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比较_第1页
各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比较_第2页
各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比较_第3页
各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比较_第4页
各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比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比较各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比较 字号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 2008 07 10 目前 国内外路面设计者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很多 纵观世界各国 现行用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主要有 马歇尔方法 维姆方法 Superpave 方 法 GTM 方法以及贝雷法等 但其中又以马歇尔法运用得最为广泛 我国 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2004 规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方法 同 时规定 当采用其他方法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时 应按规范规定进行马歇尔试验及各 项配合比检验 并报告不同设计方法的试验结果 不同混合料设计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主要设计方法的原理 并和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1 马歇尔设计方法原理与设计步骤 1 1 设计原理 马歇尔法是由美国密西西比州公路局的 Bruce Marshell 提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开始使用 后来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马歇尔设计法的基本原 理是体积设计法 即在分析研究沥青混合料性能时 以沥青结合料与集料成分的体积比 例作为计算依据 最终要达到的主要指标也是体积指标 如空隙率 VV 矿料间隙率 VMA 沥青饱和度 VFA 等 通过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不同体积比例的组合 经过沥青 混合料的拌和 试件的击实成型 最后测定试件的体积参数 从而确定沥青混合料各组 成材料的比例 1 2 设计步骤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马歇尔设计方法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 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的设计原理是一致的 即按照体积法进行设计 其最完整 的设计步骤是在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设计过程如下 原材料试验 即所有组成材料的物理 化学 力学性能试验 以确定其是否满足 使用要求 从而确定其是否合格 确定混合料的组成级配 按照要求的级配与所提供的各级集料的筛分 选好各级 集料的比例 使混合料矿料的级配满足要求 成型试件 根据经验估算沥青的最佳用量 以估算的最佳沥青用量为中值 以 0 5 为步长 分别成型 5 个不同油石比 估算最佳沥青用量 1 0 估算最佳沥 青用量 0 5 估算最佳沥青用量 估算最佳沥青用量 0 5 估算最佳沥青用量 1 0 试件 测定和计算试件的力学与体积指标 并绘制不同指标和沥青用量的关系曲线 确 定最佳油石比 对最佳油石比进行检验 马歇尔设计方法操作简单 因此仍然是目前用的最多的设计方法 可以适用各种场 合 2 Superpave 方法与马歇尔设计方法的比较 2 1 Superpave 方法简介 Superpave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体系按照交通量的大小 分成 3 个不同的水平 由于水平 2 和 3 还不成熟 目前实施的是水平 1 即属于体积设计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 括材料选择 矿料级配设计 沥青用量设计 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 仅限于水稳定性 四大步骤 2 2 材料选择和矿料级配 Superpave 体系配合比设计的很重要的一步是集料的选择 尽可能就地取材 注重 于加工特性 包括粗 细集料的棱角性 扁平及针片状颗料含量 含泥量 砂当量 对 沥青结合料的选择是 Superpave 的核心 它要求 PG 分析选择沥青标号 在气候指标上 考虑保证率 对重交通量路段 慢速交通路段等需要提高 1 2 个高温等级 以使得混合 料具有充分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新的矿料级配范围是根据实践经验提出的 级配范围设计料控制点和限制区 Superpave 要求矿料级配应该避开限制区 否则容易造成驼峰曲线或者 VMA 不足 矿 料级配曲线允许在限制区的上方通过 但最好在限制区的下方通过 不过 现在对限制 区是否合理有不同的看法 认为设置限制区并没有理论根据 实践中避开了限制区的反 而在重载车作用下出现了严重的渗水或车辙 所以 现在的趋势是逐渐否定限制区 2 3 集料结构选择 选择好集料后 可以根据级配的控制点和实践经验 确定 3 种不同粒径含量的试验 集料 即细颗粒含量大于并接近规定的低限的 I 型 细颗料含量小于并接近于规定的高限 的 型 中间颗粒含量大的 型 三种试验集料的级配选定后 通过旋转压实仪 SGC 来确定各自的体积特性 SGC 的旋转压实次数根据交通水平确定 然后再利用有效密度确定沥青结合料的有效含量 在试验集料中加入沥青结合料制作不同有效沥青含量的试验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的 VMA 的判断标准由设计孔隙率 4 确定 VFA 的标注与交通量有关 2 4 沥青结合料含量设计 当混合料的 VMA VFA 符合规定要求时 按照 有效沥青含量 1 0 有效沥 青含量 0 5 有效沥青含量 有效沥青含量 0 5 有效沥青含量 1 0 成 型试件 以设计压实次数时孔隙率为 4 的沥青结合料作为最佳沥青含量 如果 VMA VFA 满足规范要求 则设计即告成功 通过上面对 Superpave 设计方法的介绍 我们可以发现 Superpave 和马歇尔设 计方法的差别 主要是成型方法以及体积指标的计算不一样 Superpave 采用旋转压实 而马歇尔采用的击实法 前者更能模拟实际路面压实情况 但是后者的设备简单 廉价 方法简单 易于掌握 在进行体积分析时 Superpave 考虑了集料表面的孔隙吸收沥青的影响 从而产生 了有效沥青用量的概念 而我国以前的计算方法并没有将这部分吸收沥青从总沥青用量 中扣除 但在新的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2004 中 开始考虑 这一部分的影响 3 贝雷法设计方法与马歇尔设计方法的比较 3 1 贝雷法简介 贝雷设计法是由美国伊利诺伊州交通部的 Robert D Bailey 先生发展 它不完全是 一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它主要是一种矿产级配的设计方法 通过贝雷法设计 混合料以后 可以采用马歇尔方法或者 Superpave 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其主要思想 是以形成的集料骨架作为混合料的承重主体 高的抗车辙性能 同时通过调整粗细集料 的比例 获得合适的 VMA 以保证设计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贝雷法中提出了用 于评价矿料性质的一系列参数 这些参数直接和 VMA 孔隙率和压实性能相关 有助 于更好地理解集料级配与混合料中空隙体积的关系 也为评价合成级配提供了一套工具 3 2 不同之处 由于贝雷法并不是一种完整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其主要用来检验级配 还需借 助其他方法才能进行完整的配合比设计 因此 贝雷法和马歇尔法的主要不同是 贝雷 法可以检验级配的骨架密实性 而马歇尔法却不能 4 GTM 方法与马歇尔设计方法的比较 4 1 GTM 方法简介 GTM gyratory testing machine 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机 是美国工程兵于 20 世 纪 60 年代为解决空军重型轰炸机机场跑道的设计而研究发明的 90 年代后又将这一理 论和方法应用于现代高速公路车辆荷载剧增下的车辙 泛油 破坏形变等病害的防治与 设计 是一种可用于土基 基层 柔性路面材料 特别是沥青面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新技 术的精密试验机 美国 ASTM 规范已将该法作为沥青混凝土的试验标准和内容之一 4 2 GTM 方法主要根据 3 个指标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4 2 1 应变比 GSI GSI 是沥青混合料稳定性的度量 由最终旋转角除以中间稳定阶段的旋转角得到 即 GSI 最终应变 混合料稳定状态时的应变 GSI 接近 1 0 时一般表明为稳定的混合料 不稳定的混合料旋转角在压实过程中增大 多数时候当该值超过 1 1 时表明混合料不稳 定 4 2 2 抗剪安全系数 GSF GSF 是指沥青混合料被压实到平衡状态时的抗剪强度与行车荷载作用下需要承受的 剪应力的比值 GTM 设计沥青混合料时 可以通过控制旋转次数 试件的高度使混合料压实到平衡 状态需要达到的密度 当混合料压实到平衡状态时 与实际路面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最 终密度相当 平衡状态是指 GTM 每转 100 转时 试件密度的变化不大于 0 016g cm3 4 2 3 不同之处 与现行规范材准的马歇尔双面击实 75 次 采用一般交通控制指标确定的最佳油石 比相比 GTM 采用 0 7MPa 设计的最佳油石比要低 0 4 0 5 GTM 设计的沥青混 合料在不增加沥青用量的基础上 其密度大于马歇尔法设计的密度 GTM 设计的也隙率 基本在 2 0 2 4 与实际路面的最终孔隙率较接近 而马歇尔设计孔隙率一般为 4 GTM 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 VFA 低于马歇尔法 GTM 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 VFA 要 高于马歇尔法设计的 GTM 法设计的混合料稳定度比马歇尔法设计的大很多 而流值则 稍低于马歇尔方法 由于 GTM 法考虑了抗剪强度 减小了沥青混凝土的侧向流动 密实度较高 且沥 青用量比马歇尔方法设计的低 因此具有较高的抗车辙能力 适用于对抗高温变形要求 较高的重载道路 5 结语 不同的设计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它们的适用情况也不一样 只有清楚了解 其设计原理 才可能有助于我们在配合比设计时 针对不同要求 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法 设计出符合路用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通过对几种主要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比较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马 歇尔设计方法虽然和路用性能关系不大 但是由于其设备简单 廉价 方法简单等特点 而且其实践经验积累较丰富 因而容易调整 自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Superpave 设计方法尝试和路用性能建立关系 这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也值得我 们学习 但是许多成果仍处于试验阶段或者和实际路用性能有差异 仍然处于完善和改 进中 贝雷法不完全是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但是其粗细集料划分 以及多级嵌挤思想 值得我们学习 可以用来检验沥青沥青混合料的级配 尤其是检验矿料是否形成骨架结 构 GTM 设计方法更适用于重载交通道路设计 采用 GTM 设计方法 可以使沥青路 面具有较强的抗车辙性能 但是其低温性能值得担忧 总的来说 各种设计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我们在进行配合比研究时 应该注 意吸取各种方法优点 克服缺点 只有这样 才可能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质量沥青路面 参考文献 1 William R V William J P Samuel H C Bailey method for gradation selection in HMA mixture design 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ircu lar Number EC044 2002 2 William R V William J P Sa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