款按揭支付” 、 “因不可归责于甲乙双方的事由导致乙方未能获得银行贷款或获得贷款少于申请贷款数额的,双方愿意继续履行合同的,对具体付款方式、期限另行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双方也可单方解除合同” 。合同签订后,双方实际按照建筑面积 3580 元/平方米计算房屋价款,张某按照约定支付房产公司万元房款。合同签订后,张某随即向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万州支行申请办理按揭贷款,但张某至今未申请到贷款,银行也没有不予办理贷款的书面通知。2016 年 1 月 20 日左右,该房产公司将双方合同中所涉的房屋中一部分卖给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支付了部分房款。2016 年 4 月 20 日,该房产公司以张某未能依约履行合同义务为由,书面通知张某解除合同。2016 年 5 月 7日,张某书面函告该房产公司不同意解除合同。2016 年 6 月,该房产公司将张某诉至本院,要求确认其解除合同的行为有效,张某在该案审理中辩称该房产公司的解除行为无效,并且不同意解除合同,后该房产公司撤回该案的起诉。审判3 / 29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和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只有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或具有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时,合同当事人才可以行使解除权,该房产公司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张某具有迟延履行或违约行为等法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也不符合双方约定的解除条件,而根据查明的事实,该公司在发出解除通知前,已经违约在先。因此,作为违约方的该房产公司,在对方没有违约时,不享有合同的解除权,故张某请求确认该房产公司解除合同的行为无效应予支持。某房产公司不服一审判决,认为张某不按约支付除了按揭贷款外剩余的购房现金款,属于违约在先,公司有权利因张某的违约行为解除合同,请求二审改判,确认解除合同的行为有效。二审法院审理认为,某房产公司认为张某违约的理由不能成立,张某在履约过程中,没有违约行为,某房产公司要求解除合同的理由不能成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评析一、 单方解除合同的效力之争辩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就是张某在规定的异议期三个月内未提起诉讼,合同是否已经解除,换而言之,就是如何理解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第一种观点认为合同已经解除,原因是:4 / 29第一,合同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解除合同的通知一经到达对方,合同即告解除,被解除方如果未在约定的或者法定的异议期内提起异议之诉,法院将不予支持。就该案而言,房产公司发出解除通知并送达给了张某,张某就应在三个月的异议期内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但张某超过了三个月才起诉,其请求就不应该支持。第二,最高院之所以规定三个月的异议期,是为了追求效率,避免合同效力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故合同的解除方发出解除通知时,只要其解除事由在形式上符合法定的或者约定的解除要件,就应当适用关于异议期的规定,如果三个月内没有提出异议,那么就视为提出解除的一方有解除权,合同已经解除,否则司法解释规定的三个月就没有意义了。至于实质上是否符合解除要件,则需要法院事后实体审查才能判断。就该案而言,房产公司认为张某未支付现金余款,已经构成了违约,在形式上已经具备解除要件,那么房产公司就可以发出解除通知,要求解除合同。第二种观点认为合同并未解除,理由是:第一,合同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形成权适用除斥期间的规定,但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而该条款规定了三个月的异议期,等于规定了其诉讼时效,这与法理相违背;而且,消灭或取得权利的时效应当由法律来规定,司法解释无权对此进行规定,况且,如果超过三个月的异议期就不对是否有解5 / 29除权进行实质审查的话,合同法第九十三条、九十四条就没有办法实际适用了。第二,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前提是符合法定的或者约定的解除条件,即该条款只适用于有解除权的一方,在该方发出解除通知,对方在约定的或者法定的异议期满后提出异议的,不予支持。换言之,如果发出解除通知的一方依法不享有解除权,则被解除方不受该条款的约束,即使被解除方在收到解除通知后未在异议期内提出异议,合同也不是必然被解除。就该案而言,房产公司在发出解除通知前,已经违约了,但实际上张某没有违约的情形,也就是说,房产公司没有解除权,既然其没有解除权,张某大可不必理会其发出的解除通知,也就不存在异议期。二、合同解除权及合同解除异议期的立法规定第一,合同解除权的立法规定。合同解除权就是指合同的当事人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享有的解除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合同的权利。其中,合同法第九十六条对解除权行使的方式进行了规定,包括通知与进行批准、登记;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和第九十四条对解除权产生的条件进行了规定,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第二,合同解除异议期的立法规定。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对合同解除的异议期做出明确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6 / 29债务抵销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该条是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异议期间及其法律后果的解释。三、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第一,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被解除方在异议期满后提起诉讼的,法院是否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审查。有观点认为不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审查,理由是:该条款已经规定了“法院不予支持”,不支持即包括对合同解除异议的不支持,也包括对违约责任等解除后果的不支持。被解除方没有在约定的或者法定的期间提出异议的,就丧失了异议权,合同已经被解除。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法院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因该条款的确立,是为了效率,避免合同长期处于待定状态,影响经济的快速运行,但不能因此就推定被解除方同意解除合同,否则,对其不公平。第二,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被解除方在异议期满后提出异议的,合同是否已经解除。司法实践中,关于合同是否已经解除,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7 / 29为合同已经解除,另一种观点认为合同没有解除,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理由,在前文中已经进行了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笔者认为,合同并没有解除。理由如下:首先,合同解除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至于何谓形成权,通说认为,形成权就是依权利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根据该定义,形成权的主体为“权利人”,也就是说不是权利人就没有形成权,而权利人不是法律直接规定的主体,就是当事人约定的主体,除此之外的主体均不享有形成权。显然,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或者说违约的一方,不是形成权的主体,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其单方面解除合同并不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其次,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适用本条的前提条件是“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再来看看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第 94 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也就是说,适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应具备约定的或者法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如果8 / 29发出解除通知的一方根本就没有解除权,就不涉及解除权的问题,当然也就不存在“异议” 。最后,从社会效果上来分析,如果无权解除方在发出解除通知后,被解除方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异议,就导致合同解除,则违约方就有可能通过发出解除通知的方式来规避违约责任,这与公平及诚实信用的市场原则相违背,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三,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被解除方在异议期内提出异议的,是否只能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换言之,就是异议的形式是否只限于这两种。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该条是说确认合同的效力问题,当然应由有权机关进行确认,但对于异议的方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在经济运行中,涉及合同比较多,如果每次解除都要仲裁或诉讼,势必造成当事人的诉累,也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因此,对异议的形式,在异议期内,应允许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律师函、对解除通知的回函等,只要对方在异议期内提出了异议,表示不同意解除合同,并送达了解除方,在以后的仲裁或起诉时,就可以不受三个月异议期的限制。四、合同解除异议权之审视该案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解除,可以根据前文的论述,进9 / 29行重新梳理:首先,房产公司之所以发出解除通知,是认为张某存在违约行为,但实际上根据查明的事实,张某并没有违约,只是双方未明确约定付款时间,在此情况下,房产公司虚构了张某违约,其在形式上不具备解除合同的要件,也就没有解除权。其次,房产公司在发出解除通知前,已经将卖与张某的部分房屋卖与他人,其已经违约,在这种情况,房产公司作为违约的一方,应当不享有解除权。最后,在三个月的异议期内,张某已经发出书面的回复,表示不同意解除合同,而公司又在异议期内提起了诉讼,要求确认解除行为有效,张某也积极应诉并进行了抗辩,其已经表示了异议,应予认定。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认定,房产公司在没有解除权的情况下发出解除通知,张某在异议期满后提起诉讼的,法院应予支持。五、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合同法司法解除(二)关于合同解除异议期的规定,必须加以限缩性的解释,即提出合同解除的一方必须要具备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条件,同时还要采用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通知被解除方,只有具备上述条件,被解除方未在约定的或法定三个月的异议期内提出异议的,才意味10 / 29着合同解除。若一方当事人不具备合同解除的条件,则不受异议期制度的保护。(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篇二:买卖合同纠纷 买卖合同纠纷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是因买卖合同质量产生争议而提起的诉讼,即买受人认为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而提起的诉讼,在此种诉讼中,原告一方当事人即为合同的买受人一方;而被告则为合同的出卖人一方。(一)买卖合同标的物质量标准的确定规范 质量是指产品的优劣程度。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的优劣直接影响买受人能否实现其订立合同的目的。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是司法实务中出现较多的纠纷类型。根据合同法第 153 条的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这是出卖人在买卖合同担负的主要义务之一,在法学理论中表述为出卖人的质量瑕疵担保义务。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依以下原则确定判断买卖合同标的物是否合格的标准:1.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标的物的质量标准,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即可以按当事人约定的标准判断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是否符合要求。 2.11 / 29当事人对合同标的物的质量标准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合同法第 61 条的规定,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可以按照买卖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3.当事人就有关标的物的质量标准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 61 条的规定仍然不能确定的,则依合同法第 62 条第 1 项的规定,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这也是与民法通则以及以往的合同法律规定相一致的。但是,我国合同法对标的物的质量标准的规定与其他国家是不完全相同的,在其他国家法律规定中一般是要求合同标的物应当符合通常使用目的和其他特定目的来确定的。而我国合同法则是首先要求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果没有这些标准时,才按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这里的“通常标准”应与国际公约以及国外法律作相同的解释,即符合中等品质的要求。 4.出卖人的说明构成对标的物的明示保证。说明是指出卖人向买受人所作的关于标的物的构造、性能、特征、功用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陈述。出卖人在出卖标的物时,往往会通过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等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对标的物的品质进行说明,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但出卖人提供了有关标的物的质量说明的,该说明即构成出卖人对标的物品质的明示担保,如果实12 / 29际交付的标的物与该说明不符,即属于交付标的物的质量不符合要求。(二)标的物质量瑕疵的表现及认定 所谓质量瑕疵,又称品质瑕疵、物的瑕疵,是指出卖人所交付的标的物存在质量不符合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标准,或者法律规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常标准和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的情况。质量瑕疵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标的物的外观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标准或者依法确定的标准,即标的物的表面瑕疵,通常是指标的物的外观、品种、型号、规格、花色等方面的瑕疵,对于表面瑕疵,买受人一般情况下无须通过特殊的检验就可以发现。 2.标的物的内在瑕疵,即标的物的内在质量不符合要求。对于标的物的内在瑕疵,则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检验或者使用才能够发现。 3.标的物的包装瑕疵,即买卖合同的标的物的包装不符合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合同法第 156 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包装方式交付标的物;对包装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 61 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应当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装,没有通用方式的,应当采取足以保护标的物的包装方式。对于“足以保护标的物”的推定,应当理解为出卖人须以使用标的物损耗最小、安全、实用的方式包装标的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首先是包装是否牢固;其次是包装是否符合13 / 29运输的要求,特别是不同运输工具的特定要求;再次是包装标志是否符合通用要求等。(三)质量异议的认定标准 质量异议,又称质量瑕疵通知义务,是指买受人认为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时,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向出卖人发出通知,否则视为标的物质量合格。该通知即为质量异议,该一定期限即为质量异议期限。因此,买受人是否在质量异议期内向出卖人为质量异议的通知,直接影响到买受人所提起的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件的审理。质量异议既是买受人的权利,也是买受人的法定义务。根据合同法第 157 条、第 158 条的规定,我国合同法确立的质量异议制度包括两项容:1.买受人对标的物质量的检验义务。 合同法第 157 条规定,买受人收到标的物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在买卖合同中,只有买受人对标的物进行检验之后,才能确定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是否符合要求,以决定出卖人是否违反了质量瑕疵担保义务。因此,各国法律基本上都将买受人对标的物的检验规定为买受人的一项义务。关于对合同标的物质量的检验,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验货人,买受人应当检验标的物,但并不意味着验货人必然就是买受人,除买受人及其代理人自行验货以外,实践中还存在由买卖双方共同验货,以及由买卖双方指定有关质量检验机构进行验货的情形。 关于检验方法,对14 / 29标的物质量的检验方法,可以由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进行约定,也可以不在合同中约定而由检验人以通常的方式进行检验。 关于检验时间,这是合同法规定的买受人检验义务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检验时间包含着验货开始的时间以及验货延续的时间两个方面,验货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在标的物交付之时,由此,检验标的物的开始时间一般有:出厂时验货、装运前验货、装运时验货、卸货时验货、在买受人营业地验货等。关于验货延续的时间,参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38 条第 1 款的规定,买受人必须按实际情况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检验货物或由他人检验货物。而其中实际情形可行的最短时间主要是根据货物的性质、交易的情况和贸易惯例决定。我国合同法第 157 条规定,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的,应当及时检验。所以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检验的合理期限,我们认为,根据合同法规定的精神,结合司法实践,可以从表现瑕疵与内在瑕疵两个方面进行判断:对比较容易发现的表面瑕疵,买受人须按标的物的性质,依通常的程序,从速检验其所受领的标的物;对内在瑕疵,应按标的物的性质、买卖合同的种类等进行综合判断,对不能立即发现的瑕疵,依我国合同法第 158 条的规定,其检验期最长也不得超过 2 年。 关于验货地点,一般而言,验货地点是在标的物的交付地。但是也允许当事人对验15 / 29货地点作出特别约定。 关于验货费用,如果合同中已经有明确约定的,应按合同约定处理。如果合同中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如果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合格的,则检验费用由买受人承担;如果标的物的质量经检验不合格的,则应由出卖人承担。 2.买受人对标的物质量瑕疵的通知义务。根据合同法第 158 条的规定,买受人发现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的,应在质量异议期限内履行通知义务,在质量异议期内未通知出卖人的,买受人将会失去请求出卖人承担质量瑕疵担保责任的权利。结合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对买受人提出质量异议的期限应当作如下认定: 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提出质量异议。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有标的物的质量检验期的,买受人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即如果当事人之间对检验期间有约定的,依照合同自由原则,自应适用当事人的约定。 未约定检验期间的,为买受人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质量瑕疵的合理期间内提出质量异议。这是与各国的立法相一致的。所谓合理期间,是指买受人对标的物进行正常检验以及通知出卖人所必需的时间。它包括两个时间发现瑕疵所需时间和进行瑕疵通知所需时间。区分瑕疵的不同情况,对于表面瑕疵,即存在于物的表面,无需专门检验,从标的物外观或凭买受人的生活经验就能发现的瑕疵,从买受人受领标的物时即应通知;如一时16 / 29不能通知的,在能够通知时应立即通知;另外对于属于包装好的标的物,需要开包后才能发现表现瑕疵,买受人对开包后发现数量或者表现质量瑕疵的,应在开包后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无论如何,买受人间隔较长时间才通知的,视为怠于通知。如出卖人数次催要货款,买受人未通知,直至出卖人向法院起诉才通知的,视为标的物没有质量瑕疵。而对于内在瑕疵或者隐蔽瑕疵,即存在于物的内部,需经使用或专门测试才能发现的瑕疵,买受人应在发现后的合理期间内及时通知出卖人。对于“合理期间”的确定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这可以结合“怠于通知”进行理解,即一般要求买受人在发现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时应当立即通知出卖人,但是如买受人一时不能为相关通知的,在能为通知时应当立即通知;如果发现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时,放任不管,不以为意,相隔较长一段时间才为通知的,可以视为怠于通知。未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提出质量异议的最长法定期限为两年。不论标的物的质量存在表面瑕疵,还是隐蔽瑕疵,买受人自收到标的物之日起两年内未提出质量异议的,法律视为标的物没有质量瑕疵,买受人无权提出质量异议。此条规定的 2 年期间,一般认为是诉讼时效期间,即无论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数量是否短少、质量是否存在瑕疵,经过 2 年后,买受人即丧失对出卖人的请求权。 合同法的这一规定也是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39 条的规定相一致17 / 29的。我国合同法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瑕疵的主张规定 2 年的诉讼时效的原因是,现代经济流转速度快、数量大,不应使买卖双方的关系长期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而质量瑕疵担保责任是纯为买受人利益而设定的,为平衡双方利益,自然应对买受人的权利作一定的限制。 有质量保证期的,应在质量保证期内提出质量异议。根据合同法第158 条的规定,如出卖人对标的物的质量定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为买受人提出质量异议的最长期限,而可以不受 2 年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如国家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对标的物进行包修、包换、包退的标的物,在其保证期内,卖方必须承担质量瑕疵责任。 合同法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在于:如果质量保证期是由国家规定的,当事人自然不得作变更,该质量保证期即当然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质量保证期是由出卖人承诺的,则买受人在这种情况下购买标的物,即意味着同意该承诺,此时质量保证期即为买卖合同中的质量保证期条款,当事人自然应当遵守。而质量保证期可能长于合同法第 158 条所规定的 2 年诉讼时效期间,也可能短于 2 年,我们认为,只要约定有质量保证期的,均应按质量保证期确定质量异议的最长期限,而不适用合同法规定的最长期限即 2 年的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质量异议期限的例外。 合同法第 158 条第 3 款规定,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18 / 29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不受前两款规定的通知时间的限制。法律之所以作出此种例外的规定,是因为如果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所交付的标的物数量短少或者质量存在瑕疵的,此时出卖人主观上即存在恶意或者重大过失,为平衡双方利益,自然不应保护出卖。3.对买受人提出通知的形式要求。所谓通知,是指买受人向出卖人具体指明瑕疵之所在,在审判实践中也称之为质量异议。通知并非要式行为,用口头或书面方式均无不可,无须特别方式,但是为便于证明,最好应用书面形式。对通知的内容,结合审判实践,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要求,即买受人提出的关于标的物存在质量问题的通知,应当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一,通知应当具体指明标的物瑕疵之所在,如机器设备无法正常运转或者运转速度达不到要求,而不能仅仅使用一般性的描述词语,如“货物质量差” 、 “质量不好” 、 “有瑕疵”等等,如果买受人未指明标的物存在的具体质量瑕疵,则可以认定该通知不具备质量异议的效力,视为没有提出。其二,买受人表示不承认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符合质量要求,如果质量的瑕疵表现为数种时,应当分别通知,或者一一列明后一并通知出卖人,否则买受人就其未通知的部分瑕疵丧失请求权。(四)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件的审理确认规范。对于买受人以出卖人所交付的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受理后,应当首先对买受人是否在规定期限内19 / 29向出卖人为标的物质量瑕疵的通知进行审理,经审理认为买受人没有能够在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出卖人为标的物质量瑕疵的通知的,则依法应当确认出卖人所交付的标的物视为合格,一般情况下应当驳回买受人的诉讼请求。对于买受人在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期限内为标的物质量瑕疵的通知且该通知的内容与形式符合通常要求的,即在审理过程中需要查明出卖人所交付的标的物是否存在质量瑕疵。对于此问题的查明与确认一般应通过以下步骤解决: 1.双方当事人在诉讼前或者诉讼中已经对标的物的质量瑕疵作出确认,且对该标的物的具体质量瑕疵有一致认识,只是对出卖人应当承担的质量瑕疵责任有争议的,可以直接认定该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 2.双方当事人虽然在诉讼前或者诉讼中均确认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但对瑕疵的具体内容有争议,且影响到出卖人质量瑕疵责任的具体承担形式确定的,如果可以由法官对具体的质量瑕疵进行直接认定的,可以直接认定。 3.如果双方对标的物的具体瑕疵有争议且法官又不能直接作出判断的,或者对标的物是否存在质量瑕疵有争议的,不能由法院直接作出标的物是否存在质量瑕疵的认定,而应向买受人释明,由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提出质量鉴定的申请,由法院委托有关质量鉴定机构对标的物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进行专业鉴定。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则第 25 条第 2 款规定,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20 / 29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五)出卖人质量瑕疵责任的具体承担 出卖人违反质量瑕疵担保义务的,应当承担质量瑕疵责任。根据合同法第 155 条规定,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照合同法第 111 条的规定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即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合同法第 61 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可以根据标的物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选择请求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如果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其他损失的,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因此,出卖人承担的质量瑕疵责任具体包括: 1.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的确定方法。如果合同中对出卖人违约责任有约定的,买受人可以按合同约定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在行使这些权利时,需要注意合同法第 112 条、第113 条、第 114 条等相关规定的适用。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依照合同法第 61 条的规定予以明确,首先由当事人对违反质量21 / 29瑕疵担保责任的违约责任形式内容进行补充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应当依照合同的有关条款以及交易习惯进行补充。如果适用合同法第 61 条的规定后仍然不能确定出卖人的违约责任形式和内容的,则适用合同法第 111 条所规定的具体违约责任形式及内容。 2.出卖人依合同法第111 条规定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具体形式:修理。当标的物可以修理,且修理并不影响标的物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时,应当首先考虑由出卖人对标的物进行修理。如买受人自行修理的,其修理费用也应由出卖人负担。各国法律一般都没有规定出卖人的这一责任形式,因为出卖人常常不是标的物的生产者,无法承担修理义务,在标的物有质量瑕疵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规定出卖人的除去质量瑕疵的义务。但是我国法律则规定出卖人应承担除去标的物质量瑕疵的义务,如产品质量法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从我国目前的商品流通机制及产品维修的网点来看,规定出卖人的这一义务是必要的,基本上也是可行的。更换。这一义务对应于国外法律所规定的代替给付义务,即标的物如为种类物时,在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的情况下,买受人可以请求出卖人另行交付无质量瑕疵的标的物,这是各国法律的一致规定。重作。一般而言,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违反质量瑕疵担保责任的,一般不会承担重作的责任,重作这一责任形式主要发生于提供服务的合同中,如承揽合同等。重作22 / 29只适用于某些特殊的买卖合同之中。 退货。退货责任形式一般对应于国外法律所规定的解除合同。国外法律对因质量瑕疵而解除合同的,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条件,一般规定仅标的物的质量瑕疵极为显著,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才能解除合同。在我国,依合同法的规定,亦应对此作出较为严格的要求,因为退货就意味着合同的解除,而解除合同自然就应当符合合同法第 94 条第 4 项关于合同解除条件的规定,即只有在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的质量瑕疵影响到买受人合同目的的实现时,才可以选择适用退货的违约责任形式。减少价金或者返还应当减少支付的价金。如果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存在质量上的瑕疵,而买受人已经受领标的物,且标的物的质量瑕疵并未达到影响买受人合同目的的实现时,买受人可以请求依据标的物质量瑕疵的程度减少价金,这是各国法律一致的规定。由此,如果买受人同意接受标的物,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标的物的价格应当作合理的变动,也就是司法实践中所指的“按质论价”,其单价和总价款应当适当降低。当买受人请求减少标的物价金的请求成立时,其如果已经向出卖人支付的价金超过了应当支付的价金的,则买受人可以请求出卖人向其返还应当减少的标的物的价金。 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出卖人在交付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的情况下,约定出卖人应当向买受人支付违约金的,买受人在选择适用违约责任形式时,可以同时23 / 29要求出卖人向其支付违约金。 赔偿损失。依合同法第 112 条的规定,如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质量不符合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要求,造成买受人其他损失的,买受人可以请求出卖人赔偿损失。上述出卖人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形式中,除违约金责任外,其中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金的责任均不涉及出卖人应当承担的赔偿损失责任,即使在出卖篇三:买卖合同-质量瑕疵 买卖合同质量瑕疵处理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是因买卖合同质量产生争议而提起的诉讼,即买受人认为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而提起的诉讼,在此种诉讼中,原告一方当事人即为合同的买受人一方;而被告则为合同的出卖人一方。 (一)买卖合同标的物质量标准的确定规范 质量是指产品的优劣程度。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的优劣直接影响买受人能否实现其订立合同的目的。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是司法实务中出现较多的纠纷类型。根据合同法第 153 条的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这是出卖人在买卖合同担负的主要义务之一,在法学理论中表述为出卖人的质量瑕疵担保义务。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依以下原则确定判断买卖合同标的物是否合格24 / 29的标准:1.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标的物的质量标准,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即可以按当事人约定的标准判断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是否符合要求。 2.当事人对合同标的物的质量标准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合同法第 61 条的规定,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可以按照买卖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3.当事人就有关标的物的质量标准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 61 条的规定仍然不能确定的,则依合同法第 62 条第 1 项的规定,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这也是与民法通则以及以往的合同法律规定相一致的。但是,我国合同法对标的物的质量标准的规定与其他国家是不完全相同的,在其他国家法律规定中一般是要求合同标的物应当符合通常使用目的和其他特定目的来确定的。而我国合同法则是首先要求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果没有这些标准时,才按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这里的“通常标准”应与国际公约以及国外法律作相同的解释,即符合中等品质的要求。4.出卖人的说明构成对标的物的明示保证。说明是指出卖人向买受人所作的关于标的物的构造、性能、特征、25 / 29功用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陈述。出卖人在出卖标的物时,往往会通过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等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对标的物的品质进行说明,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但出卖人提供了有关标的物的质量说明的,该说明即构成出卖人对标的物品质的明示担保,如果实际交付的标的物与该说明不符,即属于交付标的物的质量不符合要求。 (二)标的物质量瑕疵的表现及认定 所谓质量瑕疵,又称品质瑕疵、物的瑕疵,是指出卖人所交付的标的物存在质量不符合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标准,或者法律规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常标准和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的情况。质量瑕疵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标的物的外观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标准或者依法确定的标准,即标的物的表面瑕疵,通常是指标的物的外观、品种、型号、规格、花色等方面的瑕疵,对于表面瑕疵,买受人一般情况下无须通过特殊的检验就可以发现。 2.标的物的内在瑕疵,即标的物的内在质量不符合要求。对于标的物的内在瑕疵,则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检验或者使用才能够发现。 3.标的物的包装瑕疵,即买卖合同的标的物的包装不符合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合同法第 156 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包装方式交付标的物;对包装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 61 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应当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装,没有通用方式的,应当采取足以保护标的物的26 / 29包装方式。对于“足以保护标的物”的推定,应当理解为出卖人须以使用标的物损耗最小、安全、实用的方式包装标的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首先是包装是否牢固;其次是包装是否符合运输的要求,特别是不同运输工具的特定要求;再次是包装标志是否符合通用要求等。 (三)质量异议的认定标准 质量异议,又称质量瑕疵通知义务,是指买受人认为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时,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向出卖人发出通知,否则视为标的物质量合格。该通知即为质量异议,该一定期限即为质量异议期限。因此,买受人是否在质量异议期内向出卖人为质量异议的通知,直接影响到买受人所提起的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件的审理。质量异议既是买受人的权利,也是买受人的法定义务。根据合同法第 157 条、第 158 条的规定,我国合同法确立的质量异议制度包括两项容:1.买受人对标的物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