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修改稿2)_第1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修改稿2)_第2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修改稿2)_第3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修改稿2)_第4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修改稿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1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曾樵夫 陈向军 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市 摘要摘要 本文在设计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 评价法构建数学模型来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并以实证分析的方式验证了评价体系和评价模 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关键词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体系 网络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Zeng Qiao fu Chen Xiang ju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this paper redesign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ustaina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By applying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is paper has built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evalu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Meanwhil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pproach was adopted to verify the credi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mode and system Key words the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 通过创新使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始终保持 竞争的优势 实现长盛不衰的战略目标 在不断扩大市场和利润份额的同时 坚持与环境变化相 适应 在内部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上 持续的增加盈利和扩大企业规模 1 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 既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考核评估 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又能强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重新设计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 型来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并以实证分析的方式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1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现有的文献对该问题研究的 不多 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认识 Elkington D 从经济 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建立模型来评价企 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被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三效益原则 2 国内学者吴应宇 3 尹子民4 王新华 5等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们大多从企业的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资源效益 社 会效益入手 就特定对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来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评价体系虽 然比较好的反映了企业整体的发展状况 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例如没有考虑企业适应市场变化 的能力 也没有评估企业自身平衡发展的能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三 效益 原则为指导 引入企业市场应变能力 企业平衡发展能力和企业社会组织协调能力等新指 标 参考现有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 重新设计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评价指标包括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匹配度和企业发展现状 企业竞争能力 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 是企 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2 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匹配度指企业与既定的社会经济 政治法律 自然条件等外部发展环境的适应性 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有着重要影响 企业发展现状是 指企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 所积累的发展资源 蕴藏的发展潜力 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 二级和三级指标的内容详见表 1 所示 表 1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企业持续盈利能 力评价 U11 融资规模融资能力 U111 核心产品市场 占有率 U112 总资产报酬率 U113 市场应变 能力 U114 企业技术创新能 力评价 U12 研发人员素质及其比例 U121 研发费用 及其占销售收入比例 U122 企业员工学习能 力 U123 企业创新机制及其效率 U124 企业竞争 能力 U1 企业规模能力评 价 U13 资产总规模 U131 销售总额与利润总额 U132 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与先进程度 U133 企业宏观运营环 境评价 U21 政府经济产业政策 U211 宏观经济运行 状况 U2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U213 企业所属产业发 展环境评价 U22 产业未来发展态势 U221 产业竞争力状 况 U222 企业外部 发展环境 匹配度 U2 企业市场竞争环 境评价 U23 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力 U231 市场竞争 规范化程度 U232 企业财务安全状 况评价 U31 资产负债率 U311 流动资产比率 U312 自有现金率 U313 企业资源利用与 环保状况 U32 万元产值能耗 U321 企业员工环保意识 U322 环保投资及其比重 U323 企业软实力评价 U33 企业文化资源状况 U331 企业平衡发展 能力 U332 企业制度规范性 U333 社会组织 协调能力 U334 企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评 价 企业发展 现状 U3 企业人力资源状 况评价 U34 企业管理层素质与能力 U341 人才结构 与人才机制 U342 员工培训费率 U343 2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2 1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权重模型 现有研究文献中计算指标权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层次分析法 AHP 层次分析法常假设内部 元素是相互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 但本文构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是一个既有内部依 存又存在循环关系的网络层次结构 不宜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网络层次分析法 下面简称 ANP 是由著名运筹学家 Saaty 于上世纪 80 年代在 AHP 模型 7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 论 它能很好的解决层次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8 本文采用 ANP 来计算各个指标 的权重 建模过程如下 1 构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ANP 将所有元素划分为两大部分 其一为控制层 包括决策目标和决策准则 控制层中各 个准则的权重可以由传统的 AHP 方法得到 其二为网络层 由所有控制层支配的元素构成 其 内部是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 9 采用德尔菲法 让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专家讨论分析指标 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3 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图 1 是通过结构分析后构建的 ANP 网络层次结构 模型 图 1 ANP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上图中 箭头表示箭尾指标影响箭头指向的指标 如果某指标有对自身的箭头指向 则表示 该元素集内部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的关系 2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将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的各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根据重要性程度得到判断矩阵 这种比较有 两种方式 一是直接优势度比较 给定一个准则 两元素之于该准则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 二是 间接优势度比较 同样给定一个准则 两个元素在准则下对第三个元素 称为次准则 的影响程 度进行比较 得出比较元素间重要性程度标度 3 指标权重计算 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 ANP 处理实际问题时 因为求解指标权重的过程中涉及到超矩阵和加 权超矩阵的计算 全过程比较复杂 一般采用软件来计算 基于 ANP 的理论和算法 Rozann W Satty 和 Willian Adams 开发出来的超级决策软件 Super decision 下面简称 SD 成功的将 ANP 的计算过程程序化 是实现 ANP 权重计算的有力工具 10 将专家构建的关系判断矩阵逐个输入到 SD 软件中 就可以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值 同时 还需要进行随机一致性检验 这些内容将在实证分析中加以说明 2 2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在模糊环境条件下 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某一目标给出评价对 象属于不同评价类的隶属度 而决策者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决策的方法 11 它能较好解决综 合评价中的模糊性问题 具体建模过程如下 1 设定因素集 定义指标全集为 其中为一级评价指标集 设u 123 uu u u 1 2 3 i u i 其中为二级评价指标集 又设 12 iiiijin uuuuu 1 2 3 1 2 i j uij n 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4 其中为三级评价指标集 由此将全部的评价指标 12 ijijijijkijm uuuuu 1 2 i jk uk m 纳入模糊综合评价的因素集中 具体见表 1 所示 2 建立评语集 研究表明 人们对于事物好坏评价的区分度 一般分为五个等级 为了使区分的效果更加明 显 采用四级等级评价制来建立评语集 即 i v 1234 i vv v v v 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3 定义指标权重 利用前一个模型 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 定义为指标的权重集 则各一级指标权重集 u 为 其中表示指标对的权重 各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为 123 i i uu 其中表示指标对指标的权重 同理 12 iiii jim 1 2 3 1 2 i j ijm i j u i u 各三级指标对二级指标的权重集为 其中表 12 i ji ji ji jki jn 1 2 3 i jk k n 示指标对指标的权重值 i jk u i j u 4 计算隶属度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评价 确定其相对于 1 2 3 i u i 各级评语的隶属度 经过多级模糊运算后 可以得到指标相对于评语 1 2 3 1 2 3 4 i j rij i u 集的模糊评价矩阵 v i R 11121314 21222324 31323334 i r r r r Rr r r r r r r r 5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以表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向量 则最后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 11121314 12321222324 31323334 1234 i r rrr Rr rrr r rrr 对进行归一化处理 令 得到 1 n jjj j 1234 j 6 评价结果 取 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模糊综合评价的结 1234 max 果 3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5 本文以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武汉健民 为实证分析对象 武汉健民是 一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先后获得全国工业 500 强 和 行业 50 强 等称号 实证分析 时采用德尔菲法 由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构建出全部关系判断矩阵 同时将公司的资料 评价指 标和评语集一并设计成调查问卷 通过实地调查 信函 电话等方式 由专家和武汉健民的员工 对评价指标进行模糊评价 得到实证分析的数据 3 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1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在 SD 软件中输入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 形成元素集和内部元素单元 并且建立元素间的相 互关系 得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网络层次关系图 把专家建立的关系矩阵输入到 SD 软件中 运算所有输入数据计算出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 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得到下表 表 2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企业持续盈利 能力评价 0 34 融资规模与融资能力 0 49 核心产品市场占 有率 0 21 总资产报酬率 0 13 市场应变能力 0 17 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评价 0 52 研发人员素质及其比例 0 42 研发费用及其 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0 3 企业员工学习能力 0 17 企业创新机制及其效率 0 11 企业竞争 能力评价 体系 0 48 企业规模能力 评价 0 14 资产总规模 0 53 销售总额与利润总额 0 32 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与先进程度 0 15 企业宏观运营 环境评价 0 26 政府经济产业政策 0 50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0 19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0 31 企业所属产业 发展环境评价 0 22 产业未来发展态势 0 62 产业竞争力状况 0 38 企业外部 环境匹配 指标体系 0 17 企业市场竞争 环境评价 0 52 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力 0 37 市场竞争规范 化程度 0 63 企业财务安全 状况评价 0 18 资产负债率 0 54 流动资产比率 0 22 自有 现金率 0 24 企业资源利用 与环保状 0 12 万元产值能耗 0 35 企业员工环保意识 0 43 环保投资及其比重 0 22 企业软实力评 价 0 43 企业文化资源状况 0 33 企业平衡发展能力 0 28 企业制度规范性 0 13 社会组织协调能力 0 26 企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评 价 企业发展 现状指标 体系 0 35 企业人力资源 状况评价 0 27 企业管理层素质与能力 0 60 人才结构与人 才机制 0 25 员工培训费率 0 15 2 一致性检验 依据 ANP 原理采用随机一致性比值 C R 来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随机一致性比值 C R 由 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 C I 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 I 之比来确定 实证分析中随机一致性比 值 C R 为 0 0730 1 C I C R R I 表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通过检验 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6 3 2 模糊综合评价 1 计算评价体系指标隶属度 根据调查反馈数据 分别统计三级指标的模糊评价信息 将评价指标评为等级的人数 ik u j v 同参与评价的总人数的比值作为该指标的隶属度 计算结果见表 4 ikj r 表 3 武汉健民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隶属度 三级指标V1V2V3V4 融资规模与融资能力0 40 600 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0 10 40 50 总资产报酬率0 20 40 40 市场应变能力0 20 40 30 1 研发人员素质及其比例0 30 50 20 研发费用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0 20 30 40 1 企业员工学习能力0 30 30 30 1 企业创新机制及其效率0 20 30 30 2 资产总规模0 30 60 10 销售总额与利润总额0 20 50 30 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与先进程度0 20 30 50 政府经济产业政策0 40 40 20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0 20 30 40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0 20 40 30 1 产业未来发展态势0 30 40 30 产业竞争力状况0 20 30 40 1 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力0 10 40 30 2 市场竞争规范化程度0 20 30 30 2 资产负债率0 20 30 40 1 流动资产比率0 10 40 40 1 自有现金率0 30 40 30 万元产值能耗0 30 30 30 1 企业员工环保意识0 10 20 50 2 环保投资及其比重0 10 10 70 1 企业文化资源状况0 10 30 50 1 企业平衡发展能力0 20 30 50 企业制度规范性0 20 30 50 社会组织协调能力0 30 30 40 企业管理层素质与能力0 20 40 40 人才结构与人才机制0 20 40 40 企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评 价 员工培训费率0 10 30 40 2 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 需要进行多级模糊评价 为了突出较大评价 值和权数较大指标的作用 强调主要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采用线性加权合成算法来进行模糊 运算 用运算符 表示 11 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7 第一级模糊评价 设表示指标相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度向量 由表 4 可知 指标融资规模与融资能力 ijk ijk u U111 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 U112 总资产报酬率 U113 市场应变能力 U114 相对于评语集的隶 属度矩阵为 111 11112 113 0 40 600 0 10 40 50 0 20 40 40 0 20 40 30 1 r 则指标企业持续盈利能力评价 U11 相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度向量为 111111 0 40 600 0 10 40 50 0 49 0 21 0 13 0 17 0 20 40 40 0 20 40 30 1 0 277 0 498 0 208 0 017 r 同理可得各个二级指标的隶属度向量 1211212 13 21 22 23 31 32 0 259 0 384 0 288 0 069 0 253 0 523 0 224 0 0 3 0 381 0 269 0 05 0 262 0 362 0 338 0 035 0 163 0 337 0 3 0 2 0 202 0 346 0 376 0 076 0 17 0 213 0 474 0 143 r 33 34 0 193 0 3 0 474 0 033 0 185 0 385 0 4 0 03 第二级模糊评价 由第一级模糊评价结果知 指标企业持续盈利能力评价 U1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U12 企业规模能力评价 U13 相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度矩阵为 11 112 13 0 2770 4980 2080 017 0 2590 3840 2880 069 0 2530 5230 2240 r 那么指标企业竞争能力评价体系 U1 相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度向量 111 0 2770 4980 2080 017 0 34 0 52 0 14 0 2590 3840 2880 069 0 2530 5230 2240 0 26428 0 44222 0 25184 0 04166 r 同理可得到指标企业外部环境匹配指标体系 U2 企业发展现状指标体系 U3 的隶属度向量 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8 分别为 2 3 0 2204 0 35394 0 3003 0 12536 0 1897 0 32079 0 43638 0 05313 3 第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企业竞争能力评价体系 U1 企业外部环境匹配指标体系 U2 企业发展现状指标体系 U3 相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度矩阵为 1 2 3 0 264280 442220 251840 04166 0 22040 353940 30030 12536 0 18970 320790 436380 05313 故指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U 相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度向量为 0 264280 442220 251840 04166 0 48 0 17 0 35 0 22040 353940 30030 12536 0 18970 320790 436380 05313 0 230717 0 384712 0 324667 0 059904 r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由此可见武汉健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max r 0 3847119 较强阶段 这一结果也与武汉健民的综合实力相吻合 4 结论结论 本文设计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 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 模型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运 用这一模型 企业管理层通过连续性的考核评价 可以得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 清楚的看到企业的优势和不足 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能够持续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此外 构建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 为建立和完善适用于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 系和评价模型提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