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题汇编 共8套.doc_第1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题汇编 共8套.doc_第2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题汇编 共8套.doc_第3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题汇编 共8套.doc_第4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题汇编 共8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师命题比赛参赛试卷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为 ( ) A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B有利于结束兼并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2.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 ) 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 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儒家思想尚未取得正统地位 A B C D3.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为了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了思想上的统一 D都是为了大力削弱地方权力4.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A仁政思想 B唯物思想 C性恶论 D伦理道德5.“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 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6.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蔡伦改进造纸术 指南针(司南)出现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A B C D7.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8.仔细观察右图,判断图中古文字的字体 ( ) A篆书B甲骨文 C金文 D隶书9.中国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画科是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油画 10.文学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诗经“三别”子虚赋“二拍” B诗经“二拍”子虚赋“三别” C诗经子虚赋“三别”“二拍” D诗经“三别”“二拍”子虚赋11.清代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艺术创作有其特定的规律B意识并不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绘画制作不需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艺术创作完全只凭主观虚构12.著海国图志,主要资料来源于( )A华事夷言 B各国律例 C四洲志 D澳门月报13.下面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主张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向西方学习强国御侮之道“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打碎其中“技”的重点是指军事技术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A B C D14.下列书籍中,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侵略野心的书籍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环志略 D康輶纪行15.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16.运动时期的西学同以前相比,内容最大的变化是( ) A.学习西方伦理意识 B.引进西方的科技C.强调民主与科学 D.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致新文化阵营内部逐渐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蔡元培曾经撰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该挽联悼念的是( ) A孙中山B.宋教仁C.陈独秀D鲁迅.孙中山思想发生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主要不包括( )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不断失败B认识到清政府真面目,突出反对清王朝统治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以阶级斗争为纲”等思想是其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A B C D2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的发表D建国后认识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23、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标志包括(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四大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五大A B C D24、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B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C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D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在年里“干了三件大事”第三件大事是:( )A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卷(非选择题 50分)二.非选择题(共计两大题,26题16分,27题14分,28题29题 各1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材料二 “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南宋)梦粱录材料三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材料四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电的利弊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指南针在哪一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结合所学,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的意义。(6分)(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4分)(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国遗书 1925年3月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2分)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些显著的变化?(6分)为了材料四中的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3分)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什么?(3分)三、问答题28、简要分析从春秋战国、秦到西汉三个时期儒家学派的地位和政治思想内容所经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10分)29、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请回答:(10分)魏源倡导“师夷长技已制夷”的思想。请具体阐述其含义。(2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提出的救国方案分别是什么?(4分)在学习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方面,陈独秀作出了重要贡献。概括评价他的主张和实践活动。(4分)试卷说明:(1) 命题意图:本试卷意在检测高二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前半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含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内容)。本试卷突出重点章节的考核,可以客观的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与掌握。(2) 试卷结构特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共计两大题,26题16分,27题14分,28、29题 各10)(3) 典型试题:选择题的第8题与第25题,采用图文结合与时事政治有关的命题视角,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关注历史,了解与热爱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BABDDCABBCACA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CCDABCABDAC二、材料解析题26、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就世界范围内来说,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7、上书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客观原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屡遭失败;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三、问答题28、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儒家主张仁政,反对苛政,为当时诸家学派之一;秦灭六国,以法为教,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儒家学派为统治者不容,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武帝改变无为政策,推行大一统,董仲舒为适应政治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采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29、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的长处(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的目的。改良派主张通过变法走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道路;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陈独秀主张用“民主”和“科学”思想来改造中国,彻底推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一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II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并交回。1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 A周王 B贵族 C平民 D奴隶、2下列哪一生产工具是用来播种的 A筒车 B耦犁 C翻车 D耧车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的收入B 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例和数额有所不同C 儒学大师孔子认为有征收“泰半之赋”的时代D 农户交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4.唐代的一位波斯商人到中国长安做生意,这位商人可以 A到草市购买中国特产 B逛夜市欣赏长安城夜景C在居住的旅店出售波斯特产 D在每条街道都能听到叫卖声5、下列有关汉代工商业管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抑商政策B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允许盐铁私营D对“市”严格管理6唐代著名的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 A青瓷 B青花瓷 C白瓷 D珐琅器7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自耕农数量减少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土地兼并加剧8、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封关闭疆,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落后于世界潮流C其目的在于防范西方殖民入侵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存在是其深层原因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的“近代”的含义主要是指: A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B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C由私人投资兴办的 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兴起10下列企业中,与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性质不同的是 A汉阳铁厂 B湖北织布局 C发昌机器厂 D开平煤矿11民国初年,激发民族资本主义投资于新式企业热情的根本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B、政府鼓励兴办实业C、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 D、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1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包括A、面粉业 B、钢铁业C、纺织业D、造纸业13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A、“实业”往往被发动政权所垄断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14.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解体”指的是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B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变大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15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这表明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A B C D16下列四条曲线反映了中国近代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A B C D17、在1993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发生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房地产价格越炒越高,开而不发,大批良田荒芜。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A、市场不是万能的B、市场机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C、我们不必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D、这是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弱点和缺陷的表现181958年“左”倾错误主要表现为 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发动了建立“一大二公”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A B C D19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20下列各项中,属于主观愿望超越了客观经济条件的是A农村土地改革运动 B过渡时期总路线C“大跃进” D“一五计划”的实施2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22、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A、周恩来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23、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A、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24、当今,被海内外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A、海南岛 B、深圳 C、大连 D、上海浦东2520世纪末,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的战略。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走出去”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B、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C、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提出的 D、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26下列传播媒介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报刊 电视 电影 互联网 广播A B C D27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发行的报刊主要创办者A商人 B洋务派 C传教士 D维新派 28在清末民初不可能出现的是A张三穿着西装去访友 B李四在上海吃“中西大餐”C民国成立时人们对孙中山行三跪九叩大礼D王小姐身穿洁白的婚纱和爱人走入婚姻的殿堂29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丧礼,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大多实行火葬 B大多实行土葬 C大多数还是喧闹的大出殡形式D采用讣告、建殡仪馆和公墓的新式葬礼30建国后,结婚是人们都希望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当时有名的国产自行车有“凤凰、永久”,请回答,中国第一个自行车制造厂成立于A.19世纪5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后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40分)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市之地五都异之。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三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四 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 材料五(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 梦梁录请回答:(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2分)(2)与材料一相比,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2分)(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 (3分)(4)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汉到宋的商业管理变化? (3分)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1978年初,凤阳县乃至安徽省尝试“包干到组”,小岗人也满怀兴趣地把20户人家分成4个小组。没干多久,组里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每个小组又分“叉”,全队分成8个小组,还是干不好。一天夜晚,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议。穷疯了的社员提议: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大家最终拟订了3条意见:1夏秋两季打的头场粮食要先把国家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2明组暗户,瞒上不瞒下;3如果队长因此犯法坐牢,他家的活由全队包下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到会的18户户主赌咒发誓按下红手印。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大包干”。 小岗人用18个鲜红的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蔚为壮观的一页。“大包干”诞生伊始,就有人责难说,这违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是资本主义;也有人说,“大包干”是机会主义。 就在有人对“大包干”提出质疑、改革处于关键时刻时,1980年5月31日,小平同志在同其他中央负责人就农村问题发表重要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开后,一些适应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邓小平扭转了乾坤 请回答:(1)为什么要实行“大包干”?“大包干”指的是什么?(3分)(2)“大包干”经历了哪几个步骤?为什么得到邓小平同志的支持? (3分)(3)简要分析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我国农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3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0分)34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情况及原因。谈谈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弱点。(10分)题号所属题型考查内容知识分布分值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属题型编号 难度值识记了解理解运用1选择题井田制专题一2一难2选择题生产工具专题一2一中3选择题赋税制度专题一2一中4选择题古代商业专题一2一难5选择题工商管理专题一2一中6选择题古代手工业专题一2一易7选择题古代商业专题一2一中8选择题闭关锁国政策专题一2一中9选择题近代的含义专题一2一中10选择题民族企业的性质专题二2一中11选择题投资民族企业的原因专题二2一中12选择题民族企业专题二2一易13选择题实业救国专题二2一中14选择题自然经济“解体”含义专题二2一中15选择题自然经济专题二2一中16选择题近代四种经济形态专题二2一难17选择题经济体制专题二2一中18选择题社建的失误专题三2一中19选择题三大改造专题三2一中20选择题社会主义建设专题三2一中21选择题中共十四大专题三2一易22选择题大众传媒专题三2一易23选择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专题三2一中24选择题对外开放专题三2一易25选择题对外开放专题三2一中26选择题大众传媒专题四2一中27选择题大众传媒专题四2一易28选择题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专题四2一中29选择题社会习俗专题四2一易30选择题交通工具专题四2一中31材料题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专题一10二中32材料题改革专题三10二中33问答题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专题一10二中34问答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专题二10二中试题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这套试题适用于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主要考察历史必修2第一专题至第四专题知识,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适当加入读图,用来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答题卡得分栏题号一二总分总分人31323334得分复核人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40分)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2分)(2)与材料一相比,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2分)(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 (3分)(4)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汉到宋的商业管理变化? (3分)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1)为什么要实行“大包干”?“大包干”指的是什么?(3分)(2)“大包干”经历了哪几个步骤?为什么得到邓小平同志的支持? (3分)(3)简要分析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我国农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3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0分)34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情况及原因。谈谈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弱点。(10分)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CBCAAAACCBCA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DDCBBCDCCCCBD31.(10分)(1)禁止沿街开设店铺,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问限制。(2分) (2)城市中划有专门的市;市中有官员进行管理。(2分)(3)打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3分)(4)自汉到宋,城市商业管理渐趋开放;宋朝的商品经济比以前各朝有重大发展;我国古代的城市经济不断繁荣。(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3分)32(10分) (1)人民公社体制、“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分)(2)包产到组,到户,到个人。增产幅度很大,而且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分)(3)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八字”方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对农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本。(4分33(10分) (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34(10分) (1) 答: 发展过程及原因: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1分)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1分)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被迫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1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弱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重工业落后,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布局集中于沿江沿海),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5分)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试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出现知识分子掌握国家政权的现象2温家宝总理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古代先哲中首次明确提出类似思想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3西汉时期灾害频发。每当灾害发生时,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君主受命于天理论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说4汉武帝时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与此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B大一统的文化体制形成 C选官方式和程序排斥民意 D民间私人办学蔚然成风 5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理学思想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老6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强调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C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7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求贤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 A要尚实,要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8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 D经世致用9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10报载,西方某古玩拍卖市场曾有人拍卖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史学家李维名著罗马史,纸张已变黄发脆,一张张翻阅都很困难,竟以10万英镑高价成交。你认为这一文物是 A真迹而价值较高 B同时代的仿制品 C真迹而价值不高 D后人伪制无价值11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12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花鸟画,浓墨重彩 C人物画,形神俱备 D文人画,重视写意 13.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了成熟 C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14.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15“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中国旧习也要保存,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16. 据统计,从1840年起到1861年止,描述世界大势的著作至少出现了22种之多。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A鸦片战争的失败 B 晚晴统治的腐败 C国内政局的动荡 D 西方思想的冲击 17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国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18.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 19.一位现代学者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20.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21.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有人甚至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目标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2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B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工农运动的发展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3“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24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原因不包括A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 B各地马克思主义团体的宣传C与无政府主义等的论战 D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先进分子的介绍25.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种种迹象表明,该刊物 A.与当局保持一致的政治方向 B.局限于青年内部的学术讨论 C.关注青年身心健康为办刊宗旨 D.主张青年以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26.“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的疾苦 B.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C.抑制贫富不均 D.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7. 下列属于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是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D中共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2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彻底性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经济形态决定了意识形态29.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30.21世纪初,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3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材料二 (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及目的是什么?(5分)(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什么主张?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3)选做题:(4分)A.(理科学生做)材料三中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政治思想?B.(文科学生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政治思想政治经济原因。32.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