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测实习日记_第1页
公路勘测实习日记_第2页
公路勘测实习日记_第3页
公路勘测实习日记_第4页
公路勘测实习日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2公路勘测实习日记实习日志2016年 8月 13日 星期二 晴早晨 8点多分,我们来到建工楼 314教室召开道路勘测实习动员大会.董鹏老师首先告诉我们要重视这次实习,因为道路勘测实习也是道路勘测设计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勘测实习,我们在每天的任务中发现自己知识点模糊的地方,系统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道路勘测设计程序、野外勘测与野外勘测期间内业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处理现实的具体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及绘图的能力。本次实习的时间是从 8月 15日开始直到 8月 23日结束,为期 9天。9 天实习的任务总体可以归纳为选线、量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和内业 7个部分,我们全体八十左右位学生将分为 7组,实习期间每组按顺序每天执行一个部分的任务。通过完成每日任务,我们将书本上理论专业知识付于实践,不仅巩固我们理论知识,也增强我们认真负责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2 / 52在暑期前我们进行了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课题是在矿山区内给定的 2个设计点设计一条通行并符合规范的山区公路,这次我们实习的设计内容跟道路勘测课程设计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将课程设计搬到现实中,计算数据我们需要在实际中亲自测量,而不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获取,增强了我们动手能力和对仪器熟练掌握程度。大概介绍实习内容后,董鹏老师说明了实习的要求、实习内容和作为实习学生我们每天需要完成的事,具体包括每天安排任务测量后的数据计算和校核、记录当天实习内容、进度和进度事项。实习日志2016年 8月 14日 星期三 晴昨天我大致了解道路勘测实习的流程后,仔细阅读了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了解了每天不同作业组需要进行的任务,我们需要使用的仪器有罗盘仪、水准仪、全站仪。部分仪器我们已经在以前的工程测量实习中使用过,但是新仪器我们不知道如何使用,我们组查阅了工程测量教科书、道路勘测教科书、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并上网查阅仪器的使用,为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3 / 52实习的任务分为选线、量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和内业 7个部分,我们作为第一组,第一天的任务是选线,选线是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选线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作业提供一条路线。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明天是早晨 8点在建工楼前集合出发,我们都收拾行李并外出置办需要的物品,带好教科书,我们要在各作业组实习过程中认真完成各项实习内容,做好各项外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实习日志2016年 8月 15日 星期四 晴今天算是正式实习的第一天,早上我们乘校车经过三个小时旅途的颠簸,终于在中午来到实习地河北易县西陵镇的九龙山庄,实习基地条件的艰苦抑制不了我们来到实习基地初时的兴奋。第一天,根据分组我们第一组是选线组,董鹏老师和付成喜老师安排今天下午只有选线组和量角组需要进行作业。在中午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在下午 4点多和几位老师一起4 / 52出去进行外业勘测,选线是整个外业的核心,其他作业都是根据选线所插定的路线位置开展测量工作,如果选线路线存在瑕疵,后续的工作也会遇到麻烦。老师告诉我们选线的主要任务是: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两交点间的视野通视,以方便罗盘仪和量角组读数。老师先给我们定好起点,并向我们介绍路线大致走向,并告诉我们一些定点的要求:交点不能定在清西陵古道上,我们设计的路线尽量不能以原古道为基准。我组本次选线属于平原区选线,地形平缓,坡度缓和,纵坡一般不受限制,但是古树较多,通视条件差。经我组分析,茂密的植被区是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应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磁方位角时,先将罗盘仪安置在直线的起点,使罗盘仪水平后,放下磁针,瞄准直线的另一端点,待磁针静止后,即可在度盘上读数,所得读数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我们组分为前点、中点、后点 3个组。前点 2人担任,组员根据老师告诉的路线走向,通过实地观察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插上标旗供后面组参考。中点组根据技术指标,结5 / 52合清西陵这边平原地形和大量植被障碍物,修正路线的导向线,用花杆穿直线的办法,反复插穿,确定交点位置,同时对交点进行编号。后点组则是利用罗盘仪初测路线转角,订桩并在周边插上标旗提示后续组桩点所在。第一次定线我们交点 1和交点 2定点比较快,组员间可能沟通存在问题,我们在使用罗盘仪量角时,仪器在起点由于古树树干遮挡无法看到交点 1的花杆。所以我们重新选取交点1,通过在交点 1附近不停地调整花杆位置,利用对讲机确定仪器是否可以清楚明了地看到花杆,我们确定交点 1位置。因为明天我们仍然是选线组,今天下午的选线只是熟悉操作步骤,为明天的中桩、水平、横断组提供一个已选好的路线。我们钉好交点 3桩号,大概确定交点 4位置,我们收工,准备明日继续。实习日志2016年 8月 16日 星期五 晴今天我们紧接着昨天的任务,继续选线。清晨我们来点交点 3,交点 3和交点 4之间是一片高耸的灌木林,老师早晨来我们组察看时,明确指出我们组存在的问题:我们交点3和交点 4之间距离过短,交点 4需要重选。交点 3后是条6 / 52公路,我们选线老师告诉我们点尽量选在公路旁,以为公路上旅游来往车辆较多,影响到我们安全和仪器的架设。有了昨天的基础,组员分工也比较明确,我们轮流进行前点、中点、后点的任务,让每个人都熟悉操作。我们今天选线的公路段,其主要地形特征是地面起伏不大、通视条件好,路线绕开了农田、树林等障碍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需要经过一座桥,我们要处理好路线和桥位的关系,即是我们设计的路线要从桥上通过,不然后续的中桩组任务无法钉桩。交点 5和交点 6间是西陵的入口,周边由于松树过多视野条件极差,我们通过架低仪器来保持通视。交点 6到交点 8间基本是条直线,但纵坡变化大,路线上下起伏,由于还有公路存在我们选线比较容易,基本沿着公路路线走,选出交点 8后,初步打下桩后,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工作。实习日志2016年 8月 17日 星期六 晴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测角,测角组紧随选线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测角及转角的计算、测量交点间距、平曲线要7 / 52素的计算和交点及转点桩固定。作业前,我们仔细学习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了解到路线测角一般规定为测右角,以全测回观测,二次观测差不超过 30,正倒镜的点位误差每 100m不能大于 10mm。 了解到这些,我们在后续的作业中需要着重注意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交点 6,先以交点 5校准清零,但是交点 6和交点7间、交点 7和交点 8间不通视,前者因为植被阻碍,后者因为两交点间存在一个起伏坡造成量距困难且无法观测,我们在这三个交点间分别增设了 2个转点,转点至交点的距离不大于 500m符合规范要求。为了避免我们测脚时发生错误,我们在作业过程中测角检查以确保测量精确。组员轮流进行作业,即轮流标定路线、观测、读书、跑杆、计数,熟悉掌握量角步骤。晚上我将我们组测得的数据绘成 CAD图,交点 6到交点 8的转角接近 180度,在老师提议下,我们删去原选线组选得 7号交点,后续交点修正为前交点值。实习日志2016年 8月 18日 星期日 晴8 / 52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进行中桩组作业,中桩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选线确定的交点位置以及导线测角组所测得的路线转角进行量距、桩号计算、实地勘测、订桩。我们从交点6开始中桩作业,桩号的计算已经在昨天晚上经过组员的一起努力手算得出。中桩桩位允许误差:纵向 (S/1000+)m (其中 S为交点或转点至桩位的距离,单位为 m)。横向10cm。直线上中桩间距一般取 20m。在交点 6至交点 7的一段路上,我们设计的路线有条从路边景观松树林穿过,视野十分不通视,我们设立个转点,然后在现场算出转点到各个桩号的距离、转角,从而完成该路段的中桩作业。中桩组需要钉设的桩为 20米桩、平曲线主点桩,在平曲线段我们采用 10m桩。交点 7到交点 8路段有一段路在河上,我们无法钉桩。本次作业困难的地方主要在交点 6至 7之间,不仅有松树阻挡视野,还有一个山坡,我们一共设立了 3个转点,才将这段路的桩全部钉好并做标记方便后续组观测。实习日志2016年 8月 19日 星期一 晴9 / 52今天是实习的第五天,我们组的任务是进行水平作业,水平组的任务是通过对路线中线各中桩的高程进行测量,并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提供高程资料。而水平测量主要分基平和中平,基平主要是设置临时水准点并进行交点高程测量,中平主要是对各中桩进行水准测量。水平组的主要测量方法是简单的水准测量,比起四等水准测量简单很多,总体任务也比较轻松。中平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其允许误差限差为50mm,中桩高程一般观测一次,取位至 cm,其高程限差为10cm。中平测量采取单程法,以相邻两个水准基点为一测段,从前一个水准点引测并对测段范围所有路线中桩逐一测量其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下一水准基点。如果和基平符合,即可据以计算测段全部中桩地面高程;否则我们就重测,必要时我们还检查误差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误差产生。中平符合基平精度要求为倍基平限差;中桩地面高程符合误差不得超过10cm.中平测量中应考虑转点尺有传递高程关系,股灾测量时先测前后转点,后侧其间中桩,对于转点尺读至毫米.中桩测量只做单程观测,一测段观测结束后先计算测段高差h 中。他与基平所测测段两端高差之差称之为测段高差闭合差,不得大于中平限差;否则重测。中桩地面10 / 52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5cm。 中平测量时,对路线与建筑设施发生干扰及改建公路利用原有构造物的有关部位,应按设计要求测出其高程,其检测限差为2cm。水平组的任务的进度跟今日的中桩组挂钩,早上我们测完自己打的中桩 100多 m就结束任务,等下午中桩组基本打完桩后再出发进行测量,水准测量我们以相邻的 2个桩号为一测段,从我们第一个观测的桩号开始,逐点观测每一个中桩的地面高程,闭合于下个桩号点。组员任务也比较轻松,基本分为三组轮流进行读数、扶水准尺的任务。在测量中我们发现本日中桩组打桩一些问题:相邻 5m内出现2个桩、部分地区桩乱钉。实习日志2016年 8月 20日 星期二 晴今天早晨进行了实习动员,老师讲了一些实习的要求以及我们应该准备的东西,将这次实习的目的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问题进行了讲解,然后就是对实习的人员进行了分组和明确了每个小组在实习时每天的任务。11 / 52在动员会上,老师着重讲了本次实习的任务,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七项内容: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内业。人员被分为七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天负责一项任务,依次循环每个小组每天都会做不同的任务。还有就是老师讲解了一些在实习的过程中,对于仪器的交接和仪器的使用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每天各个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接都应该有负责人签字。简单的讲解了一些仪器的使用原理和如何使用,因为我们以前并未使用过全站仪,因此这些老师讲的比较多。其实这些原理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都有讲到过,只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要学会灵活地去应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我们要注意仪器的校核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实地测量时,我们会遇到的问题,老师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讲解。早晨的动员会大致就是对实习时所需要准备的东西和应该注意的问题集体进行了讲解,会后老师对每个组的组长和总工都做了详细的实习要求,讲了一些在实习过程中该如何处理问题以及进行人员的分配。后面的就是我们自己准备一些实习时的日用品。下午主要就是针对实习时可能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了大致的预习,对一些仪器的使用原理和如何去校核进行了解。12 / 522016年 8月 14日 星期三 晴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实习前的预习工作和把实习时需要用到的东西进行准备。按照实习要求,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的预习: 通过复习道路勘勘测书,学会平曲线、竖曲线的设计方法以及曲线要素的计算方法:在设计平曲线和竖曲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都必须有所了解。对于四级公路,圆曲线的曲线长必须大于 40m,在进行 S型曲线设计时,要通过反算得到后面圆曲线的半径。 复习选线及定线的方法:在选线时我们要处理好线路与周边农业的关系,并且应该具有多个方案,在选线时,我们首先要全面布局确定线路的走向,选定出路线的走廊带和拟定多个路线方案,全面考虑多种选线要素,最后选定具体路线进行定线设计。13 / 52 了解路线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横断面设计图、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尤其是地形图的绘制时,需要标明道路两旁标志性地物的标高,需要体现出地势的大致变化情况。 安装道路勘测辅助设计软件并了解其使用方法:在对圆曲线上的点进行加桩计算时需要通过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利用拨角法对其计算,需要注意在输入数据时,角度的输入方法。 了解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的仪器使用方法、原理及其校核方法。对于全站仪,我们以前在学校的测量中并未接触,需要我们着重了解学习。水准仪主要是用来测量高程的,以前有使用过,因此只需了解其使用方法及原理就可以了。 通过查道路勘测书学习水准测量、路线放样、地形测量的方法以及测14 / 52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真正的实习今天就算拉开了帷幕,早晨出发去目的地。然而对于我们前两组来说到了目的地下午就得出去进行先前的测量任务。为了后面的小组尽快的加入到实习的队伍,我们就只好先进性一点测量任务,到目的地稍微休整下就进行下午的测量任务。下午我们组的测量任务是角度的测量,先是对人员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工。虽然以前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有用过经纬仪进行过角度的测量,但是这次用的是全站仪,我们对它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以前从未使用过。虽然老师在测量之前讲过一些它的用法,但我们对他还是不能够准确的使用,因此只好慢慢地在测量中去探索。第一组使用罗盘仪进行实地的选线,我们则是根据他们的选线,利用全站仪测量出每个交点的偏角和每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全站仪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它可以直接显示出两个交点之间的偏角和角度,这样就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全站仪通过自身微处理器的控制可以自动完成距离、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坐标的观测和显示、存贮。通过不断的测量,对一起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方便了我们的测量。15 / 52看似很简单的测量,但当我们再聚的操作中才发现,并不是很容易的就能搞定,比如角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40而距离的误差必须控制在距离的千分之一以内,两个测点间的距离一般不大于 500m。因此我们每次测量一个交点都必须进行数据的误差计算。这样也就使得测量的进度变得更慢。测量的进度变得更慢。且由于只有一个棱镜,我们还得带着它来回的移动,所以测量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也出现了一定的误差。由于对仪器的不 熟悉测量的进度并不是很理想,而且在光线比较暗的山里,棱镜对光的反射不够,因此只能很早的结束任务。虽然今天的进度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每个人对全站仪还收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的使用原理和再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算是为明天的测量任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16年 8月 16日 星期五 晴今天我们组的任务还是接着昨天的测角任务继续测量,有了昨天的基础,测量起来也快了许多。但是随着地形的变化,会出现无法通视的情况,这样就有给测量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测量的原理还是不变的。16 / 52我们今天主要任务就是测量交点 3到交点 6的偏角和距离,这项任务主要是在上午进行,下午则是对上午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同时和选线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利用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对明天要进行的圆曲线上的中桩点进行计算。在对交点 3和交点 4之间进行测量时,由于不通视的原因,在它们之间必须设立一个转点,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对其角度和距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交点 3和交点 4之间的角度和距离。由于地形的原因,每个交点之间都不能很好的通视,因此数据的测量出现的误差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小误差。交点 5和交点6之间由于树木太多在测量时不能够很好地通视,因此他们的误差比较大。在每相邻的交点或转点之间需要进行市局观测,用作明天中桩量距时的校核。下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早晨的测量数据进行调整里同时准备明天的中桩测量。通过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对转弯处进行设计,检查曲线及直线要素、平面线性组合是否满足要求。对于四级公路,圆曲线半径最小为 30m,而且圆曲线的长度必须40m,在对中桩的数据进行输入时要注意角度的输入不需要进行转换直接输入,在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的特殊点进行中桩计算时可以利用拨17 / 52角法,他们之间每 10m加一个桩将仪器放置在缓圆点上,然后根据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计算出的数据对其进行打桩。晚上我们还向前面的中桩组进行询问在实际的测量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让去解决。然后就是一些仪器的交接和把数据交给内业组。2016年 8月 17日 星期六 晴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中装测量,通过昨天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的计算,我们今天主要是把圆曲线上的特殊点放样到实际中,同时对每个桩的桩号进行计算敷设曲线和定桩。早晨的任务主要是根据昨天的测角数据设计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并且在距离相对较短的两个交点之间设置 S型曲线,然后把设计好的曲线要素放养到实际中。在直线段桩距为20m一个,而且每一个的桩号都为整数,曲线段的加桩间距为 10m。在对圆曲线上的点进行加桩时,我们可以利用拨角法,将仪器架设在直圆点上) ,然后根据角度和距离利用全站仪找出加桩的点,圆曲线上的点采用 10加一个桩。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在直圆点无法通视时,利用拨角发无18 / 52法直接打桩,我们就需要进行间接的测量。为了更快的进行测量,我们可以把仪器架设在一个交点,然后测出下一个点的直圆点,然后将仪器直接架设在直圆点上,这样就可以减少一次仪器的架设。对于交点 5和交点 6在草丛中的桩,我们也在其旁边坐了一些标记,以便于后面的测量小组可以很方便的找到。下午我们则是对今天的中桩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对圆曲线上点的要素进行计算,通过前一个交点的桩号计算出下一个点的交点号。然后将整理好的数据交会内页组。2016年 8月 18日 星期日 晴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水平测量,通过已知的 BM的高程对路线中线各中桩高程进行测量,并沿线设置水准点,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提供高程资料。我们具体的安排是早晨完成外业的测量任务,下午对数据进行整理,进行误差分析。在对线路上各中桩点的高程进行测量时,水准路线应起、闭于水准点。先是通过水准基点处的高程进行测量,将水19 / 52准仪架设在一个事业比较宽阔的点上,然后先将水准尺立在 BM4处读取一个高程,然后依次读出各个桩号的高程,用水准点的高程加上水准尺的高程便可以得出 BM4的视线高程,然后用其依次减去每个中桩的水准尺的读数便可得到该桩号的高程。在测量的过程中尽量使水准仪到它两边中桩的距离大致相等,这样可以减小误差。由于地形的原因,对于不通视的桩我们要设立转点测其水平高程,而且对于转点的高程也要通过水准点计算得出。在进行完往测时,还应该进行一次数据的反测,目的就是为了对往测的数据进行校核。在架设水准仪时,应使水准仪尽量的能够看到两边的中桩,而且距离比较远,使水准仪的气泡居中。下午主要是进行数据的校核和误差计算,在进行数据校核之前我们应该先先计算出每个桩号的高程。对于基平测量利用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测量,其闭合差应该满足要求。对于中平测量两相邻水准点间形成为附和水准路线,而且对于往返测的误差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将填写好的数据表交回内页组。2016年 8月 19日 星期一 20 / 52晴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横断面的测量,通过在实地逐桩测量每个中桩的地面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地面线,为路基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好人施工放样提供资料。在进行横断面测量时,横断面的方向应该和路线垂直,在曲线段则和该点处的切线方向垂直。在进行横断面的实地测量时,对于直线段一般采用方向架测定,用方向架的两个固定片,一个瞄准该直线上任意一个桩,另一所指的方向即为该桩点的横断面方向;在圆曲线上横断面的方向即为半径的方向,但是由于实地情况无法确定半径的方向,只能大致的利用和切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横断面。对于横断面测量时根据实地情况,桩号两边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交点 6到交点 7之间,左边的地势比较陡峭,只能根据地势的大致走向进行横断面的测量。在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横断面方向,是该点的法线方向。在使用水准仪时,中桩水准尺读数为后视,其余特征点的水准尺读数为前视后视减去前视计算得出特征点与中桩地面高差。其中在交点 7和交点 8之间隔了一条河流,因此他们之间的部分桩号无法直接测得横断面的数据,只能粗略的估计。在对于一些宽阔地时为了不破坏21 / 52庄稼,只能对其旁边的部分点进行测量,然后得出其高程。不过总的来说,横断面的测量还是比较简单的。下午则是对数据的整理,在进行横断面的数据整理时,主要是计算出各个点与中桩点的高程差和相邻各点的距离。在整理完数据后,就是为明天的地形图的绘制进行准备,提前了解一些在进行地形图的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2016年 8月 20日 星期二 晴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地形图的测绘,就是把地面上的点按照比例测绘到纸上,画出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能够大致的反映出地形特征,通过不断的描点,画出道路的大致走向和道路两旁的地物,以及道路上的桩号。由于地比较复杂,而且在外面画图不方便,我们早晨主要是进行道路两旁点的测量,并大致的画出草图,将测量的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标好号进行记录。首先把全站仪架设在某一个点,瞄准某个桩号选择了一条基线,然后将全站仪对准基该桩号,将角度调为零度,读出22 / 52其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差,然后按照比例计算出其在图纸上的水平距离,就可以将它标在图纸上。对于一些无法通视的地点,我们就需要设立转点,对于转点我们需要根据前一个基线点进行确定,然后将仪器架设在该点,选择新的点作为基线,然后按照同样的原理进行后面的测量。为了能够更好地反应地形的特征,我们对道路两旁也进行了测量,这样通过道路两边的地物就可以计算出地面线的高程。在地形图的测绘时,为了能够反映出地势的变化情况,我们需要在地形图上画出一部分等高线,这些等高线的确定就只有通过道路两边的地物来反映。在我们组所绘制的范围内,道路的两边一边是山,一边是树林,对于靠山的那边等高线会比较密集,而且不容易测量,我们只好通过测量一些树木的位置以及竖直高差来确定地势的等高线。在交点 7和交点 8之间有条河流,我们只能测量出河两边的特殊点来绘制。我们的测量范围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地形图绘制起来也不是很困难。通过不断的描点,还是可以比较明显的体现出地势的变化情况。而且道路的大致走向也是可以体现出的。下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早晨测量的点描到纸上。首先我们对早晨的数据进行了整理,把大于一百八十度的角度进行23 / 52转华到一百八十度以内,把距离按照比例转化,这样在画图时就可以直接利用数据进行描点了。然后将描出来的点连接起来,画出道路两旁的地物,把圆曲线的要素和图的名称标号记录在图纸上,标出某些特殊点的高程,这样地形图基本就可以了,最后对一些细节进行描绘。2016年 8月 21日 星期三 晴今天我们组是内作业,主要任务就是对外也外业勘测各族各组的数据进行复查和汇总;技术资料的收集和保管;路线平纵横设计及所有设计图、表的绘制。早晨我们对昨天交回的数据经行了校核,根据不同的分工,每个人都有校核的任务。对于角度的校核,我们主要对角度的偏角计算进行了校核以及导线磁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同时对视距的误差进行了校核。同时对圆曲线的设计以及圆曲线的曲线要素计算进行校核,对照选线组的资料对测角组的偏角进行校核。总的来说选线组合测角组的数据还是比较齐全的,而且误差计算都符合要求。对于中桩组,主要校核了平曲线的要素与测量记录是否一致,以及中桩桩号的计算是否准确,对圆曲线的中桩计算是否符合要求。24 / 52经过校核我们发现中桩组的数据圆曲线的设计曲线长不符合四级公路的设计要求,并且圆曲线上中桩的计算并不是10加一个桩,他们的圆曲线上只有三个特征点,并未采用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对圆曲线上的点进行加桩计算。水准组的数据,我们主要校核了基平测量的精度和中平是否闭合,有无漏测桩号的高程、计算数据是否有误。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水平组的测量方法是一种比较麻烦的测量方法,但是这样测得的数据误差会比较大,而且计算时数据量比较大,不利于校核计算。通过对他们组数据的计算,我们发现他们组的数据计算并未借助于已知的水准点对后面的桩号高程进行计算,而且离水准点最近的点与水准点的高程相差 5m,这样我们对后面的数据就很难进行误差分析计算。因此我们只好把他们组的数据交回到他们手中,下午他们又重新进行了测量。接下来就是对横断面的校核,主要校核横断面桩号学 号 10220*实习日志道路勘测实习25 / 52起止日期: 2016 年 8 月 23 日 至 2016 年 8 月 30 日学班生姓名 级 * 10 道桥 1班指导教师(签字)土木工程学院2016年 9月 05日2016年 8月 23日星期五 晴 今天,我们 8:00拉着行李箱在建工楼下集合,大约8:15时,我们坐着大巴向易县进军,中午大约 11:30时候,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地区。我们驻扎在九龙山庄,这个地方居然是风景旅游区,而且我们住的这个地方是好几个学校的实习基地,在老师安排好我们的住宿后,我们吃饭去了。下午 14:00左右,我们全体实习同学被叫到会议室集合,老师要给我们进一步讲解关于这次实习的内容。26 / 52我们这次实习是针对道路勘测设计而进行的实习。此次实习前后共 8天,只有 7天有任务,任务分别为选线、量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内业。然后老师对这几天的实习任务进行了大致的讲解,使我们整体大致了解了实习期间的主要任务、各阶段的实习内容和大致的任务步骤。并且告诉我们所要设计的线路指标为四级公路,在此基础上,说了偏角,测距偏差及圆曲线半径、长度等的范围。然后,根据组别,我们第三组被分为中桩组,然后再进行轮流。在今天下午第一组选线后,我们明天要实地放样。老师还叮嘱我们,名胜古迹地区不要搞破坏,要是写桩号用颜料,不要用油性笔等等。然后组长留下,老师交代今明两天的任务、各组领明天任务需要的仪器、纷发实习指导书、实习期间保障人身及财产物品安全。然后 16:40左右,第二、三组组长、总工和全体第一组出去,先选了320m的线,我们在宿舍看了看指导书,大致熟悉了一下仪器操作。晚上等他们回来后,我们计算数据到 22:00多,为明天放样做准备。今天过得挺充实的。大家都为明天即将开始的实习感到兴奋。27 / 522016年 8月 24日星期六 多云 今天轮到我们组放样,我们早上 6点多就起床,带上我们今天所需的仪器:全站仪、棱镜、花杆、锤子、木桩等等。这次用的全站仪我们以前没用过,也没有相应的操作说明,所以昨天晚上我们不会操作,手忙脚乱的。我们收拾好将要出发的时候,董老师过来开始给我们讲解全站仪的用法以及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要领。这个全站仪是激光对中,我们更没接触过,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时候,费了一点时间。我们吃过饭出发,到了目的地。找到起点桩、交点 1,我们开始在起点架全站仪。全站仪对中、整平之后,瞄准交点1,水平制动,然后通过棱镜沿途放样,全站仪具有测距功能,这些点就很好定出来,直线段每隔 20米一桩,用红色颜料将桩号写在木桩上边,用锤子将木桩锤在定好的地点上。到直圆点后,圆曲线上每隔 10米一个桩。大约放样到交点 1附近时,我们发现上一组给我们的数据好像有错误,然后我们呼叫老师,和上一组研究。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正确的数据才算出来,我们才接着进行。在此期间,有些点可以用木桩放样,有些地质比较坚硬的,我们用钉子或者颜料放样。就这样,我们 11:30左右完工收队。走的时候,我们放的样,其他组还在用,我们就下午 18:00左右28 / 52才去拔掉别人用过的桩。晚上,组长和总工去开会,跟老师和大家交流今天干活中间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并由老师宣布明天的任务。明天我们测水平高程。2016年 8月 25日星期日 晴今天我们组分到的任务是水平。我们得在别的组之后再去,中桩组先得放样,然后我们才能测水平,所以我们今天去的稍微晚点。八点多吃过饭后,我们带着仪器出发了。我们今天用的是水准仪,测基平和中平。测基平时我们用的是四等水准测量,我们先得找到上一组高程控制点 BM2,然后测出我们今天需要的数据。刚开始由于昨天别人拔桩时,把高程控制点 BM3拔掉了,我们和上一组的人员找了好大一会儿,才准确的找到 BM3。我们组应该有 10个人,今天实到 9个人,然后我们再分为两队,一队 5人测基平,一队 4人测中平。然后我们开始行动测量,每个小队两个29 / 52标高尺、两个尺垫、一个水准仪、一个脚架。我们之前在学校进行工程测量实习的时候,做过相同的工作,所以今天的任务还是比较遂心应手的。我们分开测量,然后基平和中平数据再整合到一起,我是测中平的。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方法,然后闭合导线,并保证误差,与工程测量说明的方法一样。在此期间,我们两个小队为测量时是否放置尺垫展开讨论了一会儿。正在测的时候,好像是当地的派出所的人员,收了我们架立水准仪的脚架,并说有人举报我们实习楔桩时破坏风景区文物,不让我们继续实习,然后董老师去和他们协商,让我们先行回来了,今天的任务到此结束。晚上组长、总工开会,今天就这样了,明天换地方,我们交换仪器,明天开始做横断面。2016年 8月 26日星期一 晴 今天我们将要测横断面。由于昨天事故的原因,我们今天的任务将会稍微减少一点,昨天选线组刚从交点 7选到到交点 8,我们就停工了。而我们今天要等中桩组放适量的桩后,我们才能按照整桩号点进行横断面测量。所以我们今天出发的稍微晚点,我们八点多吃饭出发,不过路挺远30 / 52的。我们到达目的地后,先集体讨论了一下大致的思路方法,然后开始测量。我们先找到桩号点,用垂直仪瞄准切线方向,然后在垂直方向测量高程点。在垂直方向上,我们一般测量左右 5、10、15 米的高程,回去之后输入“纬地”软件,生成横断面图。但是这样测量,容易产生较大误差,高程变化较大的地方表现不出来,所以遇到这样的点时,我们一般选择这种坡度变化比较明显的的地方。我们要测出这些点的高程和这些点到中桩点的距离,然后利用中桩高程,算出高差,利用软件绘出横断面图。这期间我们组内对于微小高程变化点是否测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一旁指导的董老师教训了我们人多想法多,让我们听组长、总工的安排。我们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量高差,但是我们测量桩号的左边是一个山坡,用水准仪根本无法测量,所以我们采用水准尺直接读高差。后边由于道路两边茂盛的植物,我们根本无法直接测量,我们只能采用水平拉尺估读的方法。今天水准仪的操作挺31 / 52简单的。晚上,组长、总工开会,明天我们画地形图。然后回来交接仪器。2016年 8月 27日星期二 阴有阵雨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地形图的绘制。我们组的最后一名队员于昨天下午归队,今天早上我们十个人吃完早饭八点多出发,大约八点半到达目的地我们接着昨天上一组工作结束的地方开始工作。我们绘制地形图需要用到全站仪、平板仪、量角器、画图板等等。由于全站仪我们已经比较熟悉,所以全站仪的操作还可以。就是针对平板仪的用法,由于我们没有提前预习,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些手忙脚乱的,不过后来我们经过对讲机询问了一下上一组和别人,加上老师在身边的指导,我们才大致摸清了思路。先用仪器将正北方向定出来,画在图纸上,然后进行其他一些特征点的测绘。我们开始测量特征点的数据,还有整桩点的位置,用于画地形图。然后我们还测量了起伏变化的点,用于绘制等高32 / 52线。这些数据有些直接画到地形图上,有些被记录在工作本上,便于后期整理绘制。我们从 K1+100处开始绘制,绘制到 K1+370左右处,相对于其他组别,我们组的路线是“S”型曲线,所以我们设立了三个测站,共测量了 120多个特征点,相对比较麻烦。但是在第一个测站工作结束时,我们的地形图出现了点小问题画的地形图没有合理的分配到图纸上,使后边的图形没法画到图纸上,我们又花了半个小时来改正。所以我们今天的进度比较慢,大约下午 15点多才回到大本营。晚上组长、总工开会。我们明天做内业,整理资料、补充完善地形图等等。 2016年 8月 28日星期三 阴有阵雨 今天,我们组分到任务是内业,就是要整理各种资料。昨天晚上的雨下的很大,早上起来时,路面还有积水,昨晚停电早上的早饭也做得比较晚,所以其他组都出门的比较晚。我们简单的吃了点零食,然后八点时由李美东老师给我们开会。对我们先点名,然后挨个询问了我们这几天每个人的任务和工作心得。我第一天刚开始架立平板仪、放棱镜、楔桩等,第二天测水平的时候我跑杆、读仪器,第三天横33 / 52断面主要跑杆,第四天地形图主要放棱镜等。问完后,老师嘱咐我们要熟悉仪器的操作,说是到工地上用的着,又跟我们讲了往届勘测实习同学的实习状况,和我们相比较。最后也是重点给我们交代今天的任务,我们要整理、复核前几天别的组整理的数据、资料、纬地图形、地形图等,检查是否有遗漏和明显的错误。并且今天别的组回来的时候需要找我们签到,并上交今天测量整理的资料。我们还要写中桩组放样时的指导说明书和经纬仪的使用指导说明书。内业组的任务还有需要到今天出外业的组进行交流、检查。我们组一名队员前几天没到,老师让她出去到别的组学习落下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然后,我们之间开始分配任务,我和谢荣强昨天晚上把横断面的数据输入了纬地,所以今天我俩相对比较轻松。我就另外复核了一组数据就没事了。下午就值班,等别的组回来交今天任务的资料成果,并负责签到。晚上交换仪器,明天我们要早起上山选线。34 / 522016年 8月 29日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选线,所以我们早早的起了床。我们六点半左右吃过饭出发,前往目的地,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我们到了交点 18,我们要从这里前方沿着以前的道路选择一条四级公路的大致走向。我们到达之后,并没有着急着选线,而是沿路的前进方向去大致观察了一下我们需选线路的范围,然后我们才真正的开始今天的任务。我们先在前方用花杆选择了今天的第一个交点交点 19,然后在交点 18处架立罗盘仪,通过罗盘仪大致读出选线的角度并记录下来,然后用木桩将交点 19固定下来并示意。然后,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向后推进。但是沿途中,以前的道路的拐弯比较多,我们为了好找到下一点和尽量少占用农田地,我们此次设立了好几个交点,一直到交点 23,并在途中不能很好通视的地方设立转点,测量这些点的角度以便量角组校正。我们在弄完这些交点和转点后,我们对这些点进行了拴桩,即在该点的周围找并标记三个特征点,测量这些点到交点、转点的距离,以便能准确找到该点。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段路,可能交点过多,我们便通过对35 / 52讲机呼叫董老师。老师来了之后,跟我们一块儿调整了几个点的位置,交点还是从 1823,就是有 2-3个交点换了位置,并在中间多增加了一个转点。然后我们又对这些调整后的点进行测量和拴桩。拴桩时简单画了草图。晚上交接仪器,明天干量角的任务。2016年 8月 30日星期五 晴 今天我们组要进行的的任务是量角。原定计划是早上六点半吃完饭出发,但是起来之后发现外边在下雨,于是我们便延后了半个小时。我们 7点左右出发前往目的地,八点左右到。由于昨天我们选线选的多了,所以今天,他们利用了我们昨天最后定的选线点交点 23。我们从交点 23开始量角。我们将全站仪架立在昨天的转点3处,将棱镜架立在交点 23,处,测量角度和距离。刚开始我们架立棱镜的时候,我和组长张辽远不熟悉架立棱镜的操作,便在交点 23处捣鼓,后来选线组来交点 23进行竖花杆时,我们询问了他们架立棱镜的操作,原来仪器有对中的瞄准装置。如此,我们向下推进进度。但是到选组选线的时候,他们36 / 52在不通视的地方仍直接测量,不设转点,他们在上一个交点将花杆举起来,后边的交点处便能看见。但是我们量角组的看不见下一个交点,我们让他们设立转点,他们以以前他们选线时没设立转点为由拒绝设转点。后来我们通过询问内业组和协商,我们先自己设立转点,然后通知他们过来打转点桩。早晨 8点,我们乘校车来到实习地河北易县西陵镇。经过了旅途的疲惫,以及来到实习基地初时的兴奋,我们所有人很快就进入了实习状态,我们班第一天被分为内业组。内业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资料,审核其他组的数据,以及采购一些必需品,同时负责各个小组之间的联系。看似很轻松,其实不然。我们的每一个小差错都会影响到其他组的进展。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我们组的重要性。我今天的工作就是整理、收集、打印照片,因为实习的有很多班级,不是每一个都认识,不是所有人照片都交齐了,所以找人认人花费了不少时间。此外,我组成员共同完成了以下任务:37 / 521.上午,我组复查了勘测资料和原始记录。2.搜集各种相关资料,检查无误后,进行了系统化的归档。通过一天的搜集整理工作,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人说,搜集整理工作最轻松。其实,搜集整理工作有他的特点:虽然不用去现场走,貌似体力上比较轻松,但是,但是整理出来的资料对下一步工作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前功尽弃。所以需要一丝不苟的进行。9月 1日 雨今天是实习第二天,还是像昨天一样,早上 8点我们小组在会议室开会,由李老师给我们分配任务。今天同昨天一样,我们小组还是做内业。虽然任务不多,但事关重大,容不得我们马虎。今天我组的组员分别去了选线组、量角组、中桩组、地形组,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经验,为我们小组以后的工作做准备。想着自己应该也会跟着其他组出去,但是由于我的重要性,还是被留在了会议室。我主要修改了昨38 / 52天照片表的一些错误,以及帮其他成员一些忙。虽然活不是很重,但是我都很认真的去完成它。同时我还用对讲机帮助解决其他外业小组的一些问题和要求。此外我还负责了今天我们小组的工作总结和工作指导的撰写。下午因为下雨,我就睡了会儿觉,看了看实习指导书,为我们明天将要的工作做准备。9月 2日 晴今天是实习第三天,我们被分为选线组,由于昨天小雨,所以我们观望了一阵,于 11点出发。 选线组作为整个实习的中心,它相当于我们的心脏,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董老师及昨天的选线组领着我们组看了一下他们昨天选的几个桩号,然后由董老师教了我们怎么使用罗盘仪,之后就开始了我们小组今天的任务。我们首先复查了昨天选线组的路线,之后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我们的选线。我组本次选线属于丘陵区选线,地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比较和缓,地势复杂,经我组分析,高差变化和测量视线是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我们每个人都尝试了各种工作,选过线,扶过花杆,调试过罗盘仪,找准花杆,敲过桩,用了对讲机通话。实习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展开,我39 / 52们越来越默契、越来越协调。在计划时间就完成了任务。9月 3日 晴今天是实习第四天,今天我们是量角组。昨晚开会老师说了一些中桩组的情况,虽然我们暂时还不是,但是我们小组也憋了一股劲,想着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任务做好。早晨我们 6点多就起来准备,然后奔赴目的地。刚开始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作为外派,一起去了今天的中桩组,由于他们暂时也不是很熟练,我们也只是看了个大概,具体还要通过我们回来自己看书,以及明天的摸索。之后我们就回到了自己小组的工作地点,并且学习使用了全站仪。用它来测角、测距,通过多次练习,已经能熟练使用全站仪。通过多次测回,使误差达到允许的范围之内。最后我们通过栓桩,固定交点位置,以防止桩号丢失。今天的任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今天是实习第五天,我们组是中桩组。今天是我们到易县实习最累的一天,整个人感觉都黑了不少,尤其是脖子,晒得火辣辣的疼,碰都不敢碰一下。不过付出总会有回报,今天我们小组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并且我们小组一天干得40 / 52相当于前两组三天完成地。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很辛苦,都很疲惫,但是我们内心都是开心的、愉悦的。今天早晨还是跟往常一样的时间出发,在刚开始我们也请教了一下昨天小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了怎么操作,之后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边实践边学习,很快就掌握了中桩操作的要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的扶三棱镜,有的钉桩,有的操作全站仪,有的读数,有的计算和记录数据。每个人都全力以赴,相互之间合作默契,心领神会。虽然今天很累,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自己感到很欣慰!9月 5日 晴今天是实习第六天,我们组是水平组。工作内容包括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水平组的任务是进行中线水准测量,测出各中桩地面高程,为纵断面设计提供地面高程资料,同时在公路沿线布设符合测设与施工要求的水准点。今天是我们外业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天。从早晨 8点出发,晚上 5点多才回来,将近九个小时。每个人都又饿又困。今天也是我们遇到问题最多的一天,还好最后都解决了。41 / 52早上到达目的地之后,在总工的代领下,我们每个人都有条不紊的做着每项工作。选择水准仪安放的地点,误差较大,我们就用步量。支尺子的同学相对比较辛苦,但他们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操作水准仪的同学总是能快速安装调试好,以最快的速度找准读数,在中间遇到了一些问题,经过与前一组的协调和沟通总算是解决了问题。9月 6日 雨今天我们组是横断组,我们从 K1+80测到了 K1+600,又是相当忙碌的一天,其中还给前一组做了 180米,不过因为横断组相对比较轻松,所以相比前一天轻松了不少。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水平杆操作不太熟练,所以话费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很快我们掌握了技巧。一个人用水准仪,两个人立直尺,两个人拿花杆定位,一个人用水平杆。我们配合熟练,分别测出中桩点左右 5米高程,测 2米和 4米。在部分地形比较险峻的地方,我们有选择的放弃,在地形比较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