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花”意象的研究综述_第1页
李清照“花”意象的研究综述_第2页
李清照“花”意象的研究综述_第3页
李清照“花”意象的研究综述_第4页
李清照“花”意象的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清照 花 意象的研究综述 写 作 训 练 文 献 综 述 前言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天才女作家 她能诗善文 尤擅长词 她的 词作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对后世影响颇大 李清照的词以咏物见长 善用白描 钟情于自然景物 常常将各种文人士大夫 所喜爱的花融入她的作品中 以抒发她的思想感情 经统计 李清照在词中明 确写过的花有梅 菊 桂 荷 海棠 梨花 荼蘼 芭蕉等 8 种 其中直接以 咏物词的形式出现的就有 9 首 而所有 35 首写花词中 直接提到花名的有 28 首 其中 梅花 11 首 菊花 4 首 桂 4 首 历来对李清照咏花词的研究络绎不 绝 本文将 2005 2011 年间李清照咏花词的研究文献进行搜集 整理 对其中 的重要观点进行归纳分析 力求反映出历年来学术界对李清照词中 花 意象 的研究成果 主体部分 2005 2011 年关于李清照的词中 花 意象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集中性 研 究者大多将李清照的 花 与其一生连结在一起 探究李清照借 花 所反映 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视点 创作心境 审美情趣 自我定位 价值取向 及人生追求等等 也有少数另辟蹊径的研究视角 如将李清照的咏花词与美国 女诗人狄金森的咏花诗进行诗学比较 也有对李清照的咏花词中存在的庸俗倾 向进行分析的 甚至易安词中 落花 意象对当代歌词的影响也有涉及 首先 李清照的咏梅词和咏花词是历年的研究热点 得出的观点也层出不 穷 近年对李清照咏梅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 她不同人生阶段的咏梅 词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境和感受 二 她以梅自喻 自况所寄托的对美与生命 的追求与爱惜之情 三 她对宋代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薛健飞 杨爱东在 以 清平乐 为代表分析李清照的梅花情结 中对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梅 花情结进行了归纳 青年时期的词人通过梅花流露的是自豪和幸福 中年时期 发散的是忧愁和复杂的心绪 晚年所表达的是凄苦 悲凉的人生状态 1 禹媚 在 论李清照咏梅词的人格情结与命运咏叹 中对易安词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她指出 词人笔下的梅花不仅具有历代文人雅士都赞颂的傲寒独放 抱香枝头 的高洁品质 还融合了词人的感情美和心灵美 是词人的人格象喻 2 李荷蓉 在 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 中指出 李清照的咏梅词既继承了宋代梅文 化民俗风尚 又推陈出新 通过表现女性情怀和抒发今昔身世之感 家国之思 来拓展宋代梅文化的内涵 3这些观点均深入到位 中肯贴切 写 作 训 练 文 献 综 述 历年来研究者对李清照菊花词的研究没有对其咏梅词的研究范围广 主要 集中在对李清照情感思想的探究上 高磊在 论李清照的咏花词 中指出 在 李清照的咏菊词多散发着淡淡的忧愁 如 醉花阴 所表达的是思妇的情愁 声声慢 所抒发的是孤单憔悴的苦愁 4 李娜在 柔情似水 人淡如菊 浅议李清照的菊花词 中认为 多丽 中的菊花体现了李清照细腻 纤柔的女 性情怀 同时也继承了文人士大夫的高洁和风雅的思绪 5 这些对李清照咏菊 词的感情特征的分析均比较恰当 其次 以 花 的意象为切入点来发掘李清照的审美追求和思想情感的研 究也络绎不绝 主要分为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 一 艺术风格 李平在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解读 指出了 花 在李清照词中的象征意义 它们象征着词人的生命意识和对传统 文化的继承意识 诠释了传统文化中女性与花的密切联系 6 朱珠在 论李清 照词的 不独雄于闺阁 中指出李清照的词作中的意象具有同象异意的特点 通过分析李清照的 醉花阴 她认为词人笔下的 菊花 突破了传统的意义 变赞誉它坚贞不屈的品质为形容人的外在形貌 7 许秀芹 杨艳梅在 论李清 照词审美意象的特征 中逐一分析了李清照词中各个意象的审美特征 她们指 出 梅花在易安词中透露着孤独人的感伤 是美的象征体 梅花总是处在风雨 飘摇 美质难以持久的威胁当中 不但给人一种高尚 纯洁的感召 还带来独 特的审美境界 8 以上观点分别从象征意义和审美特征上对李清照的花的艺术 特色进行了深入剖析 提出的观点均具有学术价值 但关于李清照花意象语言 特色方面的研究是个空缺 二 思想内容 历年研究者多把 愁 字放在李清照咏花词的情感视点上 但也有人持不 同观点 吕维洪的 愁 李清照咏花词的情感视点 中点明了李清照坚强 的人格 他认为 面对凄惨的人生 她的咏花词中不仅带有绵绵的愁绪 还蕴 含着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反抗意识 9刘新文和刘朝辉在 李清照咏花词探析 中指出李清照将花视为知心至交 在其咏花词中将花的美质 自然以及她对生 命的怜惜和热爱融入了进去 真正领略到了花的神韵 10以上观点打破了以往 研究者对于李清照咏花词的研究瓶颈 认为她的思想是积极和消极 愁绪和乐 观 柔弱和反抗的矛盾结合体 这种观点很符合当时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实际 再次 也有研究者以李清照本人为研究视角 将她不同人生阶段的词作进 行比较 分析她的自我定位和女性意识 写 作 训 练 文 献 综 述 一 自我形象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李清照在其咏花词中扮演的是 惜花人 的形象 王 媛媛在 试论李清照词中 惜花人 形象 中分析了李清照在其创作的早 中 晚三个时期 她的 惜花人 的形象由 爱花人 怜花人 发展到 悲花人 她以花自况 寄托情思 从女性的角度向我们展示她才德双馨 命途多舛的 惜花人 的形象 11 张映光在 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自我形象 中指出 李 清照用花的清瘦素洁的形态来映射自己的形象 用花闲静淡雅的气质神韵来隐 喻自己的审美情趣 用花的风格气质寄托自己深婉细腻的情感和卓然超群的人 格 12 这一观点将李清照在其咏花词中的自我定位定义得很贴切 是历来为学 术界所认可的观点 二 女性主体意识 也有研究者将李清照咏花词中体现女性主体性别意识的方面归纳了出来 田恩铭的 花 李清照自我定位的意象分析 中指出 花 在李清照的不同人 生阶段分别作为 一 形象载体 即词人心灵与世界情感交流的纽带或对象 二 情感上的依托物 花 作为自己的喻体 成为词人寄托女性意识和抒发文 人情怀的避难所 三 词人晚年 已经将 花 视为她倾诉的陪衬对象和倾听 者 13 杨冬梅在 花 李清照自我情感的外在表征 中特别分析了李清照的 减字花木兰 她认为 词人是在抒发对青春美与生活美的喜爱与向往 在当 时社会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 14 最后 关于李清照咏花词的研究还涉及到其他视角 所得观点新颖特别 成果突出 一 诗学比较 张晓舸在其 诗路花语 李清照与狄金森咏花诗之比较 中分析指出 李 清照受中国文学深厚的比兴传统的影响 重神轻形 花意象象征着女词人高洁 孤傲和卓尔不群的人格 女词人不堪封建礼教与传统诗学的重重束缚 哀怨郁 结成为主要基调 而狄金森深受人文主义影响 其咏花诗所散发出的强烈的个 体意识使她成功地突破并超越了男权文化传统 凸显了女性的自强 自立和自 尊 15 陈红梅在 片片菊相似 瓣瓣味不同 从 醉花阴 重阳 和 菊花 看中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 中比较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她认为 东方 人感性 托物言志 西方理性 主张人天对立 16 这些观点均体现了对李清 照诗学的创新跨越式研究 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了李清照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特 征 二 质疑 彭国忠在 试论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 兼论李清照词创作的低俗倾向 写 作 训 练 文 献 综 述 中认为李清照的咏花词中存在着许多低俗倾向 如意象缺乏寄托 情景不能交 融 典故多熟易俗等等 没有很好的实践她 别是一家 的词论主张 17这一 观点对李清照词中存在的不足一语中的 三 对当代的影响 彭曙蓉 都玉凤在 宋词中的落花意象及其对当代歌词的影响 中提到歌 曲 菊花台 的歌词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就化自易安的咏 菊词 表达歌中女子凄婉 哀伤的心境 18这一观点体现了李清照的咏花词对 后世影响之广泛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总结 综上所述 以上各类文献都对易安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特别是对李清照 花 意象多层面 多视角的解读 使得出的观点鞭辟入里 深切透彻 对以 后关于李清照 花 意象的研究 甚至是对诗学界 花 意象的研究都存在着 广泛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但遗憾的是 研究者很少从宏观意义上来探究李清照 花 意象的历史和现 实意义 李清照这种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下可以延续至今 因此 研究者如果能够放宽研究视角 以变化发展的思维方 式来分析李清照的 花 意象 一定会取得更多 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写 作 训 练 文 献 综 述 参考文献 1 薛健飞 杨爱东 以 清平乐 为代表分析李清照的梅花情结 J 沈阳农业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4 2 禹媚 论李清照咏梅词的人格情结与命运咏叹 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3 李荷蓉 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 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3 4 高磊 论李清照的咏花词 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5 李娜 柔情似水人淡如菊 浅议李清照的菊花词 J 传承 2008 4 6 李平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李清照词中 花 意象的 解读 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 1 7 朱珠 论李清照词的 不独雄于闺阁 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 8 许秀芹 杨艳梅 论李清照词审美意象的特征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6 9 吕维洪 愁 李清照咏花词的情感视点 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10 刘新文 刘朝辉 李清照咏花词探析 J 唐山学院学报 2009 1 11 王媛媛 试论李清照词中 惜花人 形象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 12 张映光 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自我形象 J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5 13 田恩铭 花 李清照自我定位的意象分析 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05 2 14 杨冬梅 花 李清照自我情感的外在表征 J 学术交流 2006 3 15 张晓舸 诗路花语 李清照与狄金森咏花诗之比较 J 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版 2008 6 16 陈红梅 片片菊相似 瓣瓣味不同 从 醉花阴 重阳 和 菊花 看中 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6 17 彭国忠 试论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 兼论李清照词创作的低俗倾向 J 中国文学研究 2011 1 18 彭曙蓉与都玉凤 宋词中的落花意象及其对当代歌词的影响 J 龙岩师专学 报 2011 1 19 熊叶娟 宋代李清照的生平及评价 J 大众文艺 2011 10 20 郑亚芳 自由伸长的女性意识 解读李清照其人其词 J 淮北煤炭师范学 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4 21 宫红英 百花丛中最鲜艳 谈李清照的几首咏花词 J 邯郸学院学报 2007 2 22 雷娟 徐小飞 走进李清照诗词世界 J 双语学习 2007 11 23 邵远梅 王砚雄 青梅 红藕 黄花 从不同时期看李清照 J 文学教育 2010 9 24 向梅林 士大夫情怀与生命意识的文人化追求 李清照文化角色的自我选 择 J 齐鲁学刊 2007 5 25 兰香梅 独把新诗诵奇句 论李清照在宋代的角色定位 J 社会科学研究 2003 1 写 作 训 练 文 献 综 述 注 释 1 薛健飞 杨爱东 以 清平乐 为代表分析李清照的梅花情结 载 沈阳 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4 期 2 禹媚 论李清照咏梅词的人格情结与命运咏叹 载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 2006年第4期 3李荷蓉 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 载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 3 期 4 高磊 论李清照的咏花词 载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5 李娜 柔情似水人淡如菊 浅议李清照的菊花词 载 传承 2008 年第 4 期 6 李平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李清照词中 花 意象的 解读 载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 年第 1 期 7 朱珠 论李清照词的 不独雄于闺阁 载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年 第 3 期 8 许秀芹 杨艳梅 论李清照词审美意象的特征 载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 2009 年第 6 期 9 吕维洪 愁 李清照咏花词的情感视点 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5 期 10 刘新文 刘朝辉 李清照咏花词探析 载 唐山学院学报 2009 年第 1 期 11 王媛媛 试论李清照词中 惜花人 形象 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12 张映光 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自我形象 载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 2009年第5期 13 田恩铭 花 李清照自我定位的意象分析 载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版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