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4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浅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4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浅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4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浅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4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4页
浅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4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使用美国gore公司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组织补片,对74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方法及时间、术后患者自主能力恢复、伤口疼痛、并发症、复发率和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经统计学分析,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30.096,p0.01)。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合理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疝修补术的一种术式。1986年由lichenstein首先提出,我国自1997年引进开展。2005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对76例各类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组)共74例,男67例,女7例,年龄1565岁,平均(49.69.7)岁。斜疝69例(含复发性斜疝19例),直疝5例。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5年之前56例腹股沟疝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的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1.2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材料采用美国gore公司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组织补片(eptfestp),麻醉方式全部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取腹股沟区斜切口,外侧相当于内环口部位,内侧为耻骨结节。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向外侧游离至腹股沟韧带缘,内侧游离至近腹直肌处,寻找到疝囊后,斜疝疝囊高位游离至腹膜外脂肪,横断疝囊并高位结扎,直疝疝囊予以内翻缝合。将腹横筋膜缘间断缝合,修补内环至容纳一指尖大小。将补片置于精索后方与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间断缝合固定,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代替传统的缝合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减少张力(即所谓的“无张力”)1。术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发热、并发症、复发、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后止痛剂应用:未应用止痛药62例(83.79%);术后发热:11例(14.86%);并发症:本组共发生并发症1例(1.35%),尿潴留1例;复发:0例;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所有患者均在36h内进食,下床时间最短者为术后3小时,最长者24小时,平均3周恢复日常活动;住院时间:最短者1天,最长者10天,大多数患者在37天内出院,平均住院时间约(4.52.4)天;手术时间平均32分钟。 对照组:术后止痛剂应用:未应用止痛药25例(44.64%);术后发热:11例17例(30.36%);并发症:本组共发生并发症6例(10.71%),阴囊水肿5例,尿潴留1例;复发:8例(14.29%);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所有患者均在36h内进食,下床时间最短者为术后24小时,最长者36小时,平均4周恢复日常活动;住院时间:最短者6天,最长者15天,平均住院时间约(9.53.1)天;手术时间平均62分钟。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30.096,p0.01),见表1。 表1两组病例的手术疗效对比分析例(%) 。 2=30.096,p0.01 3讨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由于手术中应用了人工复合材料膨体聚四氟乙烯组织补片,它是一种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力和组织相容性,能迅速与人体组织黏合固定。操作过程相对简单,节省了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方法约节省时间30分钟,手术创伤减少。而且这项技术较容易掌握,它的理论依据在治疗上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具有无张力的特点2。这样就给术后的恢复等一系列问题带来益处。另外,人工复合材料具有抗感染力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等特点。因此,并不会增加切口的感染率,并使得修补部位更加牢固。该手术方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观察组患者未应用止痛药62例(75.61%),可在3小时后下床活动,3天后进行轻度活动,3周后恢复日常活动。显著优于传统修补术。由于是无张力手术,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仅尿潴留1例。该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修补部位更加牢固,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唐健雄3综合国内的报告统计,复发率为1%5%。而本组无复发。 手术操作的几点体会:充分的暴露及精细的解剖,满足探察及修补的需要,切口略长不追求小切口,这样才方便于清晰的解剖腹股沟区,确保植人物放置的精确性及覆盖的范围。一定要切开腹外斜肌键膜后充分游离,清晰地显露腹横筋膜及内环等结构。整体修补腹股沟区腹横筋膜板层,布片的覆盖范围应当覆盖整个腹股沟区,并与周围的坚韧组织适当重叠。正确判断疝环的边界,补片放置一定要平整,固定于病缺损边缘且有足够强度的组织之上,并缝合数针加强固定。 参考文献 1孙惠军,孙海湘,石俊忠,等膨体聚四氟乙烯软组织补片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j腹部外科,2001,14:246-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