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1页
早期胃癌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2页
早期胃癌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3页
早期胃癌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4页
早期胃癌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胃癌研究进展 1 早期胃癌 ECG 定义 胃癌的 早期 是指癌肿浸润到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 2 早期胃癌的大体分类 分型表现 3 ECG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 记住一个事实 EGC中有47 为浸润性癌 其中23 有淋巴结转移 但EGC的肝转移极少 唯有EUS能清晰显示消化管壁五层结构及组织学特征 判断ECG的TNM分期 4 EGC的症状学 1964 1990年日本癌症研究 3000例统计结果 5 EGC的治疗效果 对EGC的预后统计显示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 和84 外科切除后再发率为2 3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 残留复发率为5 适应于2cm以内隆起型 非溃疡病变 无淋巴结转移 分化好 6 EGC的自然发展史 部分早期凹陷性胃癌经十年后也不一定发展为进展期胃癌 AGC Murakami1967大多数凹陷性黏膜内癌 c或 c 型 的生存时间不同 自几年到十几年 最长为21年多 浸润并穿破黏膜肌层寿命仅1年 Everett1998EGC溃疡样变发生在原先癌样糜烂的基础上 溃疡病变变成早期胃癌病变的关键范围为2cm EGC到AGC是生物学发展的结果 自然早期胃癌可持续长达十年 丸山雅一2000 7 如何发现早期胃癌 提高内镜检查质量Hosokawa等一年研究发现初次内镜检查漏诊的胃癌患者0 9 32例 内镜及X线筛查北京 林三仁等 筛查12176例 早癌16例 准确发现癌前病变 必要时辅以染色及放大内镜HP及胃蛋白酶原检测PG反映胃粘膜萎缩程度 敏感性60 90 HP是胃癌重要致病因子 隐血珠筛查及荧光光谱检测胃液高效液相荧光光谱检测敏感度为85 8 胃的癌前病变和状态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溃疡 胃息肉 残胃 胃巨大皱壁症 疣状胃炎 94 8 70 0 68 10 3 55 0 11 5 4 10 1 37 1 5 癌前状态属病理改变 指的是不典型增生和肠化 9 对CAG患者 HP感染 尤其是有大肠型不完全肠化或有中度异型增生以上的高危人群应随访监护 溃疡周围常伴有CAG 再生上皮 可发生异型增生 并对致癌因素敏感 所以慢性胃溃疡溃边有异型增生应警惕 腺瘤性息肉 2cm 多发 形态不规则 无蒂 表面糜烂者易癌变 HP感染和小凹上皮增生型息肉相关 常伴有萎缩 肠化 与胃癌发生有潜在关系 胃切除毕 式比毕 式癌变率高 残胃癌好发部位是吻合口 Scharschmidt 1997 统计200例Menetrier病 作出诊断时发现癌变30例 对该病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可作全胃切除 疣状胃炎病因不明 和HP感染 胆汁反流 免疫失调 食物过敏 精神紧张等相关 在广田的1900例早期胃癌的背景癌变中有226例为疣状胃炎 10 胃黏膜癌变研究动向 近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胃黏膜癌变机制的研究已深人到分子水平 C Ha ras K ras基因突变和C myc C met P53基因表达异常出现于胃黏膜癌变的早期阶段 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 在胃黏膜癌变中扮演重要角色 MSI在胃癌的检出率为54 在肠化的检出率为20 端粒酶表达异常在胃癌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阳性率 85 内镜活检检测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 hTERTmRNA 对胃黏膜癌变的预测可能有重要作用 增殖和凋亡 增殖细胞的基因组不稳定 增殖加快同时也增加DNA损伤和产生非整倍体的危险 在不能启动凋亡时异常增生进展到癌肿 HP及其基因研究 11 癌前状态处理 重度异型增生难逆转 与黏膜内癌不易鉴别 应行EMR或手术治疗 轻度异常增生发展到重度需7年 每年随访 中度需3年 每半年随访 根除HP是公认的首先应采取的措施 化学干预治疗 动物实验研究证明维甲类化合物有效率达80 天然 胡萝卜素 叶酸 维生素E有逆转作用 硒等微量元素有预防作用 cox 2抑制剂及基因治疗较有前途 中医对患者辩证分型 用健脾益气 滋阴养液和活血化淤法则进行有效治疗 12 胃癌诊断的基本事项胃癌的三角 肉眼形态 凹陷型 隆起型 地点 胃底腺黏膜 中间带黏膜 幽门腺黏膜 癌组织形态 分化癌 未分化癌 13 未分化癌来自胃固有黏膜 平均年龄比分化癌小10岁 女性较多 转移以淋巴和腹膜为主 分化癌来自肠上皮化生黏膜 血行转移 肝转移较多 14 1癌灶要比正常黏膜容易出现溃疡或糜烂 直径在5cm以上的癌极少有平坦型 2隆起型癌几乎都是分化癌 癌发生于腺体底部 一边形成腺管 一边呈块状增殖 360 70 的凹陷型癌为未分化癌 癌发生在腺体颈部 易穿过基底膜浸润生长 15 色素染色内镜检查 将各种色素散布或喷洒在消化道黏膜表面 显示黏膜的细微凹凸及色调变化 观察普通内镜难以观察到的病变 会过敏 需签字 16 检查前准备 去黏液祛泡剂8ml 水40ml溶解 温水40ml溶解成40度溶液80ml 蛋白溶解酶 碳酸氢钠1克 转体位仰卧位 俯卧位 仰卧位10 15分钟 注意 蛋白溶解酶会使出血性疾病加重 17 对比法 散布在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色素可以储留在凹陷处 强调凹凸及色调变化 此法可详细观察集中的黏膜皱襞性状 凹陷性病变及隆起型病变表面的形状 更准确鉴别良恶性病变 也可明确癌的浸润范围 观察胃小区像 识别萎缩界限 观察十二指肠绒毛 常用靛胭脂 溶液浓度为0 15 0 3 市场上有浓度为0 4 5ml 18 染色法 染色法是通过色素溶液的吸收以及浸润来观察活体组织 同时可通过黏膜的着色性了解黏膜的吸收功能 正常黏膜不被染色 具有吸收功能的肠上皮化生黏膜可被浓染 用来观察肠上皮化生的存在和分布 常用美蓝和甲苯胺蓝 美蓝染色是将美蓝调制成0 05 0 5 溶液 在内镜下散布 数分钟后用水洗去多余色素后观察 甲苯胺蓝浓度为0 2 1 0 19 反应法 所谓反应法是利用色素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特异反应的方法 代表性的方法有诊断食管癌时使用的碘染色法 观察胃酸范围的刚果红法 碘染色法是利用散布在粘膜表面的碘与鳞状上皮内的糖原反应后变色的方法 正常鳞状上皮在染色阳性时呈褐色 癌变时粘膜上皮糖原含量下降 不发生碘反应 食管溃疡时粘膜上皮缺损部分或再生上皮菲薄部分也不变色 刚果红法与胃酸反应成黑色 不变色的区域反应胃体部萎缩性胃炎的范围 20 型早癌 高出黏膜层3倍以上 高分化腺癌 行EMR或手术治疗 21 美蓝染色阳性 病理 重度萎缩伴肠化 中 重度不典型增生 部分腺体癌变 患者李炳章 男 65岁 染色时间2003 02 24 手术切除 22 a型 稍隆起于粘膜面 2倍以下 基宽 分化癌 表面呈大小不等的颗粒状 EMR或手术治疗 23 24 b病变部和周围非癌部位黏膜几乎同一高度 有淡暗红色区域 与胃炎鉴别困难 若有胃小区紊乱和血管消失多考虑癌 大部分可行EMR 胃窦大弯10cm大的局限性发红 染色见同一区域粗大的胃小区 胃窦大弯见小糜烂 染色见糜烂周围黏膜面的凹凸更明显 靛胭脂染色 25 患者潘心玉 男 60岁 胃角体侧 窦侧各见一糜烂 0 6 0 7cm 美蓝染色阳性 手术治疗 病理 胃角体侧重度不典型增生 窦侧癌细胞 26 c呈界限清楚的浅凹陷 凹陷底部凹凸不平 有的伴小结节隆起 分化癌底部发红 未分化发白 胃体下部小弯退色的浅凹陷 界限清楚 皱襞前端变细 印戒细胞癌 胃角部后壁浅凹陷 覆白苔 底见发红颗粒 低分化腺癌 27 型凹陷性早癌多合并溃疡 滋生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