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5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验收申请书省农科院:本单位承担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 ”,按计划执行,已完成计划任务,根据广东省财政厅粤财农综XX13 号“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 、粤财农综XX13 号“关于做好 XX年至 XX 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和有关管理办法要求,现申请对该项目进行总结验收,请审批。附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验收材料二七年五月 日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验收材料2 / 25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基层协作单位:项目实施年限:二七年 月目 录1、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总结报告2、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报告3、示范推广工作的图片、声像材料等4、举办技术培训的通知、接受培训的人员签到表、培训工作的图片、声像材料等3 / 255、示范推广面积证明、农民投劳证明等6、在各示范点举办技术培训班所用的教材7、科技推广合作合同8、各示范区工作总结9、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总结报告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4 / 25技术负责人及参加人员:基层协作单位:项目实施年限:二七年 月一、计划工作任务二、计划完成情况三、实施效果四、主要措施、经验及存在问题五、小结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 施 总 结5 / 252016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桂果镇东红村、联新村和果底村实施。工程总投资 521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486 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 35 万元。在 486 万元财政资金中,中央财政资金 347 万元,省级财政资金 125万元,市级财政资金 14 万元。该项目涉及桂果镇的东红村、联新村和果底村三个行政村共 13 个村民组,总户数 1411 户,总人口 3058 人。该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项目乡通力合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于 2017 年 6 月初全面竣工,已如期完成上级批复任务。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一、项目实施完成情况:、水利措施:1、完成拦河坝 1 座,长 10m,占计划的 100%;2、完成引水渠 7 条,总长,占计划的%;6 / 253、完成排洪渠 2 条,总长,占计划的%;4、完成排洪支渠 6 条,总长,占计划的%;5、完成渠系建筑物 30 座,占计划的%。、田间道路工程:1、完成机耕道 1 条,总长,占计划的%;2、完成生产便道 7 条,总长,占计划的%。二、资金到位及使用管理情况:财政资金 486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347 万元,省级配套 125 万元,市级配套 14 万元,全部到位,到位率100%。现在实际报帐 445 万元,报帐率%。对项目资金实行“三专管理”和县级报帐制,使用农发财务会计软件和统一会计科目做帐,资金管理规范。7 / 252、自筹资金到位情况自筹资金 35 万元,为农民投工投劳和以物折资,有投工投劳和以物折资台帐,自筹资金全部到位,到位率 100%。三、工程建设质量评定和验收结论:经水电局和供电局工程技术人员对所完成的子项目进行全面验收,桂果项目区实施的 2016 年度农发项目建设质量达到设计批复要求,选点较好,总体布局合理,外观线型流畅,水池砌筑质量较好,达到预期效益,现场评定为合格工程,同意通过县级验收。四、项目预期效益1、项目区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改善情况: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抗旱取得了保障,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新增灌溉面积 350 亩,保护灌溉面积 1670 亩,新增除涝面积 230 亩,防洪保护面积 1750 亩8 / 252、项目区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新增粮食 45 万公斤,干草 10 万公斤。3、项目区农民增产增收情况: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新增农业总产值 55 万元,人均增收180 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存在的问题:部分排洪支渠外观线形不流畅;部分机耕道路面不够平整。2、建议:、建议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成剩下扫尾工程,迎接省、市验收。9 / 25、抓紧完善县级验收提出的整改要求。文件下达项目批复,项目总投资 68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 45 万元,自筹资金 23 万元。我办在接到市级批复后,于 2016 年 10 月 20 日及时下达了项目批复,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及时筹措自筹资金,严格按照计划实施项目。二、项目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目标任务主要推广南京大学从美国引进的速生竹柳和山东省林科院培育的速生白蜡两个树种以及相关的种植技术。其中推广竹柳 100 亩,白蜡 100 亩,推广地点位于朔城区滋润乡王东庄村。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市场开发能力,引导我区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合同指标引进速生竹柳、白蜡 2 个品种,示范种植 200 亩,其中速10 / 25生竹柳 100 亩,白蜡 100 亩。2、完成指标在滋润乡王东庄村,种植速生竹柳 100 亩,白蜡 100 亩。引种 2 个。一个目标:速生竹柳平均亩出圃 10000 株,实现销售收30000 元,亩均纯收入 18680 元。项目区传统玉米生产亩平均纯收入 450 多元,特色种植实现收益翻番。两项技术:竹柳示范种植技术。白蜡示范种植技术。三、工作概况2016 年 10 月份开始购置示范种植试验田所需的生物有机肥、复合肥以及脱硫石膏。2016 年 1 月份开始农民培训,组织专家开展种植技术等培训与交流,组织优秀农村种植能集11 / 25中学习,提高了技术推广效应。3 月份购置了项目所需白蜡种苗,同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严把育苗、放苗、田间管理三大关口。在示范过程中,我们根据品种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生长发育节律等方面的特征,对照市场需求以及农户的意见,筛选出了优秀种苗,为以后引种及农户种植奠定了基础。在项目实施阶段,我办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多次深入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难点。项目完成后,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验收,并于 2016 年 9 月 16 日申请市级农发办进行项目验收。四、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扶持资金 45 万元,主要用于了白蜡种苗的引进。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 23 万元,主要用于购置所需其他生产资料、人工费以及技术培训,其中肥料、地膜、脱硫石膏等投资万元,农民培训经费万元,人工费 10 万元。五、项目效益12 / 251、通过引种种植示范推广,提升了农民科学素质,提高了农户栽培管理水平,带动了农户就业,促进农民增收。2、为发展特色农业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农业转型发展走出了新路子,特别是规模生产,产业经营打下了经济基础。3、通过示范种植,种植速生竹柳、白蜡纯收益是传统种植收益的 30 多倍。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建议1、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品种,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强化技术创新和改进传统生产经验,开发研究更多的生产模式,翻陈出新。2、项目建设周期短,宣传推广影响力不强,对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性不明显,有的农民刚探水,就断了水源。3、重视日常管理,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降低自然灾害的威胁。继续做好项目的后续服务,保持正常的技术支持,不断探索管理技术,及时品种换代。13 / 25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6 年 11 月 7 日关于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闫建军2016 年 10 月 11 日-15 日,区农发办组织人员分赴南榆林、沙塄河等乡镇,就全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先后召开了由区农发办、乡镇政府、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农民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查看了位于南榆林乡西村紫荆山农业科技园区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情况。一、基本情况朔城区自 XX 年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来,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逐年增加,规模逐年扩大,内容逐年丰富,为全区农业持续稳定特别是农业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有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14 / 25的具体实践中,按照省、市农发办下达的建设任务,精心组织实施,每个项目均较全面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受到了省、市农发部门的肯定,得到了项目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增强了科技带动农业发展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截止 2016 年,全区共完成科技推广项目 2 个,完成投资13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20 万元,省级财政资金 23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 2 万元,自筹资金 85 万元。二、取得的主要成效推动了农业科学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推广盐碱地日光温室栽培番茄技术,提升了农业科技含量。特别是对于我区大面积的盐碱地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农民科技培训,有效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模式和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通过示范引领,挖掘潜力,较快地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农民致富步伐加快。15 / 25带动了相关产业,密切了干群关系。特别是通过玉米良种“太玉 339”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对我区玉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计为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万元。在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广大干部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一线了解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难题,不仅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且真正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拉近了干群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三、主要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力度,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自项目实施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加快我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成立了由区财政局、审计局、纪检委、水利局、林业局、农机局、畜牧局、农业局、农发办组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特别是在科技推广项目的具体申报和实施过程中,我们都把能否带动群众放在首位,通过精心组织领导和周密安排部署,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提高资金管理水平16 / 25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规定,如何确保项目资金能 100%投入到项目建设中,直接决定着能不能把群众所盼的事办成群众放心满意的事,使群众长期受益,农业长期增效。一是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学习有关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 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资金管理;二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按照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挤占挪用,严格按报账管理办法和规定的程序进行报账。通过认真实行县级报账制,有效地加强了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保证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7 / 25项目监管不到位。 区县农发办的工作量大,涉及的项目多,在监督上,有时出现重大轻小的现象。在项目具体推广的内容选择上,要具有前瞻性、新颖性。五、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明确目标,强化组织领导。要立足“三农”工作全局,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示范推广项目的宣传和争取力度,将其作为促进农业和农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性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进,抓出成效。把握重点,提高科技推广带动能力。提高科技带动能力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的第一要务,必须常抓不懈。根据朔城区农业生产布局和发展水平,以粮食增产为重点,以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为关键,着重突出农业良种、优质蔬菜等,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科技推广的带动能力。加强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广大农民群众是项目18 / 25受益的主体,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中的作用,是搞好项目的关键。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的意义、内容,使其积极投身到项目建设中。2016 年 11 月 2 日三明市林业局关于开展 2016 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实施情况工作总结福建省林业厅:根据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强调强调编报 2016 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统计报表的通知文要求,我局及时将通知要求转发到有关县,要求做好此项工作。2016 年度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2 个,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16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 96 万元,自筹资金万元。截止 2016年 12 月 31 日项目总投资万元,占计划的%,其中财政资金256 万元占计划的 160%,自筹资金万元占计划的%。项目实施后新增有林地面积 827 亩,新增经济林产品万公斤,年19 / 25新增总产值万元。现将我市 2016 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如下:一、福建省宁化县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油茶示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情况至 2016 年 12 月,完成新植油茶基地建设 1203 亩,改造低产油茶林 802 亩;新建供电线路;购置喷雾机、割灌机各6 台;新建蓄水池 9 个;安装引、灌溉水管道 km;开设机耕道;新建宣传牌 2 座;举办油茶丰产技术培训班 5 期,培训人员 560 余人。项目投资及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计划总投资为万元,实际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 80 万元,占总投资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48万元;公司自筹资金万元,占总投资的。新建油茶基地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主要用于种苗款、林地清理、整地挖穴、栽植、补植、抚育、施肥、幼树整形、基地作业道开设、茶园管理等。改造低产油茶林基地20 / 25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主要用于深挖垦复、施肥、整形修枝、疏伐、基地作业开设、管护费等。生产设施工程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主要用于供电线路架设、购喷雾机和割灌机等。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主要用于新建机耕道、蓄水池、引、灌溉管道、宣传牌等。其他费用万元,占总投资的。主要用于可研及实施方案编制费、施工招标、监理和竣工验收、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等。基本预备费万元,占总投资的。项目工作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遵循油茶生物学特性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新建基地的林地,充分发挥现有林地的生产力。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把科技支撑作用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种植品种与立地条件的统一,追求产出效益的最大化。集约经营,集中连片,规模效益。在油茶栽培过程中,坚持规模化经营、企业市场化运作原则,同时开展21 / 25了适度规模的集约化经营,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一推广,把粗放的经营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了油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林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集中分布于全县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淮土乡的田背村和竹园村以及石壁镇的三坑村。推广“公司+基地+农户” 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遵循产业化及市场化原则,力求用地产权明确、经营形式稳定、经营主体明确、促进农民增收等,公司与山地权属单位签订了“山地租赁合同书” ,并以村民组为单位,公司与村民签订了“油茶林管理合同书” ,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及义务,调动农民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确保项目建设成效。项目技术措施。1、新造油茶林培育技术。林地选择。油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在 PH 值6 的酸性红壤土生长良好,要求海拔 500m 以下,土层较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坡度 25 度以下,立地质量级丘陵阳坡、半阳坡以上的山地。为做到适地适树,达到油茶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项目基地选择在油茶适生区的淮土乡竹22 / 25园村和石壁镇的三坑村。种苗选择。苗木选用 2 年生的优良无性系良种苗,苗木标准达乙级以上,为满足授粉需要,每间隔 20 株配置 1 个无性系授粉品种。栽植密度。新植油茶林栽植密度为株行距 2,100 株/亩。整地及栽植。林地清理:在 911 月,砍除林地杂灌、挖掉蔸根等,对林地植被多及采伐剩余物多的林地,采用劈草清杂、堆烧方法进行林地清理;堆烧时,将贴地劈倒的杂灌和采伐剩余物爆晒后进行堆烧。林地杂灌少及采伐剩余物不多的林地,采用局部劈草清杂堆烧方法进行林地清理,并采用环山水平带沟,将采伐剩余物、灌木和杂草集中堆于沟内,暗火烧炼。整地挖穴:整地采用水平撩壕,方法是:在山坡上等高线上每间隔 3挖一条深 50cm,底宽 60cm,沟底水平的等高壕沟。表土填入壕底,底土覆于上面,整成内低外高的反坡梯面,梯面宽度为,内侧开 2020cm 的蓄水沟。在坡面和长度超过 200m 的地段,在坡中部沿等高线保留(设置)1 个天然植被保护带,带宽 3m。23 / 25栽植:于 2016 年 2 月上旬至 3 月上旬期间内的阴雨天进行了栽植,并对造林成活率不达标的小班在 10 月下旬至 11月中旬采用营养袋进行了补植。苗木保护做到了随起随栽,当天栽不完的进行了假植。栽植时做到了:深度适宜,不埋叶或露根、根系舒展、主干正立、踩紧压实等。施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深施钙镁磷肥 1125kg 作为基肥,肥料与穴内底土充分拌匀。在苗木生长期进行追肥,施肥量为尿素 50g株,追肥方法:结合抚育在靠山内侧树冠外沿开沟 15cm,施入肥料后覆土,并扶苗培土。土肥水管理。松土除草:于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与家教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景区
- 酒店外墙清洗合同范本
- 加盟培训机构合同范本
- 租赁合同范本租赁期满
- 设备芯片订购合同范本
- 销售公共楼梯合同范本
- 京小贷合同范本
- 中铁柴油采购合同范本
- 个人参股合同范本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件
- 医学影像学与辅助检查
- 电力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HSK标准教程1》第4课课件
- 双J管健康宣教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