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_第1页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_第2页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_第3页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_第4页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背景:中国乙肝感染率高,危害严重,2006年全国肝炎流行病学调查,HBsAg总阳性率7.18%治疗乙肝的药物和疗法多而乱各种广告宣传严重误导患者和公众近年抗乙肝病毒药物发展很快,主要内容(一),病原学、流行病学及自然史乙性肝炎预防(免疫预防, 阻断传播途径,患者管理)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临床诊断, 实验室检查, 病理学诊断, 影像学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谁应该接受治疗?何时开始治疗?用何药治疗?治疗多长时间?),一.病原学,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病毒科 (hepadnaviridae),,病毒结构和大小:,二.流行病学,从慢性乙肝进展到肝硬化的总体风险,100,80,60,40,20,0,1,2,3,4,5,6,7,8,9,10,11,12,13,Years,90,56,48,30,23,13,10,7,4,2,2,2,1,No. of Patients,105,Probability %,Fattovich G et al Gut 1991;32:294.,14,发生失代偿后的生存率,Fattovich G. Semin Liver Dis 2003; 47-58,Yang HI, et al. N Engl J Med, 2002,累计发生率(%),01 2 3 4 5 6 7 8 9 10,HBsAg(+), HBeAg(+),HBsAg(+), HBeAg(-),HBsAg(-), HBeAg(-),乙型肝炎与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性,台湾11 893例男性乙肝进展及肝细胞癌发生的研究,12,10,8,4,2,0,6,年限,RR = 60.2,RR = 9.6,四.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中的问题,为节约高昂住院费,选择在家分娩,错过免费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有职业危险的人群与血透、输血依赖者等高危人群注射乙肝疫苗不多以母亲HBVM 2项以上统计乙肝疫苗保护率易造成高估现象误区:产前HBIg的普遍接种具有很高保护率,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年龄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在年龄40岁的成人中获得的保护率为84,60岁以上者中则获得的抗体保护率仅为75;其他影响免疫原性及抗体滴度的因素吸烟肥胖(体重指数)性别(男性)造成免疫低下的基础疾病,预防小结,乙肝疫苗和乙肝疫苗+HBIG能有效阻断HBV感染的母婴传播乙肝疫苗仍是新生儿以外人群预防乙肝的最佳方法有职业危险的人群与血透、输血依赖者等高危人群应该注射乙肝疫苗研究显示对于存在影响乙肝疫苗应答率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加大疫苗接种剂量或者采取加强免疫的策略今后还需加强对于中国特殊人群接种乙肝疫苗的研究,五.临床诊断,临床分型,有乙型肝炎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 HBV 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携带者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慢性HBV感染的诊断,携带者,慢性乙肝,HBeAg-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肝癌,隐匿性慢性乙肝,HBV携带者(HBV DNA+),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V DNA),轻、中、重,活动期和静止期,代偿期,失代偿期,HBeAg+乙肝,六.实验室检查,生化学检查,ALT和AST 血清ALT和AST水平一般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为常用 - 假性增高:非特异性 - 假性正常:使用降酶药胆红素 通常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但需与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所引起的胆红素升高鉴别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 对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有较大价值,近期内PTA进行性降至40%以下为肝衰竭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20%者提示预后不良。亦有用国际标准化比 (INR) 来表示此项指标者,生化学检查,胆碱酯酶(ChE)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对了解病情轻重和监测肝病发展有参考价值血清白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下降或球蛋白升高,表现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往往提示HCC,可用于监测HCC的发生;AFP升高也可提示大量肝细胞坏死后的肝细胞再生,可能有助于判断预后。但应注意AFP升高的幅度、持续时间、其动态变化及其与ALT、AST的关系,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HBV血清学检测,HBV血清学标志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目前常采用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法(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 或电化学发光法(如Elecsys 2010)等检测,八.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鉴别诊断和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及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如HCC等,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总体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体会一:虽然现阶段的治疗手段只能达成长期抑制,但临床结局仍优于不治疗,国内外公认有效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