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叛逆期中学生.doc_第1页
教育叛逆期中学生.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叛逆期中学生青春期是人生道路上身心发展的重大转折期。这个时期的意志、情感也处于过渡阶段。青春期的学生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自我监督能力还不强,容易有过激的叛逆性言行。所以又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叛逆期”。那么,如何做好叛逆期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呢? 一、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学生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都缺乏基本的了解,那又怎能企盼在工作中取得成效呢? 青春期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轻信,不盲从,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敢于质疑,乐于争辩。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尚不成熟,如质疑缺乏充分的根据,争辩常有固执、偏激的倾向。老师们了解到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之后,不妨把学生叛逆的言行看成是一种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勇敢精神。 二、耐心疏导,不要简单禁止 抗拒和好争辩虽然比较令人烦恼,但他们都来自于学生对自主的渴望。这些都很正常。青春期的学生已具备了成人化的逻辑思考能力,遇到不同观点就可能与老师展开“舌战”。其实,他们的某些叛逆行为仅仅是为了向世界昭示他们的独立性,仅仅是因为其理论能力的提高。对这类学生,教师不能强行压制其叛逆性以避免对其身心健康的损害,而应适度引导学生,让其减轻内心的烦恼,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度。然后,选准一个突破口,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让学生走出叛逆的阴影。 三、明辨是非,建立规则约束机制 强行压制学生的叛逆性,有害身心健康,相反,极端放纵,不加约束更是后患无穷。如何约束呢?还应双管齐下,既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又要加强班集体的监管力度。 首先要让学生们明辨是非,帮助学生分清“自尊心”与“虚荣心”,“自豪”与“高傲”,“羡慕”与“嫉妒”,“竞争”与“攀比”,“个性”与“怪异”等不同心理品质的是非界限,增强他们的自制力,提高他们的“免疫力”,让他们少走些弯路,少犯些错误。 其次用规定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在实施规定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要严格,也要公平。每一条规定的产生都会遭遇它的抵抗者,当抵抗来自叛逆性较重的中学生时,规定的实施难度会突然加大。事实上,在规定的每一个实施阶段,都会有人尝试突破。老师们可能感觉放弃规定要比对付抵抗容易得多,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严格,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能妥协。二要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监督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有群众监督、班干部监督、老师监督、学校有关部门监督等等。监督能更好地促进规定的落实,并能检验规定实施的效果。 四、避免冲突,不要臆测、蔑视学生 对于叛逆性重的学生,教师心里不要存有偏见。有些教师有一种心理的固定模式,为了维护师道尊严,把同学的每次争论都当作一次战斗,非要分出胜负高下不可。其实,师生之间有分歧是正常的,尤其当你面对的是叛逆期的少年。但不能每次面对分歧就情绪失控,甚至臆测和蔑视学生,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其实面对分歧应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平静心情一起来解决问题。 五、保持距离,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对于叛逆期的学生,老师要掌握好关心的分寸。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但如果老师过于关心,学生又会觉得被关爱包裹得喘不过气来。给学生一定的心理空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反之,则会减弱他的自信。拥有私人空间,包括自己的隐私,会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个大人了,特别是青春期的时候。如果你无法给学生私人空间,会给他们心里带来不适的感觉。 六、正面引导,利用积极情绪 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老师需要做的是发现和把握他们心灵中闪光的东西,点燃他们蓬勃向上的精神火种,引导他们养成阔大胸襟、包容谦逊的品格。 学生开始挑战老师的权威是件好事,决不是坏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