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_第1页
原材料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_第2页
原材料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_第3页
原材料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_第4页
原材料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南科高辐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原材料 中间品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一 碱性电池隔膜通用检测项目与方法一 碱性电池隔膜通用检测项目与方法 本公司实验室可检测项目包括 理化性能检测 面密度 厚度 紧度 吸液量 吸液速率 水溶失量 全交换容量 机械强度 热老化性能 碱损失量 碱氧化损失量 湿电阻 磺基交换容量及其他原材料检测项目 电池性能检测 电池的初期容量 荷电性能 循环寿命检测 1 隔膜产品检测隔膜产品检测 1 面密度 面密度 定义 定义 试样每平方米的质量 单位 g m2 检测方法一 检测方法一 将待测样平铺于玻璃板上 使用圆形取样器在幅宽方向 均匀裁取至少 5 片 在感量 0 0001g 的电子天平上称量圆片的重量 数显 数值乘以 100 即为待测样面密度 检测方法二 检测方法二 将待测样平铺于玻璃板上 沿纤维方向裁取 100mm 25mm 的长条 横向左 中 右各裁一条 在感量 0 0001g 的电子 天平上称量长条的重量 数显数值乘以 400 即为待测样面密度 2 厚度 厚度 检测方法一 检测方法一 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 用螺旋测微器 又 称千分尺 对每个试样随机测 5 个点 记录所测厚度 检测方法二 检测方法二 在所取试样幅宽方向 幅宽约 1 米 用螺旋测微器 2 又称千分尺 对 10 个均匀分布的点位进行测量 记录所测厚度 3 紧度 紧度 定义 定义 单位体积试样的质量 单位 g cm3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 按照面密度和厚度的 检测方法分别测定试样的面密度 W 和平均厚度 d 按下式计算隔膜紧度 D 1000 d W D 式中 W 面密度 单位为 g m2 d 平均厚度 单位为 mm D 紧度 单位为 g cm3 4 吸液量 吸液量 定义 定义 试样对一定浓度的 KOH 溶液的吸收量与试样重量的比值 单 位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 称取试样原重 记为 W1 将试样浸入 KOH 溶液中 30min 取出 悬空至 15 秒无液滴滴下 称 取试样此时重量 记为 W2 吸液量 100 1 12 W WW L 注 上述氢氧化钾溶液浓度 对于碱锰电池隔膜为 40 对于二次碱 性电池隔膜 为 30 5 吸液速率 吸液速率 定义 定义 一定浓度的 KOH 溶液在电池隔膜中爬升 25mm 所需的时间 3 单位 sec 或者一定浓度的 KOH 溶液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电池隔膜中 所爬升的高度 单位为 mm 检测方法一 检测方法一 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 在试样一端 25mm 和 50mm 处 各画一条线作为标记 将标记的一端浸入 KOH 溶液 25mm 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当液面爬升 25mm 即到达 50mm 标记 处时 按下秒表停止计时 秒表所示时间即为试样吸液速率 检测方法二 检测方法二 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 在试样一端 25mm 画一条线作为标记 将标记的一端浸入 KOH 溶液 25mm 同时按下秒表 开始计时 记录规定时间液体爬升高度 即为试样的吸液速率 注 上述氢氧化钾溶液浓度 对于碱锰电池隔膜为 40 对于二次碱 性电池隔膜 为 30 6 水溶失量 水溶失量 定义 定义 试样在 90 的去离子水中浸泡 1h 后的质量损失率 单位 检测方法一 检测方法一 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块试样 称取试样重量 记 为 W1 将试样浸入去离子水中 加热至 90 恒温 1h 烘干后称重 记 为 W4 按下式计算水溶失量 100 1 41 W WW 同时记录试样有无收缩 分层等不良现象 检测方法二 检测方法二 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一裁取三块试样 称取试样重量 记 为 W1 将试样浸入去离子水中 加热至 90 恒温 1h 烘干后称重 记 为 W4 4 水损 100 1 41 W WW 同时记录试样有无收缩 分层等不良现象 7 交换容量 包括全交换容量 磺基交换容量 交换容量 包括全交换容量 磺基交换容量 全交换容量 全交换容量 单位质量的电池隔膜中全部离子基团的毫摩尔量 以 mmol g 表示 磺基交换容量 磺基交换容量 单位质量的电池隔膜中磺酸基团的毫摩尔量 以 mmol g 表示 试剂和溶液试剂和溶液 0 03mol L 盐酸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盐酸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配制 配制 用量液管量取 2 7ml 盐酸 定容至 1000ml 标定 标定 取预先在玻璃研钵中研细之无水碳酸钠适量 置于洁净的坩埚 中 在马弗炉中加热至 270 300 保温 2 小时 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20 分钟 称量 称取上述无水碳酸钠 0 03 0 04g 溶于 50ml 纯净水中 加入 3 5 滴甲 基红 次甲基蓝指示剂 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红色 煮沸 2 分钟 冷却后继 续滴定至溶液呈红色 按下式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N V G N 53 1000 式中 G 碳酸钠重量 g V 滴定消耗盐酸体积 ml 0 01mol 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5 配制 配制 称取 0 4g 氢氧化钠 用去离子水定容至 1000ml 标定 标定 取适量邻苯二钾酸氢钾置于坩埚中 150 烘干 2 小时 取出 置于干燥器中 冷却 15 分钟 称取上述邻苯二钾酸氢钾 0 05g 左右 溶于 50ml 纯净水中 加入 3 5 滴酚酞指示剂 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N V G N 2 204 1000 式中 G 苯二钾酸氢钾重量 g V 滴定消耗氢氧化钠体积 ml 1 酚酞指示剂酚酞指示剂 称取 1g 酚酞溶于 99g 无水乙醇 甲基红甲基红 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 将 0 2g 甲基红溶于 100ml 无水乙醇中 将 0 2g 次甲基蓝溶于 100ml 无水乙醇中 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1mol L 盐酸溶液盐酸溶液 量取 86ml 分析纯盐酸溶液 注入 918ml 纯净水中 摇匀 0 03mol L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 1 2g 氢氧化钠 溶于 1000ml 纯净水 0 5mol L 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 称取 58g 分析纯无水氯化钙 加入 976ml 纯水溶解 纯水纯水 要求电导率小于 4 s cm 6 测定步骤测定步骤 取样 取一定面积电池隔膜 称重 记录 预处理 将试样置于三角瓶中 加适量 1N 盐酸 摇匀 在常温 不 低于 15 中浸泡 2h 取出 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 分别置于干燥的 具塞三角瓶中 全交换容量测定全交换容量测定 向盛有试样的三角瓶中 用移液管加入 0 03N 氢氧化钠 100ml 摇匀 在常温下浸泡 2h 用移液管从上述三角瓶中取出 25ml 浸泡液置于三角瓶中 加入 3 滴 混合指示剂 用 0 03N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保持 15s 不褪色 即为终 点 同时进行空白实验 磺基交换容量测定磺基交换容量测定 向盛有试样的三角瓶中 用移液管加入 0 5mol L 氯化钙 100ml 摇匀 在常温下浸泡 2h 用移液管从三角瓶中取出 25ml 浸泡液置于另一三角瓶中 加入 3 滴 酚酞指示剂 用 0 01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保持 15s 不褪色 即为终点 计算计算 全交换容量按式 1 计算 1 M CVV Q HCl t 4 12 式中 Qt 全交换容量 mmol L CHCL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 L 7 V2 空白实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ml V1 滴定浸泡溶液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ml M 试样的质量 g 磺基交换容量按式 2 计算 2 M CV Q NaOH s 1 4 式中 Qs 磺基交换容量 mmol L CNaOH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 L V1 滴定浸泡溶液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ml M 试样的质量 g 8 热老化性能 热老化性能 定义 定义 试样在 80 烘箱储存一定时间后的剩余强度 单位 N 15mm 或 kg 15mm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沿待测样纤维方向裁取 250mm 15mm 的试试样 将试试 样放入 80 鼓风烘箱中储存至规定时间 然后在电子拉力试验机上 拉伸 速率 50mm min 测定纵向抗张强度 9 碱损失量 碱损失量 定义 定义 试样在 80 的 KOH 溶液中浸泡 1h 后 质量损失率 单位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按面密度检测方法裁取三块试样 称取试样原重 记为 W1 将试样浸入 KOH 溶液中 加热至 80 恒温 1h 取出试样用去离子 水清洗至中性 烘干后称重 记为 W3 碱损 100 1 31 W WW 8 同时记录试样有无发黄 收缩 分层等不良现象 注 对于碱锰电池隔膜 KOH 溶液浓度为 40 对于二次碱性电 池隔膜 KOH 溶液浓度为 30 10 碱氧化损失量 碱氧化损失量 试样在 50 的 5 KMnO4和 30 KOH 混合溶液中浸泡 1h 重量损失 比率 单位 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配制 称取 60gKOH 置于 250ml 烧杯中 加入 130ml 的去离 子水 充分搅拌溶解 冷却后 加入 10g KMnO4 充分搅拌溶解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在待测样横向方向上左 中 右各裁取一块 185mm 42mm 的试样 称取原重 记为 W0 将试样浸入上述的溶液中 加热至 50 恒温 1h 充分洗涤 烘干 称重 记为 W5 碱氧化损失 100 1 51 W WW o 11 抗张强度 抗张强度 定义 定义 在试样两端施加拉应力 匀速拉伸断裂时 所承受的最大张力 单位 N 15mm 或 kg 15mm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分别沿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 将待测样裁成 250mm 15mm 的试试样 在拉伸试验机上 拉伸速率 50mm min 分别 测定纵向和横向抗张强度 12 湿电阻 湿电阻 定义 定义 在规定溶液中 经充分浸润后的 一定面积的隔膜的电阻值 单位 cm2 仪器仪器 湿电阻测试仪 两台万用表 直流电源 9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在待测试样上裁取 5cm 8cm 的试样 将其浸泡在规定浓度 的 KOH 水溶液中 30 分钟 打开电源 将试样加载于测试仪的两个测试板 间 待仪表读数稳定以后 记录下电压 U1 和电流值 I1 总电阻 R1 U1 I1 再将试样取出 待读数稳定以后 记录电压 U2 和电流值 I2 电解液电阻 R2 U2 I2 计算 隔膜湿电阻 R R1 R2 2 镍氢 镍镉电池的制作 化成以及电池的初期容量 荷电性能镍氢 镍镉电池的制作 化成以及电池的初期容量 荷电性能 1 镍氢电池 镍氢电池 电池试样制作电池试样制作 材料准备和卷绕 材料准备和卷绕 在待测试样上裁取面积为 185cm 42cm 的试样 测 定试样的面密度及厚度 将隔膜绕过卷针对折 下方要比上方长 5 10mm 正极片放在隔膜中间 负极片放在隔膜上方 注 负极片要和正极片对齐 开始卷绕 卷针转速根据个人需要酌量调节 卷好后将钢壳套上 退出 滚槽滚槽 加密封圈加密封圈 焊正极帽焊正极帽 加电解液 加电解液 通常 镍氢电池电解液添加量为 2 5 克 特殊情况按设计 量添加 封装封装 电池化成和初始容量检测电池化成和初始容量检测 镍氢电池化成制度 镍氢电池化成制度 0 2C 恒流充电 420 分钟 0 5C 恒流放电至电压为 10 1 0V 测空电电阻 记录 0 5C 放电时间及容量 50 烘箱内放置 24 小时 1C 恒流充电 90 分钟 1C 恒流放电至电压为 1 0V 1C 恒流充电 72 分钟 30 分钟后测满电电阻及放入电压 并记录放入时间 记录 1C 放电时间及 容量 该 1C 放电容量即为初始容量 荷电能力测试荷电能力测试 放入烘箱后的 7 天时间内 每天都要在与放入时间相同的时间点测定 电压 记录电压数据 并根据电压下降情况观察其荷电能力 电压下降速 度越快说明荷电能力越差 剩余容量及高温储存后的充放电性能测试剩余容量及高温储存后的充放电性能测试 0 5C 恒流放电至电压为 1 0V 记录剩余容量 1C 恒流充电 90 分钟 1C 恒流放电至电压为 1 0V 记录放电容量 1C 恒流充电 72 分钟 2 镍镉电池 镍镉电池 制作过程 制作过程 隔膜试样面积为 195cm 42cm 的 电解液添加量为 2 8 克 其余制作 方法同镍氢电池 化成制度化成制度 0 2C 恒流充 30min 1C 恒流充 90min 0 5C 恒流充 90min 搁置 30min 1C 恒流放至 1 0V 1C 恒流充 90min 1C 恒流放至 1 0V 1C 恒 流充 90min 1C 恒流放至 1 0V 1C 恒流充 90min 结束后 30 分钟 测满 电电阻和放入电压 50 烘箱内放置 10 天 每天测电压并做记录 观察 荷电能力 剩余容量测试 剩余容量测试 11 0 5C 恒流放至 1 0V 1C 恒流充 90min 1C 恒流放至 1 0V 1C 恒流 充 90min 3 电池循环寿命检测电池循环寿命检测 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进行评价 依据用户确定的充放电制度进行循环寿命检测 4 原材料检验原材料检验 布品检验布品检验 包括熔喷布和热风布包括熔喷布和热风布 原布面密度 抽样 检测原布面密度 抽样 检测 1 端部面密度检测 按整幅宽取端部正常产品 30 厘米长试样 在 幅宽方向均匀取 5 个试样 测量试样面密度 2 整卷面密度检测 称取整卷试样的重量 按标示长度和幅宽计 算整卷面积 并进一步计算整卷平均面密度 3 布面状况检验 观察布面有无棉结 脏污和漏洞情况 是否符 合合同要求 4 按整幅宽取端部正常产品 30 厘米长试样 在幅宽方向均匀取 5 个试样 测定碱损失量 复合布面密度检测复合布面密度检测 1 端部面密度检测 按整幅宽取端部正常产品 30 厘米长试样 在 幅宽方向均匀取 5 个试样 测量试样面密度 2 整卷面密度检测 称取整卷试样的重量 按标示长度和幅宽计 算整卷面积 并进一步计算整卷平均面密度 5 纯净水系统电导率检测纯净水系统电导率检测 12 纯水电导率检测程序如下 a 取适量待测溶液将电极润洗数次 b 将测量开关置于 检查 档 调节 常数 使屏幕显示数值与电极上常数数值一致 c 将清洁后的电极垂直 插入被测液中 仪器显示数值为该液体的电导率 二 检测项目分工与责任人二 检测项目分工与责任人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责任人责任人检测项目检测项目责任人责任人 面密度崔攀 张蕊厚度崔攀 张蕊 紧度崔攀 张蕊吸液量崔攀 张蕊 吸液速率崔攀 张蕊热水损失量崔攀 交换容量束兴娟热老化性能陈新奇 碱损失量崔攀 张蕊碱氧化损失量束兴娟 湿电阻崔攀镍氢电池性能崔攀 镍镉电池性能崔攀电池循环寿命检测崔攀 原布检验束兴娟 张蕊复合布检验束兴娟 纯水电导率检验束兴娟化工原料检验陈新奇 纵向抗张强度陈新奇 三 日常检验和质量控制标准三 日常检验和质量控制标准 1 原材料入库检测 主要针对湿法布和热风布 原材料入库检测 主要针对湿法布和热风布 注意事项 对新供应商所供产品 全部检测 对老供应商所供产品 随机抽取 3 卷以上检查 检测项目车间取样实验室取样 端部面密度端部正常产品 整幅宽 40 厘米 长 幅宽方向均匀取 6 个试样值 13 实验室的测试记录必须有编号 熔喷布和热风布的检测项目 取样和记录 热风布面密度分级控制标准 规定值20253045 离散性20 2 525 330 3 545 5 均重值20 125 1 530 245 2 5 湿法布面密度分级控制标准 规定值 20253040 离散性20 225 230 340 4 均重值20 125 130 1 540 2 原料布碱损失量控制标准不大于 1 2 复合布质量控制和检测复合布质量控制和检测 1 所有的布头和布尾均要求取样测定面密度 一定要准确记录编号 2 记录复合长度 整卷称重 计算上胶量以及平均面密度 复合布的检测项目 取样和记录 检测项目车间取样实验室取样 头部面密度头部正常产品 整幅宽 30 厘米长 幅宽方向均匀取 5 个试样 求平均 值 尾部面密度尾部正常产品 整幅宽 30 厘米长 幅宽方向均匀取 5 个试样 求平均 值 碱损失量端部正常产品 整幅宽 40 厘米 长 幅宽方向均匀取 3 个试样 求平均 值 整卷面密度整卷称重 车间完成 实验室记录结果 布面状况整卷观察 车间完成 实验室记录结果 14 整卷面密度整卷称重 车间完成 实验室记录结果 上胶量整卷称重 车间完成 实验室记录结果 复合布面密度分级控制标准 规定值52576267 离散性52 557 5 562 667 6 5 均重值52 257 2 562 367 3 5 3 接枝烘干后产品检测接枝烘干后产品检测 检测项目车间取样实验室取样 端部面密度头部正常产品 整幅宽 40 厘米长 试样中线 幅宽方向均匀取 6 个试样 求平均值 端部交换容 量 尾部正常产品 整幅宽 40 厘米长 试样中线 幅宽方向均匀取 6 个试样 求平均值 热水损失量头部正常产品 整幅宽 40 厘米长 可用测面密度试样 试样中线 幅宽方向均匀取 6 个试样 求平均值 4 碱性电池隔膜系列产品碱性电池隔膜系列产品 1 容量型低自放电磺基镍氢电池隔膜 容量型低自放电磺基镍氢电池隔膜 本品系以超细聚烯烃纤维湿法非织布为基材 经辐射接枝苯乙烯磺酸 钠而制成的磺基型碱性电池隔膜 适用于中 低倍率放电的容量型低自放 电型密封式镍氢电池 可赋予电池优异的荷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本品可替 代直接磺化法制备的磺化膜类镍氢电池隔膜 与之相比 本品具有更适宜 的离子交换容量 荷电性能更优 磺酸基团链接在苯环上 具有更好的贮 存稳定性 不存在受光照后磺基脱落 亲水性及荷电性能退化的缺陷 产 15 品型号及技术指标见下表 2 容量型低自放电羧基镍氢电池隔膜容量型低自放电羧基镍氢电池隔膜 本品系以超细聚烯烃纤维湿法非织布为基材 经辐射接枝丙烯酸而制 成的羧基型镍氢电池隔膜 适用于中 低倍率放电的低自放电型密封式镍 氢电池 可赋予电池优异的荷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与磺化膜类镍氢电池隔 膜相比 本品可赋予电池更好循环寿命 与氟化膜类镍氢电池隔膜相比 本品可赋予电池更好荷电性能 本品较好地平衡了荷电性能与循环寿命的 矛盾 综合性能优良 价格低廉 性价比高 指标 项目 SAM50 100 SAM55 120 SAM60 150 SAM65 180 SAM65 200 面密度 g m2 50 0 355 0 360 0 365 0 365 0 3 厚度 mm 0 10 0 020 12 0 020 15 0 020 18 0 020 20 0 02 纵向抗张强度 kg 15mm 3 0 3 5 3 5 3 5 3 5 吸液速度 秒 25mm 120 120 120 90 90 吸液容量 150 180 200 200 250 指标 项目 PGA50 100PGA55 120PGA60 150PGAs65 180PGAs65 200 面密度 g m2 50 0 355 0 360 0 365 0 365 0 3 厚度 mm 0 10 0 020 12 0 020 15 0 020 18 0 020 20 0 02 16 3 高功率型镍氢电池隔膜 高功率型镍氢电池隔膜 本品系以超细复合聚烯烃纤维湿法非织布为基材 经辐射接枝丙烯酸而 制成的羧基型镍氢电池隔膜 兼具优良的倍率循环寿命和荷电性能 适用 于中 高倍率放电的密封式功率型镍氢 镍镉电池 本品通过调节纤维构 成和接枝物组成 使其在电池高倍率充放电状态下可以保持更好的透气性 能 赋予电池优异的倍率循环性能 与氟化膜类产品相比 本品具有更好 的荷电功能 本品较好地平衡了荷电性能与倍率循环寿命的矛盾 综合性能优良 价格低 廉 性价比高 4 高温型镍氢电池隔膜 高温型镍氢电池隔膜 本品系以超细复合聚烯烃纤维湿法非织布为基材 经辐射接枝丙烯酸而 制成的羧基型镍氢电池隔膜 兼具优良的高温循环寿命和荷电性能 适用 于需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工作的的密封式高温型镍氢 镍镉电池 本品通 过调节纤维构成和接枝物组成 使其在电池高温环境内工作状态下可以保 持更好的透气性能 促进正负极析出的氢气和氧气的复合 降低电池内压 减少漏气 赋予电池良好的高温循环寿命 本品较好地解决了高温电池充 纵向抗张强度 kg 15mm 3 0 3 5 3 53 53 5 吸液速度 秒 25mm 150 120 120 90 90 吸液容量 150 180 200 200 250 指标 项目 PGAhrd60 150PGAhrd 60 180PGAhrd65 200PGAhrd70 220 面密度 g m2 60 0 3 060 0 3 065 0 5 075 0 5 0 厚度 mm 0 15 0 020 18 0 020 2 0 020 22 0 02 纵向抗张强度 kg 15mm 3 0 3 0 3 5 3 5 吸液速度 秒 25mm 60 60 90 90 吸液容量 250 250 300 300 17 放电效率低 循环寿命短的问题 5 排气式方形镍镉电池专用低透气隔膜 排气式方形镍镉电池专用低透气隔膜 本品系以超细聚烯烃纤维非织布 面层 与超细聚丙烯熔喷非织布 芯层 构成的三层复合膜为基材 经辐射接枝丙烯酸 苯乙烯磺酸钠而 制成的排气式方形镍镉电池专用隔膜 本品具有适度的透气功能 透气率 约相当于常规非织布隔膜的 15 有利于制备免维护或少维护排气式方形 镍镉碱性电池 隔膜湿电阻低 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放电平台和低温性能 本品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泡沫 不存在电解液因泡沫溢出电池的风险 与常 规多层膜叠合使用相比 本品使用方便 不会产生错位和皱褶 6 排气式方形镍镉电池专用微透气隔膜 排气式方形镍镉电池专用微透气隔膜 本品系以超细聚烯烃纤维非织布 面层 与聚丙烯微孔膜 芯层 构 成的三层复合膜为基材 经辐射接枝丙烯酸 苯乙烯磺酸钠而制成的排气 指标 项目 PGAhrd60 150PGAhrd 60 180PGAhrd65 200PGAhrd70 220 面密度 g m2 60 0 3 060 0 3 065 0 5 075 0 5 0 厚度 mm 0 15 0 020 18 0 020 2 0 020 22 0 02 纵向抗张强度 kg 15mm 3 0 3 0 3 5 3 5 吸液速度 秒 25mm 60 60 90 90 吸液容量 250 250 300 300 项目指标 型号PGAv90 300 面密度 g m2 90 0 10 0 厚度 m 300 20 纵向抗张强度 kg 15mm 5 0 吸液速度 秒 25mm 180 吸液容量 300 18 式方形镍镉电池专用隔膜 本品隔离性能优异 具有适度的透气功能 透 气率约相当于常规非织布隔膜的 1 有利于制备免维护或少维护排气式 方形镍镉碱性电池 隔膜湿电阻低 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放电平台和低温性 能 本品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泡沫 不存在电解液因泡沫溢出电池的风险 与常规多层膜叠合使用相比 本品使用方便 不会产生错位和皱褶 7 镍锌 镍铁电池专用电池隔膜 镍锌 镍铁电池专用电池隔膜 本品系以超细聚烯烃湿法非织布与 PP 微孔膜构成的复合膜为基材 经辐射接枝而制成的羧基改性碱性电池隔膜 主要适用于镍锌电池 铁镍 电池等 具有良好的抗枝晶功能 可赋予电池良好的循环寿命和荷电性能 8 二次碱锰电池专用隔膜 二次碱锰电池专用隔膜 本品系以含超细维尼纶 聚烯烃及纤维素纤维的湿法非织布与 PP 微孔 膜构成的复合膜为基材 经辐射接枝而制成的羧基改性二次碱锰电池专用 指标 项目 MGAv70 180MGAv100 300 面密度 g m2 80 0 10 0 100 0 10 0 厚度 m 200 20300 20 纵向抗张强度 kg 15mm 4 5 5 0 吸液速度 秒 25mm 180 180 吸液容量 250 300 指标 项目 MGA55 180MGA65 180 面密度 g m2 55 3 065 3 0 厚度 mm 0 18 0 020 18 0 02 纵向抗张强度 kg 15mm 3 5 3 5 吸液速度 秒 25mm 180 180 吸液容量 300 300 19 隔膜 具有良好吸液性能 抗枝晶功能 可赋予电池良好的循环寿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