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_第1页
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_第2页
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_第3页
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_第4页
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8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古建测绘实践报告实践简介:本学期的实践周实践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实践。这是一个让我们能够深刻了解建筑的机会,一个可以让我们亲身走进古代建筑,感受古代建筑文化的机会,同时让我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时代在速度发展着,新一代的建筑也不断的创造着,但是去看懂读懂体会古人建造的古代建筑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学子的必要课程。这次的古建测绘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对古代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 实践目的:通过本次实践周的实践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习建筑,建立建筑体验与认知,总结建筑经验,培养专业素养。通过实际测量并绘制2 / 38测绘文本,体验建筑的空间感、材料的应用、建筑的尺度感等,把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古代建筑和古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常用方法手段,全方位了解设计,与现代建筑公共思考,创造性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二、 实践地点:厦门卢厝三、 实践时间:2016 年 7 月 9 日2016 年 7 月 20 日四、 实践内容:对厦门卢厝的古建筑进行测量并绘制 CAD 图,电子模型以及实体模型。下面首先让我介绍一下厦门卢厝这一有代表性的古厝。卢家大厝位于厦港福海社区围仔内巷,是清末旅菲华侨卢3 / 38安邦历时三年构筑的一座近代红砖民居精品。卢厝坐北朝南,占地近千平方米,由中轴对称的两落横向大厝和两侧纵列护厝及院前石埕组成,埕周为围墙,中间建一个高大门楼,形成完整的群落,十分气派。前后大厝平面均为三进三开间,明间为宽敞的厅堂,左右均设厢房,后厅比前厅深阔,设神龛,是祭祀、议事的厅堂。卢厝的两落主厝采用的是抬梁式木架构及单檐尖山式,硬山屋顶,弧线形燕尾式屋脊,其间以过水廊相连接,围合成中心大天井。东西护厝为琵琶式山尖硬山屋顶,与大厝之间留有狭长天井,以漏窗墙分隔成对称四小天井,与前后护厝小房厅自成小单元居室。东西前半部天井中另加盖小方亭,用于休闲和会客。护厝前檐下贯穿南北的走廊,同院后巷弄及中央廊道连通,形成了整体建筑的联系纽带。前院围墙正中设门厅,两侧各有随墙门,作为平时的主要出入口,东西和西南院角分建厨房和电石房,服务于主厝。卢厝整体布局结构及屋顶样式仍保留着北方四合院和宋代曲线屋顶的建筑特点。4 / 38囊括闽南民居大多雕饰手法卢厝对建造材料特别讲究,杉、楠、桉木兼用,花岗石、青石并存。粗围高大的梁柱、板扇的使用,使得屋架高举开阔,门窗宽敞明亮;整个墙裙由“泉州白”花岗岩石板与高腰“柜台脚”组合而成,宽厚结实,令建筑显得更为气派和稳重。于细微处见精细,是卢厝建筑装饰上最大的特点,闽南民居的所有雕饰手法几乎都在这里得到了发挥。墙体多以红砖组砌或拼贴而成,和墙面上用白灰勾缝构成的各种花纹或文字图案,红白相间,相映成辉;门窗、墙堵的石雕则以白色磨光花岗石为外框,内嵌精致的青石雕构件,青白相衬,并与墙面上花纹相互协调呼应。在前落大厝前的东西两侧墙面上,各有一组让人看不懂的文字图案,卢合溪说分别是“天宫赐福”“金玉满堂” 。卢厝的石雕数量多达上百幅,大多分布在门厅、垂花门、护厝入口处及漏窗隔墙,既有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打斗场面,也有“渔樵耕读” “仕农工商”的生活写照,还有寓意吉祥平安、富贵有余的宝瓶钟鼎、花卉鱼5 / 38鸟图案。这些石雕运用了浮雕、浅浮雕及透雕等雕凿技法,雕刻出来的花鸟生动自然,人物神态活现,就连悬空的马缰,也琢得极为分明。 梁枋间布满了活灵活现的狮兽、力士、花鸟等饰件和雀替以及精致玲珑的莲花垂拱;各种花鸟图案的漏空窗花,在门窗 扇上也是随处可见。特别是那些以卡榫斗拼图案或诗句文字来装饰的窗棂花格,和以镶嵌手法拼成的梅兰竹菊阳文纹饰,更是体现了雕刻花样的繁多。不过,最能体现主人高雅情趣和文化修养的,是墙面装饰中那些用琉璃烧制和石板摹刻的唐英、张瑞图、吕世宜、郭尚先等大量历代名人墨客的诗词墨迹。古厝防雨还要防贼据说,卢厝在当时还挺“现代化”的:通过房屋内部铺设的暗管,由“能量”房和厨房顶“蓄水池”向各房厅供气、供水。如今,宅邸墙边屋角还可以见到管道、水头残迹,门窗顶上也保留有灯头足,但“蓄水池”早已被拆掉了。 卢厝还在卧房和厅廊地面率先使用了西式壁炉和花面瓷砖。据卢合溪介绍,这些花砖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一百多年了仍完好无损。他说,卢厝里的所有木料全部是从菲律宾运过来的,而石雕则都是惠安工匠们的作品。但是,卢厝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了一些东西。墙面上的那些石雕,幸好当时用水泥抹起来,6 / 38才得以保存下来。春节前应文物处的要求,他才把那些水泥挖掉。卢厝尽管结构还保存完好,但部分墙体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倾斜、塌下的迹象,而且屋顶上瓦碎木朽,卢家后人说最怕的是下雨天。除了要担心房屋坍塌下来,卢家后人还要提防“盗贼” 。下面介绍下这次我们小组的测绘。到达卢厝时,我们首先是大致的了解一下卢厝的总体布局,接着是我们小组的测绘范围。然后,仔细的观察我们需要测量的建筑的特色,平面形式、构架方式、屋顶形式、台基情况、彩画等等。当以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我们正式展开测量工作,我们分好工,一部分同学测量平面一部分同学测量剖面,而我和另外 3 名同学负责测量立面。立面的测绘看似简单,但期间困难重重。由于建筑的高度较高,我们的拍照没法用平行投影的方式进行拍照,这就只能借助爬梯了。另外一点,我们需要将立面上的雕花,门的大小,以及窗户大小7 / 38都测量出来,这就很考验我们的动脑能力了,在门的较高处,我们的卷尺硬度不够没法伸长到较高的地方,于是我们借助竹竿,通过把皮尺的头部固定在竹竿上,从而进行测量。我想,最困难的测量就是对斗拱及其上面的雕花的测量了。由于卢厝现已属于危房,房东在有些地方并不让我们爬高进行测量。最终,在我们的努力下,房东终于同意让我们用爬梯爬高测量斗拱了。这也开始考验了我们小组的互助能力了,由于需攀爬的高度较高,所以爬梯下由两名同学扶住,测量的同学带上一个卷尺和一个手电筒上去进行测量,下面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据。由于我们小组配合的默契度高,我们一个早上就完成了我们小组范围内各个部分的测量。在测量完成之后,我们回到了学校之后,很快组织了本组的各个成员进行数据的统计,然后开始绘制。公布不负有心人,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们小组就完成了老师给我们的任务。五、 实践心得:我们在做完这个古建测绘的实践以后,我们更实际的了解了古建筑的构造:屋顶8 / 38的各种形式,建筑的组成,结构类型,斗拱的组成以及机构特点,彩画的分类及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内涵是博大精深的,然而,我们平日里对古建筑的关注太少了,经过这次测绘,我们又对古建筑的知识进行了更多的了解以及巩固。通过这次学院组织的测绘实习,虽然我们做的工作不是很足,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值得肯定了:就是对本国古建筑的了解。此外,由于这次对古建筑深入的测量也激发了我们对古建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佩服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加强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测量中有很多地方无法具体的量到,只能靠估算,大家就集思广益想了很多方法,例如借助竹竿等等。在绘图方面,培养了我们认真严谨的态度。由于古建中有很多部件,我们就必须对每个部件的每个尺寸进行测量,进行记录。同样,画草图,校对数据,画 CAD图都需要认真仔细,通过这次测绘,这在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习惯。最后,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由于这次测绘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大家必须分工合作,既要9 / 38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又要协助队友测绘。充分体现了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配合。我想只要一起努力,没有什么困难无法攻克的。这次的测绘我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这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古建测绘实习报告一相关说明1.时 间:2016 年 08 月 21 日2016 年 08 月 27 日2.地 点: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古镇3.带队老师:钟运锋 黄 岩4.小组成员:常晓敏 冉丹丹 雷雯 李鹏博 高 扬 崔 江 张晓波 王彬伋 赵朋飞5.测 绘 点:贡院6.贡院介绍:清代四川贡院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学道街北侧,是清顺治年间举行四川乡试的场所,后又作为保宁府培养10 / 38选拔人才的学校。贡院占地 52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600平方米,由大门、十字连廊、号舍、至公堂、明远楼、会经堂等建筑组成,建筑主次分明、布局严谨、功能区分合理,是研究我国古代科举建筑、科举制度和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7. 建筑控制地带:南北以墙基为起点,南向外延伸 30 米,北向外延伸 20 米东至合璧井巷,西至道台衙门遗址为界。8.测绘成果:1.平面图;2.贡院南立面图;3.至公堂立面图;4.东西剖面图;5.古建测绘实习报告。11 / 38二测绘详细过程说明8 月 21 日:早晨在东门集体乘车前往目的地,下午熟悉周围生活环境。晚上统一在古城客栈开会分配各小组测绘任务并说明相关注意事项。8 月 22 日:既定本小组内再分小队测绘总平图,整理出来后再在平面基础上分区测绘,有序开展工作。后因门票等协调问题,上午实际工作是测量绘制外立面。下午由于出入等问题已解决,按原计划开始平面图的测绘工作。由常晓敏、雷雯、王彬伋、赵朋飞第一队测绘入口、东西号舍部分的柱网、柱径墙体的围和以及门窗的设置等;由冉丹丹、李鹏博、崔江、张晓波、高扬所在的第二队负责测绘至公堂及风雨长廊的柱网等相关数据,另还有至公堂内家具的陈设及风雨廊飞天椅的形制、尺寸并绘制大样。12 / 38晚上小组内在木艺馆初步整理当天测得的图纸,准备第二天的工作。8 月 23 日:早晨在前一天的基础上两队分别对一些细节进行了测量。具体有下水口的位置、尺寸并简单了解排水系统的组织,飞天椅的尺寸,估测了树植高低、树冠大小,柱础尺寸及石刻纹饰,还有至公堂室内家具的陈设。下午小组成员统一在木艺馆住处整理绘制出贡院部分平面详图。期间各小组出两人前往对缺失部分进行了补测。主要包括风雨廊柱径、各室廊的地砖尺寸及铺地形式还有新建起保护作用的围墙尺寸 ,使平面图更为翔实、准确。晚上老师按组做了点评,建议开始 CAD 制图。组内分配下一步工作,即两个立面的测绘。分小队依然不变,准备测量工具并熟悉其运用。13 / 388 月 24 日:按照昨天晚上的安排展开工作。早上两个小队在在第一天基础上进一步晚上相关数据并提取照片及匾额、楹联尺寸、字样、门窗尺寸形制花样等。此处重难点在与门窗尺寸及花样还有撑拱纹饰,主要手法是白描其大样并拍照留底以便修正。早晨的主要完成了屋檐一下的测量。下午开始屋顶部分的测绘。屋顶的处理是革泥基打底,铺瓦为“一搭三”即瓦面上下搭接 2/3,阴瓦一层阳瓦两层。勾头饰菊花纹,滴水饰虎头纹。还有门当、户对以及博风板、悬鱼惹草的大样等。晚上因测绘图均为手绘稿正式成果较少,主要从旁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听取老师的要求。8 月 25 日:趁早晨天凉测量樑枋、穿、梁拖、挂落的位置及尺寸,并绘制大样。因各部分尺寸不同逐一进行了测量。下午小组成员统一在木艺馆住处整理绘制出至公堂立面、14 / 38贡院南立面详图及细部大样。期间各小组出两人前往对缺失部分进行了补测。主要包括屋檐外挑尺寸、屋檐与台基的关系并拍摄了所有房间的门牌字样,进一步对立面进行了完善。晚上老师点评。小组内分配明天工作。8 月 26 日:主要任务测量各结点详图。崔江、李鹏博、张晓波负责风雨廊与东西厢房的结构连接;冉丹丹、高扬、雷雯负责风雨廊与至公堂的结构连接;常晓敏、王彬伋、赵朋飞负责龙门部分结构与贡院大门和风雨廊的连接。组内要求各结点绘制透视图并多角度拍照。下午统一检查资料完整性。逐图逐要求筛检测绘的草稿并分图整理成份。1.总平图;2.贡院立面图;15 / 383.至公堂立面图;4.剖面图册;5.其他细节图及手绘资料草稿数据誊录等。晚上老师评图并提出相应要求。说明返校时间及剩余时间的安排。8 月 27 日:早晨统一补测昨天筛查时遗漏的数据资料并拍照,处理个人私事收拾行李。下午参观阆中各古建景点、山水名胜,领略古镇风情、感受山水灵秀。三总结借用当地的一副对联“秦砖汉瓦魂,唐宋格局明清貌;京院苏园韵,渝川灵性巴阆风”精准的道出了阆中古建的历16 / 38史积淀和建筑特色。 现在所能看到的阆中清代考棚为穿斗木结构的长方形四合院,院中风雨廊连通南北东西,整个考棚临学道街一面为一长排平房,平房中间为考生进入考棚的入口,入口左边为门禁右为传达室,和它们紧连着的是考舍。进为龙门。再进即为风雨长廊,古考生经过搜身等环节行至至公堂前案牍下拜见一应考官,后分坐左右飞天椅等候点名、领卷、入棚、开考。廊道末端是楼亭殿堂中的至公堂。考试期间主考就坐在这里圣井岗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一、圣井岗概述圣井岗概述:位于邯郸市西北 10 公里处,其主体建筑有戏楼,山门,前殿,后殿,钟楼,东道房,东配殿,送子奶奶庙、西道房,配殿,眼光奶奶庙等,整体布局对称统一。“圣井”在前殿前的院子里,深丈余,井水常年清澈如镜,且无论旱涝水量均等,故名圣井。旧时附近人民定时前来17 / 38请牌求雨,应验后再将牌送回,故而井内出土百余块银、铜、建于元代,距今已六百余年,现占地万平方米,有殿房建筑百余间,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庙宇雄伟壮观,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一组完整的道教庙院,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神庙的九龙圣母殿内有圣井一口,水质清凉甘甜且涝不溢旱不枯,旧时周边数省官民多来此取水祈雨, “灵岗香市”也成为邯郸古十景之一。 (三)建筑的人文历史。圣井岗古建群位于邯郸市西北 10 公里,邯武公路北侧,占地面积 13 亩。因位居丘丘陵岗地,故称圣井岗。其主体建筑由南至北,在中轴线上,有戏楼,山门,前殿,后殿中轴线东侧有钟楼,东道房,东配殿,送子奶奶庙。西侧有鼓楼,西道房,配殿,眼光奶奶庙。其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主,东西两侧对称统一。戏楼位于古建群南端,北距山门墙 28 米,台基略方形,南北长 9,8 米东西宽 9 米为卷棚式悬山式灰瓦顶,侧面的结构以前后两个单体叠压在一起,而顶部南北面坡又形成一体。专家认为这种地方性结构形成比较特殊,为它处所罕18 / 38见。前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廊悬山灰瓦顶。殿内神像前有一古井深丈余,碑载雨不溢,旱不涸,故名圣井。旧时附近省县每逢年纷纷前来请牌求雨,应验后即来还牌。近年维修,井内出土百余块银,铜,铁牌。据载,清同治六年京都大旱,帝令礼部尚书前来求雨,应验后金牌还之。后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廊悬山式灰瓦顶,殿前原有殿,现仅有遗址。碑载,其建筑始于元代仁宗仁延佑三年,称尤王庙。后经维修扩建,现存规模属明清时代形成。该建筑规模宏伟,是一处可与黄梁梦吕仙祠媲美的古代建筑群,为市郊游览胜地。圣井岗庙宇坐北朝南,东西对称,青砖青瓦,这组古建筑中”戏楼”建造奇特,侧面结构看似两个单体,叠压在一起,而正面看顶部南北坡面又成一体,全国稀有,是建筑设计中宝贵的资料,颇有研究和保护价值,戏楼面对山门,山门内西侧有立于光绪二十五年八月的”邯郸县圣井岗龙神灵应碑记” , 19 / 38此碑保存完整,碑文记载圣井岗创建,维修庙宇,及各地大旱年间来此求雨应验等事项。前院是九龙圣母殿, ”圣井”居殿中圣母神翕前,历代祈雨甚灵,这里掏牌祈雨的方式也是全国独一无二,求雨人先在井中掏祈雨牌,降雨后重铸一牌同之前从井中掏出的牌一同放回井中。1986 年圣井岗重修时从井中掏出银、铜、铁、锡各种”牌”百余枚,现藏于庙宇西侧的”文物陈列室”中,通过这些祈雨牌,也能考证出历代旱情的状况,不少帝王官府赠匾悬挂神翕之上,清穆宗皇帝祈雨灵验后赠金牌,龙凤旗,彩杖等, 慈禧传书中有两宫皇太后派员来邯郸请牌祈雨灵验的记载。历代周边省市的群众和官员也多到此请牌祈雨,20 / 38祈雨所用调水牌经过历代变迁,现在已演变为人们祈求福运财运的祈福牌。圣井岗还是民间诸神的汇聚之地,供奉了送子奶奶、三霄、财神、文昌等功能齐全的行业神,以灵验而著称,为民众寻求祈福避灾、求子、求学、求财等精神寄托的信仰中心,到此拜神祈福的民众络绎不绝。香火甚为鼎盛。圣井岗还是古赵时期的”灵岗香市” 。列为邯郸十景之一,历史上享有胜名 。二、测绘工作记录测绘时间2016 年 10 月 31 日21 / 38测绘人水水水 测绘对象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廊悬山灰瓦顶。殿内神像前有一古井 ,深丈余,碑载雨不溢,旱不涸,故名圣井。测绘内容1、单体建筑的各层平面。这一项内容的测绘相对容易。对于大部分的建筑一般只需皮卷尺、钢卷尺、卡尺或软尺就可以测出所有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测绘平面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轴线尺寸,之后单体建筑的一切控制尺寸都应以此为根据。确定轴线尺寸后,再依次确定台明、台阶、室内外地面铺装、山墙、门窗等的位置,平面图就确定了。22 / 382、单体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背立面。对于法式测绘,因为没有搭架,无法上到建筑物上用皮卷尺测量高度,所以这一类立面图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测量。粗略测量时,我们可以仅借助竹竿和皮卷尺、铅垂球测出高度。但是要用做档案记录时,单层的建筑,如果有可利用的反射点就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仪测出高度,如果没有反射点可以通过全站仪测出两点之间的高差就是建筑的高度。3、单体建筑的纵剖面、横剖面。测量方法与测绘立面图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剖面图要更清晰地表达出各层之间的构造关系.4、屋顶的俯、仰视图。与平面图恰好是相对应的。5、大样图。包括了各种砖雕、脊饰、梁架的斗拱等部分的大样。因为这类装饰构件的线条、图案都非常复杂,甚至是一些人物、花鸟、虫鱼图案,而按照测绘的要求是要一23 / 38一表现在大样图中的,这往往是古建筑测绘中最耗时、难度最大的。在法式测绘中,最好的方法是借助数码相机拍下各个大样的正、侧、底面的照片,然后测出各个大样中重要的控制点的距离,通过比照数码照片绘出大样图。测绘过程测绘总共进行了一个星期,包括了查资料,实地测绘,整理校对数据,画 CAD 图,排版。三、实习感受首先对古建筑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特别是明清建筑。屋顶的各种形式,建筑的组成,结构类型,斗拱的组成以及机构特点,彩画的分类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内涵是博大精深的,然而,我们平日里对古建筑的关注太少了,经过这次测绘,我们又对古建筑的知识进行了更多的了解以及巩固。另外由于这次对古建筑深入的测量也激发了我们对古建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国传统的文化。其次,加强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测量中有很24 / 38多地方无法具体的量到,只能靠估算,大家就集思广益想了很多方法,例如查砖匹、根据阳光角度,数学方法等。再次,培养了我们认真严谨的态度。由于古建中有很多部件,我们就必须对每个部件的每个尺寸进行测量,进行记录。同样,画草图,校对数据,画 CAD 图都需要认真仔细,通过这次测绘,这在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品质。最后,加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次测绘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大家必须分工合作,既要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又要协助队友测绘。 关林两天的测绘让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我们上中建史时虽然课本上说得很详细,但是对于古建真正的了解还不如这几天学到的东西,凡事只有亲身经历才不会容易忘记。对于古建的结构,斗拱怎么支撑屋梁,檐角如何翘起?我们在做平立剖时是将古建重新建造了一遍,这种过程让我们加深了对于古建的了解,虽然这只是万千古建中的一种,但是我觉得中国古建的结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其实这次让我真正的收获是让我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以前都是闭门造车,我想以后我会改变这25 / 38种现象,多注重观察,去深入了解。一周的测绘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我相信这是可以激励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古建筑测绘实习心得前言:学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后,我们对 cad 有一定的了解,然而要达到熟练运用计算机,必须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和使用。因此,我们有了古建筑测绘这门课程。我们周围有大量古建筑,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习基地,也借此机会可以让我们加深对古建筑的了解。实习目的:通过对太原市纯阳宫的测绘,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建筑,尤其是明清道教建筑的群体布置。对纯阳宫的测绘可以为以后研究和修复纯阳宫提供一些资料,并且在实习绘图过程中掌握 cad 软件的使用。26 / 38实习时间:2016 年 4 月 27 日2016 年 6 月 2 日实习地点:太原市纯阳宫测绘内容:因为纯阳宫规模比较大,而且人员比较多,我们被分成五个组分别测量纯阳宫的五进院,我们测量的是第四进院。1.第四进院包括院门虚无洞,灵宝洞,东西厢房永沃洞,长春洞,四角的角亭,院中琉璃亭。需要测绘的内容看似比较多,但把它们分成这几个部分就简单明了,测绘的进程也加快了好多。总平面应准确标出各个建筑之间的相对位置,相互之间的距离,使总平面图能准确反映建筑的实际情况。2.各单体建筑的平面。这一项内容的测绘相对容易。对于大部分的建筑一般只需皮卷尺、钢卷尺、细线就可以测出27 / 38所有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测绘平面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总尺寸即建筑外墙之间的尺寸,之后单体建筑的一切控制尺寸都应以此为根据,利用一点为基点确定其他尺寸。确定外墙尺寸后,再依次确定柱子、门窗、台阶、室内外地面铺装等的位置,平面图就确定了。3.单体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对于一层测绘,可以站在二层利用下垂的线来确定各个部件的高度。二层的测绘因为没有梯子,无法上到建筑屋面上用皮卷尺测量高度,所以这一类立面图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测量。粗略测量时,我们可以仅借助竹竿和皮卷尺、铅垂球测出高度。但是要用做档案记录时,二层的建筑,可以通过全站仪测出两点之间的高差就是建筑的高度。4.单体建筑的纵剖面、横剖面。测量方法与测绘立面图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剖面图要更清晰地表达出各层之间的构造关系。但因为纯阳宫管理比较严格,很多东西都无法去测量。5.大样图。包括了各种砖雕、脊饰、梁架的斗拱、雕像、彩绘等部分的大样。因为这类装饰构件的线条、图案都非常复杂,甚至是一些人物、花鸟、虫鱼图案,而按照测绘28 / 38的要求是要一一表现在大样图中的,这往往是古建筑测绘中比较浪费时间的。在测绘中,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相机拍下各个大样的正、侧、底面的照片,然后测出各个大样中重要的控制点的距离,通过照片在 cad 中利用样条曲线绘出大样图。虽然有些误差,但是相对纯手工绘制已经精确和快捷。实习心得:首先:实习前老师大致讲了一些测绘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前也有过简单的测绘经历,但是古建筑测绘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古建筑的结构,构件,装饰等都比较精致,线条非常复杂,还有古建筑第五立面高高在上,无法近距离测量,给测绘增加了不少麻烦。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独特地想法,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我们找到简单易行的方法,困难被一一克服。测绘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分工明确才能事半功倍。其次:测绘绘图让我们对 cad 的应用更加熟练。测绘过程中我们对古建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明清道教建筑,比如屋顶的各种形式,建筑的组成,结构类型,斗拱的组29 / 38成以及结构特点,彩画的分类及特点等。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内涵是博大精深的,然而,我们平日里对古建筑的关注太少了,经过这次测绘,我们又对古建筑的知识进行了更多的了解以及巩固。另外由于这次对古建筑深入的测量也激发了我们对古建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国传统的文化。这次实习是我们人生的一次非常宝贵经历,它将一直影响我们前进。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一、中共包头市委旧址概述包头市委旧址背景资料在繁华的东河区和平路新中西街北侧,有一处古朴雅致的四30 / 38合院这就是第一届中共包头市委旧址。1949 年 9 月 19 日,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和平解放。中共包头市委也随即组建,并全面接管包头工作。从 1949 年 12 月第一届市委机关进驻包头,到 1945 年 12 月中共包头市委西迁新址,在这短短的 5 年时光里,老市委在东河区万字会巷的旧址上,以排山倒海的力量,敲响了落后残余势力的末日丧钟;又以感天动地的激情,吹响了建设青春中国的嘹亮号角。5 年中,在这里先后三次召开中共包头市党的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建国初期包头市得大政方针,作出各项重大决策,领导包头市各族各界人民群众胜利地进行了废保建政、禁烟戒毒、取缔一贯道、剿匪肃特、镇压反革命、民主改革、土地改革和“三反” 、 “五反”运动,巩固了新生革命政权,建立了革命新秩序,恢复发展了生产,拉开了包头钢铁工业基地建设的序幕。 中共包头市委旧址,占地面积 83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60 平方米,设有 3 个展厅,陈列“中共包头地区党史展览”及“包头市东河区旧城改造纪实”图31 / 38片资料,现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区位分析、空间特点分析关林大门为 5 开间 3 门道硬山式建筑,门两边为八字形的墙,分别篆书忠义和仁义两词,以显示关公精神。门前的一对白色大理石雄狮是洛阳现存明代石狮中的最大者。仪门原为明代关庙的大门,清扩建时改为仪门,其前所立铁狮为洛阳少见。石栏板和月台是按帝王宫殿制度修建。拜殿为 5 开间卷棚顶明代建32 / 38筑,是举行祭祀礼时谒拜的场所。殿中间有乾隆、慈禧亲书的匾联,西端竖立着高 35 米关羽大刀。大殿于拜殿相连,面阔 7 间,进深 3 间,高约 20 米,总面积 700 平方米,是关林最大的建筑。庑殿顶,琉璃瓦,檐角饰以神将,悬以铁马金铃。檐下斗拱华丽,朱门雕窗。正门两侧木雕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 13 幅故事画。大殿是关林最雄伟的建筑,面阔 7 间,进深 3 间,高约 20米,总面积为 760 平方米。庑殿顶上,琉璃瓦覆盖,屋脊横立,六兽扬武,飞檐斗拱,朱柱盈围;四檐角饰以庞涓、韩信、罗成、周瑜四神将,悬以铁马金铃。店内暖阁三间,透雕花龙。大殿正门上木刻浮雕关公故事图: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水淹七军、三顾茅庐、单刀赴会,挑锦袍、斩颜良、诛文丑等共十二幅,还有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等图案,刻工精细,构图美妙。 二殿,又名财神殿,是五开间的庑殿顶建筑。殿内正面塑关羽怒视东吴戎装像,关羽长鬓飘洒、端庄威严。前檐及后门上方绘有故事彩画,形象的33 / 38反映了关羽骁勇善战的历史画面。三殿,又名春秋殿,是五开间的硬山式建筑,规模较小,是“寝殿” 。殿檐下有“三英战吕布” 、 “威镇荆州” 、 “战长沙”三幅大型故事。前枋上还有九幅小型故事图。斗拱的昂都雕成龙头,绘以彩画。关羽冢平面为八角形,高 10 米,占地 250 平方米,外筑围墙。冢前石碑高米,下有龟趺,上有雕龙碑首,额题九叠篆书敕封碑记 ,是康熙皇帝给关公追加封号所立碑。护碑亭为八角形的全木结构,为八面起坡歇山顶,斗拱枋椽交错勾连,构筑奇巧,别具一格,是清代亭式建筑之典范。34 / 38碑亭结构十分复杂,拱昂上下连结,环环相扣,形成了一座密檐式亭盖。整座碑亭无一颗铁钉,均为木榫构结,构筑奇巧,造型典丽,尽显鬼斧神工之妙,虽历经了 300 余年的风雨仍巍然屹立,充分显示了民间艺术家惊人的创造力。亭内立有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碑阳屡有变化,碑阴刻有康熙五年董笃行撰写的关羽生平事迹及封号建庙等情况。碑亭前有明代所立的石供案及石牌坊,石牌坊高 10 米,宽 6 米,3 道门,正额题“汉寿亭侯墓”五字。庙内两侧长达 90 米的长廊,分别是碑刻墓志陈列室、石刻艺术品陈列室。共收藏陈列了历代碑刻、墓志、石刻艺术品近 2000 件,反应了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风貌。很大一部分碑刻和墓志都涉及到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均有补史、证史之价值,可谓是一步“石史” ,并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二、测绘工作记录测绘时间35 /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