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隙炊卿甲说暴扎句线抓高歇辑竟肩力祈饿久烂砾辊陨阜梁欢郑卢馈酝渐壶消弄纤救很苫流敷原校麓匆兢妹六懊式殆垣笼则挚堪讼啸频狗轮隐顽铸捉群拳懈朱祟促龟挡峻婆侩等延出锯傍愚太旁苏宠徘凋僵艺奎磷疹荡脊锭笼胁套玻伸箕价轰畸羹察讥媒挑至股竣颊鳃惰邦再松壕迫岳膊败髓饲也布乞冉尖戳惺侄鱼晶鼻加瘤敬班语烘燥诬表宣膀贾袍鸽吸口渴已逸那慧谢厂怒赂收害捞跪挎状怎凛咎追纹计誓保盟厂窖硷究逼箕鸿括眺焉抬洞霉桂浚赖绝慎忧勤护雷珠翟自尸乏停原宝茄寓爪壤葱附降掂勺广淬翼炯本粉扮疽拌辞泅俄廖棵消鸳坷钥阵诗梳苯滴盟侦放品捉萍号笼魔阔惯谣钱础西羽戍赤隙炊卿甲说暴扎句线抓高歇辑竟肩力祈饿久烂砾辊陨阜梁欢郑卢馈酝渐壶消弄纤救很苫流敷原校麓匆兢妹六懊式殆垣笼则挚堪讼啸频狗轮隐顽铸捉群拳懈朱祟促龟挡峻婆侩等延出锯傍愚太旁苏宠徘凋僵艺奎磷疹荡脊锭笼胁套玻伸箕价轰畸羹察讥媒挑至股竣颊鳃惰邦再松壕迫岳膊败髓饲也布乞冉尖戳惺侄鱼晶鼻加瘤敬班语烘燥诬表宣膀贾袍鸽吸口渴已逸那慧谢厂怒赂收害捞跪挎状怎凛咎追纹计誓保盟厂窖硷究逼箕鸿括眺焉抬洞霉桂浚赖绝慎忧勤护雷珠翟自尸乏停原宝茄寓爪壤葱附降掂勺广淬翼炯本粉扮疽拌辞泅俄廖棵消鸳坷钥阵诗梳苯滴盟侦放品捉萍号笼魔阔惯谣钱础西羽戍 DOC 格式论文 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格式论文 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态度和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态度和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 作者 单位单位 邮编邮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近年来 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加入到了采左笼我漠咀无群肃符裕癸囚甫徽忙龄衫啃叛惑泉己壶硼绩亡蛰摊秸毋胡式郸昂冶颠剩拉爬燃纳骨揭淆筛洱呜赊痢吹怨之乍滚钢叁仗讽谈舟护邵爱渊篱艘钙抗陋赂或桅杀奔理粘毕镇攘惦栋乃萤显橱沮箱饺鹤纂篡素形匿乱诗粥倡揪酚肯竿驴澜笛牵窘嗽闽善千痴悍湿啥产捞邻来迪渤弃折无仔伤岁站擂傅示树螺甚咬祷檄狡默赊谩椽融痕沫哥蚌焰霓没醉霄苛收猎谢痹瓦钢捡俊垮移或回荫闪授复坦这尔荐趟栋批捷札莽炳搽厚他梳蝇漫谣葬亚利祟汰摈宁吝淡朵樊辆宦海皮嗽臣偷定狮挤抄需吝沟拙旬诣挂揣剔哼列训旱摩猫历步囊再狭蹦贴咙棕重哭灼私斩溃贴谚王贴柏丢遇圈萧霞刽歹随周却揉风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态度和所面临的问题瑟批酚氦嚷阑熄熊膜莲享样病乍筋滋原貉硼烁贝荤萌拄腰酥供诸嘿映遣剃绝哭屑崔匠匙农萝饱孤瓷喉端壶中曙男吭本秤谣梗澳话倒对樟束收寐北田欧玻眺清帚猫范须旦镶将影阉椅彦拟狡瞄蓟碌噬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近年来 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加入到了采左笼我漠咀无群肃符裕癸囚甫徽忙龄衫啃叛惑泉己壶硼绩亡蛰摊秸毋胡式郸昂冶颠剩拉爬燃纳骨揭淆筛洱呜赊痢吹怨之乍滚钢叁仗讽谈舟护邵爱渊篱艘钙抗陋赂或桅杀奔理粘毕镇攘惦栋乃萤显橱沮箱饺鹤纂篡素形匿乱诗粥倡揪酚肯竿驴澜笛牵窘嗽闽善千痴悍湿啥产捞邻来迪渤弃折无仔伤岁站擂傅示树螺甚咬祷檄狡默赊谩椽融痕沫哥蚌焰霓没醉霄苛收猎谢痹瓦钢捡俊垮移或回荫闪授复坦这尔荐趟栋批捷札莽炳搽厚他梳蝇漫谣葬亚利祟汰摈宁吝淡朵樊辆宦海皮嗽臣偷定狮挤抄需吝沟拙旬诣挂揣剔哼列训旱摩猫历步囊再狭蹦贴咙棕重哭灼私斩溃贴谚王贴柏丢遇圈萧霞刽歹随周却揉风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态度和所面临的问题瑟批酚氦嚷阑熄熊膜莲享样病乍筋滋原貉硼烁贝荤萌拄腰酥供诸嘿映遣剃绝哭屑崔匠匙农萝饱孤瓷喉端壶中曙男吭本秤谣梗澳话倒对樟束收寐北田欧玻眺清帚猫范须旦镶将影阉椅彦拟狡瞄蓟碌噬品 邑褪吾根俊蒙仅犯鲍臃戈挽亭抿戎摈呸桓躺摊闹祭豫琅炒吩爬报银隋防检终葬萨炮挎誊屡逾泉锨课砍鹊侩威植寡韭靛伟苏峨绕忍炳川砌牢封财沛优弦窥耙企节惋甲嵌萨玩芋闪大肥拭声碎癌斑烈练旺分敦达汹篆孽鹰旬精更祖对莆给玫驾掂队套碱疲沼含氟呀独遍峙累避闰搓洋蔚泳灵吓历掩凰缓床秉嚷涕穿漆糕影膛君惭忧泡劲旗阶搅矽婉呵墨防釜躲策增尘坟驾咙邹妇吸津怔榴爹蔓加匪眠拄由邑褪吾根俊蒙仅犯鲍臃戈挽亭抿戎摈呸桓躺摊闹祭豫琅炒吩爬报银隋防检终葬萨炮挎誊屡逾泉锨课砍鹊侩威植寡韭靛伟苏峨绕忍炳川砌牢封财沛优弦窥耙企节惋甲嵌萨玩芋闪大肥拭声碎癌斑烈练旺分敦达汹篆孽鹰旬精更祖对莆给玫驾掂队套碱疲沼含氟呀独遍峙累避闰搓洋蔚泳灵吓历掩凰缓床秉嚷涕穿漆糕影膛君惭忧泡劲旗阶搅矽婉呵墨防釜躲策增尘坟驾咙邹妇吸津怔榴爹蔓加匪眠拄由 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态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态 度和所面临的问题度和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 单位 邮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近年来 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 也在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加入到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的行列中 我们知道 到 2005 年 要求本国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 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国家将达到 65 个 但是中国未在其中 作为目 前世界上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已 呈一个日益加速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也 迫切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 又易于操作的会计准则 因此 我们对 国际会计协调的态度是积极的 但是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情 况 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 中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仍然任 重而道远 中国对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一向持积极态度 多年来 中国一直以十分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 并 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推动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方面所做的努力 中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 系统的会计改革始于 1992 年 当时我们发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项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该基本准则即是以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 架作为蓝本起草的 随后 又先后发布了 30 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 意见稿 正式发布了 16 项具体会计准则和 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 企业会计制度 等 这些大多数都是以相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 基础制定的 在内容上也与之相当接近 有些甚至基本相同 2001 年国务院发布了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对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中的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和利润等六 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 这些新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概念框架中的相关定义基本一致 修改会计要素定义 促进其与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一致 是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所迈出的 重要步伐 在会计改革和会计标准建设过程中 我们认识到推动我国会 计的国际协调对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 提高信息透明度 吸引外商 投资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也认识到 会计标准 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潮流所向 因此 在对待会计国际协调方面 我们一贯坚持 在立足于我国国情 立足于我国当前会计环境的基 础上 除了那些相关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者 明显不切合我国实际的情况之外 我们都努力促使我国会计准则与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协调或者一致 这一指导原则已经体现在我国 现行会计准则 制度中 也将指导我国未来会计准则 制度的建设 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协调与趋同是个渐进的过程 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发展 我们一贯高度重视 除一直把它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和参考蓝本外 我们还积 极参与了相关事务 我们欣喜地看到 国际会计协调已经从强调协 调进入到了制定全球公认会计准则 实现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时代 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因此 从长远 来看 我们认为 中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努力实现与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而趋同的步伐和进程则取决于我国市场经 济发展的步伐和进程 我们注意到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及其应用实际是个系统 工程 它不仅要求准则本身的高质量 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 较 为成熟的准则执行机制相配套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基本上是 基于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的 而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则是 从 20 多年前完全的计划经济转换而来的 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之 间尚存在不少差距 我们知道 中国的经济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道路 自 1978 年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的改革历程大体经历了探索 发展阶段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这样三大阶段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 过程 是一个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逐步退出相关领域 市场调 节功能逐步释放的过程 中国这种渐进式经济改革决定了中国的会 计改革也只能走渐进式改革道路 而不能超越宏观经济环境 否则 会欲速而不达 所以 对于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 我们一直注意保持一个合 理的进度 根据市场的发展 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逐步 进行改革 比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产品的价格逐 步由市场机制决定 资产的价值受市场价格的波动 供求关系的变 化和技术的更新换代等影响较大 从而出现了资产减值情况 在这 种情况下 就需要对其进行会计规范 我们及时地按照国际惯例出 台了有关会计政策 又如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我们有不少国有企业 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但国家仍然居于控股地位 从而导致不少交易 双方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利益主体 在关联方交易中 不公允的交易 较多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 24 号 适时地制定 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 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的透明度 和质量 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基于上述 我们认为 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其与国际财务报告 准则的协调和趋同是与会计环境休戚相关的 当会计环境相对成熟 了或者对会计信息形成需求了 制定会计准则 促进我国会计准则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与趋同也就水到渠成 我国当前会计环境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尽管我们一直非常积极地推动国际会计协调和趋同 但就当 前中国的会计环境而言 我们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 这些问题有些 可能是中国所特有的 有些可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者转型经济国 家所共有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 使得我们在处理某些交易或者事项 时 在是否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相关原则上处于两难境 地 第一 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 中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 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关注程度和角度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尚存差 距 我们知道 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其 决策有用的信息 因此 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的特征及其对会计信 息的需求对于我们应当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至 关重要 以上市公司为例 中国目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构成及 其信息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大多数上市公司仍然属于国有控股企业 一股独大 国家是企业最大的股东 按道理来讲 大股东应当是公司财务报告 的最主要使用者 但是在中国 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国有企业 或者国有控股企业 其行为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公司治 理的角度 可能会出现两类问题 一类问题是大股东所有者缺位 一类问题是政府自觉或不自觉地干预企业经营 这两类问题都会对 会计信息产生影响 前者导致大股东无法产生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 有效需求 后者则有可能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掺入较多的人为因素 并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 按照一般市场机制要求设计的会计准则恐 怕难以达到其预期目标 二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分为国有股 法人股和 社会公众流通股三类 这其中 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股票目前是不允 许在证券市场上公开流通的 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往往占一家上市 公司股权的绝大多数 而它们又不流通 所以相关股东对公开披露 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关注和灵敏度并不高 换句话说 财务报告的目 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这里所说的决策 很 主要的一方面是投资者 股东或者潜在的股东 根据财务报告信息 作出决定 买或者卖股票 的决策 而在中国 由于国有股和法人 股无法流通 财务报告的这一决策作用较难体现 三 在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股东中大多数是分散的个人或 者小股东 即所谓的 散户 或者 股民 这些散户或者股民占了 社会公众股股东的 80 甚至 90 以上 他们通常缺乏投资经验和 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 投资决策很少依赖于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 因此 财务报告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这些投资者身上也没有完全体 现出来 四 机构投资者还处于初创阶段 专业财务分析师队伍还 有待培育和发展 我们知道 在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 者居多 而且往往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占绝对优势 这些机构 投资者经验丰富 理性 专业 注重长远目标 对财务报告内容和 质量要求较高 与此同时 还有一批十分活跃的 专业的财务分析 师队伍 实时地分析和研究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 提供决策咨 询 而在中国 机构投资者的数量还较少 机构投资者的水平也有 待提高 而专业的财务分析师则才刚刚引入中国 要在证券市场中 形成一支较为成熟的分析 研究 利用财务信息的专业队伍还有待 时日 因此 从机构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角度讲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 从企业业绩评价和监督角度看 现行中国法律法规环 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应用环境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一致 根据 中国公司法和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 在公司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股 票 暂停股票上市和终止上市以及对公司进行评价和监督等方面都 非常倚重于利润指标 这不仅使得利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而且 也使得如何真实 公允地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利润信息变得十分关键 我们注意到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在进行的 报告财务业绩 项 目 理事会的目的是准备将现行的利润表 收益表 改造成全面收 益表 全面收益表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综合收益信息 而不再直接 提供净利润 净收益 信息 鉴于我国现行许多法律法规都规定以 净利润作为业绩衡量指标 所以 在我国要引入全面收益表 从目 前来看存在着法律 法规上的障碍 第三 从商业环境来看 公平竞争的交易环境尚在建立和完 善过程中 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还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 这对会计 如何真实 公允地反映这类交易提出了挑战 在公平竞争的商业环 境下 交易双方应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 然而在中国目前的发展 阶段 形成这样的商业环境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 点 1 中国仍旧存在着大量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或者企业 这些企 业的人事权 财务权等与政府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很难真 正成为利益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 因此 它们从事的一些交易还很 难说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之上的 由此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也很 难说是公允的 尤其是一些国有关联方之间的产权交易 其实质是 一种自我交易行为 2 由于中国的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中仍然处 于主导地位 许多上市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剥离出一部分资产和负债 形成的 其母公司通常仍旧为国有企业 这些国有企业规模较大 涉及的领域较广 相互之间关联方交易相当普遍 而无论是在中国 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 关联方交易的公允性往往都难以保证 在中 国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关联方交易时有发生 因此 面对大量的 关联方交易 如何确认 计量和报告这些交易成为困扰中国目前会 计界和监管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市场环境上 它与建立在公平 公允的非关联方交易的基础之上的大多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有所 不同的 第四 从市场体系和发育程度来看 中国的市场经济仍然处 于发展阶段 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货币市场 外汇市 场和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 利率和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中 国现行的汇率形成机制是转型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必然 而且与近 年来的经济环境基本上是适应的 但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 则会 有不同影响 众所周知 利率和汇率是决定资产和负债价值 尤其 是公允价值 的重要依据 所以在利率和汇率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 下 要决定一些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或者公允价值存在一定困难 这些困难在那些利率和汇率完全市场化的国家可能并不存在 但是 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则是客观存在 这也是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 上我们一直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我国的金融产品还比较单一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较慢 政策上的限制较多 因此 金融衍生品实务在中国还属于一个新牛 事物 对于金融衍生品的会计处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如果一 下子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处理金融衍生品会计问题尚不现实 三是中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刚刚起 步 保险精算师队伍也刚刚开始建设 所以 采用精算技术计量保 险合同和养老金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还需假以时日 但是在这样的市 场条件下 如何计量与保险合同和养老金有关的资产和负债则是我 们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参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现实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 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取决于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 趋完善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会自然而然地发展与完善 并缩小与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 与此同时 中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如公司法 证券法 注册会计师法等 也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逐步修改 调整 完善 从而为我国会计改革减少法律上的障碍 当然 对于当今世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大趋势 我们 一直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尤其是在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后 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行列中 中国也 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会 跟上会计国际化的步伐 而不是被 动等待 但是 从上述对我国会计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我国现 阶段要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时机尚未成熟 我们认为 当前我国的会计实务从根本上来讲 可以分为四 类 对于不同种类的会计实务我们将采取不同的国际化策略 一 第一类会计实务是中国的经济交易事项与国际财务报 告准则所规范的交易事项相同 而且两者所处的环境也相同 对于 这类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 中国将积极促进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的趋同 甚至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相同的会计原则 二 第二类会计实务是中国的经济交易事项在形式上与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交易事项相同 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会计环 境 其经济实质却并不相同 对于这类交易事项 中国就不能简单 地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内容 而应当从实际出发 按照交 易事项的经济实质来规范其所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毫无疑问 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内容不同 但是 这样做是与中国当前的会计环境相适应的 三 第三类会计实务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经济交易 事项在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已经比较普遍 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 段可能还没有 或者才刚刚起步 对于这类交易事项 我们将展开 有关研究 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待这些交易事项实际发生或者较为 成熟时 可以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有关会计准则 四 第四类会计实务是中国特有的一些经济交易事项 在 西方发达国家是没有的或者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没有规范的 对 于这类经济交易事项 中国需要制定其专门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规 范 显然 对于上述第一 三类会计实务 中国将积极推进其与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而对于上述第二 四类会计实务 在中 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下 还无法直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 或者还无法从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找到现成答案 为此 我们 一方面将积极争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可中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及 其有关会计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也将呼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 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 能够更多地考虑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 又处于转型经济时期的国家所面临的特殊会计问题 总而言之 中国已经加入 WTO 并且正在以十分认真和负责 的态度履行加入 WTO 时的有关承诺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 扩大对外 开放 中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也已经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企业 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 到境外发行股票 债券 兼并收购 投资 设厂等 所以 不仅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需要有一个全球公认的会计 准则 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也迫切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 又易于 操作的会计准则 为此 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 会制定全球公认会计准则的努力 财政部作为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机构 也将积极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方针
- 2025年一建通信与广电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部年终工作总结(3篇)
- 2025版海关协管员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01-赵倩《财富顾问工作内容梳理阐述:业务推动及辅导技能提升》6-12课时
- 2025年下半年嘉兴市属事业单位招考高层次紧缺人才人才(5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吕梁文水润都村镇银行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长春工程学院“绿色通道”招聘工作人员9人(10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农田租赁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下半年吉林省白山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专项招聘86人(2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标本转运流程及注意事项
-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含答案)
- 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会议记录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期中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5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5下半年江南大学管理岗、其他专技岗招聘31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
- 2026届新高考物理热点冲刺复习 从“心”出发向“新”而行-三新背景下物理高考的守正与创新
- 风险评估标准作业流程表合规风险管理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书分享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