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组建实训指导书_第1页
局域网组建实训指导书_第2页
局域网组建实训指导书_第3页
局域网组建实训指导书_第4页
局域网组建实训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商贸技师学院郑州商贸技师学院 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系 王广涛王广涛 编著编著 20122012 年年 目录目录 实训项目一实训项目一 双绞线的制作双绞线的制作 1 实训项目二实训项目二 对等网中使用对等网中使用 NetMeeting AP 模式下构建无线局域网模式下构建无线局域网 8 实训项目三实训项目三 安装安装 windows 2003 server 服务器服务器 13 实训项目三实训项目三 用用 Win2003 构建构建 DHCP 服务器服务器 26 实训项目三实训项目三 用用 Win2003 构建构建 DNS 服务器服务器 30 实训项目四实训项目四 使用使用 IIS 建立虚拟主机建立虚拟主机 32 实训项目五实训项目五 综合使用综合使用 DNS DHCP IIS 34 实训项目六实训项目六 交换机基本配置交换机基本配置 35 实训项目七实训项目七 交换机的常用命令交换机的常用命令 39 实训项目八实训项目八 配置交换机的配置交换机的 Vlan 44 实训项目九实训项目九 配置跨交换机的配置跨交换机的 Vlan 46 实训项目十实训项目十 端口聚合端口聚合 48 实训项目十一实训项目十一 Mac 地址表与地址端口绑定地址表与地址端口绑定 50 实验实训项目十二实验实训项目十二 生成树配置生成树配置 53 实训项目十三实训项目十三 路由器基本配置及常用命令路由器基本配置及常用命令 55 实训项目十四实训项目十四 网络层协议配置网络层协议配置 60 实训项目十五实训项目十五 路由协议配置路由协议配置 62 实训项目十六实训项目十六 PPP 协议配置协议配置 68 1 实训项目一实训项目一 双绞线的制作双绞线的制作 一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实训目的及要求 认识和熟练应用网线制作的专用工具 进一步了解网络硬件的组成及各部之间的关系 掌握网络的制作方法 双绞线 掌握星型局域网的网络硬件的连接方法 任务一 5 类线电缆与 RJ 45 插头连接 任务二 将两台计算机用带有 RJ 45 插头的 5 类线电缆连接起来 二二 实训环境实训环境 双绞线若干 压线钳 6 把 RJ 45 接头若干 三三 制作双绞线准备知识制作双绞线准备知识 1 以太网中 RJ 45 连接器的针脚 在双绞线以太网中 其连接导线只需要两对线 一对线用于发送 另一对线用于接收 但现在的标准是使用 RJ 45 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有 8 根针脚 一共可连接 4 对线 对于 10BASE T 以太网只使用两对线 这样在 RJ 45 连接器中就空出来 4 根针脚 到对 100BASE T4 快速以太网 则要用到 4 对线 即 8 根针脚都要用到 顺便指出 采用 RJ 45 而不采用电话线的 RJ 11 也是为了避免将以太网的连接线插头 错误地插进电话线的插孔内 另外 RJ 11 只有 6 根针脚 而 RJ 45 有 8 根针脚 这两种连 接器在形状上的区别见下图所示 2 RJ 45 连接器对 8 根针脚的编号的规定 RJ 45 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孔 或插座 插孔安装在机器上 而插头和连接导 线 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采用无屏蔽双绞线的 5 类线 相连 EIA TIA 制定的布线标准规定 了 8 根针脚的编号 如果看插孔 使针脚接触点在上方 那么最左边是 最右边是 见下图 2 如果看插头 将插头的末端面对眼睛 而且针脚的接触点插头的在下方 那么最左边 是 最右边是 见下图 请注意 有的文献将插头编号的 指定为最右边的针脚 这 是因为他们将插头的针脚接触点画在上方 和我们给出的图正好旋转了 180 度 但实际上 指的还是同样的针脚 在 10Mb s 和 100 Mb s 以太网中只使用两对导线 也就是说 只使用 4 根针脚 那么我们 应当将导线连接到哪 4 根针脚呢 现在标准规定使用下表中的 4 根针脚 1 2 3 和 6 1 和 2 用于发送 3 和 6 用于接收 分布距离 处理机位于同一 针脚 1 发送 针脚 2 发送 针脚 3 接收 针脚 4 不使用 针脚 5 不使用 针脚 6 接收 针脚 7 不使用 针脚 8 不使用 3 不同颜色的 4 对双绞线与针脚连接 EIA TIA 568 标准规定了两种连接标准 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即 EIA TIA 568A 和 EIA TIA 568B 这两种标准的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中上方的折线表示这两根针脚连接的是一对双绞线 T568A 规定的连接方法是 3 1 白 绿 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绿色 表示和绿色的是一对线 2 绿色 3 白 橙 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橙色 表示和橙色的是一对线 4 蓝色 5 白 蓝 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蓝色 表示和蓝色的是一对线 6 橙色 7 白 棕 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棕色 表示和棕色的是一对线 T568B 规定的连接方法是 在通常的工程实践中 T568B 使用得较多 不管使用哪一种标准 一根 5 类线的两端必须 都使用同一种标准 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 线序是不能随意改动线序是不能随意改动的 例如 从上面的连接标准来看 1 和 2 是一对线 而 3 和 6 又是一对线 但如果我们将以上规定的线序弄乱 例如 将 1 和 3 用 作发送的一对线 而将 2 和 4 用作接收的一对线 那么这些连接导线的抗干扰能力就要下 降 误码率就可能增大 这样就不能保证以太网的正常工作 四四 任务一实施流程任务一实施流程 上面介绍了 RJ 45 连接器 8 根针脚的编号规定和不同颜色的 4 对双绞线应当连接到哪 一个针脚的规定 下面介绍 RJ 45 连接器的制作 步骤步骤 1 准备好 5 类线 RJ 45 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 图 步骤 1 步骤步骤 2 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 5 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 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 的绝缘层划破 刀口距 5 类线的端头至少 2 厘米 图 步骤 2 1 白 橙 2 橙色 3 白 绿 4 蓝色 5 白 蓝 6 绿色 7 白 棕 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棕色 表示和棕色的是一对线 8 棕色 4 步骤步骤 3 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 旋转 向外抽 图 步骤 3 步骤步骤 4 4 露出 5 类线电缆中的 4 对双绞线 图 步骤 4 步骤步骤 5 5 按照 EIA TIA 568B 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 图 步骤 5 白橙 白橙 橙色橙色 白绿白绿 蓝色蓝色 白蓝白蓝 绿色绿色 白棕白棕 棕色 棕色 步骤步骤 6 6 将 8 根导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 导线间不留空隙 图 步骤 6 5 步骤步骤 7 7 准备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 8 根导线剪断 图 步骤 7 步骤步骤 8 8 剪断电缆线 请注意 一定要剪得很整齐 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 10mm 12mm 可以先留长一些 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 图 步骤 8 步骤步骤 9 9 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 RJ 45 插头试试长短 要插到底 电缆线的外保护层最 后应能够在 RJ 45 插头内的凹陷处被压实 反复进行调整 图 步骤 9 6 步骤步骤 1010 在确认一切都正确后 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顺序排列反了 将 RJ 45 插头 放入压线钳的压头槽内 准备最后的压实 图 步骤 10 步骤步骤 1111 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 用力压紧 图 步骤 11a 图 步骤 11b 请注意 在这一步骤完成后 插头的 8 个针脚接触点就穿过导线的绝缘外层 分别和 8 根导线紧紧 地压接在一起 7 步骤步骤 1212 完成 图 步骤 12 五五 任务二实施流程任务二实施流程 1 不用集线器或以太网交换机 可以将两台计算机用带有 RJ 45 插头的 5 类线电缆连 接起来 但应当注意的是 在这种情况下 电缆线两个 RJ 45 插头中的一个与导线的连接 方法要改变一下 使得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出来的信号能够直接进入到另一台计算机的接收 针脚 也就是使用交叉线 具体的连接方法就是 电缆线的一端电缆线的一端 电缆线的另一端电缆线的另一端 2 由于交换机端口的智能性 使用交换机连接计算机时使用直通线或者交叉线都可以 3 计算机连接路由器时要使用交叉线 针脚 1 针脚 3 针脚 2 针脚 6 针脚 3 针脚 1 针脚 6 针脚 2 8 实训项目二实训项目二 对等网中使用对等网中使用 NetMeeting AP 模式下构建无线局域网模式下构建无线局域网 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 理解对等网的概念 熟练使用 NetMeeting 进行网内聊天 文件传送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构建 任务一 Netmeeting 设置 任务二 无线局域网构建 二 实训环境二 实训环境 Win2003 操作系统 NetMeeting 安装文件 锐捷 RG AP220 E 高速型无线接入点 无线网卡 三 实训流程三 实训流程 任务一实施流程任务一实施流程 1 安装配置安装配置 NetMeeting 1 通过控制面板 添加删除程序 添加删除 Windows 组件 NetMeeting 来安装 2 NetMeeting 首次运行配置 启动 NetMeeting 按照向导设置自己的个人信息 选 择网络 测试音量 3 建立呼叫 在 NetMeeting 中打开呼叫菜单 选择主持会议命令 进行会议设置 4 呼叫方设置 呼叫方在 NetMeeting 中打开呼叫菜单 选择新呼叫命令 弹出新呼 叫对话框 2 NetMeeting 主要功能实现主要功能实现 1 共享程序功能 通过连接对话框中选择共享程序按钮 选择桌面或者其他选项 可以将桌面或者其他 应用程序共享给其他与会者查看 也可是允许与会者控制操作 2 聊天功能 与会双方启动聊天窗口 发送方在消息文本框中输入要发送的文字 单击发送按钮 就把消息文本框中的内容发送出去并显示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上边的文本框中 3 白板功能 白板类似与画图板 它的界面同时出现在与之连接的其他计算机上 用户可以在自己 的屏幕的白板上画图 写字 发表意见 各自的计算机白板内容同步显示 4 传输文件功能 在 NetMeeting 连接对话框中单击传送文件按钮 弹出文件传送 在呼叫对话框 打击 其中的添加按钮 工具栏左一 添加一个或者多个文件 然后选择接收对象 可以是一个 或者多个 单击全部发送 即发送全部选中的文件 接收方屏幕上会自动显示正在接收的 对话框 文件将自动保存在 C ProgramFiles NetMeeting 接收的文件目录下 任务二实施流程任务二实施流程 适用场场景景说说明 无线网络中的 AP 数量较少 不需要花费太大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和配置 AP 此时胖 AP 工 作模式类似一台二层交换机 担任有线和无线数据转换的角色 没有路由和 NAT 功能 优点 无需改变现有有线网络结构 配置简单 同时 无线网络使用的是开放性媒介采用 9 公共电磁波作为载体来传输数据信号 通信双方没有线缆连接 如果传输链路未采取适当 的加密保护 数据传输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在 WLAN 中无线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增强无线网络安全性 无线设备需要提供无线层面下的认证和加密两个安全机制 缺点 无法统一管理和配置 一 组网组网需需求 网络中接入层没有可网管型交换机 要在有线网的基础上添加一个 AP 实现无线覆盖 二 组网组网拓拓扑 三 配置要点 1 连接好网络拓扑 保证 AP 能被供电 能正常开机 2 保证要接 AP 的网线接在电脑上 电脑可以使用网络 使用 ping 测试 3 完成 AP 基本配置后验证无线 SSID 能否被无线用户端正常搜索发现到 4 配置无线用户端的 IP 地址为静态 IP 并验证网络连通性 5 AP 其他可选配置 DHCP 服务 无线的认证及加密方式 6 开启无线加密功能 10 7 配置无线加密类型 8 配置无线密码 注意 第一次登陆陆 AP 配置时时 需要切 需要切换换 AP 为为胖模式工作 切胖模式工作 切换换命令 命令 ruijie ap mode fat 四 配置步骤骤 以 AP 型号为号为 AP220 E 为为例 例 步骤 1 配置无线用户 Vlan 和 DHCP 服务器 给连接的 PC 分配地址 如网络中已经存在 DHCP 服务器可跳过此配置 Ruijie enable Ruijie configure terminal Ruijie config vlan 1 创建无线用户 vlan Ruijie config service dhcp 开启 DHCP 服务 Ruijie config ip dhcp excluded address 172 17 1 253 172 17 1 254 不下 发地址范围 Ruijie config ip dhcp pool test 配置 DHCP 地址池 名称是 test Ruijie dhcp config network 172 17 1 0 255 255 255 0 下发 172 17 1 0 地址段 Ruijie dhcp config dns server 211 138 24 66 下发 DNS 地址 Ruijie dhcp config default router 172 17 1 254 下发网关 Ruijie dhcp config exit 注意 如果 DHCP 服务务器在上器在上联设备联设备做 做 请请在全局配置无在全局配置无线线广播广播转发转发功能 否功能 否则会则会出出现现 DHCP 获获取不取不稳稳定定现现象象 Ruijie config data plane wireless broadcast enable 11 步骤 2 配置 AP 的以太网接口 让无线用户的数据可以正常传输 Ruijie 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 1 Ruijie config if encapsulation dot1Q 1 注意 要封装相应应的的 vlan 否则则无法通无法通信 Ruijie config if exit 步骤 3 配置 wlan 并广播 SSID Ruijie config dot11 wlan 1 Ruijie dot11 wlan config vlan 1 关联 vlan1 Ruijie dot11 wlan config broadcast ssid 广播 SSID Ruijie dot11 wlan config ssid AP SSID 名称为 AP Ruijie dot11 wlan config exit 步骤 4 创建射频子接口 封装无线用户 vlan 注意 有 6 根天线线的的 AP 还还有一有一个个无无线线接口 接口 Dot11radio 2 0 Ruijie config interface Dot11radio 1 0 Ruijie config if Dot11radio 1 0 encapsulation dot1Q 1 Ruijie config if Dot11radio 1 0 mac mode fat 注意 mac mode 模式必须为须为 fat 否则会则会出出现现能搜索到信能搜索到信号号 连连接不上无接不上无线网络现线网络现 象象 步骤 5 在射频口上调用 wlan id 使能发出无线信号 Ruijie config interface Dot11radio 1 0 Ruijie config if Dot11radio 1 0 channel 1 信道为 channel 1 802 11b 中 互不干扰信道为 1 6 11 Ruijie config if Dot11radio 1 0 power local 100 功率改为 100 默认 12 Ruijie config if Dot11radio 1 0 wlan id 1 关联 wlan 1 Ruijie config if Dot11radio 1 0 exit 注意 步骤骤 3 4 5 的顺顺序不能序不能调换调换 否 否则则配置不成配置不成功 步骤 6 配置 interface vlan 地址和静态路由 Ruijie config interface BVI 1 配置管理地址接口 Ruijie config if ip address 172 17 1 253 255 255 255 0 该地址只能用于 管理 不能作为无线用户网关地址 Ruijie config ip route 0 0 0 0 0 0 0 0 172 17 1 254 Ruijie config end Ruijie write 确认配置正确 保存配置 步骤 7 配置无线加密 1 WPA 共享密钥认证 Ruijie config wlansec 1 Ruijie config wlansec security wpa enable 开启无线加密功能 Ruijie config wlansec security wpa ciphers aes enable 无线启用 AES 加密 Ruijie config wlansec security wpa akm psk enable 无线启用共享密钥认证方式 Ruijie config wlansec security wpa akm psk set key ascii 无线密码 密码位数 不能小于 8 位 2 WPA2 共享密钥认证 Ruijie config wlansec 1 Ruijie config wlansec security rsn enable 开启无线加密功能 Ruijie config wlansec security rsn ciphers aes enable 无线启用 AES 加密 13 Ruijie config wlansec security rsn akm psk enable 无线启用共享密钥认证方式 Ruijie config wlansec security rsn akm psk set key ascii 无线密码 密码位数 不能小于 8 位 注 一个 SSID 可以同时配置 wpa 和 wpa2 但密码必须相同 五 配置验证验证 1 show run 查看配置信息 2 用户能通过无线获取到 IP 并能正常上网 14 实训项目三实训项目三 安装安装 windows 2003 server 服务器服务器 一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实训目的及要求 掌握光盘启动安装 windows 2003 server 操作系统 任务一 准备工作 任务二 用光盘启动系统 任务三 安装 Windows 2003 server 任务四 基本设置 二二 实验环境实验环境 兼容计算机一台 三三 实训流程实训流程 1 任务一实施流程 1 准备好 Windows 2003 server 简体中文版安装光盘 并检查光驱是否支持自启动 2 可能的情况下 在运行安装程序前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所有硬盘检查硬盘错误并进行 修复 否则安装程序运行时如检查到有硬盘错误即会很麻烦 3 用纸张记录安装文件的产品密匙 安装序列号 4 可能的情况下 用驱动程序备份工具 如 驱动精灵 2004 V1 9 Beta exe 将原 Windows 2003 下的所有驱动程序备份到硬盘上 如 F Drive 最好能记下主板 网卡 显卡等主要硬件的型号及生产厂家 预先下载驱动程序备用 5 如果你想在安装过程中格式化 C 盘或 D 盘 建议安装过程中格式化 C 盘 请备份 C 盘或 D 盘有用的数据 2 任务二实施流程 如果你已经知道方法请转到下一步 将 2000 安装光盘放入光驱 重新启动系统并把光驱 设为第一启动盘 保存设置并重启 如无意外即可见到安装界面 如果你不知道具体做法请 参考与这相同的 如何进入纯 DOS 系统 3 任务三实施流程 光盘自启动后 如无意外即可见到安装界面 将出现如下图 1 所示 这一步有三个选项 1 要开始安装 Windows 2003 请按 ENTER 2 要修复 Windows 15 2003 中文版的安装 请按 R 3 要停止安装 Windows 2003 并退出安装程序 请按 F3 在 这里我们选第一项按 Enter 键回车 出现下图 2 所示 许可协议 这里没有选择的余地 按 F8 后如下图 3 这里用 向下或向上 箭头键选择安装系统所用的分区 选择好分区后按 Enter 键回车 安装程序将检查所选分区 如果这个分区己经安装了另一个系统会出现下图 4 所示 16 要使用所选的分区安装 按 C 键后 出现下图 5 所示 这里对所选分区可以进行格式化 从而转换文件系统格 或保存现有文件系统 有多种选 择的余地 但要注意的是 NTFS 格式可节约磁盘空间提高安全性和减小磁盘碎片 在这里 选 用 FAT 文件系统格式化磁盘分区 按 Enter 键回车 出现下图 6 所示 17 格式化所选分区 C 盘的警告 按 F 键将准备格式化 C 盘 出现下图 7 所示 由于所选分区 C 的空间大于 2048M 即 2G FAT 文件系统不支持大于 2048M 的磁盘分区 所以安装程序会用 FAT32 文件系统格式对 C 盘进行格式化 按 Enter 键回车 出现下 图 8 所示 18 图 8 中正在格式化 C 分区 只有用光盘启动或安装启动软盘启动 Windows2000 安装程序 才能在安装过程中提供格式化分区选项 如果用 MS DOS 启动盘启动进入 DOS 下 运行 i386 winnt 进行安装 Windows2000 时 安装 Windows2000 时没有格式化分区选项 格式化 C 分区完成后 安装程序开始从光盘中复制文件 出现下图 9 所示 图 9 中开始复制文件 复制完文件后 复制完文件后系统将会自动在 15 秒后重新启动 这 时要注意了 请在系统重启时将硬盘设为第一启动盘或者临时取出安装光盘启动后再放入 使系统不至于进入死循环又重新启动安装程序 重新启动后 首次出现 2000 启动画面如下 图 10 所示 19 接着出现如下图 11 启动后开始检测设备和安装设备 其间会黑屏二次 这是正常的 完成后出现如下图 12 所 示 20 区域和语言设置选用默认值就可以了 直接点 下一步 按钮 出现如下图 13 这里任意输入你想好的姓名和单位 点 下一步 按钮 出现如下图 14 21 如果你没有预先记下产品密钥 安装序列号 就大件事啦 这里输入安装序列号如 H6TWQ TQQM8 HXJYG D69F7 R84VM 点 下一步 按钮 出现如下图 15 在这里你可以根据需要任选一项 想配置成服务器选第一项 配置成工作站选第二项 同 Windows 2003 一样 选择后按 下一步 出现如下图 16 所示 22 计算机名称自己任意输入默认作为服务器名 输入两次系统管理员密码 请记住这个密码 登陆时用 点 下一步 出现如下图 17 出现组件选项 根据需要选择 亦可以在安装完成后可在添加 删除里更改 点 下一步 续 继 出现如下图 18 所示 23 日期和时间设置不用讲了 点 下一步 接着开始安装网络 出现如下图 19 网络设置选 典型 即可 点 下一步 出现如下图 20 24 点 下一步 开始安装组件 保存设置 删除用过的临时文件 完成后出现如下图 21 点击 完成 按钮完成全部安装过程 系统重新启动 启动画面过后 出现如下图 22 所示 的画面 25 按 Ctrl Alt Delete 组合键启动系统 出现如下图 23 输入你安装时设置的密码 出现如下图 24 26 如果你不想配置你的服务器 可以以后再配置 直接点 下一步 将出现桌面如下图 25 将 启动时显示该屏幕 前面的勾取消 下次启动就不会出现该窗口了 直接关闭窗口 将出现桌面如下图 26 27 Windows sever 2000 启动成功 4 任务四实施流程 安装完成后 后期工作比安装所用的时间要长很多 1 安装完成后 接着要检查设备驱动程序是否已经全部安装 参考驱动程序安装 2 设置上网连接 上网更新系统 参考建立宽带连接 3 安装软件 参考软件应用 4 优化和备份系统 参考系统优化 实训项目三实训项目三 用用 Win2003 构建构建 DHCP 服务器服务器 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 理解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熟悉 DHCP 服务器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任务一 安装 DHCP 服务器 任务二 创建和设置 DHCP 的作用域 按照向导提示设置相关选项 任务三 配置 DHCP 客户端 任务四 测试 二 实训环境二 实训环境 装有 win2003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两台 组成局域网 三 实训流程三 实训流程 1 任务一实施流程 任务一实施流程 1 安装 DHCP 通过开始 设置 控制面板 添加删除程序 Windows 组件 网络服 务 详细信息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然后按照安装向导安装 如下图 3 1 图 3 2 所示 28 2 打开 DHCP 控制台 开始 程序管理工具 DHCP 如图 3 3 所示 3 连接至 DHCP 服务器 如图 3 4 所示 4 DHCP 服务器授权 单击右键 授权 在 DHCP 控制台中右键单击要授权服务器 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授权 命令 2 任务二实施流程 任务二实施流程 1 打开 DHCP 在控制台树中 单击相应的 DHCP 服务器 在 操作 菜单上 选 择 新建作用域 如图 3 5 所示 弹出 新建作用域向导 对话框 2 单击 下一步 在 输入作用域名 对话框内输入本机的域名 如图 3 6 所示 3 单击 下一步 弹出如图所示的 IP 地址范围 对话框 输入该作用域将分配的 IP 地 址范围 如图 3 7 所示 4 单击 下一步 在 添加排除 对话框中输入需要排除的地址范围 然后单击 添加 按钮 如图 3 8 所示 图 3 1 图 3 2 图 3 3 图 3 4 图 3 5 图 3 6 29 5 单击 下一步 选择租约期限 默认为 8 天 如图 3 9 所示 6 单击 下一步 选择配置 DHCP 选项 如图 3 10 所示 7 单击 下一步 输入默认网关 IP 地址 如图 3 11 所示 8 单击 下一步 输入域名和 DNS 服务器名和 IP 地址 如图 3 12 所示 9 单击 下一步 添加 WINS 服务器地址 一般不用 如图 3 13 所示 10 单击 下一步 选择现在激活此作用域 如图 3 14 所示 11 启动 DHCP 服务器 3 任务三实施流程 任务三实施流程 在客户端计算机中 通过 网络邻居 属性 配置 TCP IP IP 地址 选择自动 图 3 7 图 3 8 图 3 9图 3 10 图 3 11图 3 12 图 3 13 图 3 14 30 获得 IP 地址 DNS 自动获得 DNS 如图 3 15 所示 4 任务四实施流程 任务四实施流程 在客户端计算机中 CMD 控制台使用 ipconfig renew 命令进行测试 查看客户端计算 机是否获得了 DHCP 服务器分配的 IP 地址 图 3 14 31 实训项目三实训项目三 用用 Win2003 构建构建 DNS 服务器服务器 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 理解 DNS 动态域名服务 熟悉 DNS 服务器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任务一 安装配置 DNS 服务器 任务二 建立和管理 DNS 服务器的资源记录 任务三 配置 DNS 客户端 任务四 测试 二 实训环境二 实训环境 装有虚拟机的 win2003 操作系统下 包括一个 win2003 的虚拟机一个 winxp 的虚拟机 或者在一个装有 winxp 的局域网中 三 实训流程三 实训流程 1 任务一实施流程 任务一实施流程 1 安装 DNS 同安装 DHCP 2 打开 DNS 开始 程序 管理工具 DNS 3 创建正向搜索区域 在 DNS 控制台窗口下 如图 4 1 打开 操作 菜单或者用鼠 标右键单击 正向搜索区域 选择 新建区域 弹出 新建区域向导 对话 设置域名为 按向导完成 4 创建反向搜索区域 在 DNS 控制台窗口下 如图 4 1 打开 操作 菜单或者用鼠 标右键单击 反向搜索区域 选择 新建区域 弹出 新建区域向导 对话 设置域为 192 168 38 按向导完成 2 任务二实施流程 任务二实施流程 1 建立主机 A 资源记录 如图 4 2 所示 图 4 1 32 1 打开 DNS 控制台 2 在控制台树中 单击相应的正向搜索区域 3 在 操作 菜单上 单击 新建主机 4 在 名称 文本框中 键入新主机的 DNS 计算机名称 如 www 5 在 IP 地址 文本框中 键入新主机的 IP 地址 如 125 6 选中 创建相关的指针 PTR 记录 复选框 可以根据在 名称 和 IP 地址 中输 入的信息在此主机的反向区域中创建附加的指针记录 7 单击 添加主机 以向区域添加新主机记录 此时在 DNS 管理控制台中将显示新 建主机记录 2 建立别名记录 1 打开 DNS 2 在控制台树中 单击相应的正向搜索区域 3 在 操作 菜单上 单击 新建别名 4 在 别名 文本框中 键入别名如 mail 5 在 目标主机的完全合格的名称 文本框中 键入使用此别名的 DNS 主机的完全 合格域名 可以单击 浏览 以搜索定义了主机 A 记录的域中的主机的 DNS 名称空间 如前面新建的主机 6 单击 确定 向该区域添加新记录 3 任务三实施流程 任务三实施流程 设置 DNS 客户端进行测试 在 Internet 协议 属性对话框中进行配置 DNS 服务器的 地址为我们刚刚建立 DNS 的那台计算机的 IP 地址 4 任务四实施流程 任务四实施流程 在客户端计算机 CMD 控制台使用 nslookup 命令进行测试 如输入 nslookup 查看解析结果是否为我们所配置的 IP 地址 192 168 38 125 图 4 2 33 实训项目四实训项目四 使用使用 IIS 建立虚拟主机建立虚拟主机 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 理解虚拟主机概念 能熟练使用 IIS 在一台计算机上建立多个站点 任务一 IIS 的添加和运行 任务二 建立第一个 Web 站点 任务三 多个 IP 对应多个 Web 站点 任务四 一个 IP 地址对应多个 Web 站点 任务五 多个域名对应同个 Web 站点 任务六 对 IIS 服务的远程管理 二 实训环境二 实训环境 Windows2000 操作系统 I386 文件夹 三 实训流程三 实训流程 1 任务一实施流程 任务一实施流程 请进入 控制面板 依次选 添加 删除程序 添加 删除 Windows 组件 将 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前的小钩去掉 如有 重新勾选中后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 IIS 组件的添加 用这种方法添加的 IIS 组件中将包括 Web FTP NNTP 和 SMTP 等全部四项服务 当 IIS 添加成功之后 再进入 开始 程序 管理工具 Internet 服务管理器 以打开 IIS 管理器 对于有 已停止 字样的服务 均在其上单击右键 选 启动 来开启 2 任务二实施流程 任务二实施流程 比如本机的 IP 地址为 192 168 0 1 自己的网页放在 D Wy 目录下 网页的首页文件 名为 Index htm 现在想根据这些建立好自己的 Web 服务器 对于此 Web 站点 我们可以用现有的 默认 Web 站点 来做相应的修改后 就可以轻松 实现 请先在 默认 Web 站点 上单击右键 选 属性 以进入名为 默认 Web 站点属性 设 置界面 1 修改绑定的 IP 地址 转到 Web 站点 窗口 再在 IP 地址 后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 用到的本机 IP 地址 192 168 0 1 2 修改主目录 转到 主目录 窗口 再在 本地路径 输入 或用 浏览 按钮选择 好自 己网页所在的 D Wy 目录 3 添加首页文件名 转到 文档 窗口 再按 添加 按钮 根据提示在 默认文档名 后 输入自己网页的首页文件名 Index htm 4 添加虚拟目录 比如你的主目录在 D Wy 下 而你想输入 192 168 0 1 test 的格 式就可调出 E All 中的网页文件 这里面的 test 就是虚拟目录 请在 默认 Web 站点 上 单击右键 选 新建 虚拟目录 依次在 别名 处输入 test 在 目录 处输入 E All 后再 按提示操作即可添加成功 5 效果的测试 打开 IE 浏览器 在地址栏输入 192 168 0 1 之后再按回车键 此时就 能够调出你自己网页的首页 则说明设置成功 3 任务三实施流程 任务三实施流程 如果本机已绑定了多个 IP 地址 想利用不同的 IP 地址得出不同的 Web 页面 则只需 在 默认 Web 站点 处单击右键 选 新建 站点 然后根据提示在 说明 处输入任意用于 说明它的内容 比如为 我的第二个 Web 站点 在 输入 Web 站点使用的 IP 地址 的下拉 菜单处选中需给它绑定的 IP 地址即可 如图 1 当建立好此 Web 站点之后 再按上步的 方法进行相应设置 4 任务四实施流程 任务四实施流程 当按上步的方法建立好所有的 Web 站点后 对于做虚拟主机 可以通过给各 Web 站点 34 设不同的端口号来实现 比如给一个 Web 站点设为 80 一个设为 81 一个设为 82 如图 2 则对于端口号是 80 的 Web 站点 访问格式仍然直接是 IP 地址就可以了 而对于绑定其他端口号的 Web 站点 访问时必须在 IP 地址后面加上相应的端口号 也即 使用如 http 192 168 0 1 81 的格式 很显然 改了端口号之后使用起来就麻烦些 如果你已在 DNS 服务器中将所有你需要 的域名都已经映射到了此惟一的 IP 地址 则用设不同 主机头名 的方法 可以让你直接用 域名来完成对不同 Web 站点的访问 比如你本机只有一个 IP 地址为 192 168 0 1 你已经 建立 或设置 好了两个 Web 站点 一个是 默认 Web 站点 一个是 我的第二个 Web 站点 现在你想输入 可直接访问前者 输入 可 直接访问后者 其操作步骤如下 1 请确保已先在 DNS 服务器中将你这两个域名都已映射到了那个 IP 地址上 并确保 所有的 Web 站点的端口号均保持为 80 这个默认值 2 再依次选 默认 Web 站点 右键 属性 Web 站点 单击 IP 地址 右侧的 高级 按 钮 在 此站点有多个标识下 双击已有的那个 IP 地址 或单击选中它后再按 编辑 按钮 然后在 主机头名 下输入 再按 确定 按钮保存退出 3 接着按上步同样的方法为 我的第二个 Web 站点 设好新的主机头名为 即可 4 最后 打开你的 IE 浏览器 在地址栏输入不同的网址 就可以调出不同 Web 站点 的内容了 5 任务五实施流程 任务五实施流程 你只需先将某个 IP 地址绑定到 Web 站点上 再在 DNS 服务器中 将所需域名全部映 射向你的这个 IP 地址上 则你在浏览器中输入任何一个域名 都会直接得到所设置好的那 个网站的内容 6 任务六实施流程 任务六实施流程 1 在 管理 Web 站点 上单击右键 选 属性 再进入 Web 站点 窗口 选择好 IP 地 址 2 转到 目录安全性 窗口 单击 IP 地址及域名限制 下的 编辑 按钮 点选中 授权访 问 以能接受客户端从本机之外的地方对 IIS 进行管理 最后单击 确定 按钮 3 则在任意计算机的浏览器中输入如 http 192 168 0 1 3598 3598 为其端口号 的格式后 将会出现一个密码询问窗口 输入管理员帐号名 Administrator 和相应密码 之后就可登录成功 现在就可以在浏览器中对 IIS 进行远程管理了 在这里可以管理的范 围主要包括对 Web 站点和 FTP 站点进行的新建 修改 启动 停止和删除等操作 35 实训项目五实训项目五 综合使用综合使用 DNS DHCP IIS 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 能熟练配置 DNS DHCP IIS 达到综合运用 二 实训环境二 实训环境 Windows2000 操作系统 I386 文件夹 三 实训流程三 实训流程 1 使用计算机 A 建立 DHCP 服务器 要求能够给 DNS 服务器 计算机 B 分配固定 的 IP 地址 192 168 38 125 给计算机 C 动态分配 IP 2 使用计算机 C 建立 WEB 服务器 使得客户端访问网站时需要用户名和密码 并且 可以远程管理此 WEB 站点 3 使用计算机 B 建立 DNS 在 DNS 上做相应的设置 使得用户只要输入 即可访问 C 的 WEB 站点 4 具体配置方法请参考前面的实训项目三 实训项目四 实训项目六 36 实训项目六实训项目六 交换机基本配置交换机基本配置 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 熟悉并掌握中低端以太网交换机的几种基本配置方法 熟悉并掌握中低端以太网交换机的命令行视图 任务一 通过 Con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 任务二 通过 Telnet 搭建配置环境 任务三 综合案例 二 实训环境二 实训环境 锐捷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一台 一台 PC 专用配置电缆一根 网线一根 三 实训流程三 实训流程 1 任务一实施流程 任务一实施流程 第一步 如图 6 1 所示 建立本地配置环境 只需将微机 或终端 的串口通过配置电 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 Console 口连接 图 6 1 通过 Console 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 第二步 在微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 如 Windows 3 X 的 Terminal 或 Windows 9X 2k 的超级终端等 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 波特率为 9600bit s 8 位数据位 1 位停止位 无校验和无流控 并选择终端类型为 VT100 如图 6 2 至图 6 4 所示 图 6 2 新建连接 37 图 6 3 连接端口设置 图 6 4 端口通信参数设置 第三步 以太网交换机上电 终端上显示以太网交换机自检信息 自检结束后提示用户 键入回车 之后将出现命令行提示符 如 第四步 键入命令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 需要帮助可以随 时键入 具体的配置命令请参考本书中以后各实验的内容 2 任务二实施流程 任务二实施流程 如果用户已经通过 Console 口正确配置以太网交换机管理 VLAN 接口的 IP 地址 在 VLAN 接口视图下使用 ip address 命令 并已指定与终端相连的以太网端口属于 该管理 VLAN 在 VLAN 视图下使用 port 命令 这时可以利用 Telnet 登录到以太网交 换机 然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 38 第一步 在通过 Telnet 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 需要通过 Console 口在交换机上配置欲 登录交换机的 IP 地址 因为用 Telnet 登录交换机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的 而在网络中 标识一台网络设备需要 IP 地址 交换机的 IP 地址应该和与他相连的计算机在同一个网 络中 可以用以下命令进行配置 案例一 交换机案例一 交换机 IPIP 地址配置地址配置 system view 进入系统视图进入系统视图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 Z 系统提示 Quidway interface Vlan interface 1 进入进入 VLAN1 的接口视图的接口视图 Quidway Vlan interface1 ip address 10 0 0 3 255 0 0 0 配置配置 VLAN1 的的 IP 地址地址 Quidway Vlan interface1 ping 10 0 0 2 10 0 0 2 是与交换机连接的计算机的是与交换机连接的计算机的 IP 第二步 在通过 Telnet 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 需要通过 Console 口在交换机上配置欲 登录的 Telnet 用户名和认证口令 说明 Telnet 用户登录时 缺省需要进行口令认证 如果没有配置口令而通过 Telnet 登录 则 系统会提示 password required but none set 案例二 交换机案例二 交换机 TelnetTelnet 用户登录口令配置用户登录口令配置 system view 进入系统视图进入系统视图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 Z 系统提示 Quidway user interface vty 0 进入进入 vty 0 接口视图接口视图 Quidway ui vty0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xxxx xxxx 是欲设置的该是欲设置的该 Telnet 用户登录口令 用户登录口令 第三步 建立配置环境 将微机以太网口通过局域网与以太网交换机的以太网口连接 第四步 在微机上运行 Telnet 程序 输入与微机相连的以太网口所属 VLAN 的 IP 地址 如图 6 5 所示 图 6 5 运行 Telnet 程序 第五步 终端上显示 User Access Verification 并提示用户输入已设置的登录口令 口令输入时是不显示出来的 输入正确后按回车则出现命令行提示符 如 如果出现 Too many users 的提示 表示当前 Telnet 到以太网交换机的用户过多 则请稍候再连 Quidway 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最多允许 5 个 Telnet 用户同时登录 39 第六步 使用相应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 需要帮助可以 随时键入 这时我们会发现使用 Telnet 登录到交换机上可以使用的命令比使用 Console 登录到交换机上时少得多 这是为什么呢 说明 1 Telnet 用户登录时 缺省可以访问命令级别为 0 级的命令 因为交换机存在于网络中 只要能访问到交换机的用户都可以使用 Telnet 登录到交换上 所以使用 Telnet 登录到交 换机的用户是要口令和低等级的 与此相对应从 Console 登录的用户默认是不要口令和 高等级的 因为用户可以直接用串行线连接到交换机上 对交换机一定是有控制权的 2 Console 口和 Aux 口的说明 Aux 口是用于远程的工程师使用 Modem 连接到交换机 的接口 它的等级比 Console 低 比使用 Telnet 高 在交换机上 Console 和 Aux 是相 同的 因为交换比较简单就把这个口省略了 在路由器上这两个口是分立的 3 通过 Telnet 配置交换机时 不要删除或修改对应本 telnet 连接的交换机上的 VLAN 接口的 IP 地址 否则会导致 Telnet 连接断开 案例三 提升交换机案例三 提升交换机 TelnetTelnet 登录用户的等级登录用户的等级 system view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 Z Quidway user interface vty 0 Quidway ui vty0 useruser privilegeprivilege levellevel 3 3 配置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