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1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2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3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4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6地质学实习报告地学基础实习报告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班级:地理信息系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郑子成 老师一、 实习概括:1、实习目的: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根本教学环节,在实习之前,老师们就给我们讲解了此次实习的一些目的,这次实习我们重在多看多观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带到实地中进行检验;注意思维的转变;学会对基本地形地貌进行描述;还有就是图形结合,我们通过这次实习,能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的理2 / 26论知识,学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钻研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体会,融入和贯彻,使我们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的认识更加深入、透彻。2、实习路线:学校金马河大桥都江堰映秀都江村3、实习工具:盐酸、铁榔头4、指导老师:郑子成、吴德勇5、实习要求:通过本次实习深入了解温江和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所见到的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和整合进行分析;分析农业发展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观察辨认主要岩石;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和防御措施。二、 实习内容:1、金马河大桥下:金马河的区域概况 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平原的重3 / 26要防洪屏障,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 96-104 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 300 米阔至 1200 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公里。成都金马河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以排洪为主要功能,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金马河防洪工程保护区内共有成都的 7 个区县,即都江堰市、双流县、崇州市、新津县、温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河段全场公里。统计保护区内 1992 年共有乡、镇 35个,面积 911 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工农业总产值亿元。金马河地质地貌概况第一处地点是温江成青路上的金马河大桥下的金马河,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金马河大桥上下来,听了老师的讲解,老师先是对河道基本情况作了讲解,着重讲了河流地貌、土壤颜色、成都平原的形成等,讲了金马河的河床、河漫滩、阶地等。然后让我自己去观察,由于现在冬季枯水期,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河水,有许多的河漫滩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它4 / 26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粘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移动沉积的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冲积物具有上细下粗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在河床边,近期沉积物有明显分布规律,河边以砾石、粗砂为主,远离河边以粉砂、粘土为主,即“近河岸粗、远河岸细” 。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习,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那儿的那条河流处于幼年河:一是因为,从河流流经的路径上看,弯曲度比较大,二是从河流内的岩石上看,岩石的磨圆度比较低。从河流弯曲度和河流内岩石磨圆度的观察,基本就可以判断出一条河流所处的时期。我们还观察到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鹅卵石,硬度大,颜色有青、红 、黑、白、灰等,经过仔细观察和辨别后,我们发现这些鹅卵石大部分为分选性较差,磨圆度高的鹅卵石。站在金马河的河漫滩中向远处望去,发现冬季的金马河河流水流量甚小,河心滩很明显地显现出来。有河漫滩的存在,多半就伴随着河流阶地的出现。其实在距离我们不远处的平面上,就是金马河的一级阶地。阶地的形成是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由于河道较宽,河谷较深,以及人工5 / 26修建的防护堤,使得金马河的一级阶地成为了建筑用地和基本的农田用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住房和农田地。阶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候的变化;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据观察,金马河的阶地是一级阶地,因此阶地形成较晚。阶地的阶面和陡坎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因此属堆积阶地。同时在金马河,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的运石车,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表和生态环境?金马河的灾害与防治 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使河床抬高,经洪水冲刷,河床沙洲遍布,汉壕分流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主流左右摆动,流向不定,断面横流加剧,成为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金马河特殊的河床结构,比如水流较缓,致使其水力环境复杂多变,泄洪能力较低,历史上金马河附近区域曾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洪灾,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还有近几年来,无序地开采河道沙石,严重破坏了河床的稳定,洪水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6 / 26沿岸堤防工程,基本上是年年发生。洪水严重威胁金马河沿岸的城镇、村庄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庄。因此金马河是成都市及四川省的防洪重点,沿线有重点防洪堤段、险工险段等。2、映秀镇:映秀镇的区域概况映秀镇是我们野外实习的第二站,也是这次实习印象最深的地方。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但是在 XX 年 5 月 12 日,在此地发生了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处于地震中心的映秀是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泉山断裂带之中。龙门山断裂带内有断层,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沿汶川茂县一线,东边一条叫龙门山前山主边界断裂,沿安县都江堰天全一线,中间那条叫龙门山主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地震发源于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虽然四川盆地是相7 / 26对稳定的板块,龙门山看上去构造运动性不强,但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同时,也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随着外在营力的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地壳破裂,就会发生地震,XX 年发生的特大地震就是龙门山构造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西南向东北逆冲造成的。而我们所实习的地方是地震后重新建设后的镇,房屋都是新的,镇中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此处的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 XX 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就很容易发生了崩塌。映秀镇的地质地貌概况在映秀镇,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河谷低地中可见到河8 / 26流与季节性洪水冲积出的滩涂地,而且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但是也有一定的向旁侵蚀,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我们放眼望去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此处共有 3 级阶地。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一般来说,居民点的选取不宜选在一级阶地上,因为虽然一级阶地是常年洪水期淹没不到的地区,但是如果遇到十年一遇或 50 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就无法保证居民点的安全。但是老师解释道,由于映秀镇地处高大山体的峡谷地带,周围较为狭窄,无法找到较大的二级或二级以上的阶地作为居民点,所以只能选取在一级阶地上,但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在观察二三级阶地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远距离观察,从远处看,很难看出阶地的特征,根据老师讲解,如果走近了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阶地上面是比较平坦的。就远处观察,二三级阶地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缓坡,后经老师点拨,在地质学上称之为阶坡。9 / 26映秀镇的灾害与防治XX 年 5 月 12 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级大地震,随后几天多次发生多次强烈余震,映秀镇是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一、 实习时间2016 年 12 月 29 日二、 实习路线 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金马河大桥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紫坪铺镇都江村三、1、 实习内容 区位概况10 / 26金马河大桥处于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平原,由成都平原水系即岷江水系冲积而成,多成树枝状和格子状,其中格子状水系是人为因素导致的。金马河大桥所处的温江区总体地形可概括为“大平而小不平” ,其中“小不平”系岷江水流冲刷所致。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平原,四川话称为川西坝子是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击平原,是整个中国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 8 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广义的成都平原位于龙泉山脉和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之间,北至绵阳市江油市,南至乐山市五通桥区,共覆盖五个市的 29 个县,总面积 22,900 平方千米,狭义的成都平原仅指以都江堰为顶点、以成都市区为中心的岷江、沱江冲击扇形平原,面积约 7,340 平方千米,这也是广义的成都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四川盆地地质条件较为稳定,据专家分析,从 XX 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盆地 200年内不会发生大的地震。 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城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是前往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旅游的必经之路。映秀镇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11 / 26称。XX 年 5 月 12 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级大地震,随后几天多次发生多次强烈余震,映秀镇是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2016 年 8 月 12 日至 14 日,包括汶川地震重灾区在内的四川多个市州遭遇新一轮暴雨袭击,并导致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灾区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严重。13 日晚至 14 日凌晨,汶川县境内突降暴雨,导致映秀、漩口、银杏等多个乡镇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情,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中断,特别是岷江河段形成堰塞湖,将沿江的九寨沟环线、213 国道淹没 200 多米,道路中断,大量人员滞留或被困。都汶高速映秀段侧山体突发泥石流,岷江改道冲进映秀镇,数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汶川大地震系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 10 千米20 千米,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2、地形地貌12 / 26金马河大桥所处位置的地貌类型为河流地貌,当时观察位置为金马河的河漫滩。由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河流地貌,河流地貌一般可分为山区河流地貌和平原河流地貌两大类,该河处于四川盆地中部成都平原,地形较为平坦开阔,所以为平原河流地貌。河漫滩是指高出平水位以上,洪水期又能被淹没的平坦谷底,是河床长期侧向移动与河流周期性泛滥的产物。河漫滩的形成经过雏形河漫滩、原始河漫滩,再到河漫滩三个阶段。原来的河谷低与河漫滩,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称为河流阶地。阶地形态要素包括阶地面、阶地前缘、阶地后缘和阶地坡麓。河流阶地在谷坡上可以有多级分布,把高出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成为一级阶地,依次由低到高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低阶地形成时间晚,高阶地形成时间早。金马河一级阶地修筑成公路。常年洪水不能淹没一级阶地,但非常年洪水能淹没,故不能修建永久性建筑。映秀镇地形地貌复杂,高山峡谷多,沟谷交错,曾发生几次大的构造运动,形成谷中谷。谷中谷又称叠谷,在老谷地中发育的新谷地,由于侵蚀基准面下降,构造运动抬升13 / 26和气候的变化,河流下切作用加剧,在古老的谷地中,又下切形成新的谷地。当时站在河岸的一个凹岸观察,河对面为一级阶地,一级阶地近河岸,堆积时间短,往上依次为二级阶地和三级阶地,远河岸,堆积风化时间长,地下水位高。映秀镇一级阶地上修筑了大量居民房屋,因一级阶地能被非常年洪水淹没,故不合理。河流两边有大量的岩石,磨圆度较差,推测应为高处山体未完全风化垮塌下来的,搬运距离短。都江村的河流地貌形成了“V”字型河谷,并形成洪积扇。河流形成早期或上游,河流深深切入基岩,最初的河谷横剖面呈“V”字型,两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纵剖面坡降很大,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沿河多急流、瀑布,河流地质作用以垂直为主。 “V”字型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初期为隘谷和障谷,进一步发展为峡谷,谷坡上有阶梯状陡坡,谷底出现岩滩及雏形河漫滩。 “V”字型河谷常形成于坚硬岩石分布区、断裂带、岩石垂直节理发育或构造软弱带、新构造运动上升地区,由于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水量增加等原因,也可能造成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强,并形成“V”14 / 26字型谷。洪积扇是侵蚀沟中被侵蚀破坏的碎屑物质,洪水期被搬运出沟口后,因坡度降低,流速减慢,动能变小,搬运的碎屑物质堆积在沟口,形成一种版圆锥形的地貌,平面上呈扇形分布,堆积体体积大而坡度小。洪积扇中心因沉积物质粗,水分容易渗透,地下埋藏深,常受到洪流的袭击,种植条件差,外围地下水接近地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常是农耕地集中的地方。都江村观察点对面有一猪背岭地形。猪背岭地形山脊方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狭长状延伸,两侧山坡的坡度和坡长大致相等,形状上较为对称。顺向坡的坡向与岩层的倾向一致,但地面坡度常小于地层的倾角;在山脊处,坚硬的岩层不易风化剥蚀,山脊两侧的地层比较柔软,易于遭受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猪背岭地形。猪背岭地形两侧容易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应注意防护。3、 地质金马河两侧的岩石磨圆度较高,河流也较曲直,应处于成年河时期。两侧岩石以岩浆岩为主,有较少的沉积岩,其中有些岩石呈三角形和猴子脸型,可以断定这是冰碛物。河流为成年河,岩石经搬运的时间长,冰碛物虽相互摩擦,15 / 26棱角受磨损,但总体形态如三角形保持不变。冰川的搬运速度慢但搬运能力强,且无分选作用。在河流的中上游,冰川将冰碛物搬运至河中。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搬运和沉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对流经区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下来的物质搬走而消耗其动能,一旦其动能消耗或减弱到低搬运物质所需的动能时,便将超载的物资堆积下来。河流侵蚀作用以机械方式为主,按侵蚀的方向可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河流沿水平方向对河床两侧和谷坡的破坏作用称为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和下蚀作用总是同时进行的,只是在河床坡度变缓地段,下蚀作用不显著时,侧蚀作用居主要地位。侧蚀作用产生的原因是在河谷弯曲处,水流在弯道转弯时产生惯性离心力,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河水会直接冲向前方的凹岸,使凹岸受到猛烈的冲刷和磨蚀,成为单向环流的侧蚀作用。转弯处水面主流线偏向凹岸,凹岸处水位雍高,凸岸处水位水位较低,凹凸两岸产生水位差,凹岸处水体沿河床下沉,凸岸16 / 26处水体沿河床上升,形成单向环流。在映秀镇观测点,看到凹凸两岸的差别,凸岸因堆积和抬升形成较大的河漫滩。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在都江村,观测点左前方为河流的分支点,离观测位置较近的河流因处于枯水期几近干涸,而另一条分支有河水流动,此处可视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大自然工程师。4、 人类活动在映秀镇,一级阶地修筑了大量居民房屋,而一级阶地能被非常年洪水淹没,再者,该地三面环山,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一级阶地建筑物必将受损,故在此修房屋不合理。房屋修筑位置已明显不合理,该地在枯水期挖深河道,拓宽河床,加大丰水期洪水的通过量。在一二级阶坡处,有居民种植的农作物,坡地本身存在一定坡度,经长时间风化,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表层大量流失,农作物收成差,并且加大水土流失的速度,阶坡表层风化破碎加快,若出17 / 26现持续大量降水,则为泥石流和滑坡的易发阶段。地质学实习报告班级: 姓名:学号: 时间:一、序言1、实习时间:20162、实习地点:年 10 月 21-23 日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碓石口-碓臼峪 中国地质博物馆3、自然地理概况: 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18 / 26沿途有石灰岩山地、花岗岩山地、火山沉积盆地、白河峡谷等地貌类型。 可看到石灰岩层面构造、单斜构造、穹窿构造以及硅化木的形成环境。碓石口-碓臼峪该区域有很多震旦系硅质灰岩、石英砂岩,太古片麻岩,燕山期花岗岩。能看到不同时代岩层的接触关系以及燕山复背斜南翼单斜构造。4.实习仪器及调查方法:实习仪器: 地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卷尺、标本袋、照相机、地形图、记录本、铅笔等 调查方法:A、岩性和构造的观察方法选择地质露头作为观测点:自然露头和人工露头 a 岩性观察内容 沉积岩-19 / 26颜色:注意区别继承色、原生色和次生色 矿物成分:继承矿物、粘土矿物和化学沉积的矿物 结构:碎屑结构构造:层理、波痕、结核、化石 岩浆岩-矿物成分: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 结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 构造:气孔、杏仁、流纹等 变质岩-矿物成分:特有矿物 结构: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 构造:片理、片麻、千枚构造 b.构造观察内容层理构造:注意区分层面和节理面 褶皱构造:观察褶曲类型 断裂构造:断层和节理 B、地质露头的测量方法 产状的测量注意事项:a.查明所测的层面是岩层上层面还是下层面,二者倾向差180 度b.所测层面应能代表整个岩层的产状c.测量倾角时,一定要测量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20 / 26C.松散沉积物的调查方法观测内容:沉积物厚度、产状、颜色、结构和构造特征等 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见附表 D.野外记录的内容记录形式:文字记录、图上记录、图形记录和照相记录 记录内容:观测日期、天气状况、当日路线起止地点,各点观测记录各点观测记录:顺序编号、地形图上坐标、方位、露头或剖面的性质、岩性、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地貌调查的主要内容等. 5.基础资料:附表 1 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附表 2 岩浆岩和沉积岩的分类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地质实习报告21 / 26姓 名: 杨国庆 学号: 1251801124 指导教师: 杨有海 职称: 教授专业/班级: 土木 121 班 TEL:完成日期: 2016 年 7 月 2 日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实习成绩评定表土木工程专业地质实习任务书1. 实习目的工程地质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工程地质课程学习期间,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目的是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知识,通过地质实践,进一步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实际地质环境中学习,学习野外地貌观察方法,提高野外视野,掌握地质勘探的基本技能,增加专业素质,为今后学好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22 / 262. 实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负责指导实习的教师组成,其组织结构如下: (1) 组 长:杨有海、田建良(2) 成 员:杨有海、田建良、李春锋、秦虎、余宏远、李军秀、朱军3.实习组实习组由全体参加实习的学生组成,下面又划分为小队。以教学班为单位成立 5 个小队,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