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见 自学听讲 P234 学科素养课程标准学习指导 1 生命观念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建立 生命系统的稳态观 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 建立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2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 稳定性与总稳定性的关系曲线 培养运用理性 思维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生 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分析 问题的能力 3 科学探究 通过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观察其 稳定性 的实验 提高实验设计 动手操作及 观察 分析能力 4 社会责任 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关 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分 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危 害 关注人口 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形成保护环 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1 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 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 力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关系 2 能提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合理措施 3 能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观察其 稳定性 4 正确认识到我国的人口现状 与前景 并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5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能 正确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 义和措施 1 列表比较抵抗力稳定性 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及 联系 2 运用列表比较法理解几 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 因与防治 3 运用实例分析法深刻理 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 护措施 4 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生态 农业实例分析生态原理与 生活生产实践的结合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保持或恢复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 是一种自我调节 其调节基础是 负反馈调节 且自我调节 的能力是有限的 3 种类 1 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保持原状 的能力 2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 破坏 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4 特点 1 一般来说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 食物网 越复杂 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抵抗 力 稳定性就越高 2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破坏 后 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不同 5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 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 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节能力 2 对于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 应实施相应的物质 能量投入 保证生态系统的 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6 设计制作生态缸的原理 根据 生态系统原理 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 构 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 要使微型生态系统正常运转 还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 间的 合适比例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全球性生态问题 1 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 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2 加大保护 资源和环境 的力度 3 监控 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5 推进 生态农业 建设 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等的大量排放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 海平 面 上升 2 臭氧层破坏 氟利昂 等大量排放 导致 紫外线 辐射增强 3 水资源短缺 酸雨 土地荒漠化 海洋污染 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 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 全部基因 以及各种各样 的 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 种类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3 价值 1 潜在价值 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2 间接价值 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 又称生态价值 3 直接价值 对人类有食用 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价值 以及旅游观赏 科学 研究和文学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4 保护措施 1 就地保护 如建立 自然保护区 或风景名胜区等 2 易地保护 如建立动物园 植物园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易错点 1 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 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越 高 提示 在一般情况下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呈负相关 然而 在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如北 极冻原生态系统 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低 而且 若受到 同等强度 干扰 而不是破坏性 时 抵 抗力稳定性高者 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易错点 2 混淆生物多样性三层次 误认为生物多样性仅为 生物 的多样性 提示 生物多样性应包含三个层面内容 同种生物 无生殖隔离 不同个体 或种群 间存在 遗传多样性 或 基因多样性 不同生物 具生殖隔离 即不同物种间存在 物种多样性 不同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间存在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由此可见 生物多样性并不仅仅局限于 生物 范畴 易错点 3 注意赤潮与水华的区别 提示 赤潮 发生在沿海海域 石油泄漏等造成的水体污染 海水中的藻类 原生生物过度繁殖 从而 造成海水变色 水华 一般发生在淡水水域 水体中含氮 磷有机物过多 藻类过度生长繁殖 水体中氧含量降低 鱼类 等生物死亡 造成水体污染 易错点 4 明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四个易误点 提示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 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 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 还应保护相应的 生态环境 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 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 就只能施行易地保护 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 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 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见 自学听讲 P23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含义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 调节基础 负反馈调节 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迅速丧失 生态系统将难以恢复平衡 3 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 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 这种 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 4 正 负反馈调节的比较 调节方 式 比较内容 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 作用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 节能力的基础 能使 生态系统达到和保 持平衡 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续表 调节方式 比较内容 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 结果 抑制或减弱最初发 生变化的那种成分 所发生的变化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实例 森林中的食虫鸟和 害虫的数量变化 已经污染的湖泊中污染状况加剧 图示 3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 抵抗力稳定性 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原因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规律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 营养结构越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 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反之则越 高 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超过这一限度 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生态系统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 往往是相反的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a 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b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 可以作为衡量抵抗力稳定性高低的定量指标 偏离大 说明抵抗力稳定性低 反之则高 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相同的干扰 草原生态系统的y要大于热 带雨林的y c 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x越大 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反之 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 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 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这一面积越大 即x与y越 大 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4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 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2 实施相应的物质 能量投入 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 5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观察其稳定性 1 实验原理 生态缸中必须包括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 特别需要注意必须有足够的分解者 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物之间要有合适的食物链结构 生物的数量不宜过多 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 这样可保证生态缸中有充足的太阳能 当然 生态缸一定要封闭 防止外界生物 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2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 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 成分 齐全 具有生产者 消费者 和分解者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是透明的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 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 缸中的 水量应适宜 要留出一定的 空间 便于操作 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a 观察稳定性 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 水质变化 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极差 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 易被破坏 因此 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c 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则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 自我调节 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 强 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 6 个易错点 1 极地苔原 冻原 由于物种组分单一 结构简单 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 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 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4 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方向发展 使生态系统达 到并保持相对稳定 5 任何生态系统 包括生物圈 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6 强调 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 时 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 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 关 例 1 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曲线图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 为抵抗力稳定性 b 为恢复力稳定性 B a 为恢复力稳定性 b 为抵抗力稳定性 C 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相反关系 D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 解析 生物种类越多 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 营养结构越简单 抵 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故 A C D 三项都是正确的 答案 B 例 2 2018 年铜陵模拟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高 B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 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D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 有些生态系统 如北极苔原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A 项错误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 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B 项正确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 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 低 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C 项正确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D 项正确 答案 A 生态环境的保护 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现状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前景 人口基数大 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 目标 2020 年 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14 5 亿以内 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 将开始缓慢下降 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均耕地减少 粮食需求增加 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环境污染加剧等 3 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监控 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推进生态农业 4 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分析 模型 分析 a 人类的生存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能源都是有限的 过度利用将使其大量减少 b 人口增加 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衣 食 住 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 污染物的总量增大 大量 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 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 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 加剧了环 境污染 c 大部分的环境问题 归根结底是由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 人口增长增加了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 能源 森林资源的压力 增加了对许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压力 2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 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 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 全球性 影响 对生物圈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 关注三类常考环境问题 区分水污染的类型 污染情况成因危害 无机污染 水中富含 N P 等营养元素 湖泊中表现为水华 水体缺氧 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有机污染水中富含有机物异养生物繁殖 使河水变黑发臭 重金属 农药污染 重金属 农药进 入食物链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高 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如图所示 引起的后果 水华 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 和赤潮 发生在海洋中 外来物种入侵 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 入侵物种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 缺少天敌的控制 引起的后果 短时间内有可能呈现 J 型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 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3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1 构成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 层次 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工业原料 科学研究 文学艺术创作 旅游观赏等 间接价值 生态功能 如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等 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潜在价值 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 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 失 就无法再生 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保护 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易地保护 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加强立法 执法和宣传教育 5 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必然选择 内涵 追求的是自然 经济 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实现措施 a 保护生物多样性 b 保护环境和资源 c 建立人口 环境 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 平衡 6 生物多样性的 2 个关注点 区分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 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 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 而在物种生存 的环境遭到破坏 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 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作用大小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 节功能的价值 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湿地在蓄洪防旱 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微生物的净化作用是指微生物能够将许多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 从而起到净化作用 污水处 理厂处理污水时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和微生物的净化作用两个过程完成 下图是河流水体受生活污水污染后 的自净过程 1 有机物的变化 在污水注入点有机物含量达到最高 然后在细菌的作用下 逐渐减少 2 好氧细菌的变化 随着污水的注入迅速增殖达到最大值 然后 随着有机物的减少其数量下降 3 溶解氧的变化 随着好氧细菌的大量繁殖逐渐减少 随着藻类的增加而又逐渐增多 4 藻类变化 随着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 数量逐渐增加 随着无机物的减少其数量下降 5 无机物的变化 随着有机物的分解逐渐增加 随着藻类的大量繁殖而减少 例 3 2018 年广州联考 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 下列对 环境容纳量 的理解 错误的是 A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B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高低排列 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C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 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 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A 项正确 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 发现 曲线是最理想的 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 环境容纳量 时 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 人类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 曲线 表明的情况最严重 B D 项正确 人类可以改造环境 但人口数量不可能超越环境容纳量 C 项错误 答案 C 例 4 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 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 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 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 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目前人口数量还没达到地球环境容 纳量 A 项错误 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是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人口的增长情况还有可能受到社会因 素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B 项错误 科技的进步固然可以缓解因人口增长而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但却不能 完全解决 例如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不可能因科技的进步而得到解决的 C 项错误 答案 D 例 5 2018 年襄樊模拟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 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 最大限度 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 渗透和净化 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湿地建设是海绵城市 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列有关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 降解污染物等生态功能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共存 生物迁移和群落演替较活跃 C 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D 研究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动物群落丰富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解析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及微生物通过吸附 分解等作用 可以净化水质 降解污染物 缓解 水体富营养化等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A 项正确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 统之间的过渡带 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共存 生物迁移和群落演替较活跃 既存在开始于水生环境的水生演替 也存在开始于陆地的陆生演替 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B C 项正确 标志重捕法是研究种群密度的方法 不适合用来研究群落丰富度 D 项错误 答案 D 例 6 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 水华频发 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 常用的治理方法 近年来 研究者采用投放捕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 治理方法 取得较好的效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 B 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C 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D 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发生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 A 项错误 生物群落包括全部的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 B 项错误 生态系统中生物 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C 项错误 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 轻水华发生 D 项正确 答案 D 例 7 2018 年邯郸一模 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B 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C 温室效应是由生物对 CO2的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D 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解析 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A 项错误 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有利于水域生态 系统中鱼类的繁殖和进化 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B 项正确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对化石燃 料的大量燃烧产生了过多的 CO2导致的 C 项错误 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会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大降低 进 而破坏生态平衡 D 项错误 答案 B 例 8 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A 为美化城市环境 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 为保护草场 减少沙漠化 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 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D 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 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解析 将外来物种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可能会导致引种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此不能随 意引进外来物种 A D 项错误 对危害农 林 牧业的害虫或鼠类 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出发 应加强灭害 工作 但不应彻底消灭 而是把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B 项错误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 属于物种多样 性保护的措施之一 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是为了增强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增加野生动物的数量 从 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C 项正确 答案 C 1 2018 年海南高考 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 恢复后的生态系统 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 生物多样性提高后 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解析 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A 项正确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系统的自我调 节能力增强 B 项正确 恢复后的生态系统 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C 项正确 生物多样性提高 但 能量传递效率保持不变 某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D 项错误 答案 D 2 2017 年江苏高考 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 一城青山半城湖 理念 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 生态效 应逐渐显现 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 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 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 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 题干信息 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说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A 项正确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更为复杂 B 项正确 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 导致生态系统的类型 更为多种多样 C 项正确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项错误 答案 D 3 2017 年北京高考 酸雨指 pH 小于 5 6 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 现 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40 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 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 富 度不受酸雨影响 D 楝树生长的群落中 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解析 分析可知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而对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影响 A 项正确 从 题目中无法看出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 B 项错误 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物种数目的多少 酸雨会影响物种 丰富度 C 项错误 实验只模拟了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其他树种不知 D 项错误 答案 A 4 2018 年北京高考 因含 N P 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 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 水华 为防治 水华 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 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 鱼 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取得了明显效果 1 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 引起 水华 的藻类属于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2 为确定鲢 鳙的投放量 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 调查投放区鲢 鳙 的生物积累量 在本题中指 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 以 t hm2表示 为保证鲢 鳙的成活率 应捕杀鲢 鳙的 3 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 N P 元素 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 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由图可知 将鲢 鳙 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 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4 投放鲢 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 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 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 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 为继续将投放鲢 鳙的方法综合应用 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 渔业产量 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解析 种群的增长受食物 天敌等的影响 群落是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包括该区域 所有的生物 群落中不同种生物可能存在竞争 捕食 寄生或共生关系 要根据题意做出判断 在一个生态系 统中 增加某种生物 既要考虑它的被捕食者 又要考虑其天敌 还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1 藻类能进行光合作 用并作为浮游动物的食物 故藻类属于生产者 水库中的各种生物 就包括了这一范围内所有的生物 构成一个 群落 2 为确定鲢 鳙的投放量 应根据本水库食物网中的营养级 调查投放区域鲢和鳙的食物 即上一营养 级藻类和浮游动物生物积累量 投放适量的鱼苗 为保证鲢 鳙的成活率 还要防止其天敌的捕食 故应捕杀鲢 鳙的天敌 3 据图可知 将鲢 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 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显著下降 引起该变 化的原因是投放鲢 鳙捕食浮游动物和藻类 导致浮游动物减少 银鱼的食物来源减少 从而导致银鱼数量下 降 4 通过投放鲢 鳙 该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生物积累量发生了改变 人为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 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比例 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 具体措施 适量地投放鲢 鳙 适量增加投放浮游 动物确保鲢 鳙有足够的食物来源 为保证鲢 鳙的成活率 控制鲢 鳙的天敌数量 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库的 干扰等 答案 1 生产者 生物 群落 2 捕食对象 食物 捕食者 天敌 3 明显下降 鲢 鳙与银鱼在食物 上存在竞争关系 4 比例 5 定期适度捕捞鲢 鳙 定期合理投放鲢 鳙 控制性捕杀鲢 鳙的捕食者 控 制人类活动 工业 农业 旅游等 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见 高效训练 P87 1 2018 年海口模拟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活动导致的臭氧减少只危及地球上的部分生物 B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变得潮湿 C 目前对人类毫无用处的物种可以不用保护 D 控制全球人口数量的关键是降低出生率 解析 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A 项错误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 B 项错误 目前对人类毫无用处的物种 将来可能会成为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生物 因此也需要保护 C 项错误 控制全球人口数量的关键是降低出生率 D 项正确 答案 D 2 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 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高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 S 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乙生态系统在 S 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 B C D 解析 从图中我们可看出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高 甲 乙两生态系统种群数 量与气候变化有关 与群落中营养结构关系不大 新物种的产生一般需经历漫长的时间 乙生态系统在 S 点生 物种群基本消失 S 点以后又出现新的种群 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 B 3 2018 年宜春模拟 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 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 SO2等颗粒物质排放量很少 CO 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 11 53 下列关于使用生物柴油优 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减少空气污染 B 能减少酸雨危害 C 能缓解温室效应 D 属于可再生资源 解析 生物柴油燃烧后 SO2等颗粒物质 CO 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大大减少 能减少空气污染 能减少 酸雨危害 A B 项正确 植物油和动物油脂含有 C H O 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不能缓解温室效应 C 项错误 生物柴油属于可再生资源 D 项正确 答案 C 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越高 C 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解析 一般情况下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 础 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 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而不是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利用 答案 A 5 随各地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 养殖场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对养殖 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请回答 1 人工湿地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有 和绿化区植物 生物 D 属 级消费 者 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2 该人工湿地主要通过物理沉降 动植物吸收和 达到净化的目的 为避免环境污 染 在污水净化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 其生态学理由是 3 上图 1 中 A B C D 为该湿地中的四种鱼 其中 C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 则该种群的环境 容纳量为 若人工全部移除 B 种鱼 则 C 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 解析 1 图 1 所示人工湿地中芦苇区植物 浮游藻类和绿化区植物为生产者 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 浮游动物 A B 属于初级消费者 C D 属于次级消费者 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有生产者固定的 太阳能外 还有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 2 该人工湿地对养殖业污水进行的处理主要有物理沉降 动植物吸 收和微生物的分解 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为避免环境污染 在污水净化的同时 还应加 强对污染源的控制 3 图 2 中 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b 若人工全部移除 B 种鱼 竞争减小 空间变大 则 C 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 答案 1 芦苇区植物 浮游藻类 次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 2 微生物的分 解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 b 增大 6 高等植物凤眼莲可用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蓝藻爆发程度对凤眼莲的治理效果会造成影响 研究者进行了 相关实验 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看 蓝藻与凤眼莲的主要不同是蓝藻 凤眼莲能够治理水 体富营养化这一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 分析图 1 可知 蓝藻聚集后 导致凤眼莲根区 会抑制凤眼莲根细胞的 造成根系发黑 发臭 老根大量脱落 3 蓝藻聚集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凤眼莲有不利影响 但分析图 2 实验数据发现 60 g L 蓝藻实验组的凤眼莲根 系活力 结合图 1 推测其原因是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抗逆性 120 g L 蓝藻实验组的凤 眼莲根系活力的变化情况说明 4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 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 要尽量避免 以充分发挥凤眼莲 的生态净化功能 解析 1 蓝藻是原核生物 凤眼莲是真核生物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蓝藻细胞中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凤眼莲能够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 分析图 1 可知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 凤眼莲根区溶解氧含量低 氧气含量下降会抑制细胞的有氧呼吸 3 分析图 2 可知 60 g L 蓝藻实验组的 凤眼莲根系活力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组 结合图 1 推测其原因是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抗逆性 120 g L 蓝 藻实验组的凤眼莲根系活力先上升一段后呈下降趋势并最终低于对照组 说明蓝藻浓度过高 会影响凤眼莲 的根系活力 即凤眼莲的抗逆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4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 要尽量避免蓝藻浓度过高 以充分发挥凤眼莲的生态净化功能 答案 1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间接 2 溶解氧含量低 有氧呼吸 3 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 组 蓝藻浓度过高 会影响凤眼莲的根系活力 或凤眼莲的抗逆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合理即可 4 蓝藻浓度 过高 7 十九大提出 坚持全民共治 源头防治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打赢蓝天保卫战 某市积极开展治 污降霾工作 有效控制了雾霾天气的发生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 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 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C 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 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 D 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 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解析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 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A 项正确 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 雾霾说 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但生态系统并未崩溃 B 项错误 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 雾霾可作为物 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 C 项正确 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 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D 项正确 答案 B 8 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 a 后 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图不 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同等强度的干扰下 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的高 B 同等强度的干扰下 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 则 B 点左移 C 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 则 C 点右移 D 乙生态系统 B 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 甲 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 与乙相比 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状所 需要的时间长 波动范围大 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A 项正确 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 前 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运行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 即 B 点左移 B 项正确 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 则恢复 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 C 点右移 C 项正确 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 D 项错误 答案 D 9 2012 年我国云南省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 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 B 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 C 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 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 D 长期干旱 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 解析 当地生态系统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 不过严重干旱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A 项错误 抵 抗力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维持原状的能力 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 生态系统抵抗干旱的能力下 降 故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B 项正确 干旱会导致一些不耐旱的个体死亡 甚至导致物种的灭绝 使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降低 C 项错误 生态系统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D 项错误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北邯郸市丛台区选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4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春季中国太平实习生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机修等紧缺类人才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石嘴山市科技馆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第二批选聘工作人员2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招聘事务员3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东深圳市特区建工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农业农村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北京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表》(非居住)
- 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讲解课件
-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班主任专业化和家长资源开发韩似萍
- 【2019年整理】渠明清时期迁入姓氏探源
- 生产型企业各类型组织结构图模板(完整版)资料
- 2023年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 全国一等奖初中语文优质课《背影》精品课件
- 诗词地理学古诗词与地理课件
- 急性脑梗死取栓护理课件
- 普通高等医学教育非直属附属医院认定标准测评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医学教育临床基地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